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4-06-28 18:30:36

首页 > 生活 > 栏目 > 正文

新生儿体重管理

BY:大叔18岁 2024-06-28 18:30:36 1653 ℃

衡量小儿生长发育的标志很多,如体重、身长、坐高、头围、上臂围、胸围等,均是反映生长发育的重要标志,也是婴幼儿体检时必不可少的内容。在众多项目中,体重和身高最具有代表性。而新生儿体重是反映小孩生长发育的重要标志,是判断小儿营养状况、计算药量、补充液体的重要依据。新生儿出生体重应达到正常标准,目前新生儿出生体重的正常值应为2500克至4000克,低于2500克的新生儿,其患病率与死亡率均较高,行为及应答能力也比正常体重儿差。新生儿体重有什么特点?新生儿体重标准是什么?下面为大家介绍一下。

新生儿体重管理标准是什么

衡量小儿生长发育的标志很多。如体重、身长、坐高、头围、上臂围、胸围等,在众多项目中,体重和身高最具有代表性,均是反映生长发育的重要标志。

我国城市儿童体重、身长、头围、胸围计量表

(长度:厘米重量:公斤)

男性 女性

年龄 身长 体重 头围 胸围 身长 体重 头围 胸围

初生 50.6 3.27 34.3 32.8 50.0 3.17 33.7 32.6

1月 56.5 4.97 38.1 37.9 55.5 4.64 37.3 36.9

2月 59.6 5.95 39.7 40.0 58.4 5..49 38.7 38.9

3月 62.3 6.73 41.0 41.3 60.9 6.23 40.0 40.3

4月 64.6 7.32 42.0 42.3 62.9 6.69 41.0 41.1

5月 65.9 7.70 42.9 42.9 64.5 7.19 41.9 41.9

6月 68.1 8.22 43.9 43.8 66.7 7.62 42.8 42.7

8月 70.6 8.71 44.9 44.7 69.1 8.14 43.7 43.4

10月72.9 9.14 45.7 45.4 71.4 8.57 44.5 44.2

12月75.6 9.66 46.3 46.1 74.1 9.04 45.2 45.0

18月80.7 10.67 47.3 47.6 79.4 10.08 46.2 46.6

2.5月90.4 12.84 48.8 50.2 89.3 12.28 47.7 49.0

3岁 93.8 13.63 49.1 50.8 92.8 13.10 48.1 49.8


影响新生儿体重的因素有哪些

影响新生儿出生体重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几点:

1 初产年龄:初产年龄在30岁以下,新生儿出生体重随孕妇年龄增加而增加,超过31岁则随年龄增加而减少。

2 孕周:胎儿在母体中的时间太短或太长,均会影响新生儿出生的体重。孕35至39周,新生儿出生体重随 周增加而明显增加:孕0周至43周,体重增加较慢;孕44周后,体重反而下降。

3 胎次及多胎:第二胎第五胎新生儿出生体重与第一胎相比,呈递增现象,多胎新生儿体重一般都较低。

4 孕妇健康状况:孕妇患高血压心脏病肾病等疾患,新生儿出生体重低。如感染病毒或其它微生物,也会影响胎儿的发育。

5 孕妇嗜好:孕妇吸烟会导致新生儿体重低于正常体重。

6 胎儿性别:女性新生儿低于男性110克。

7 营养状况:节食、偏食、挑食都会造成营养缺乏而导致新生儿体重过低。为使您的宝宝出生时达到标准体重,应尽量克服不良习惯。比如我们发现有些低体重儿,是因为孕妇怕失去往日苗条的身材而减肥,尤其是节制肉食,造成胎儿发育不良,有的担心胎儿过大会在腹部皮肤留下妊娠纹;还有的怕食后不舒服,出现恶心呕吐等现象,而不吃不喝,结果造成妊娠贫血。这样不仅导致孕妇心悸头晕等,还会造成胎儿慢性缺氧,而影响胎儿脑细胞和神经细胞的生长发育。胎儿出生后若体重过低,不仅体力差,智力也差且反应迟钝。因此,妊娠期妇女要多为胎儿着想,否则将造成无可挽回的后果。

新生儿体重有什么特点

体重是反映生长发育的重要标志,是判断小儿营养状况、计算药量、补充液体的重要依据。

新生儿出生时平均体重为3000克。正常范围为2500~4000克。

一般说,小儿体重的增长是随年龄的长大而增加,年龄越小,体重增加越快。但是有一个特殊的地方。

新生儿出生后2~3天,由于胎粪的排出、胎脂的吸收及丧失分较多,加上初生孩子吸吮能力弱、吃奶少,可以出现暂时性的体重下降,甚至比出生时的体重还低,临床上称“生理性体重下降”。到出生第3~4天,体重减轻可达出生体重的6~9%。如:出生时体重3700克,到第3~4天可以减轻222~333克,此后,随着孩子吃奶量的增多,机体对外界环境的适应性逐步调整,体重会逐渐增加,恢复到出生时体重。若下降超过出生体重的10%,或生后第10天仍未回升到出生时水平,那就不是正常的“生理性体重下降”了,应该找找原因,是否喂养不当、奶量不足,还是小孩生病了。

