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4-02-13 05:45:58

无晶状体眼

无晶状体眼(aphakia)是指眼内缺少晶状体,瞳孔区缺少晶状体的情况也包括在这个范畴之内,称之为无晶状体状态。

无晶状体眼的饮食,食疗,无晶状体眼吃什么好

无晶状体眼饮食原则

1:多吃含类叶红素的食物,如胡萝卜、菠菜、辣椒。 2:多吃含维生素C丰富的食物,如番茄、大白菜、洋葱等。 3:多吃含硒丰富的食物,如虾皮,坚果等。 4:多饮茶水,主要是绿茶。 5:多吃含锌多的食物,如菠萝、粗粮、茄子等。

无晶状体眼检查,无晶状体眼诊断

无晶状体眼常见检查

检查名称检查部位检查科室检查作用
眼底检查,眼科 外科 保健科眼底检查是检...
眼科检查,眼科 外科 保健科眼科检查目的...
眼底镜检查法,眼科眼底镜检查法...

遗传学检查可以明确遗传性疾病的诊断。

超声波检查可以明确有无晶状体,,并对其进行定位。在外伤性晶状体脱,位的患者中更为有用。

无晶状体眼就诊指南

无晶状体眼就诊指南针对无晶状体眼患者去医院就诊时常出现的疑问进行解答,例如:无晶状体眼挂什么科室的号?无晶状体眼检查前的注意事项?医生一般会问什么?无晶状体眼要做哪些检查?无晶状体眼检查结果怎么看?等等。无晶状体眼就诊指南旨在方便无晶状体眼患者就医,解决无晶状体眼患者就诊时的疑惑问题。

无晶状体眼的治疗方法,无晶状体眼怎么办,无晶状体眼用药

无晶状体眼诊疗知识

就诊科室:眼科,

无晶状体眼一般治疗

一、治疗

无晶状体眼,的矫正主要包括以下方法:

1.无晶状体,眼,镜 使用简单易行,容易调整更换,适用于双眼患者。由于无晶状体眼的调节功能完全丧失,要满足看近和看远需要,需配看近和看远两副眼镜。对于原先屈光状态为正视眼的无晶状体眼,所需眼镜度数约为+10D~+11D,近距离阅读时用的眼镜度数应增加约+3D。对于原先有屈光不正,的患者,其所需眼镜的度数可根据Ostwalt公式估算,即R2=K+R1/2,R2为眼镜度数,K为+10D或+11D,R1为原屈光度数。例如:原先屈光度为-10D的无晶状体眼患者,所需眼镜的屈光度约为10+(-10/2)=+5D,而原先为+4D的远视眼,其矫正镜片的屈光度为+12D。由于无晶状体眼为高度远视,眼,配戴高度远视镜片存在有明显的光学缺点。

(1)物像放大作用:无晶状体眼镜一般度数为+10D~+11D,可产生25%~28%的放大率,单眼患者配戴无晶状体眼镜后,双眼形成的像不能在视中枢形成双眼单视,可发生叠合性复视,而无法耐受。

(2)棱镜作用:产生环形暗点、旋转放大和辐辏不足。由于角膜,顶点离镜片中心顶点与离周边的距离不等,故中间和周边物像放大率也不等,物像发生畸变。屈光度越高,物像变形越明显。

(3)视野缩小,:环形暗点及眼镜框架的影响。

(4)像差和色差。

2.角膜接触镜 由于其紧贴角膜,较普通眼镜更靠近眼光学结点,矫正效果更佳。其视网膜成像放大率一般为4%~10%,可维持双眼单视,尤其适合于单眼无晶状体眼患者。由于镜片可随眼球转动,无明显棱镜作用,避免了环形暗点的产生,像差和色差不明显,周边视野大。随着角膜接触镜材料、设计及护理液的改进,使术后无晶状体眼的接触镜矫正成功率更高。但角膜接触镜也存在有局限性,如仍存在有少量的视像不等,取戴操作不如普通眼镜方便,对于老年患者等配戴有困难。由于镜片直接与角膜接触,若配戴不当可引起角膜炎,等并发症。

