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4-02-14 07:36:00

甲状腺激素抵抗综合征

甲状腺激素抵抗综合征(Thyroid hormone resistance syndrome,SRTH)也称甲状腺激素不应症或甲状腺激素不敏感综合征(thyroid hormone insensitivity syndrome,THIS),由Refetoff在1967年首次报道。本病以家族性发病为多见,也有少数为散发病例,约占1/3。大都在儿童和青少年发病,年龄最小的为新生儿,男女性别均可患病。临床表现血清游离T4 (FT4)和游离T3 (FT3)持续升高,同时促甲状腺激素(TSH)正常,病人没有药物、非甲状腺疾病和甲状腺激素转运异常的影响。最特异的表现是给以病人超生理剂量甲状腺激素后,不能抑制升高的TSH下降到正常水平,同时也没有外周组织对过量甲状腺激素的反应。

甲状腺激素抵抗综合征的饮食,食疗,甲状腺激素抵抗综合征吃什么好

甲状腺激素抵抗综合征饮食宜忌

饮食适宜:1.宜吃钾元素含量高的食物;2.宜吃碘元素含量高的食物;3.宜吃热性的食物。宜吃食物宜吃理由食用建议山羊肉属于燥性的食物,可增加机体的免疫功能,对甲状腺激素抵抗患者可减少感染性炎症的发生几率。200g与土豆同炖食用鹿肉属于温热性的食物,由于甲状腺功能抵抗后,机体的免疫力通常会有显著的下降,本品可以增加体热有利于炎症的缓解,故应该增加此类肉品的食用。500g与萝卜同炖食用。紫菜属于高钾元素、碘元素的食物,可增加组织的免疫功能,减少甲状腺功能减低证的发生几率。100g与熟肉同炒食用。饮食禁忌:1.忌吃燥性显著的食物;2.忌吃寒凉性的食物;3.忌吃发物性的食物忌吃食物忌吃理由忌吃建议苹果醋属于发酵型的食物,性味比较寒凉,原本本病可因甲状腺功能水平低下造成机体的寒凉性,从而有诱发感染发生的风险。宜吃新鲜的苹果。芥菜属于发物性的燥性的食物,不利于本病功能的恢复,也应该减少或者避免食用。宜吃血皮菜或者丝丝菜。黄花菜发物性比较明显的食物,可降低机体的免疫功能,增加细菌性感染以及病毒性感染的发生几率。100g清炒食用。

甲状腺激素抵抗综合征饮食原则

甲状腺激素抵抗综合征饮食

(1)佛手粥

佛手9克,海藻15克,粳米60克,红糖适量。将佛手、海藻用适量水煎汁去渣后,再加入粳米、红糖煮成粥即成。每日1剂,连服10天~15天,调整精神抑郁,情绪改变,能够疏肝清热。

(2)昆布海藻饮

昆布、海藻、牡蛎用水煎汁。每日1次,连服数日,能疏肝清热,理气解郁。

(3)青柿子糕

青柿子1000克,蜂蜜适量。青柿子去柄洗净,捣烂并绞成汁,放锅中煎煮浓缩至粘稠,再加入蜂蜜1倍,继续煎至粘稠时,离火冷却、装配备用。每日2次,每次1汤匙,以沸水冲服,连服10天~15天。以清热泻火为主,用于烦燥不安、性急易怒、面部烘热者。

(4)川贝海带粥

川贝、海带、丹参各15克,薏米30克,冬瓜60克,红糖适量。川贝、丹参先煎汤后去渣、入其他味煮粥吃。每日晨起空腹温服,连服15天~20天。用于颈部肿大、恶心、便溏症。

