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4-06-28 14:28:02

首页 > 生活 > 栏目 > 正文

儿童心理健康关乎人格形成——心理专家谈儿童期心理培养儿童心理

BY:Beatrice 2024-06-28 14:28:02 156 ℃

天山网讯(记者李亚男报道)在我们身边,常见这样的现象:有的家长觉得对儿童的教育从其学说话或上学才开始,有的家长因工作忙把出生不久的孩子送到父母家或找保姆照顾,还有的家长因常年外出打工把孩子留给老人照看或不断更换养育人……乌鲁木齐市第四人民医院临床心理科主任吕淑云认为,这些做法对儿童的心理健康不利,会使孩子缺乏安全感和对人的信任感,甚至会影响其一生的心理健康。据统计,我国有20%-30%的家庭中存在心理问题,其中儿童占三分之一。如今牞儿童、青少年心理问题呈上升趋势。

从狼孩的故事说起

1920年,印度加尔各答丛林中两个由狼哺育的女孩被人发现,取名为卡玛拉和阿玛拉,她们分别约8岁和1岁。回到人类社会后,人们为使她们适应人类的生活,做了各种努力。阿玛拉到第2个月才可以发出“波、波”的声音来表示饥饿和口渴。卡玛拉在两年后才学会说两个单词

从狼孩的经历可以说明,童年时期的心理健康对人的一生有多么重要。儿童时期是培养健康心理的黄金期,如果此时忽略了孩子的心理健康,想让孩子成人后有健全的人格就比较困难了。因此,家庭、学校、社会在关注儿童身体成长的同时,不应忽视对其心理健康成长提供必要条件。

精心呵护正确引导

孩子刚出生至18个月的心理成长过程被称为依恋期。婴儿出生时没有任何生存能力,完全依赖于母亲的呵护,在这一阶段生存是婴儿生命的全部目的,对母亲的依恋就成为婴儿最基本的需求。当然,这一阶段母亲对婴儿的关爱也应该适度,如果过分照顾、事事包办,对孩子的心理健康也无益,会使孩子以为自己生来生活上就应该处处得到照顾、要求应该得到满足。这样也会使孩子变得自私、不独立,成人后不适应社会。

孩子18个月至3岁时被称为探索期。孩子开始走路后就对周围的一切充满新鲜感,他的关注点从刚出生后的如何吸引母亲注意,逐渐地转向了周围世界。如果这一阶段,家长过分限制儿童的行为、过分照顾、凡事包办代替,会使孩子产生被控制恐惧,由此会导致成人后的回避型人格,即对家长过分依恋,不能独立走向社会。如果家长凡事由着孩子,对不正确的行为不加以限制、纠正,就会使孩子形成冲动型人格,即遇事不冷静、爱发脾气,想干什么就干什么、不考虑后果。

常受鼓励的孩子心理更健康3岁-7岁是孩子自我确认和最基本生活能力的形成期。这时的孩子想要知道自己作为一个独立的人,与周围世界的关系究竟怎样。

这时,孩子非常注意父母对自己所扮演各种角色的反应,希望得到父母的认同,并强烈地希望和要求父母与自己一起玩游戏。如果得到父母的积极反应和肯定,他就会从各种角色中汲取营养,集各种优点于一身,形成丰富的、高度个性化的独特人格。

家长尤其要对孩 充满爱心,循循善诱地进行教育。孩子心情愉快,就容易接受大人的教育和指导,也容易与父母交流,不至于情绪不稳定或感到压抑,常受鼓励的孩子心理更健康。

调节心理健康的方法_不健康心理有哪些

一、常见不健康心理有哪些常见不健康心理一、自卑觉得自己处处不及旁人,在人前仿佛矮三分。不喜欢和人共事,愈来愈孤僻脾,越来越古怪。二、自傲自以为是,老子天下第一。周围的人对他敬而远之,他却自鸣得意。生活空虚,无所寄托,缺少乐趣。三、多疑

鉴别心理健康的标准,调节心理健康有哪些方法,儿童心理健康的标志,成长中不健康心理的表现

一、调节心理健康有哪些方法情绪稳定与愉快:这是心理健康的重要标志,它表明一个人的中枢神经系统处于相对的平衡状态,意味着肌体功能的协调。一个心理健康的人,行为协调统一,其行为受意识的支配,思想与行为是统一协调的,并有自我控制能力。如果一个人的行为与思想相互矛盾,注意力不集中,思想混乱,语言支离

心理健康小知识,健康的心理健康的身体

健康的人是指身体和心理都要健康,身体疾病对身体造成的影响是表面的,心理疾病造成的危害却是隐性的。心理健康的重要性:不健康的心理不但会在不知不觉对自己造成伤害有时候甚至还会对身边的人造成极大的伤害,但是这种改变时潜移默化的,往往都是在这种影响导致出各种结果后才知道,所以知道、了解心理健康小常识就

Hash:7580106e99e72c107a64cd1a01bea3b25de8a4f6

【声明】本文由用户Beatrice发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