3.角膜屈光手术

(1)表层角膜镜片术(epikeratophakia):是一种简单、安全、有效、可逆的屈光手术,是将供体角膜经切削加工成具有不同屈光度的角膜组织镜片,移植于去除上皮的受眼角膜上,以矫正高度屈光不正。适合于不宜配戴角膜接触镜又不能植入人工晶状体的单眼患者,尤其是婴幼儿患者。首先由哥伦比亚的Barraquer(1949)提出,Verbin和Kaufman(1980)首次在美国作了表层角膜镜片术治疗无晶状体眼的临床报道。

(2)角膜磨削术(keratomileusis):将患者角膜板层取下,将已加工切削成组织镜片的自体或异体角膜缝到受体植床上,以矫正高度屈光不正。陈家祺等(1994)报道了6例异体角膜磨削术治疗无晶状体眼的临床观察,效果满意。

(3)角膜镜片术(keratophakia):是将受体角膜前基质板层取下,在植床与取下的前基质板层间植入一个已加工成一定屈光度的角膜组织镜片,再将前角膜板层缝回原处,用以矫正远视或无晶状体眼。Barraquer于1963年在人眼上作了第一例该手术以矫正无晶状体眼性高度远视。

(4)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IK)、准分子激光上皮瓣下角膜磨镶术(LASEK)和机械下法准分子激光上皮瓣下角膜磨镶术(Epi-LASIK):通过波长为193nm的准分子激光切削治疗,手术安全,精确度高。LASIK手术需应用微型角膜刀制作角膜瓣,而后进行准分子激光切削。LASEK手术只需制作角膜上皮瓣,无需应用微型角膜刀,较LASIK手术更安全简便,尤其适合于角膜较薄或角膜不规则而制作角膜瓣有风险的患者。

4.人工晶状体 是矫正无晶状体眼最佳方法,视网膜像放大率仅为2%左右,大大减轻了双眼屈光参差,和视像不等现象,可获得双眼视觉,故其光学效果明显优于角膜接触镜和普通眼镜。为克服人工晶状体无调节力的缺点,出现了多焦点人工晶状体,并已应用于临床,新的具有调节功能的注入式人工晶状体也在动物实验中获得了初步成效。随着现代显微手术技术的发展及手术设备改进,人工晶状体植入技术已日臻完善。影响人工晶状体手术效果的另一重要因素为植入人工晶状体的屈光度计算,尤其有调节功能的人工晶状体对屈光度计算的准确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第1个人工晶状体计算公式是由前苏联的Fyodorov于1967年提出,目前比较精确的公式有20世纪90年代初提出的Holladay公式、Olsen公式和SRK/T公式,而应用最广泛的经验公式为SRK-Ⅱ公式,其在正常眼轴眼球中准确性较高,但在高度近视眼,中的准确性不足。国内戴锦晖等根据国人高度近视眼球特点,回归得出适合于高度近视眼的SCDK公式,提高了人工晶状体屈光度计算的准确性。精确的人工晶状体计算公式也是注入式人工晶状体临床应用的重要前提。

二、预后

植入人工晶状体可望获得良好视力,。

无晶状体眼如何鉴别?

1.晶状体移位:在正常情况下晶状体(lens)由晶状体悬韧带悬挂于睫状体上,其中心与视轴几乎一致。由于先天性、外伤或病变等原因使晶状体悬韧带部分或全部缺损或离断,引起对晶状体的悬挂力不平衡或丧失可导致晶状体离开正常的生理位置称为晶状体异位(ectopia lentis)根据悬韧带缺损或离断的程度(部分或完全)晶状体异位分为不全脱位(subluxation)和全脱位(luxation/dislocation);根据病因晶状体异位分为先天性、自发性和外伤性。

2.晶状体膨胀增大:个别病人在白内障发展过程中,因晶状体吸收过多的水分而膨胀,使晶状体体积增大,阻碍房水畅通,导致限内压升高,病人可出现眼部剧烈的疼痛,伴有恶心、呕吐等症状,医学上称之为晶状体膨胀期继发性青光眼。