(5)竹菇淡菜煎

竹菇、淡菜各15克,牡蛎各30克,红糖适量。用水煎汁,去渣。每日1剂,连服7天~10天。具有化痰利湿,软坚散结功效。

(6)什锦豆腐

豆腐4块,西红柿150克,木耳、冬笋、豌豆各15克,湿淀粉、生油各9克,葱、姜、盐等调味适量。

甲状腺激素抵抗综合征的护理_护理注意事项_饮食禁忌

甲状腺激素抵抗综合征一般护理

甲状腺激素抵抗综合征护理

1、饮食上应注意清淡,多以菜粥、面条汤等容易消化吸收的食物为佳。

2、可多食新鲜的水果和蔬菜,以保证维生素的摄入量。

3、给予流质或半流质的食物,如各种粥类、米汤等。

甲状腺激素抵抗综合征检查,甲状腺激素抵抗综合征诊断

甲状腺激素抵抗综合征常见检查

检查名称检查部位检查科室检查作用
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兴奋试验,血液血管内分泌 保健科TRH兴奋TSH、PRL...
血清甲状腺素,甲状腺内分泌甲状腺素(T4)...
染色体,全身保健科染色体检查可...

甲状腺激素抵抗综合征检查

1986年用分子生物学方法克隆出核T3受体(TRs),此后有关TRs的研究迅速进展,并对发病机制作出进一步解释,本病与TRs缺陷有关,其缺陷表现形式有多样,并推测本病可能存在着两种TRs,其中异常的受体可抑制核T3受体复合物与染色质DNA的合成,患者淋巴细胞结合甲状腺激素的Ta值正常,但结合容量下降,提示家族性生化缺陷可能是TRs蛋白的缺乏,有些患者不存在淋巴细胞或成纤维细胞,TRs的异常,但不排除本病患者的其他靶腺组织,如垂体,肝,肾,心,皮肤等有TRs的缺陷,还有可能是缺陷不在受体水平,而是在受体后水平,目前研究已进入了基因水平,其发病机制与分子缺陷和突变本质有关,如全身性甲状腺激素不应症发病较多,此型患者的受体基因改变出现在TRβ上,尚未发现TRα基因异常,说明一条等位基因的点突变就可引起本病,目前认为本病多因TRs基因表达的多方面失调所致,它是发生在受体分子水平上,并且是一种典型的受体疾病,因此,实验室检查对本病的诊断相当重要,并要求有分子生物学实验室条件。

  1.放免检测甲状腺功能:T3,T4,FT3,FT4,TSH,TBG,TRH兴奋试验等,T3,T4可结构正常,有免疫活性,其值常常超过正常3倍多。

2.PBI值升高,BMR正常,过氯酸盐试验阴性,131Ⅰ吸碘率正常或升高。

3.血中LATS阴性,TGA(-),TMA(-)。

4.染色体测定可发现异常。

5.DNA,核T3受体(TRs),基因TRβ,TRα检测,TRβ基因发生点突变,碱基替换多出现在TRβ的T3结合区的中部及羟基端,即外显子6,7,8上,导致受体与T3亲和力下降,少数患者属常染色体隐性遗传者,基因分析发现TRβ基因大片缺失,出现受体DNA结合区及T3结合区上,病人均为纯合子,而仅有一条TRβ等位基因缺失的杂合子家族成员不发病。

6.X线骨骺检查:多有骨骺发育延迟,点彩状骨骺和其他骨骺畸形。

7.甲状腺B超检查:了解甲状腺肿大程度,有无结节等。

8.其他测定:如尿胱氨酸测定,5’-脱碘酶等生化检测等。

甲状腺激素抵抗综合征就诊指南

甲状腺激素抵抗综合征就诊指南针对甲状腺激素抵抗综合征患者去医院就诊时常出现的疑问进行解答,例如:甲状腺激素抵抗综合征挂什么科室的号?甲状腺激素抵抗综合征检查前的注意事项?医生一般会问什么?甲状腺激素抵抗综合征要做哪些检查?甲状腺激素抵抗综合征检查结果怎么看?等等。甲状腺激素抵抗综合征就诊指南旨在方便甲状腺激素抵抗综合征患者就医,解决甲状腺激素抵抗综合征患者就诊时的疑惑问题。

甲状腺激素抵抗综合征的治疗方法,甲状腺激素抵抗综合征怎么办,甲状腺激素抵抗综合征用药

甲状腺激素抵抗综合征诊疗知识

就诊科室:内分泌科,治疗费用:市三甲医院约5000--10000治愈率:治疗周期:治疗方法:基因治疗、药物治疗,

甲状腺激素抵抗综合征一般治疗

一、治疗

甲状腺激素不应症临床表现有所区别,故治疗不同,未来可采用基因治疗,目前常用方法如下:

   1.抗甲状腺药物治疗

已知本病并不是由于甲状腺激素水平升高所致,而是受体(核T3受体)对甲状腺激素不敏感,血中甲状腺激素水平升高,并具有代偿意义。使用抗甲状腺药物人为地降低血中T3、T4水平,可能加重甲减表现,促进甲状腺肿加重,并促进TSH分泌增多与垂体分泌TSH细胞增生与肥大,尤其是儿童甲减对生长发育不利,所以不主张采用抗甲状腺药物治疗。只有对部分靶器官不反应型患者。可在观察下试用抗甲状腺药物治疗,如疗效不佳,及时停用。

2.甲状腺激素治疗

可根据病情与类型应用及调整,全身性甲状腺激素不应症患者一般不需甲状腺素治疗,甲减型可采用T4及碘塞罗宁(T3)治疗,尤其是对婴幼儿及青少年有益,可促进生长发育,缩小甲状腺肿及减少TSH分泌,一般采用左甲状腺素钠(L-T4)片,2次/d,每次100~200µg,应用T3制剂也有疗效。对于外周组织的甲状腺激素不应症应给予较大剂量的甲状腺制剂可使病情好转。对于垂体性的甲状腺激素不应症应控制甲亢,症状,可应用抗甲状腺药物或131Ⅰ治疗等。

3.糖皮质激素治疗

糖皮质激素可减少TSH对TRH的兴奋反应,但甲状腺激素不应症患者是否有反应,尚无统一意见,有人采用地塞米松,4次/d,每次2~3mg,溴隐亭每天2.5mg及左甲状腺素钠(L-T4)片,5次/d,每次2mg,发现疗效甚好,但不宜长期应用,地塞米松的副作用较大。

4.多巴胺激动药

1984年,BaJorunas等报告应用溴隐亭治疗一例男性成人甲状腺激素不应症,开始剂量为每天2.5mg,渐增至每天10mg,疗程16个月,于用药7个月时其TSH水平下降,TSH及PRL对TRH的反应值下降,T4及T3水平升高,继续用药后其T4及T3水平下降,131Ⅰ吸碘率也下降,甲状腺肿缩小,但停用溴隐亭后4个月又复发。也可试用其他种类的多巴胺能激动药,但疗效也有待观察肯定。

5.生长抑素等

可选用本药抑制TSH分泌,及三碘甲腺酐酸(triiodothyroacetic acid)和多巴胺等均可抑制TSH分泌。三碘甲腺酐酸结构与碘塞罗宁(T3)相似,对垂体有负反馈作用,但无升高代谢的副作用。此外,可给予普萘洛尔(心得安)每天30~60mg,有助于减轻临床症状。

6.基因治疗

清楚发病机制后,可开展基因治疗与受体病治疗。

二、预后

甲状腺激素不应症是遗传性受体疾病,目前尚无特效治疗方法,由于其临床分类不同,治疗反应多不一致,大多数临床学家普遍认为垂体性甲状腺激素不应症的疗效较好。而部分靶组织对甲状腺激素不应症的治疗较困难,且本病早期诊断多有困难,故对新生儿有家族史者应进行全面检查,尤其是对智力低下,,聋哑和体型异常的患者更应注意。

甲状腺激素抵抗综合征如何鉴别?

甲状腺激素抵抗综合征鉴别

鉴别诊断应排除Graves病、结节性甲肿伴甲亢,、遗传性和获得性甲状腺结合球蛋白增多症、垂体瘤,TSH分泌异常综合征、克汀病或某些Pendred综合征等。其他还必须证明没有T4向T3转化障碍,因为一些非甲状腺疾病病态综合征患者的T4向T3转换减少,使血清TT4或者FT4升高,但T3是低下的,一些药物也会产生这种情况。也有报道家族性遗传性血清白蛋白和T4结合升高,导致T4升高但T3正常。罕见的还有内源性产生血清T4或T3抗体,干扰T4或T3测定,引起T4或T3假性升高。

