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4-05-11 04:24:26

结节性甲状腺肿

结节性甲状腺肿又称腺瘤样甲状腺肿,实际上是指地方性甲状腺肿和散发性甲状腺肿晚期所形成的多发结节。发病率很高,有报道可达人群的4%。

结节性甲状腺肿的饮食,食疗,结节性甲状腺肿吃什么好

结节性甲状腺肿饮食宜忌

饮食适宜:1.宜吃滋补性的食物;2.宜吃高蛋白的食物;3.宜吃增改善免疫力的食物。宜吃食物宜吃理由食用建议鱼腥草南方人喜欢凉拌食用,具有抗病毒的作用,缓解本病造成的咳嗽、咽痛等症状。100g凉拌食用。沙参炖鸡沙参具有很好的润肺作用,鸡肉也含有丰富的蛋白质,两者同煮可增肌机体的抵抗力,改善咳嗽症状。沙参50g,鸡一只同炖。牛奶蛋白质含量丰富,钙质含量高,能够增加肺泡的功能,缓解纤维化所致的呼吸困难。500毫升每日。饮食禁忌:1.忌吃辛辣性的食物;2.忌吃烟熏制的食物。忌吃食物忌吃理由忌吃建议腊肉腊肉属于烟熏制的食物,含有亚硝酸盐,对肺泡有一定的损伤作用,不利于本病的恢复。换吃新鲜的肉品。酱菜辛辣性食物,其气对肺泡具有刺激性,本病不宜食用。炒熟以后可少量食用。

结节性甲状腺肿饮食原则

宜吃芹菜、金针菜、韭菜、冬瓜、乌梅、柿饼、芝麻、莲子、海参。

结节性甲状腺肿的护理_护理注意事项_饮食禁忌

结节性甲状腺肿一般护理

1.注意适当休息,勿过劳掌握动静结合,休息好,有利于疲劳的恢复;运动可以增强体力,增强抗病能力,两者相结合,可更好的恢复。

2.继续服用药物,做好护理。

3.保持良好的心态非常重要,保持心情舒畅,有乐观、豁达的精神、坚强战胜疾病的信心。不要恐惧,只有这样,才能调动人的主观能动性,提高机体的免疫功能。

4.适当的营养供给,在如今的生活条件下,不宜过多强调高糖、高蛋白、高维生素及低脂肪饮食。但营养的搭配要平衡,荤素搭配,多吃蔬菜、水果、肉类、蛋奶类等,其摄入量依人的胖瘦来决定,严禁烟酒。

结节性甲状腺肿检查,结节性甲状腺肿诊断

结节性甲状腺肿常见检查

检查名称检查部位检查科室检查作用
99Tmc-MIBI甲状腺显像,甲状腺内分泌 保健科 核医学99Tmc-MIBI甲状...
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兴奋试验,血液血管内分泌 保健科TRH兴奋TSH、PRL...
甲状腺B超,甲状腺——甲状腺B型超...
甲状腺放射性核素显像,甲状腺内分泌 特需病房甲状腺放射性...
血清甲状腺素,甲状腺内分泌甲状腺素(T4)...
血清甲状腺球蛋白,血液血管肾 内分泌 肿瘤甲状腺球蛋白...
气管移位检查,气管呼吸 特需病房气管移位检查...
血清FT4,甲状腺内分泌血清游离甲状...
血浆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颅脑内分泌血浆促甲状腺...
血清促甲状腺激素,颅脑 甲状腺内分泌血清促甲状腺...
甲状腺吸碘试验,甲状腺内分泌甲状腺吸碘试...
甲状旁腺显像,颈部内分泌甲状旁腺显像...

甲状腺,激素测定:一般的实验室检查对确定结节性甲状腺肿,并无多大帮助,因为甲状腺激素水平通常是正常的,所以不能作为标志。但都应进行甲状腺功能检查,如T3、T4、FT3、FT4、TSH、PBI及血清甲状腺球蛋白,等。某些恶性甲状腺结节,患者其甲状腺功能可有改变,晚期多有甲状腺功能低下,。某些良性病变的甲状腺球蛋白水平可以升高,如Graves病、非毒性甲状腺肿,、桥本病或亚急性甲状腺炎,等。对于甲状腺结节,来说,测定甲状腺球蛋白也无多大评价。但是如果是自主性功能性的毒性腺瘤,,其甲状腺功能水平可以升高,出现甲亢,症状。TRH兴奋试验,其TSH水平对TRH无反应。