晶状体膨胀所致青光眼:即肿胀期白内障所致青光眼(glaucoma associated with intumescent cataract)是指老年性白内障的膨胀期或晶状体外伤后混浊肿胀时发生的青光眼。

3.晶状体皱缩:与眼前节疾病有关的并发性白内障,病变进展缓慢,如局部炎症得以控制,混浊可长期稳定而不发展。随病程进展,混浊程度和范围不断加重和扩大,最终累及整个晶状体。在进展过程中,晶状体内或囊膜可出现结晶状物质或钙质沉着,晚期则可出现晶状体皱缩,甚至钙化。

并发性白内障是由于眼部其它疾病如葡萄膜炎、青光眼、视网膜脱离、视网膜色素变性、眼内肿瘤和高度近视等影响晶体的营养和代谢而引起的晶体混浊。

如何预防无晶状体眼,无晶状体眼的护理措施

无晶状体眼预防

无效预防,早发现早治疗。

无晶状体眼并发症,无晶状体眼会引发什么疾病

无晶状体眼并发症

常见并发症:青光眼,

由于缺乏天然的阻挡,晶状体,缺如时玻璃体可以由瞳孔,区疝入前房,并造成瞳孔阻滞现象,形成类似恶性青光眼,的临床表现。

无晶状体眼的病因,无晶状体眼有哪些原因

无晶状体眼病因

一、发病原因

无晶状体眼,的病因包括有:

1.先天性晶状体,缺如或脱,位。

2.白内障,手术,为最常见的原因。

3.眼,外伤。

4.伴有晶状体脱位的遗传性眼病。

(1)Marfan综合征。

(2)Weill-Marchesani综合征。

(3)同型胱氨酸尿症,。

(4)亚硫酸氧化酶缺乏症(sulfite oxidase deficiency)。

5.伴有晶状体半脱位的遗传性眼病

(1)Alport综合征。

(2)颅面发育不全症(craniofacial dysostosis)。

(3)无虹膜,症。

(4)Ehlers-Danlos综合征。

(5)球形角膜,。

(6)高赖氨酸,血症,(hyperlysinemia)。

6.能导致晶状体半脱位的眼病

(1)牛眼症(buphthalmus)。

(2)眼内肿瘤。

(3)成熟期或过熟期白内障。

(4)表皮剥脱综合征,。

二、发病机制

(1)视力,:在无晶状体眼中,物像被放大了33%,这是由于无晶状体眼的前焦距和正视眼不同而已。就视角范围而言,记录到的视力在理论上要比真正视力好。在已矫正的无晶状体眼中视力为6/9,其实相等于正视眼中的6/12。

正视眼的前焦距D1=17.05mm

无晶状体眼的前焦距D1=23.22mm

比例为23.22÷17.05=1.36

比例从1到1.36,意味着无晶状体眼中的物像是正视眼中的1.36倍,也就是说增加了33%。在前房型人工晶状体植入者中,物像放大5%,在后房型人工晶状体植入者中,物像不放大。

(2)调节:由于晶状体缺如,调节完全丧失,所以远近视力需用不同屈光度的镜片进行矫正。

(3)角膜性散光,:当无晶状体眼是由白内障手术而获得时,存在着角膜性散光,多数为逆规性散光。Hennig等报道采用无缝线囊外摘除术,术后6周85.5%的术眼平均有1.41D的逆规性散光,在术后6周到1年中逆规性散光仍有轻度增加,平均增加值为0.66D。如果白内障手术方法是囊外摘除术或囊内摘除术,一般术后45天角膜性散光将得到稳定。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术后,由于切口小,角膜性散光一般不明显。

