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4-09-27 17:26:01

首页 > 生活 > 栏目 > 正文

人格障碍的类型常见这6种

BY:大叔18岁 2024-09-27 17:26:01 71 ℃


人格障碍说白了,就是一种心理和精神的疾病,在生活中并不多见,但是对于大部分人来说,很容易就引发这种人格障碍。为了防止人格障碍的发生,我们首先就要对人格障碍有一个了解,常见的人格障碍类型主要有6种。我们一起看看吧。

什么是多重人格障碍呢

抑郁症患者中,女性占绝大多数。据美国哈佛大学最新统计:世界范围内,女性遭受抑郁症困扰的几率是男性的两倍。什么是多重人格障碍呢,全世界的女性中,大约每8个人中就有1个女性在一生的某个阶段会遭受抑郁症困扰。日前,哈佛心理健康研究报告对女性易患抑郁症的原因进行了如下分析:

基因因素:遗传因素提高了女性患抑郁症几率的50%。科学家们发现了很多和抑郁症有关的、只有在女性中才会出现的各种基因突变,包括一个与女性激素调节密切相关的基因。

女性更容易紧张:根据对30个国家超过30000的人群的调查显示,女性更容易抱怨说她们正处在紧张的情绪之中。和男性相比,女性更容易遭受某些极度紧张的特殊状况,比如性列待、家庭暴力,等等。

经前期紊乱:大约2%-10%的女性患有月经焦虑精神障碍,这是因为这些人对体内激素平改变的高度敏感性造成的。

妊娠、产后的特殊生理时期:大约10%~15%的母亲在生育后头6个月患有抑郁症,在妊娠期间患抑郁的女性比率甚至更高。

基于这些原因,女性更应该对抑郁症有足够的认识,警惕抑郁症的困扰。

但是,应该明确的是,抑郁症是一种可以治疗的疾病。什么是多重人格障碍呢,治疗方法可以采用心理治疗,如支持性疗法、认知行为疗法、人际关系心理疗法等等,这些心理疗法只适宜用于治疗病情不太严重的患者。严重的患者可在心理治疗的基础上采用药物治疗,常用的药物有三环类抗抑郁药(如丙咪嗪阿米替林等)、单胺氧化酶抑制剂 (如苯乙肼、吗氯贝胺等)、选择性5-羟色胺重摄取抑制剂(如氟西汀舍曲林等)。现在新型的抗抑郁药物有文拉法辛、奈发唑酮、米氮平。这些抗抑郁药的疗效大致相近,但是不良反应却有明显差别,如三环类和单胺氧化酶抑制剂有较多的不良反应,对心脏和肝脏的影响都比较大。这些药物的使用,都应在医生的指导之下。

什么是多重人格障碍呢,同时,由于女性具有特殊生理特点和特殊的生理时期,在抑郁症的治疗上可以采用一些特殊治疗方法。对于更年期抑郁症,可以使用雌激素作为补充治疗,或作为增效剂。对于怀孕期哺乳期的女性,由于抗抑郁症的药物会对胎儿或者是乳儿产生生长和发育方面的不良影响,但是如果不加以治疗的话,又会增加先兆子痫早产的发病率,使得新生儿体重偏低,并可以在将来产生儿童的异常行为问题。因此,对于怀孕期和哺乳期抑郁症女性,国外正在研究采用“强光疗法”代替药物治疗,就是每次60分钟、连续10周以上的强光照射来治疗孕期和产后抑郁症

人格障碍的类型常见这6种

(1)偏执型:是一种以猜疑和偏执为主要特点的人格障碍,特点为广泛猜疑;易产生病态嫉妒;过分自负;对他人过错不能宽容;脱离实际地好争辩与敌对;固执地追求个人不够合理的“权利”或利益;忽视或不相信与患者想法不相符合的客观证据,因而很难以说理或事实来改变患者的想法。