1.甲亢

一般甲亢时T3、T4、FT3、FT4、rT3均有升高,而TSH常降低,而甲状腺激素不应症患者的TSH值多明显升高。

2.垂体性甲亢

垂体瘤性甲亢是垂体瘤分泌TSH增多并伴有临床甲亢表现。分泌TSH增多的垂体性甲亢,其TSH可不受T3及T4的反馈性抑制,也不受TRH兴奋作用的调节,多为自主性调节与分泌,故脑CT扫描及MRI蝶鞍检查均可发现垂体瘤或微腺瘤,,而一般甲亢属自身免疫性疾病,,可以鉴别诊断。

3.遗传性或获得性甲状腺结合蛋白增多症

甲状腺结合蛋白有甲状腺结合球蛋白(TBG)、甲状腺结合前白蛋白(TBPA)及白蛋白,其中以TBC结合最多,TBG水平升高,多有T3、T4升高,而FT3、FT4值正常。

4.甲状腺肿-耳聋,综合征(pendred syndrome)

本病具有三大特征即家族性甲状腺肿、先天性神经性耳聋及高氯酸盐释放试验阳性,属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性疾病,主要缺陷是甲状腺中过氧化酶缺乏和减少,造成甲状腺激素合成不足,发生代偿性甲状腺肿,甲状腺功能可为正常,其吸131Ⅰ试验可有中度亢进表现,与甲状腺激素不应症有区别,可以鉴别诊断。

5.克汀病(呆小病)

与地方性甲状腺肿,和缺碘有关,地方性甲状腺肿发病越多、病情越重,呆小病发病也越多,属常见病。由于防治措施得力,目前发病率大为减少。呆小病是由于妊娠期中胎儿胚胎期和出生后碘缺乏与甲状腺功能低下所造成的胎儿及婴幼儿大脑中枢系统发育分化障碍与呆小病,这与甲状腺激素不应症较少见,无流行等可以鉴别诊断。

甲状腺激素不应症与其他疾病的鉴别诊断主要靠分子生物学技术,从分子生物学水平上证实甲状腺激素受体、受体后及其基因结构异常与缺陷,证实它是一种典型的受体病为最重要。

如果用分子生物学方法证明甲状腺激素受体基因有突变或甲状腺激素受体亲和力下降,则更有利于本病的诊断。分子生物学方法发现甲状腺激素受体突变有利产前诊断和家庭咨询,尤其是对家庭中有生长和(或)智力障碍成员的咨询。

如何预防甲状腺激素抵抗综合征,甲状腺激素抵抗综合征的护理措施

甲状腺激素抵抗综合征预防

甲状腺激素抵抗综合征预防

本病属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对于育龄妇女有家族史者应进行教育,最好是计划生育或节育。对娩出过染色体病患儿的经产妇及反复发生自然流产,和死产的孕妇施行宫内诊断;注意环境保护,加强职业性防护监测(见、辐射遗传学);开展遗传咨询、积极推行优生法,做好婚姻和生育的医药遗传指导,避免,提倡适龄生育和计划生育等。

甲状腺激素抵抗综合征并发症,甲状腺激素抵抗综合征会引发什么疾病

甲状腺激素抵抗综合征并发症

常见并发症:耳聋,

甲状腺激素抵抗综合征并发症

甲状腺激素不应症是遗传性受体疾病,尚无特效治疗方法,由于其临床分类不同,治疗反应多不一致,大多数临床学家普遍认为垂体性甲状腺激素不应症的疗效较好而部分靶组织对甲状腺激素不应症的治疗较困难,且甲状腺激素抵抗综合征,早期诊断多有困难,故对新生儿有家族史者应进行全面检查,尤其是对智力低下,聋哑和体型异常的患者更应注意。

甲状腺激素抵抗综合征的病因,甲状腺激素抵抗综合征有哪些原因

甲状腺激素抵抗综合征病因

一、发病原因

SRTH的确切病因不清楚,绝大多数是由于甲状腺激素受体基因发生突变。最常见的是甲状腺激素受体基因核苷酸发生变化或者缺失,使甲状腺激素受体的氨基酸顺序发生变化,导致受体结构和功能的变化,对甲状腺激素发生抵抗或不敏感。其次为甲状腺激素受体数目减少,导致甲状腺激素作用减弱。还有甲状腺激素受体后作用发生障碍,也可引起SRTH。