(4)球面像差:在无晶状体眼前放置一片高度凸透镜片进行矫正时,只有傍轴光线才能通过主焦点,而镜片的近缘光线的折射偏离更大,其焦距短于傍轴光线的焦距,因而产生了球面像差。当无晶状体眼通过这一高度凸透镜片观看前方的物体时,由于物体周边各点离镜片光学中心的距离不同,物像通过镜片时各点产生了不同的棱镜像移,当物像从近轴光轴向周边移开时,此时其放大率就会逐渐增加,发生了物像的变形,称之为枕形畸变(pincushion distortion)。

其结果是,透过这一镜片看物,直线变成曲线,线形世界变成由抛物线组成,当患者移动眼球时,抛物线面继续改变它们的形状。通过镜片的周边看物体时,在主轴方向,物体变得更大、更近和更长。当眼球不动而移动物体时,物体看上去移动得更快。 

(5)色像差:当无晶状体眼通过配戴高度凸透镜片进行矫正时,由于白色平行光线通过凸透镜可出现色光,波长越长,折射率越小,因此,通过凸透镜后,红光的焦点离透镜远,而紫光的焦点离透镜近,镜片的周边光线的折射率比傍轴光线(光学中心)大。因此,镜片周边部产生的色光焦点和中心部不同,即当眼球通过矫正透镜的周边部看物体或光线时,出现了色像差。

(6)视野:无晶状体眼的视野减小,几乎为正视眼的一半。

当无晶状体眼用高度凸透镜镜片进行矫正时,患者看物体时可出现一个移动的环形暗点,称为“像跳”现象(jack-in-the-box)。所谓环形暗点,是指中央及周边部视野能够看见,而在视的中央与周边之间范围内出现暗点。这是因为通过镜片中央部的光线,能够聚焦在视网膜上,而被看得清楚。通过镜片边缘部位的光线,由于凸透镜的三棱镜效用,造成不良折射,不能在视网膜上聚点,因而不能看见物体。至于通过透镜旁的光线,无不良折射发生,仍然能到达视网膜,物像虽不清楚但仍然存在,这样就形成了环形暗点。

(7)双眼视力:在单眼无晶状体眼中,要获得双眼单视功能是困难的,即使在双眼无晶状体眼患者中,双眼视力也不总是存在的。

无晶状体眼有哪些症状?

无晶状体眼症状

典型症状:1.伤口瘢痕 如果无晶状体眼是由白内障手术所致,尤其囊外或囊内手术(ECCE或ICCE)后,可以看到切口瘢痕,有缝线者还可看到缝线。 2.角膜 多为逆规性散光,尤其在ECCE或ICCE术后。 3.前房 较深,这是由于缺少了晶状体,虹膜后移所致。

相关症状:晶状体脱位或半脱位,虹膜缺损,眼痛,视力障碍,

    一、症状

无晶状体眼,的临床表现依产生的原因不同而有所不同,主要表现为:

1.伤口瘢痕 如果无晶状体,眼,是由白内障,手术所致,尤其囊外或囊内手术(ECCE或ICCE)后,可以看到切口瘢痕,有缝线者还可看到缝线。

2.角膜, 多为逆规性散光,,尤其在ECCE或ICCE术后。

3.前房 较深,这是由于缺少了晶状体,虹膜,后移所致。

4.虹膜 由于缺少了晶状体的支撑,表现为虹膜震颤,,也可伴有虹膜缺损,。

5.瞳孔, 表现为深黑色,这是由于从患者眼内来的反射光不能到达观察者的眼部。

6.晶状体脱,位 如果为晶状体脱位,则可看到脱位的晶状体。

7.晶状体皮质残留 主要在ECCE术后可见到部分残留的晶状体皮质。

8.Purkinje-Sanson氏映像 由于缺少了晶状体,将看不到第三和第四像。

9.眼底镜检查 用直接眼底镜在+10D下可以看到眼底,所见视盘较小。

     二、诊断

根据患者的临床表现,同时结合验光及超声波检查结果可以明确诊断。

无晶状体眼基本知识

就诊科室:眼科,

相关检查:眼底检查,眼科检查,眼底镜检查法,

常用药品:预装式人工晶体,预装式非球面后房人工晶体,预装式人工晶体,

食材禁忌菜谱禁忌小吃禁忌特产禁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