(2)分裂型:这是一种以观念、外貌和行为奇特,以及人际关系有明显缺陷,且情感冷淡为主要特点的人格障碍。其特点为有特异的信念或与文化背景不相称的行为;奇怪的、反常的或特殊的行为或外貌;言语怪异;不寻常的知觉体验;对人冷淡,对亲戚也不例外;表情淡漠,缺乏深刻或生动的情感体验;多单独活动,缺乏知友。

(3)反社会型:这是一种以行为不符合社会规范为主要特点的人格障碍。特点为18岁前有品行障碍的证据;不能维持久的工作或学习;有不符合社会规范的行为;易激惹,并有攻击行为;行为无计划或有冲动性;不尊重事实;对自己或他人的安全漠不关心,缺乏同情心;危害别人时无内疚感。

(4)冲动型:这是一种以行为和情绪具有明显冲动性为主要特点的人格障碍。特点为有不可预测和不考虑后果的行为倾向;行为暴发难以自控;不能控制不适当的发怒;做事缺乏预见性和坚持性;强烈而不稳定的人际关系;可有自伤行为。

(5)表演型:这是一种以过分感情用事或夸张言行以吸引他人注意为注意特点的人格障碍。特点为:表情夸张象演戏一样;暗示性高;自我中心;经常渴望表扬和同情,感情易波动;过多地参加各种社交活动;十分关心自己是否引人注目;说话夸大其词。

(6)强迫型:这是一种以要求严格和完美为主要特点的人格障碍。特点为做任何事情都要求完美无缺;不合理地坚持别人也严格地按照他的方式做事,否则心里很不痛快;犹豫不决;常有不安全感,反复核对检查;拘泥细结;对自己要求严格。

为何在家锁房门有利于人格发展

据说,在家锁房门有利于人格发展,为什么会这样?小编犹记得,在很小的时候,不爱做作业喜欢看 电视的我,每次偷偷在家看电视,会突然发生爸爸闯进房门的情况,经常手忙脚乱关电视被老爸逮个正着。

你可能会觉得这都是小孩子不懂事时必要的管教,可是作为一个成年人依然有这样的生活环境,则会有另一番影响。中秋刚过,许多身边的朋友都回了趟老家,也有许多朋友很快就从老家回来了。问起原因,大部分人都说呆在父母家,第一天是公主,第二天是平民,第三天就成了乞丐。也有的朋友一直和父母住在一起,所以日子可能一直没那么好过。

为什么我们从小就和父母住在一起,却在年纪增长的同时也感到越发抗拒?我想从一个很小的相处细节谈起:锁门。你在家里的时候会锁自己房间的房门吗?我猜想绝大多数人都不会锁门。

为什么不呢?大家可能会觉得一家人这么亲近,锁门感觉奇怪,父母会责怪,自己也会觉得不好意思。可是你可能不知道,对这样一个细节的处理方式,其实对你的心理健康和与父母的关系有非常深远的影响。我的来访者当中有若干位朋友都和我谈到过一个很典型的问题:房间不能锁门,所以父母随时可能进来,于是自己在家里时常处于紧张焦虑的状态。

空间与自治

在探讨心理健康问题时,我们很容易把一个人的心理活动放在真空中看待,认为一切都是来自主观的体验与选择。可是人的心理与所处的物理空间也有千丝万缕联系。著名的人本主义咨询大师欧文·亚龙曾经提到过他的一个案例,来访者丧偶之后一直无法走出阴影。为了更好地了解这位来访者,亚龙提出到他家里进行家访。

亚龙发现来访者家里放满了逝去妻子的物品:书本,照片,个人用品,其中最为显著的就是客厅正中央的单人沙发椅。来访者的妻子就是在这沙发椅上去世的。

整个房间都是关于她的,而关于他的东西却非常少。这或许就是为什么来访者无法走出哀伤,因为他的生活全被妻子填满。

我们的生活环境通常可以映射出我们和生活伴侣的关系状态。这样的映射通常并不是有意而为之,而是在日复一日的互动中逐渐塑造。那么上不上锁自己的房门,又映射出什么呢?

