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4-03-08 17:38:42

基孔肯雅热

奇孔古尼亚病毒性疾病是由奇孔古尼亚热病毒引起的,经蚊虫叮咬传播的急性感染性疾病。临床上以发热、皮疹、出血、关节剧痛为特征,少数患者遗留持续性关节僵硬。本病主要流行于非洲和东南亚地区,近年在印度洋地区造成了大规模流行。

基孔肯雅热的饮食,食疗,基孔肯雅热吃什么好

基孔肯雅热饮食宜忌

饮食适宜:1.宜吃富含优质蛋白、矿物质、维生素的食品。2.宜吃具有清热解毒作用的凉性、寒性或平性食品。3.宜吃高维生素食物 4.宜吃高热量易消化食物宜吃食物宜吃理由食用建议全麦全麦五谷类不但低脂高纤,维他命和矿物质的份量亦较高,可提供必要的营养物质。适量食用 ,全麦面包或者麦片都是的。芹菜含丰富的维生素,并有助于清热解毒。凉拌或榨汁食用。鸡肉鸡肉含有维生素C、E等,蛋白质的含量比例较高,种类多,而且消化率高,很容易被人体吸收利用。做汤或清炖。饮食禁忌:1.避免油腻难消化食物2.避免油炸、熏制、烧烤食物 3.避免高盐高脂肪食物忌吃食物忌吃理由忌吃建议腌制蔬菜属于高盐食物,不宜过多食用,对身体有很大的危害建议每人日摄入食盐量4克以下,其他严重疾病尤其注意小麻椒属于特别油腻的食物,肥甘厚味,多食无益尽量少的服用,属于肥甘厚味大肥肉属于特别油腻的食物,而且加工此种食物的油都属于质量比较差的油建议适当的少食用一些

基孔肯雅热饮食原则

一、适宜食物

宜饮食清淡卫生为主,合理搭配膳食。(以上资料仅供参考,详情请咨询医生。)

基孔肯雅热的护理_护理注意事项_饮食禁忌

基孔肯雅热一般护理

预后:婴儿患病常病情严重,偶因循环衰竭而死亡。成人患病,病情较轻,几乎无死亡。

基孔肯雅热检查,基孔肯雅热诊断

基孔肯雅热常见检查

检查名称检查部位检查科室检查作用
脑脊液检查-化学检查-蛋白质检查,颅脑 血液血管血液脑脊液蛋白质...
大生化检查,血液血管内科 保健科大生化检查主...

1、血常规检查

WBC计数多为正常,少数患者WBC总数及淋巴细胞减少、血小板轻度降低。

2、生化检查

部分患者血清ALT、AST、肌酸激酶(CK)升高。

3、脑脊液检查

脑膜脑炎患者脑脊液检查符合病毒性脑炎的改变。

4、RT-PCR检测

血中病毒RNA。

基孔肯雅热就诊指南

基孔肯雅热就诊指南针对基孔肯雅热患者去医院就诊时常出现的疑问进行解答,例如:基孔肯雅热挂什么科室的号?基孔肯雅热检查前的注意事项?医生一般会问什么?基孔肯雅热要做哪些检查?基孔肯雅热检查结果怎么看?等等。基孔肯雅热就诊指南旨在方便基孔肯雅热患者就医,解决基孔肯雅热患者就诊时的疑惑问题。

基孔肯雅热的治疗方法,基孔肯雅热怎么办,基孔肯雅热用药

基孔肯雅热诊疗知识

就诊科室:传染科,内科,治疗费用:市三甲医院约(50000 —— 100000元)治愈率:治疗周期:治疗方法:无特效药物治疗,主要为对症处理,

基孔肯雅热一般治疗

本病无特效药物治疗,主要为对症处理

1、病人卧床休息,减少搬动。

2、降温:对于高热病人应先采用物理降温。有明显出血症状的患者,要避免酒精擦浴。可使用非甾体消炎药(NSAIDs),避免使用阿司匹林类药物。

3、止痛:关节疼痛较为严重者,可使用镇痛药物。

4、脑膜脑炎的治疗:治疗要点主要为防治脑水肿。

基孔肯雅热如何鉴别?

需与登革热、黄热病、传染性红斑、西尼罗热及其他病毒性出血热相鉴别,确诊依赖于血清学检测及病毒分离。

登革热:基孔肯雅热与登革热的传播媒介相同,流行区域基本相同, 临床表现亦类似,与登革热较难鉴别。基孔肯雅热发热期较短,关节痛更为明显且持续时间较长,出血倾向较轻。鉴别有赖于实验室特异性检测。

传染性红斑:由细小病毒B19 引起,首先出现颧部红斑,伴口周苍白,2~5 天后出现躯干和四肢的斑丘疹。关节受损表现为多关节周围炎,较多发生在近端指趾关节、掌关节,可侵犯腕、膝和踝关节。细小病毒B19 特异性抗体和核酸检测阳性。

