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4-07-03 01:04:07

首页 > 生活 > 栏目 > 正文

老人理财产品存在误区

BY:Yvonne 2024-07-03 01:04:07 996 ℃

老年人在选择理财产品的时候,往往会轻易相信别人的推荐。现在越来越多的保险公司业务员将目标朝向老人,面对一个理财产品他们经常会说,“爷爷您放心,这个理财产品保证保本,收益也高。”在这样的鼓动下消费者往往容易误入骗局。

点击图片进入理财消费栏目

8月30日,我国首部银行业消费者权益保护规定--《银行业消费者权益保护工作指引》出台。其中规定,银行不得误导销售金融产品,不得夸大相关产品收益等,如有违反,消费者可提出控告。

消费调查“绝对保本”有误导

许鑫在汾江路某银行存完钱后,一位客服经理热情地搭话。这位客服一边跟她拉家常,一边建议她购买一份财富双收的万能型保险,“这比存定期划算,年收益4%,定期才3%多点。”客服称该产品绝对保本,专门针对老人家,但全程未提及其中风险。

在许婆婆犹豫之际,记者查看该保险的宣传信息发现,所谓“绝对保本”并非绝对。以存两年期为例,许婆婆中途如将款项取出,需扣除相关费用,本金都无法完全取回。许婆婆犹豫再三,最终没有买保险。

区别于许婆婆购买保险遭遇的误导,家住南海平洲的冯翠老人更是冤枉。她说,去年她在平洲一银行办理定期存款时,工作人员向她介绍一款理财产品,声称收益比定期存款利息高,还有年终分红。

冯婆婆糊里糊涂便将6万元交给银行工作人员,还获得一份“赠送的保险”。数月后,她才发现自己没有购买理财产品,而是买了一份保险,保期长达6年。如果冯婆婆提前退保,要扣去8000多元手续费。

银监新规发现误导可控告

以上老人的遭遇,在佛山并不是个例。

根据权威网站今年发布的报告显示,购买银行理财产品时,有超过三成的消费者遭遇过误导;有30%的消费者表示,银行在销售理财产品过程中未进行任何风险提示。而在银行代销的产品中,将保险当做银行理财产品误导销售的比例,竟高达39.42%。

对此,银监会在8月30日出台银行业消费者权益保护规定--《银行业消费者权益保护工作指引》,这也是我国首部针对银行业消费者权益保护制定的法规。根据《指引》,银行不得主动提供与消费者风险承受能力不相符合的产品和服务,不得在未经消费者授权或同意的情况下,向第三方提供个人金融信息,不得向消费者误导销售金融产品等。

《指引》还规定,银行不得在营销产品和服务过程中以任何方式隐瞒风险、夸大收益。市民一旦发现银行确实存在误导销售、夸大收益等情况,可以对相关人员进行检举和控告。

大厨艺小编提醒:销售人员的介绍和宣传资料只能是一个参考,关键是根据自己实际情况选择自己适合的产品,要知道保险产品一般为5年或10年期,如果中途退保,不仅得不到完整收益甚至可能亏损,不能片面认为分红总是高于银行同期利率

金融理财产品有哪些?金融理财产品分类

金融理财产品概念金融理财产品是商业银行在对潜在目标客户群分析研究的基础上,针对特定目标客户群开发设计并销售的资金投资和管理计划。金融理财产品分类一般根据本金与收益是否保证将金融理财产品分为保本固定收益产品、保本浮动收益产品与非保本浮动收益产品三类。二是关注有政策扶持的行业,关注投资于这些行业的金融理财产品,如投资于水利建设、电网建设、新兴能源的金融理财产品。

银行理财产品有风险吗?保本型理财产品有哪些?

银行理财产品有风险吗现在,银行都推出了很多理财产品。保本型理财产品有哪些随着国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居民投资理财的观念也在不断增强。投资保本型理财产品需要注意的问题首先,保本型理财产品对本金的保证有“保本期限”。对于银行理财产品而言,结构性产品的风险往往比较高,以国债、金融债、央行票据、企业债为主要投资方向的银行理财产品更安全。

老人理财产品存在误区

老年人在选择理财产品的时候,往往会轻易相信别人的推荐。现在越来越多的保险公司业务员将目标朝向老人,面对一个理财产品他们经常会说,“爷爷您放心,这个理财产品保证保本,收益也高。”在这样的鼓动下消费者往往容易误入骗局。点击图片进入理财消费栏目8

Hash:7f340fe13479fedd498b5852595df4e9066f4615

【声明】本文由用户Yvonne发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