社会心理学有一个理论叫做自我决定理论(self-determination theory),这个理论认为人们天生具有成长和向好的倾向,不过这种倾向的实现与否取决于一个人是否足够自治,动力是否主要来自内在。人的动力有内在的和外在的(intrinsic vs. extrinsic),自我决定理论认为动力越是内在,我们就会越努力地执行自己的选择。

比如两个同样智商和个性的孩子,在同样的教育环境下努力学习,一个是因为对学习内容非常感兴趣,另一个是因为父母会奖励自己的好成绩,那么前者很可能拥有更好的表现和结果,同时也会拥有更好的心理健康状态。

发自内心的,依据自己意愿的行为往往能够带来更好的生活状态和心理状态。一个人能够产生发自内心的自我意愿,非常重要的前提就是维持一定的独立自治。因为显然一个人如果没什么独立性,习惯了以别人的评价和期待为动力来源,那么他可能很难澄清和坚持自己的个人意愿。

当我们不敢给自己的房 上锁的时候,意味着我们的私人空间可以随时被进入,也就意味着我们在很大程度上失去了独立自治。不上锁的房门,象征着个人界限的模糊和缺失。

在属于自己的房间里,我们本可以有很个人的私密的感受和体验,做任何我们发自内心想要做的事情。可是当这个房间随时面临被侵入的风险,我们的自发意愿也就随时面临这被批判的焦虑。

缺失的独立

当和我的那几位不敢在家里锁门的来访者谈到这种安排的影响时,他们无一例外地都提到了这样的几点:第一,持续焦虑。在家里时持续地感到焦虑不安,有随时被撞见和被监视的恐惧。尤其是当家庭关系产生冲突时,由于不能锁门,所以冲突感会一直蔓延到自己的房间里,因为冲突随时可能因为父母的进入而继续存在。引用一位来访者的话,「想哭都不敢哭」,虽然心情难过,但是被父母发现哭泣的恐惧更强。

第二,不接纳自己。在缺少了明确界限,没有私密空间自由表达和处理自己的感受时,许多人无法面对和接纳自己的想法和喜好。因为即使独自一人呆在房间里时,也会强迫自己做出符合父母期待的样子来,而这些期待和自己的真实想法与喜好往往是相冲突的。这些想法可以是想看漫画的愿望,想哭想笑想放松的感受,也可以是想思考想关注自己的意图。我们会容易认为在父母眼里这些事情是没必要的,没价值的,而这种被否定的风险随时存在,所以我们逐渐失去自我接纳的能力。

第三,犹豫不决。因为缺少心理上的私密性,时刻承受自己想法和父母期待之间的矛盾感受,许多人会因此缺乏判断力,在很多问题上无法做出选择。发自内心的感受会不断被质疑和否定,所以在许多问题上我们都会徘徊纠结,无法在自己的渴望和父母的期望之间做出抉择。这些问题由此又可能衍生出一系列的状况,比如和父母产生互赖关系。在互赖关系里,一方会过度依赖另一方来决定自己的生活和身份,因为依赖方缺少自我,无法从内在自发的角度去做出选择。

因此依赖方可能会体验到强烈但不稳定的关系,对独处的极端排斥,自我需求的忽视,过度渴望他人认可,欺骗和自我欺骗,以及低落的自我价值。简而言之,不锁门的安排,让一个人在家庭关系当中缺少了合理的界限和独立性,从而失去了足够私密和自治的空间来让自己的自我获得成长。

