臭童妈的回复:(写于5/21/20016:30:14PM)在此我不想讨论
文化差异这个话题,因为它太庞大、太沉重了,而且也不是单单靠一个人、一代人能够改变的。我这里想说的是针对这位作者对我们栏目的看法而不得不请自己和各位熟悉的朋友、最重要的是您和心痕版主来思考的。想当初我来到这个栏目时,带给我的是浓浓的知识气息和清新的
现代教育方法,让我这个如饥似渴的迷茫的
母亲仿佛找到甘泉一样。但说老实话,随着我在
早期教育方面知识的不断增加,原来的感觉越来越淡了。虽然我还是常来浏览但我觉得“早期
教育”给我的帮助也越来越小了,能够真正吸引我注意力的帖子也越来越少了。我相信一定会有其他的妈妈朋友也有同感。目前的帖子比较散漫,常常是东一篇、西一篇的,而且经常有重复的话题。我提议版主是否能够每月或为每期“早教
大家谈”设立一个话题、一个中心而让大家发起讨论、搜集资料,让版主真正发挥带头人的作用,成为一面旗帜;加强栏目的凝聚力,从而提高栏目的档次,使“早期教育”真正成为一个富于知识性、指导性的、长青的栏目!以上只是我的一些愚见,希望能够抛砖引玉。如果有什么用词不当稍有得罪的话,还请多多原谅!xaosduck的回复:(写于5/21/200110:28:10PM)我的感觉亦是如此,也许版主大人也有此种想法,但要真正实现这一点就不是她们两人就能完成得了的,时间、精力、知识结构,以及论坛参与者都会制约我们这些想法的实现,所以我当初就建议
摇篮网将版主的人数扩大,这样每位版主可以有针对性地准备一些专题,同时还能在知识结构上互补,这样可能会给大家带来更多的帮助。
摇篮妈妈的回复:(写于5/22/200110:48:17AM)谢谢臭童妈和xaosduck的中肯建议,我知道大家非常喜爱摇篮,所以对摇篮的期望也很高,这是我们的荣幸,更是我们工作的动力。在网友的热心支持下,早教论坛已成为摇篮最受欢迎的内容之一,但如何把它办得更好,为大家提供更多的帮助和指导,这也是我们经常在思考的问题。正如xaosduck所说,我们的条件有限,但一定会尽最大努力,为大家提供更丰富更有价值的共享资源,吸收更多的
幼教专家加盟摇篮,创造一个宽松的网上交流
环境,让摇篮早教论坛常办常新。
一篇难得的好文章!(下)
但说老实话,随着我在早期教育方面知识的不断增加,原来的感觉越来越淡了。虽然我还是常来浏览但我觉得“早期教育”给我的帮助也越来越小了,能够真正吸引我注意力的帖子也越来越少了。目前的帖子比较散漫,常常是东一篇、西一篇的,而且经常有重复的话题。摇篮妈妈的回复:谢谢臭童妈和xaosduck的中肯建议,我知道大家非常喜爱摇篮,所以对摇篮的期望也很高,这是我们的荣幸,更是我们工作的动力。
一篇难得的好文章!(上)
民族之间的差别主要是文化的差别,文化的差别主要表现在语言上的差别,以及社会行为方式和思考问题的方式上的差别。有些人却不是这样看,在他们的口里,动则挂着继承发扬的旗号,其实究其所有,他连中国文化所包罗的最基本的内容也只能吱吱唔唔!在当代中国,我们的我文化也同样需要新鲜的空气,否则我们在教育自己的子女的时候,也难免只剩下“你要乖乖地听话”这样的话语了!一篇难得的好文章!
一篇关于数学启蒙的文章(下)
幼儿期的思维以直觉形象为主,他们对数量和空间关系的认识和理解只能从改变客体的动作中获得,逻辑推理也要借助于具体形象和动作来进行,即要通过作用于事物动作来主动地建立数学知识,根据幼儿的这一特点,让幼儿通过操作熟悉的事物,建立具体的观念,主动地学习,获得知识是幼儿学习数学的最好方式。(四)应注意幼儿的年龄特点和认识水平进行数学启蒙,不要拔苗助长。使幼儿身心愉快地获得知识,而不要成为孩子的一种负担。可见脱离了幼儿的实际而盲目拔高,只会带来适得其反的效果。
【声明】本文由用户Ipo发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