新生儿体重与脑瘫有什么关系

一项新的研究发现,与体重正常的新生儿相比,体重过低或过高都会增加新生儿患脑瘫的危险。

在这项研究中,英国利物浦大学的研究人员对来自欧洲十家新生儿注册中心的4500名脑瘫患儿的病例资料进行了调查。结果发现,低体重新生儿患脑瘫的危险是同龄正常体重新生儿的四至六倍。而巨大儿患脑瘫的危险则会增加三倍以上。

研究人员认为,与以往科学家集中研究分娩的过程不同,脑瘫的发生可能开始于妊娠期间。发表在最近出版的《柳叶刀》杂志上的这份报告称,出生体重稍高于正常水平新生儿患脑瘫的危险最低。

在发达国家中,脑瘫是导致儿童身体残疾的最常见原因。这种疾病会影响大脑运动神经中枢发育障碍,功能受损。这种患儿的常见症状包括不随意运动、平衡功能困难和无法正常行走等,还有可能影响患儿的智力 平。

目前对脑瘫还没有有效治疗方法,药物治疗只能够控制癫痫发作和肌肉痉挛手术治疗则能够改善患者的运动能力。有些研究人员认为,脑瘫是由于在妊娠早期神经细胞发育异常所致。

田纳西州大学医学研究中心的研究人员认为,该研究结果进一步证实,大多数脑瘫起源于胎儿时期,而不是分娩过程中的并发症所造成的。

新生儿体重有什么增长规律

先了解宝宝出生时的体重,现在的月份,吃奶的量。

我们的处理方式:

告诉妈妈现在医师把宝宝体重增加的情况分成三类:

---增加得很快

---增加的很慢

---中度的增加

计算体重公式:出生体重+ 6 x 0.7+(月龄-6)x 0.5

但这三种均是因人而异,婴儿体重增加得很慢,并不一定表示他有什么问题,出生时的体重约3公斤左右,到5个月-6个月大时约6公斤左右,约出生时的2倍,但出生时如较大的宝宝,则在5个月-6个月大时他的体重增加不易到2倍。一般宝宝出生至二个月平均每月约增加0.5公斤,10-12个月每月约增加0.3公斤,2岁后每月约增加0.2公斤左右,这些资料可供妈妈作参考。小儿的体重、身长的增长不是呈直线上升的,有时快有时慢,这是生理现象。

儿童保健专家提议,在小儿出生后的2、4、6、9、12个月应各称一次体重;1-3岁,每隔半年称1次;3-7岁每年称1次。将每次结果标在生长图上,描成体重曲线,然后对小儿体重曲线的形态和趋势进行客观的评价。如果孩子的体重曲线与标准体重曲线平行,表示生长速度正常;如果体重曲线平坦或向下,则表示生长缓慢,应该积极寻找原因。 参考数据:

正常足月的宝宝出生时体重为2500-3999克左右。

最初3个月,宝宝每周体重增长180-200克,4-6个月时每周增长150-180克,6-9个月时每周增长90-120克,9-12个月时每周增长60-90克。

按体重增长倍数来算,宝宝在6个月时体重是出生时的2倍,1岁时大约是3倍,2岁时大约是4倍,3岁时大约是4.6倍。

在出生第二年,宝宝体重平均增长2500-3000克。

2岁以后平均每年增长2000克左右,一直到青春发育期。

不同阶段宝宝体重计算公式:

6个月以内体重=出生体重+月龄×600克

7-12个月体重=出生体重+月龄×500克

2-7岁体重=年龄×2+8000克

新生儿体重管理

而新生儿体重是反映小孩生长发育的重要标志,是判断小儿营养状况、计算药量、补充液体的重要依据。新生儿体重管理标准是什么衡量小儿生长发育的标志很多。5孕妇嗜好:孕妇吸烟会导致新生儿体重低于正常体重。7营养状况:节食、偏食、挑食都会造成营养缺乏而导致新生儿体重过低。新生儿出生时平均体重为3000克。结果发现,低体重新生儿患脑瘫的危险是同龄正常体重新生儿的四至六倍。

新生儿生理性体重减轻

新生儿出生后2~4天由于摄入少,经皮肤及肺部排出的水分相对较多,可出现体重下降,属生理现象。下降范围一般不超过10%,4天后回升,7~10天恢复到出生时水平。新生儿生理性体重减轻是一种正常现象,但如果生后10天体重仍然没有恢复至出生时体重或

新生儿生理性体重下降

新生儿出生后第1周内会有体重的下降,这种体重下降不会超过新生儿出生体重的8%,而且最迟10天就会恢复甚至超过出生体重。……新生儿生理性体重下降新生儿出生后第1周内会有体重的下降,这种体重下降不会超过新生儿出生体重的8%,而且最迟10天就会恢复甚至超过出生体重。这种体重下降我们称之为生理性体重下降。它

Hash:597dde840c15f53d811d8cd2ebdb1470cbe14c38

【声明】本文由用户大叔18岁发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