让关系进化

我想或许你依然会觉得锁门是一件令你不好意思的事情,因为我们从小都不需要这么做,现在要锁门自然会觉得有些奇怪。在我看来,锁门的意义一方面是现实层面的考虑,另一方面更是关系上的象征意义的实现。从现实意义上来说,锁门能够让自己获得一个足够安全的,相对不容易被打扰的空间。这样的空间有利于自我意识,自治性和独立人格的发展。而从关系的角度来说,锁门则更是一种对亲子关系的重新定义和调整,让关系从孩子与父母进化到成年人与成年人。你需要明白的是,人与人的关系不是静态的,虽然父母经常很渴望你一直是孩子,因为这样让他们感到安全,对你有掌控。我们和父母都在经历着不同的生命阶段的切换,所以我们必须明白亲子关系的不断进化是必须也是必然。

自治性(autonomy)是我们从孩子成长为独立成年人过程中必须获 取的属性,锁门的象征意义即在于开启了对自治性的培养,是在告诉父母「我在自己的空间里时,可以独立处理好自己的选择与行为」。自治不是疏远他人或切断关系,这是很多人容易混淆的问题。健康的关系需要有健康的界限,亲密的维持需要以双方的独立自主为前提。拒绝或者忽视自治性,反而是糟糕关系的重要成因。

锁门还有一层意义,可以体现在更广义的社会关系上。中国的家庭文化向来都是重集体轻个体的,所以父母和孩子之间的界限意识非常模糊。之所以产生这样的文化,我认为是因为传统的大家庭是我们获得一切社会支持的来源,所以维持好了与家人的关系,生活的各方面就有了保障。可是这样的意识形态在今天已经不适用,因为父母子三人组成的核心家庭是更为普遍的模式,亲戚之间的关系越发疏远,我们需要获得社会支持的时候,需要越来越多地依靠非血缘关系社交网络。这样的关系形态对独立性和界限的需要大大超越传统的大家庭模式。尤其是婚恋关系中,感情十分亲密,但是却没有缘关系的捆绑,就更加需要双方有成熟独立的自我,才能得到平衡健康的关系。说的俗气一点,不敢在爸妈家里锁门的人,在恋爱关系里恐怕也会被这样那样的不敢所困扰。

如何锁门

我鼓励你做的并不是锁门这件事情本身,而是通过锁门的行为,尝试在和父母的关系里建立起一些界限来。当你这么做时,有可能一开始会带来一些麻烦,比如如果你和父母已经形成了互赖关系,那么很可能会遭致对方的激烈反对。关于如何锁门,我会给你以下一些尝试的建议:第一,你可以尝试着锁门,看看他们的反应。有的父母可能压根不会有太大反应,这可能令你意外,但也是幸运的结果。

更多的时候,他们可能会有一些疑问,这时候你可以向他们解释清楚你的意图,让他们知道这并不是某种带着敌意或者攻击性的行为。如果是我,我大约会说「我这样做是希望在家里面有一些自己的私密空间,因为我是个成年人,有的时候需要独处的时间。虽然在许多时候我会希望得到你们的关注和支持,但是你们并不能为我承担一切,有的时候我还是觉得自己应该独自去面对一些问题。所以锁门就是为了促进我自己的责任感,让我学会自己处理好自己的生活,然后愉快地和你们相处。」第二,向他们强调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更好的相处。父母始终都有被子女嫌弃和抛弃的恐惧,而你需要让他们明白锁门的行为,终极目的是为了更好地与他们相处,因为在有的时候对你来说最有效的自我调整和消化不良情绪的方式是独处。第三,建议锁门后的相处方式。让他们知道你并不是随时都会锁上自己的房门,有的时候你会保持房门敞开,也欢迎他们进入。

你只会在自己需要独处的时候才锁门,在那样的时候如果他们需要进来,需要事先征得你的同意。如果你能够和父母探讨这方面问题,我也建议你问问他们希望以怎样的方式来面对这种新的变化。第四,你需要明白在重新调整和建立界限的过程中,一定程度的强迫是有些必要的。事实上锁门是一个很小的行为,并不会真的对家庭关系带来多么巨大的冲击,所以如果你的父母比较难以沟通,你可以坚持锁门, 迫着他们慢慢接受,也让他们逐渐习惯这样的行为。

