更新时间:2024-08-17 05:47:30

首页 > 生活 > 栏目 > 正文

对儿童实施奖惩的心理学原理与策略(2)

BY:Julie 2024-08-17 05:47:30 521 ℃

不定期奖励也可以说是一种部分奖励,对动物及人类的研究证明,仅仅通过偶尔的即不定期的或部分的强化,就可以使某些行为得以保持。更进一步研究表明,被部分奖励的行为,在奖励完全停止以后持续的时间比被全部奖励的行为持续时间更长,用操作理论的语言讲,部分强化更能抵御消退。斯金纳及其同事提出了四种具体的部分强化策略,即固定频率、固定间隔、变化频率、变化间隔四种策略。前两种属于定期策略,其好处是:产生快速学习,因为儿童每一次正确反应都得到强化。它的缺点是:动物和人都可能对这种定期的固定奖励形成预期和依赖,一旦奖励完全取消,就比较难保持曾被奖励过的行为。后两种属于不定期策略,其好处是:它能引发非常高的反应频率和非常强的抵御消退的能力。因为奖励的实施似无规律,儿童从来就不能准确知道何时将得到奖励,他们对奖励的依赖较弱,并且偶尔的获奖还使他们体验到一种出乎意料的惊喜。所以在奖励完全停止后,他们仍能保持相当长时间的正确反应。因此,在学校家庭教育中,教师和父母应该有意识地对儿童的某些积极行为予以忽略,给儿童的积极行为以部分的间歇性的鼓励。3.奖励的价值性和必要性策略无论是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赫茨伯格的双因素理论,还是弗鲁姆的期望理论,都给我们以这样的启示,即奖励必须符合个人的需要,奖励所达到的效果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奖励满足人的需要的程度。因此,奖励是否能满足人的需要,对被奖励者是否具有价值和价值的大小直接影响着奖励的效果。蒂西(DeciEL,1971)在以大学生为被试的实验中发现,大学生本来可以兴趣盎然地进行某种活动,但如果同时给他们一定的报酬,那么在后来得不到报酬的条件下,他们会失去对这些活动的浓厚兴趣。莱伯(LepperMR,1973)等人在幼儿园进行的研究进一步肯定了这个结果。对那些很喜欢用彩笔绘画的儿童给以一定奖励,但一段时间以后,当孩子们知道了用彩笔绘画再也不会得到奖励时,他们不再继续画下去了。蒂西在1975年提出了认知评价理论,他认为控制行为的外部强化无视个人的自我决定,促使人们把自己的行为认知为是由外部所决定的,因此导致内在动机的降低,使本来具有内在兴趣的活动必须依靠外在奖励才能维持的行为。正如文学大家钱钟书所言:“内在的不足才借助外在的多余。”外部强化对于本身具有固有兴奋性的活动不仅是多余的,而且是有害的。因此,当孩子们愿意听故事、识字、洗自己的碗和衣服或唱歌、跳舞、绘画时,家长和教师应该做的就是不要阻止他们。三、实施惩罚的心理学原理与策略研究惩罚的理论家们根据“惩罚一般引起儿童的焦虑恐惧”这一无条件反射,建立了一个“惩罚的终止效应模式”,如下所示:(1)前条件阶段无条件刺激(UCS)―→无条件反应(UCR)条件刺激(CS)―→无焦虑恐惧(惩罚)(焦虑或恐惧)(违禁行为)(2)条件阶段USC(惩罚)+CS(违禁行为)―――→UCR(焦虑或恐惧)(3)后条件阶 CS(违禁行为)―→CR(焦虑或恐惧)抑制违禁行为――→焦虑或恐惧的终止由上可见,惩罚就在于使儿童的某种行为与焦虑或恐惧联系起来,一旦条件反射形成,这些行为本身就会导致焦虑

动作心理学是什么学习心理学有什么好处_动作心理学是什么呢

一、动作心理学是什么呢动作心理学是:1.一门研究动作与心理关系的学科。2.一种反应动作与心理关系的科学。注:行为心理学中的分类,具体会涉及到隐藏在面部表情和肢体动作背后的微妙心理活动,帮助人们更好地了解他人的内心活动和真实想法,营造良好的人际关系。在大学会学到,推荐书籍微动作心理

犯罪心理学,犯罪心理学的学派理论

简单地说,广义的犯罪心理学既研究犯罪人的心理和行为,又研究与犯罪作斗争的对策心理学部分,即被认为是司法心理学的有关内容。犯罪心理学发展初期的明显特征是犯罪的实证研究。对产生犯罪心理的社会性缺陷的研究有些犯罪心理学家认为,犯罪心理的产生要源主要在于犯罪者的社会性缺陷。

小学教育心理学的心理现象为研究对象儿童心理

小学教育心理学是研究小学教育过程中的心理现象,揭示学生学与教师教的心理活动规律的科学。换而言之,小学教育心理学就是基于小学教师的教与小学生的学的情境,研究人尤其是小学生的心理活动规律的科学。作为研究小学情境中教师教与学生学的心理活动规律的科学,小学教育心理学既要研究小学生的学习心理活动规律,探讨学习

Hash:7cf9104f38268b27dce37e8b06369b49e1ac0cab

【声明】本文由用户Julie发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