1.甲状腺B超, 临床上检查甲状腺B超可以明确甲状腺结节为实质性或囊肿,性,诊断率达95%。伴有囊肿的甲状腺结节多为良性结节,可用抽吸治愈或缩小结节。实质性结节者还应进行甲状腺扫描或穿刺病理检查等。具有高分辨力的超声图像检查可以分析结节至1mm病灶,,临床上认为单结节者,常可发现为多结节,接近于尸检所见,大多数囊肿病变并非真正囊性,而是具有实性组织的病变,并能显示混合性回声波群。

2.放射性核素显像检查 常用的甲状腺扫描有核素131Ⅰ和99mTc即131碘扫描99锝扫描。甲状腺结节对碘的摄取能力不同,图像不同而分类,99mTc可象碘一样被甲状腺所摄取,但不能转化。恶性结节不能摄取碘,恶变区将出现放射稀疏区,根据其摄碘能力,可分为无功能的冷结节,,正常功能的温结节,和高功能的热结节,。放射性核素或99mTc扫描的缺点是不能完全区分良性或恶性结节,而仅是一初步判断分析。有报告22例应用放射性核素扫描患者,不论其甲状腺功能如何,全部进行手术治疗,结果有冷结节占84%,温结节10.5%,热结节5.5%,其中16%的冷结节,9%的温结节及4%的热结节为恶性结节,因此,冷结节的恶性度最大,但其中多数仍为良性结节病,变,热结节的恶性度虽小,但其中也有恶性结节病变。近年来,还开展了应用75硒-硒蛋氨酸作为示踪剂的甲状腺正相扫描法,与正常甲状腺组织比较,其恶性结节病变区内有更多的细胞分裂,更高的细胞密度,病灶处出现正相图象。经131Ⅰ或99mTc扫描为冷结节者,又经75硒-硒蛋氨酸扫描呈正相显影,其恶性结节病变可能性多为50%以上。应用Americium-241荧光扫描技术,可通过间接测量碘容量来鉴别良性结节与恶性结节,它比131Ⅰ和99mTc扫描更为敏感有效,但也出现假阳性。此外,目前还有用核磁共振,,干板X线照相术,电子放射照片及温度记录器等检查法,均有待进一步应用。

3.甲状腺穿刺组织病理检查 应用细针针吸活检术检查,对甲状腺结节的诊断有一定价值,比较安全。穿刺结果有助于手术治疗指征,其细胞学准确度达50%~97%。但也可取样有误,特别是有囊性变患者及结节较小者,如小于1cm的病变,穿刺准确度可有困难。细针活检不能确定,还可用粗针再穿刺活检,其结果可能更加准确。但穿刺针进入恶性结节癌肿以后,可将癌细胞扩散为其害处,应特别注意。为了术前明确结节性质,也可采用开放性甲状腺组织活检,以利全面分析。

结节性甲状腺肿就诊指南

结节性甲状腺肿就诊指南针对结节性甲状腺肿患者去医院就诊时常出现的疑问进行解答,例如:结节性甲状腺肿挂什么科室的号?结节性甲状腺肿检查前的注意事项?医生一般会问什么?结节性甲状腺肿要做哪些检查?结节性甲状腺肿检查结果怎么看?等等。结节性甲状腺肿就诊指南旨在方便结节性甲状腺肿患者就医,解决结节性甲状腺肿患者就诊时的疑惑问题。

典型症状

吞咽困难、呼吸困难、胸闷

建议就诊科室

内分泌科

最佳就诊时间

无特殊,尽快就诊

就诊时长

初诊预留1天,复诊每次预留半天

复诊频率/诊疗周期

门诊治疗:每周复诊至 呼吸正常后,不适随诊。严重者需入院治疗心悸缓解后转门诊治疗。

就诊前准备

无特殊要求,注意休息。

常见问诊内容

1、描述就诊原因(从什么时候开始,有什么不舒服?)2、不适的感觉是否由明显的因素引起?3、有体重下降、心悸、心律失常等伴随症状?4、是否到过医院就诊,做过那些检查,检查结果是什么?5、治疗情况如何?6、有无药物过敏史?