锁门的终极目的不是阻断和父母的关系,而是为了让你能够掌握与他们的关系和与自己的独处之间切换的权力。这个相处中的小细节,与其他许多细节一起,构成了你和父母相处模式的形态,进而也影响你人格的发展。珍惜自己的独立空间,重视自治性,如果你感到了和父母关系对你的影响,那么就努力为自己创造一些喘息和调整的空间,锁上房门。

锁上房门的好处是,避免持续焦虑,学会接纳自己,心理上有了私密性,让自己获得一个足够安全的,相对不容易被打扰的空间,从而更有利于我们培养自己的独立意识。

人格障碍会影响两人的感情交流

也许你周围的亲朋好友中有的人的性格脾气让你特别头疼,以致于你会在忍无可忍的情况下离他而去,给两人都带来的无法弥补的创伤。其实这就是人格障碍,是一种心理病态的表现,因此我们不可以用正常的标准去衡量他们,与他们计较与争吵。人格障碍的形成与早期生活经历和教育方式有关,预防和治疗都是越早越好。那么,什么是人格障碍呢?让我们先来听听心理医生的回答吧!

人格就是我们常说的个性、性格,人格障碍是人格发展的内在不协调,是在没有认知障碍、智力障碍情况下出现的情绪反应、动机和行为活动的异常。人格障碍患者的行为通常是动机和目的不明确,认识和行为脱节,不能从失败中吸取教训,对人缺乏感情,人际关系差,没有责任感,没有后悔之心。但是,他们能够正确处理日常生活和工作,能理解自己的行为后果,意识清醒,病态人格一旦形成比较稳定,不容易改变,所以,他们的行为在工作生活中,对他人影响很大。

发生了人格障碍的病因是怎么样

人格障碍又称为病态人格或异常人格,是指人格的畸形发展,形成了一种特有的、明显的、偏离所处的社会文化背景,及多数人认可的认知行为模式。人格特征的偏离对环境适应不良,明显干扰了其社会和职业功能,导致此人不能保持和谐的人际关系和难以适应社会生活。不但给别人带来伤害,而且其本人也深受其害或引起痛苦。病态人格原是广义的概念,泛指所有类型的人格不正常,后来一些学者发现病态人格的最初定义,符合现今称谓的反社会人格,从而又出现了病态人格的狭义的概念,专指反社会人格,提出以人格障碍(personality disorders)代替广义的病态人格。

发病原因

人格是指由遗传决定,即个人先天素质及后天发育、习得,有机结合形成的总体精神活动(思维、情感和行为)模式。人格特征可在社会活动、处理人际关系中表现出来,也可在社会生活实践中塑造和发展。如脾气的温和或急躁、对事物反应敏捷或迟缓、对人诚实或虚假、热情或冷漠、信任或多疑、顺从或好斗、严厉或宽容、自尊或自卑、勤奋或懒惰、认真有责任感或马虎放任、保守或激进、务实或空谈、松弛或紧张、孤独或合群等。

从生理-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角度看,人格障碍往往由以下因素综合形成,其中幼年期家庭心理因素起主要作用。

1.生物学因素 意大利犯罪心理学家Rombroso曾对众多 犯的家庭进行大样本的调查,发现许多罪犯的亲族患有反社会人格障碍,犯罪的比率远远高于其他人群。亦有学者发现人格障碍的亲族中,患人格障碍的比率显著高于正常人群。因此,人格障碍的遗传因素不能忽略。也有报告人格障碍者脑电图异常者比率高于正常人群,从而提示生物学因素对人格障碍有一定的影响。

2.心理发育影响 幼儿心理发展过程受到精神创伤,对人格的发育有着重大的影响,是未来形成人格障碍的主要因素。常见如下:

(1)婴幼儿母爱父爱的被剥夺。被遗弃或受继父、母的歧视;父母、亲人过分溺爱,使其自我中心的思想恶性膨胀,异常地发展至蔑视学校的校规与社会纪律。这为发展成反社会性人格障碍提供了温床。

(2)一个孩子若有迅速消除恐惧反应的自主神经系统的功能,就要具备迅速、强大和良好的习得性抑制能力;反之,若自主神经系统反应迟缓,则习得性抑制能力就缓慢和软弱。人格障碍和犯罪者的自主神经功能是异常的。有人提出自主神经反应性低下,皮肤电恢复的缓慢,可作为罪犯和人格障碍的一种易病素质特征。

(3)幼儿与青少年期受虐待导致产生仇恨与敌视社会或人类的心理。

(4)父母或其他抚养者、幼儿园或小学老师教育方法失当或期望过高,过分强迫、训斥易造成精神压力逆反心理,形成不良人格。

(5)父母本人品行或行为不良,对儿童的人格发育影响极大。

3.不良社会环境影响 社会上的不良风气、不合理现象、拜金主义等都会影响青少年的道德价值观,产生对抗、愤怒、压抑、自暴自弃等不良心理而发展至人格障碍。

目前一般认为人格障碍与精神疾病间的关系为:人格特征可成为精神疾病的易感因素或诱因;某些人格特征是精神疾病的潜隐或残留表现;人格障碍和临床综合征可有共同的素质与环境背景,两者可共存,但不一定有病因联系。

疾病百科|>

挂号科室:精神心理科

温馨提示:
有积极健康的主体意识,能自我尊重。

人格障碍又称为病态人格或异常人格,是指人格的畸形发展,形成了一种特有的、明显的、偏离所处的社会文化背景,及多数人认可的认知行为模式。人格特征的偏离对环境适应不良,明显干扰了其社会和职业功能,导致此人不能保持和谐的人际关系和难以适应社会生活。不但给别人带来伤害,而且其本人也深受其害或引起痛苦。病态人格原是广义的概念,泛指所有类型的人格不正常,后来一些学者发现病更多>>

病因 治疗 预防 食疗 好发人群:压力大者好发常见症状:判断与计算力缺损以及情感、感知觉、人格障碍和行为异常[详细]是否医保:医保疾病治疗方法:药物治疗、心理咨询相关医院更多医院西安秦华中医院精神癫痫山东红十字会医院 上海海滨医院神经内科 上海海滨医院神经内科

人格障碍早期症状,如何治疗人格障碍

一、人格障碍症状有什么表现1.偏执型人格障碍亦称妄想型人格。这类人格障碍以猜疑和偏执为特点,始于成年早期,男性多于女性,临床表现为:①对周围的人或事物敏感、多疑、心胸狭窄、容易害羞,自尊心过强,对他人对自己的“忽视”深感羞辱,满怀怨恨,人

反社会人格障碍,什么是反社会人格障碍

一、反社会人格障碍是什么样的①高度攻击性反社会人格患者具有高度的冲动性和攻击性已众所周知,然而却有一些并无攻击行为。Cleckley(1941)区分病态人格为两类,一类为冲动-攻击型,一类为社会退缩型。Buydeus-Branchey等(1989)发现15岁以前有暴力行为的人到成年较之那些15

人格障碍的表现 人格障碍有哪些症状表现

又称暴发型或攻击型的人格障碍。又称反社会型人格障碍,以行为不符合社会规范为主要特点。在人格障碍的形成上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颞叶切除或立体定向手术可改善一些人格障碍的表现,但应严格掌握适应症。以精神科医生为媒介组织各种服务措施。有计划、有系统的教育和锻炼,适当的劳动对具有人格障碍的人是有益的,处罚很少见效。

Hash:bbfd78b686a38ce4bb99ec684e4c156f35c95597

【声明】本文由用户大叔18岁发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