如何预防基孔肯雅热,基孔肯雅热的护理措施

基孔肯雅热预防

一、预防

1、控制传染源

尽量就地治疗,以减少传播机会。患者在病毒血症期间,应予以防蚊隔离。隔离期为发病后5天。发现疑似和确诊病例应及时上报。

2、切断传播途径

灭蚊、防蚊,也是本病的主要预防措施

3、保护易感人群

目前尚无可供使用的疫苗。主要采取个人防蚊措施。

基孔肯雅热并发症,基孔肯雅热会引发什么疾病

基孔肯雅热并发症

常见并发症:心力衰竭,

严重患者可并发出血、循环衰竭。

循环衰竭指的是血管间没有足够的吻合支;血管阻塞的速度发生得快,侧支循环往往不能充分地及时建立;吻合支血管不正常。

基孔肯雅热的病因,基孔肯雅热有哪些原因

基孔肯雅热病因主要病因:基孔肯雅病毒(CHIKV)引起,经伊蚊传播

1、宿主动物与传播媒介

基孔肯雅病毒的自然宿主有人和灵长类动物,主要传播媒介有埃及伊蚊、白纹伊蚊、非洲伊蚊和带叉-泰氏伊蚊。不同蚊种在传播中的重要性不同。埃及伊蚊为家栖蚊种,主要孳生在居室内或周边较为洁净的容器积水中,一般在白天叮咬人,日出后2小时和日落前2小时内为其活动高峰,与人关系密切,是传播基孔肯雅病毒能力最强的蚊种。白纹伊蚊分布较为广泛,是引起近期印度洋岛屿基孔肯雅流行的主要媒介。非洲伊蚊和带叉-泰氏伊蚊均为非洲野栖树冠蚊种,在丛林型疫源地病毒循环中起重要作用。

2、发病机制尚未阐明

病毒直接损伤:病毒侵入人体后,迅速进入局部淋巴结,并在其中不断繁殖,3~4天后进入血液循环形成病毒血症。

病毒感染诱导的免疫损害:继之,病毒侵入肝、脾、肾、心、骨髓、淋巴等处。数日后病毒从血中消失,而淋巴结、脾、骨髓中依然存在。

3、病理改变

(1)骨骼肌: 主要感染成纤维细胞,表现为严重的肌纤维坏死、淋巴细胞和单核巨噬细胞浸润。

(2)皮肤与关节:关节囊和深真皮层的成纤维细胞可见病毒抗原

(3)中枢神经系统:小鼠实验显示,脉络丛上皮细胞严重的空泡变性,但脑实质及构成血脑屏障的微血管上皮细胞未见明显改变。

基孔肯雅热有哪些症状?

基孔肯雅热症状

典型症状:发热、皮疹、关节疼痛

相关症状:发烧,皮疹,关节痛,

一、症状

1、发热

本病的潜伏期为2~12 天,通常为3~7 天。

发热与毒血症状:病人常突然起病,寒战、发热,体温可达39℃,伴有头痛、恶心、呕吐、食欲减退,淋巴结肿大。一般发热1~7 天即可退热,有的病人约3 天后再次出现较轻微发热(双峰热),持续3~5 天恢复正常。有些患者可有结膜充血和轻度畏光的结膜炎表现。

2、皮疹

皮疹: 80%的患者在发病后2~5 天,躯干、四肢的伸展侧、手掌和足底出现皮疹,为斑疹、丘疹或紫癜,疹间皮肤多为正常,部分患者伴有瘙痒感。数天后消退,可伴有轻微脱屑。

3、关节疼痛

关节疼痛: 发热同时,多个关节和脊椎出现疼痛、关节肿胀,可伴有全身性肌痛。关节痛多为游走性,随运动加剧,晨间较重。病情发展迅速,往往在数分钟或数小时内关节功能丧失,不能活动。主要累及小关节,如手、腕、踝和趾关节等,也可能涉及膝和肩等大关节,腕关节受压引起的剧烈疼痛是本病的特点。关节积液少见。X 线检查正常。

二、诊断

1.临床诊断 在流行区和流行季节或实验室接触该病毒等情况下,出现突然发热,双峰热,皮疹及剧烈的关节疼痛及出血倾向可作出临床诊断。

2.实验室诊断 取发病3 天内患者的血清稀释1000倍接种小白鼠脑内或地鼠肾或非洲绿猴肾传代细胞培养,分离病毒。取双份血清,作中和试验和血凝抑制试验效价上升,支持诊断。还可用单克隆抗体HI法或IF法进行快速、简便、特异的实验诊断。

实验室检查:白细胞总数可轻度减少,淋巴细胞相对增多,血小板可稍减少。少数病人类风湿因子阳性,血清转氨酶升高及白蛋白降低。

基孔肯雅热基本知识

就诊科室:传染科,内科,

治疗费用:市三甲医院约(50000 —— 100000元)

治愈率:75%

治疗周期:1-3月

治疗方法:无特效药物治疗,主要为对症处理,

相关检查:脑脊液检查-化学检查-蛋白质检查,大生化检查,

常用药品:转移因子口服溶液,转移因子胶囊,

食材禁忌菜谱禁忌小吃禁忌特产禁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