重点检查项目

1.甲状腺B超临床上检查甲状腺B超可以明确甲状腺结节为实质性或囊肿性,诊断率达95%。伴有囊肿的甲状腺结节多为良性结节,可用抽吸治愈或缩小结节。实质性结节者还应进行甲状腺扫描或穿刺病理检查等。具有高分辨力的超声图像检查可以分析结节至1mm病灶,临床上认为单结节者,常可发现为多结节,接近于尸检所见,大多数囊肿病变并非真正囊性,而是具有实性组织的病变,并能显示混合性回声波群。2.放射性核素显像检查常用的甲状腺扫描有核素[131] Ⅰ和[131] 碘扫描[99] 锝扫描。甲状腺结节对碘的摄取能力不同,图像不同而分类,[131] Ⅰ或[131] Ⅰ和99mTc扫描更为敏感有效,但也出现假阳性。此外,目前还有用核磁共振,干板X线照相术,电子放射照片及温度记录器等检查法,均有待进一步应用。3.甲状腺穿刺组织病理检查应用细针针吸活检术检查,对甲状腺结节的诊断有一定价值,比较安全。穿刺结果有助于手术治疗指征,其细胞学准确度达50%~97%。但也可取样有误,特别是有囊性变患者及结节较小者,如小于1cm的病变,穿刺准确度可有困难。细针活检不能确定,还可用粗针再穿刺活检,其结果可能更加准确。但穿刺针进入恶性结节癌肿以后,可将癌细胞扩散为其害处,应特别注意。为了术前明确结节性质,也可采用开放性甲状腺组织活检,以利全面分析。

诊断标准

甲状腺结节多为良性结节,可单发也可多发,有的有内分泌功能,临床上称结节性甲亢,有的无内分泌功能即为一般结节性甲肿,有的功能减退,应考虑为甲状腺肿瘤的可能。单纯性结节性甲状腺肿一般诊断不难,病史较长,多无压迫症状,一般临床表现正常,试用甲状腺制剂治疗时其甲状腺组织可有不同程度的缩小。最后诊断应依靠病理检查才能明确甲状腺结节性质。

结节性甲状腺肿的治疗方法,结节性甲状腺肿怎么办,结节性甲状腺肿用药

结节性甲状腺肿诊疗知识

就诊科室:内分泌科,治疗费用:市三甲医院约(2000—— 10000元)治愈率:治疗周期:治疗方法:西药、中药、手术治疗,

结节性甲状腺肿一般治疗

一、治疗

一般单纯性结节性甲状腺肿,,无论是单结节,及多发性结节,,如果是温结节,或冷结节,都可试用甲状腺,制剂治疗。给甲状腺粉(片)40~80mg,每天分为1~2次口服。或用左甲状腺素钠(L-T4) 片,每次50~75µg,每天1~2次即可。治疗后肿大结节缩小者可继续使用至完全消失,治疗后结节不消失者,应采用切除甲状腺结节,治疗,治疗期间应观察甲状腺功能变化。对热结节,有功能自主性者也应采取手术治疗为主,术后也要观察甲状腺功能变化。临床上有切除甲状腺腺瘤,10余年者,仍然复发,可再次手术治疗。

冷结节中少数为甲状腺发育不全,可试用甲状腺制剂治疗4~6个月,如结节缩小,可免于手术治疗,如结节不缩小,反而增长迅速,累及周围组织,应考虑为恶性癌肿,争取尽快手术治疗。手术治疗往往彻底清扫,术后经常有甲状腺功能减退,,必须以甲状腺激素终身替代治疗。并有防止复发的可能性。

二、预后

有人主张不论结节性质如何,年龄与性别如何,甲状腺结节均有恶性结节的可能,发病率为5%~20%,所以主张应以手术治疗为主,尤其是冷结节患者应尽早手术,避免他处转移。

结节性甲状腺肿如何鉴别?