二、发病机制

最常见的为甲状腺激素受体(c-erbAβ)β型功能区配体结合缺陷,基因位于第3号染色体的短臂上;其次为甲状腺激素受体亲和力减低,由于抵抗程度不同,临床表现不同,哪个器官对甲状腺激素敏感,那个器官的临床表现就敏感突出,如果心脏对甲状腺激素抵抗较轻,病人表现心动过速。

甲状腺激素抵抗主要是T3核受体缺陷,体外培养的淋巴母细胞也表现对甲状腺激素抵抗,研究证明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T3核受体和T3的亲和力只为正常对照组的1/10;也有作者证明患者淋巴细胞结合甲状腺激素的Ka值是正常的,但结合容量减低;还有的患者淋巴细胞T3核受体正常,但其他组织如垂体,肝脏,肾脏,心脏存在T3核受体缺陷。

甲状腺激素受体TR-α和TR-β基因分别位于第17染色体和第3染色体上,全身性SRTH的研究发现,T3核受体区的β基因发生了点突变,即甲状腺激素受体β基因中有一个核苷酸被另一个核苷酸代替,从而导致甲状腺激素受体中相应位置的氨基酸被另一个氨基酸取代,使受体功能表现异常;或者数个碱基对缺失;或者单个核苷酸缺失;或者核苷酸插入;或者发生数个碱基复制等等,点突变出现在T3核受体和T3结合区的中部及羟基端,导致激素和受体亲和力减低,患者多为杂合子,即只要有一条T3核受体β等位基因点突变即可发病,属于常染色体显性遗传,也有少数全身激素抵抗的患者T3核受体β基因有大片丢失,即甲状腺激素受体基因中一个编码,氨基酸密码子突变为终止密码子,使表达的甲状腺激素受体过早终止密码子,导致甲状腺激素受体丢失了部分氨基酸,这种氨基酸缺失可以是单个,也可以是多个,出现在受体DNA结合区及T3结合区上,病人均表现纯合子,即必须两条等位基因同时发生基因缺失才会发病,遗传方式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临床上表现为多样性,可能因为基因突变或缺失的多变性,,而不是受体数量减少的多样性,而甲状腺激素受体α基因突变很少有报道。

对选择性垂体抵抗患者也发现有T3核受体β2基因突变,这种基因只分布在垂体和一些神经组织中,所以临床仅仅表现垂体抵抗;另一种原因是垂体组织中使T4脱碘生成R的特异性Ⅱ型-5’脱碘酶有缺陷,表现垂体组织抵抗。

镜下染色体没有发现异常,异常发生在分子DNA水平,总之SRTH发病机制是在分子水平上,是一种典型的受体病。

很少有关于SRTH病人的病理性改变,从一例病人肌肉活检,电镜下发现线粒体肿胀,,和甲亢,相似,用甲苯胺蓝染色皮肤成纤维细胞,光镜下发现中度至重度异染粒,在甲减黏液性水肿皮肤也有这种细胞外异染物质沉积,在SRTH中这种表现可能是皮肤组织甲状腺激素作用降低引起,甲状腺激素治疗并不能使SRTH病人成纤维细胞的异染粒消失,从活检或外科手术取得病人的甲状腺组织,见到滤泡上皮有不同程度的增生,大小不等,有些病人呈现腺瘤,样甲状腺肿,或者胶质样甲状腺肿,或者正常的甲状腺组织。

甲状腺激素抵抗综合征有哪些症状?

