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4-06-28 23:50:18

首页 > 生活 > 栏目 > 正文

儿童家里家外安全守则

BY:Githa 2024-06-28 23:50:18 311 ℃

  居家生活安全

  一、安全从家里做起

  平日多和邻居打招呼,互相认识与关心,发生事情时可互相帮忙。

  一个人在家,把门锁好,灯光打亮。

  养成随手关门的习惯,只要踏出家门就要把门锁好。

  有人打电话找父母,而父母不在家时,可说父母现在不便接电话,请对方留下电话号码。

  二、避免‘引狼入室’,不要随便开门

  大人不在家,不要开门让人进来家里修管、查电表、送快递、包裹等。

  有奇怪陌生人来按电铃,不肯离开,要提高警觉,不可轻易开门,可打电话给警察局。

  三、小心!要能分辨亲戚朋友的好坏

  不要让家里作客的长辈或亲朋随便碰捏或抚摸你的身体来表示亲近,要把感觉和想法告诉父母。

  不论何时何地,都要勇敢拒绝别人随便碰触或抚摸你的身体,并将此事告诉父母、老师或你信任的大人。

  就学途中安全

  一、结伴同行,走安全的路

  尽可能与朋友结伴同行。

  不要为省时间抄近路,走暗巷荒凉的地方,以免歹徒侵犯。

  哨子、零钱、电话卡随身携带,以备受骚扰时使用并联络家人或警察局。

  若受歹徒跟踪或侵害,可就近向导护商店(便利商店、加油站、书店等)求救。

  二、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

  对问路的人、车应保持距离,以防被强行掳走。

  有陌生人问路,可他问附近其他大人。

  不接受陌生人的饮料、糖果、金钱等,以免受骗。

  陌生人谎称父母有事要带你同行,要随机应变拒绝他。

  三、注意电梯楼梯间的可疑人物,避免同行

  行走楼梯,要提高警觉,注意是否有可疑人物接近,或躲藏于楼梯间。

  行走楼梯,遇可疑陌生人接近,可立即按最近住家的电铃、大声说话或喊叫。

  避免单独和陌生人共乘电梯,以保护自己安全。

  进入电梯,尽量靠按键的地方站立,以便紧急时立即按钮求救或逃避。

  留意并了解所在环境的紧急逃生途径及求救系统,以便紧急事件时应变使用。

  四、搭乘交通工具,确保自身安全

  夜间搭车要有伴同行,并且不要在荒僻处下车,避免受害或惊吓。

  搭乘公共交通工具时,应注意推挤靠近的人,以保护自己财物及身体的安全。

  上下学搭乘公车或捷运,可利用书包阻隔陌生人的接触。若觉有异状可大声呼救。

  若须搭乘计程车,请由父母或其他长打电话安排叫车。

  临时急需,也不可搭乘装潢怪异、玻璃视线不明、车号不清的计程车。上车前,先确定车内没有藏匿他人后,再上车。

  校园安全生活

  一、认识校园环境,冷清地段避免落单

  楼梯间、厕所、茶水间、蒸饭间、储藏室、停车场、地下室、偏远教室、资源回收处、树下花丛间、校园围墙边、建筑物间的空隙、顶楼阳台等都可能是校园中的冷清死角,避免落单。

  不要太早单独到校或太晚离校,并避免单独一人留在教室。

  在校遇到可疑或行为奇怪的人,应尽速报告老师并提醒同学注意。

  陌生人要求协助,请他找学校老师或义工妈妈帮忙解决。

  二、不要害怕拒绝色狼师长

  放学后早回家,不要单独留校帮老师做事情z如、算成绩等{。

  若有师长藉故要抚摸你身体任何部位时,要勇敢拒绝。

  若有师长骚扰你时,要勇敢告诉父母或你信任的大人。 警觉危险情境,适度应变反应。

  在校遇陌生人自称是督学、师长或亲友者,要尽快报告老师或训导处查证,避免受骗。

  如看见同学被骚扰或侵害,要立即呼救,并尽快向学校老师报告。

  校外生活安全

  一、外出保持警觉,注意安全

  外出前,要明白告诉家人想去的地方及返家时间,并保持联络。

  不和陌生人谈话,在外与人来往,应提高警觉。

  行走间,要留意周遭人、事、物、情境,如看见暴露狂或可疑车辆要冷静,尽速避开、远离。

  二、多一分防范,少一分遗憾

  避免进入复杂的游乐场所及校外组织活动z如电动赌博玩具店、撞球场、阴暗泡沫红茶店、卡拉ok店及逃学青少年聚集的舞狮团等{。

  进入公共场所,应先注意周遭安全及O生设备。

  遇到有人争吵、打架或意外事件,不可好奇围观看热闹,应尽速离开并报警处理。

  不饮用来路不明或已开过的饮料。

  

儿童家里家外安全守则

居家生活安全一、安全从家里做起平日多和邻居打招呼,互相认识与关心,发生事情时可互相帮忙。一个人在家,把门锁好,灯光打亮。养成随手关门的习惯,只要踏出家门就要把门锁好。有人打电话找父母,而父母不在家时,可说父母现在不便接电

儿童意外伤害超40%发生在家里警惕身边的危险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调查结果显示:儿童意外伤害最常发生的地点是家中,所占比例为43.2%。根据接诊的情况,北京儿童医院急救内科副主任高恒妙将儿童意外分为三类,第一是误服,第二是车祸,第三是坠落。护——“马路杀手”要谨惕交通事故已经成为中国儿童意外伤亡的第二大原因,仅次于溺水。

外国专家说儿童性教育

美国儿童疾病预防研究所所长李晓明指出,如果儿童没有适时接受性教育,随着他们年龄的增长和生理成熟,他们会尝试从别的途径去获得信息,例如色情网站和书籍。这对青少年的成长极为不利,严重时容易产生焦灼和逆反心理,甚至产生暴力倾向。匹克说,墨西哥儿童从5岁开始,就通过学校授课等方式获得性知识。教师通过图片展示

Hash:d7d9d4cf5f4132fc7b64a59b1b5fc7dff957cb5c

【声明】本文由用户Githa发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