1.甲状腺腺瘤, 尤其是与多发性腺瘤,鉴别。结节性甲状腺肿,患者年龄较大,病史较长,甲状腺肿,大呈分叶状或多个大小不等的结节,,边界不清,甲状腺,激素治疗,腺体呈对称性缩小。多发甲状腺腺瘤甲状腺肿大,不对称,可触及多个孤立性结节,如合并单纯性甲状腺肿,,腺瘤结节边界亦较清楚,质地较周围组织略坚韧,甲状腺激素治疗,腺体组织缩小,结节更加突出。

2.结节性甲状腺肿伴甲状腺功能亢进症与Graves病鉴别 前者地方性甲状腺肿,流行区多见,年龄一般较大,多在40岁以上,常在出现结节多年后发病,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状较轻而不典型。Graves病发病年龄多在20~40岁,两侧甲状腺弥漫肿大,眼球突出,,手指震颤,,甲状腺局部可触及震颤及听到血管杂音,。甲状腺扫描发现一个或数个“热结节,”。

3.其他

(1)甲状腺囊肿,:甲状腺扫描为“冷结节,”。B超,检查为囊性结节。细针穿刺明确诊断。

(2)甲状腺腺瘤:多数为单发,生长缓慢,,无症状。甲状腺扫描为“温结节,”。若为毒性腺瘤表现为“热结节”。腺瘤也可发生出血、坏死,液化呈“冷结节”。

(3)甲状腺癌,:甲状腺癌早期除甲状腺结节,外可无任何症状,此时与结节性甲状腺肿鉴别困难。可做针刺,活组织检查,尤其粗针穿刺诊断意义很大。

(4)毒性结节性甲状腺肿,:老年人多见,无突眼,,心脏,异常多见。甲状腺扫描可见多个摄碘功能增强的结节,夹杂不规则的浅淡显影区。

(5)甲状腺肿瘤:滤泡性甲状腺癌分泌甲状腺激素引起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局部可扪及肿块,核素扫描、超声检查及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可协助诊断。

如何预防结节性甲状腺肿,结节性甲状腺肿的护理措施

结节性甲状腺肿预防

1.尽量避免多次接受颈部放射性检查及照射。

2.每年定期检查甲状腺,功能及结节,性质,早期发现,早期治疗。

3.有过甲状腺结节,手术史者,也应定期复查,避免复发。

结节性甲状腺肿并发症,结节性甲状腺肿会引发什么疾病

结节性甲状腺肿并发症

常见并发症:甲状腺瘤,

这个病一般无并发症。

结节性甲状腺肿的病因,结节性甲状腺肿有哪些原因

结节性甲状腺肿病因

一、发病原因

甲状腺结节,的发病机制与病因目前仍不明了,很可能系多因素所致,如遗传、放射、免疫、地理环境因素、致甲状腺肿,因素、碘缺乏、化学物质刺激及内分泌变化等多方面综合刺激所致。

致甲状腺,肿物质包括某些食物、药物、水源污染、土壤污染及环境污染等;碘缺乏地区有甲状腺肿伴结节性甲状腺肿,流行;放射性损伤可以致癌,但应用131Ⅰ治疗后数十年经验与统计证明,放射性131Ⅰ治疗的主要副作用不是致癌,而是甲状腺功能低下,,尤其是远期功能低下。在某些多结节,性甲状腺肿患者的TGA及TMA检测中发现有54.7%的阳性率,单结节阳性率为16.9%。结节性甲状腺肿患者有先天性代谢性缺陷,导致甲状腺肿代偿性增生,过度。环境中缺少硒、氟、钙、氯及镁等微量元素的摄入等。总之,结节性甲状腺肿发病机制比较复杂,目前仍不确切,有待研究。

二、发病机制

甲状腺结节的发病机制与病因目前仍不明了,很可能系多因素所致,如遗传、放射、免疫、地理环境因素、致甲状腺肿因素、碘缺乏、化学物质刺激及内分泌变化等多方面综合刺激所致。近年来涉及甲状腺组织新生物肿瘤基因突变因素也有密切关系。有人提出“触发因子-促进因子”理论,系由于甲状腺本身在致甲状腺肿物质与放射性损伤或致癌物质促进下,引起患者甲状腺组织细胞内DNA性质变化,促使TSH或其他免疫球蛋白物质基因突变,不断发展变化,可导致甲状腺组织增生,甚至癌变。早期未发生自主性功能变化以前,经过治疗可获良效,增生的甲状腺结节可以消退,晚期由于自主性功能结节形成或发生其他变化,则用药物治疗难以取效,必须手术切除结节为宜。

总之,结节性甲状腺肿发病机制比较复杂,且前仍不确切,有待研究。

结节性甲状腺肿有哪些症状?