甲状腺激素抵抗综合征症状

典型症状:血清游离T4 (FT4)和游离T3 (FT3)持续升高,同时促甲状腺激素(TSH)正常

相关症状:腹胀,甲状腺肿大,心动过缓,黏液性水肿,甲状腺功能低下,糖类皮质激素分泌过少,

一、症状

本病多发生于青少年及儿童,男女发病比率为1.2∶1,根据其发病及临床表现可分为3种类型。

   1.全身性甲状腺激素不应症

垂体与周围组织均受累,本型又可分为甲状腺功能代偿性正常型及甲状腺功能减退,症型。

(1)代偿性正常型:

多为家族性发病,少数为散发者,本型发病多较轻。家系调查多为非近亲婚配,属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本型患者的垂体及周围组织对甲状腺激素抵抗或不敏感程度较轻,甲状腺功能状态表现被高T3、T4代偿,可维持正常的状态,无甲亢,临床表现,智力正常,无耳聋,,无骨骺愈合发育延迟,但可有不同程度的甲状腺肿及骨化中心延迟表现,其血中甲状腺激素浓度(T3、T4、FT3、FT4)均有升高,TSH值升高或正常,TSH不受高T3及T4的抑制。

(2)甲状腺功能减退,型:

本型特点为血中甲状腺激素水平升高,而临床表现甲减,多属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本型可表现为智力差,发育落后,可有骨成熟落后表现,有点彩样骨骼,骨龄落后,还可有翼状肩胛、脊柱畸形、鸡胸,、鸟样颜面、舟状颅及第四掌骨变短等异常表现。有些患者尚可发生先天性聋哑、少动、缄默及眼球震颤,等异常。查体可有甲状腺肿,血中T3、T4、FT3及FT4水平升高,TSH分泌不受T3抑制,TSH对TRH反应增强。本型甲减与呆小病及黏液性水肿表现有区别。

2.选择性垂体对甲状腺激素不应症

本型特点为垂体多有受累,对甲状腺激素不反应,而其余外周组织均不受累,可对甲状腺激素反应正常,其临床表现有甲亢,,但TSH水平亦高于正常,而又无垂体分泌TSH瘤的存在。本型又可分为以下2型。

(1)自主型:

根据TSH对TRH及T3、T4的反应性,本型TSH升高,垂体TSH对TRH无明显反应,高水平的T3、T4仅轻微抑制TSH分泌,地塞米松也只轻微降低TSH分泌,故称自主型,但无垂体瘤,存在。患者有甲状腺肿及甲亢临床表现,但无神经性耳聋,,骨骺可愈合延迟,还可无身材矮小,智力差,计算力差及其他骨发育异常。

(2)部分型:

临床表现可同自主型,但又不及自主型明显,临床表现可有甲亢,且TSH升高,垂体TSH对TRH、T3有反应性,但其反应性又可部分被T3及T4所抑制。本型还可有胱氨酸尿症。

3.选择性外周组织对甲状腺激素不应症

本型特点为周围组织对甲状腺激素不反应或不敏感,而垂体多无受累,对甲状腺激素正常反应。临床表现甲状腺肿大,无聋哑及骨骺变化,虽甲状腺激素正常及TSH正常,但临床有甲状腺功能低下表现,心动过缓,水肿、乏力、腹胀及便秘,等异常,本型患者给予较大剂量的甲状腺制剂后可获病情缓解,因为其甲状腺功能及TSH正常水平,因此临床上对本型患者常常漏诊或误诊。

二、诊断

本病临床表现复杂以及一般医院检查条件所限或认识不足,因此,诊断常有延误或漏诊。诊断本病时患者的甲状腺肿多为Ⅰo或Ⅱo ,血清T3、T4水平升高,而临床表现甲状腺功能正常或有甲减时,均应考虑本病的可能性。如同时伴有家族性发病,TSH水平升高或正常、智力低下,,骨骺成熟延缓,点彩状骨骼,先天性聋哑,过氯酸盐试验阴性及TGA及TMA阴性等,则为较典型的甲状腺激素不应症。

甲状腺激素抵抗综合征基本知识

就诊科室:内分泌科,

治疗费用:市三甲医院约5000--10000

治愈率:25%,多以对症治疗为主

治疗周期:终身间歇性治疗

治疗方法:基因治疗、药物治疗,

相关检查: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兴奋试验,血清甲状腺素,染色体,

常用药品:对氨基水杨酸钙片,甲泼尼龙片,注射用甲泼尼龙琥珀酸钠,

食材禁忌菜谱禁忌小吃禁忌特产禁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