结节性甲状腺肿症状

早期症状:只有一个结节,结节质软或稍硬,光滑,无触痛,有时结节境界不清,触摸甲状腺表面仅有不规则或分叶状感觉,病情进展缓慢,多数患者无症状,出现甲状腺功能亢进症(Plummer病)时,患者有乏力,体重下降,心悸,心律失常,怕热多汗,易激动等症状,

晚期症状:,较大的结节性甲状腺肿可引起压迫症状,出现呼吸困难,吞咽困难和声音嘶哑等,结节内急性出血可致肿块突然增大及疼痛,症状可于几天内消退,增大的肿块可在几周或更长时间内减小。

相关症状:吞咽困难,呼吸困难,胸闷,

一、症状

1.患者有长期单纯性甲状腺肿的病史,发病年龄一般大于30岁,女性多于男性,甲状腺肿大程度不一,多不对称,结节数目及大小不等,一般为多发性结节,早期也可能只有一个结节,结节质软或稍硬,光滑,无触痛,有时结节境界不清,触摸甲状腺表面仅有不规则或分叶状感觉,病情进展缓慢,多数患者无症状,较大的结节性甲状腺肿可引起压迫症状,出现呼吸困难,吞咽困难和声音嘶哑等,结节内急性出血可致肿块突然增大及疼痛,症状可于几天内消退,增大的肿块可在几周或更长时间内减小。

2.结节性甲状腺肿出现甲状腺功能亢进症(Plummer病)时,患者有乏力,体重下降,心悸,心律失常,怕热多汗,易激动等症状,但甲状腺局部无血管杂音及震颤,突眼少见,手指震颤亦少见,老年患者症状常不典型。

3.患者有无接受放射线史,口服药物史及家族史,患者来自地区是否为地方性甲状腺肿流行区等,一般结节性甲状腺肿病史较长,无压迫症状,无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状,患者多不在意,无意中发现甲状腺结节而来就诊检查。

4.如为热结节又称毒性结节时,患者年龄多在40~50岁以上,结节性质为中等硬度,有甲亢症状,甚至发生心房纤维性颤动及其他心律失常表现,如有出血时可有痛感,甚至发热,结节较大时可发生压迫症状,如发音障碍,呼吸不畅,胸闷,气短及刺激性咳嗽等症状。

5.如来自碘缺乏地区的结节性甲状腺肿患者,其甲状腺功能可有低下表现,临床上也可发生心率减慢,水肿与皮肤粗糙及贫血表现等,少数患者也可癌变,结节性质为温结节者比较多见,可用甲状腺制剂治疗,肿大的腺体可呈缩小,冷结节比较少见,有临床甲减者可用甲状腺制剂治疗,但往往需要手术治疗。

二、诊断

甲状腺结节多为良性结节,可单发也可多发,有的有内分泌功能,临床上称结节性甲亢,有的无内分泌功能即为一般结节性甲肿,有的功能减退,应考虑为甲状腺肿瘤的可能。单纯性结节性甲状腺肿一般诊断不难,病史较长,多无压迫症状,一般临床表现正常,试用甲状腺制剂治疗时其甲状腺组织可有不同程度的缩小。最后诊断应依靠病理检查才能明确甲状腺结节性质,仅依靠一般病史、体检、化验或放射性核素检查都不能100%对恶性结节作出判断与诊断。

结节性甲状腺肿诊疗知识

最佳就诊时间:无特殊,尽快就诊

就诊时长:初诊预留1天,复诊每次预留半天

复诊频率/治疗周期:门诊治疗:每周复诊至 呼吸正常后,不适随诊。严重者需入院治疗心悸缓解后转门诊治疗。

就诊前准备:无特殊要求,注意休息。

结节性甲状腺肿基本知识

就诊科室:内分泌科,

治疗费用:市三甲医院约(2000—— 10000元)

治愈率:70%

治疗周期:3个月

治疗方法:西药、中药、手术治疗,

相关检查:甲状腺放射性核素显像,血清甲状腺球蛋白,血浆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血清促甲状腺激素,

常用药品:左甲状腺素钠片,甲巯咪唑,甲巯咪唑,

食材禁忌菜谱禁忌小吃禁忌特产禁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