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4-08-13 23:23:53

首页 > 生活 > 栏目 > 正文

什么是气雾治疗?气雾治疗详解

BY:Nancy 2024-08-13 23:23:53 189 ℃

呼吸道疾病,现在不是非得吃药打针才能解决。气雾吸入治疗更直接,效果更好。只是使用方法要得当!

气雾治疗现在已经逐渐成为呼吸道疾病治疗的一种常规方式。不过,有些家长还不太了解气雾治疗的正确使用方法,所以治疗效果有时不够理想。特别是对小婴儿来说,使用方法不得当还可能会延误疾病的治疗。

气雾吸入:起效更快,目标更准确

患有呼吸道疾病,比如哮喘引起的支气管痉挛、感染引起的呼吸道分泌物增多等,可以通过口服药物、注射药物来缓解和控制病情。无论是口服还是注射用药,都属于全身用药,药物只有通过吸收进入全身液循环才可能到达呼吸道,从而发挥药物疗效,因为等待药物起作用需要一定时间。全身使用的药物不仅可以进入呼吸道,还可进入人体其他器官,有可能引起药物导致的不良影响。而将药物直接送入呼吸道内的话,即可增快药物起效时间,同时又可减少药物的不良影响。

药物如何才能变成气体状物质进入人体呼吸道?

人们通过呼吸来获取氧气。只有气体状态的氧一氧气,才可能进入呼吸道。药物本身可以制成液体状态,通过加热变成气体,但是人体呼吸道不可能接受高温的汽化药物。而用气雾的方法将药物打成非常小的微粒,就能使药物被人体吸入呼吸道内。

治疗效果如何,仪器选择是关键

将液体药物变成雾状的方法通常有两种。一种是通过超声波将液体颗粒变成雾状。因为多数药物的分子都属于大分子,而超声波作用于液体不仅仅是物理变化,还有一定的化学作用,会引起大分子结构变性,影响治疗效果,所以目前已不允许再使用超声雾化器进行呼吸道吸入治疗。明明治疗效果不好就是因为选择了超声雾化器进行吸入治疗。

另外一种方法是通过高速气流将液体颗粒打碎形成微小液体微粒,通过呼吸微小颗粒吸入呼吸道内,达到局部治疗的效果。这种仪器称为气流雾化吸入器。这种方式只是物理过程,不会导致药物大分子结构变性,可以获得很好的治疗效果。胖胖就是使用了气流雾化吸入器,获得了很好的呼吸道治疗效果。

由于气动雾化吸入器需要电源,外出时携带和使用不便,因此有些药物已被做成气雾制剂。药罐内存有一定压力的气体和粉末状药物粉末,当按压药棚门时,药物可以雾状喷出。需要注意的是病人应该即刻吸气,才能将药物吸入呼吸道内。由于5~6岁以下的孩子还不会配合吸入药物,所以在药罐出口处可以衔接储雾罐。储雾罐另一出口做成口罩式,在按压药罐阀门的同时,将储雾罐开口的口罩扣紧于孩子的口鼻部。这样通过强迫孩子呼吸或哭闹,将药物吸入呼吸道内,达到治疗的目的。每次治疗至少要让孩持续呼吸13次,才可产生预期的效果。如果能够正确使用气雾制剂,兰兰的妈妈就可以带孩子外出,而不用担心哮喘发作时的治疗问题。

雾化吸入治疗6原则

使用雾化吸入治疗时,家长应该注意的是:

1.选择气流式雾化吸入器,不能使用超声雾化器。

2.治疗期间孩子哭闹时,一般不需停止治疗,可以通过看电视等方式分散孩子的注意力。其实,哭闹过程会使孩子出现深呼吸,治疗效果会更好。

3.雾化吸入治疗时,让孩子采取坐位,盛装药液的雾化发生器一定要垂直放置。倾斜会减少气雾的形成。

4.每次雾化治疗后最好给孩子洗脸,去除吸附于脸上的药物。

5.如果外出时,可以使用气雾剂药物。对于5~6岁以下的小儿必须同时使用储雾罐。

只有特殊剂型的药物才可进行雾化吸入。

相关提示:

*气雾治疗就是采用将药物变成微小颗粒的原理,达到通过吸气过程进入呼吸道的目的。

*气雾治疗是针对呼吸系统的问题。目前,通过气雾吸入沙丁氨醇等支气管扩张剂缓解哮喘等引起的支气管痉挛;吸入丙酸倍氯米松等激素药物控制哮喘发作;吸入盐酸氨溴索等药物祛痰。

*呼吸道问题如果可以通过吸入治疗,完全可以不用注射等其他治疗方法。

*雾化吸入治疗时吸入的药物没有味道,所以不会给孩子造成嗅觉的痛苦。只是雾化吸入需要一定时间,每次治疗需要10分钟左右。

什么是气雾治疗?气雾治疗详解

患呼吸道疾病,现在不是非得吃药打针才能解决。气雾吸入治疗更直接,效果更好。只是使用方法要得当!气雾治疗现在已经逐渐成为呼吸道疾病治疗的一种常规方式。不过,有些家长还不太了解气雾治疗的正确使用方法,所以治疗效果有时不够理想。特别是对小

雾化治疗支气管炎用什么药,支气管炎做雾化注意事项有什么

一、支气管炎雾化用药怎么用1、有痰可以口服沐舒坦,鲜竹沥液等,也可雾化吸入,可以用糜蛋白酶等,具体自己不好操作的,需要专用雾化器2、支气管炎是由于空气污染、化学因素引起病毒感染的基础上继发细菌感染同时受累的气管、支气管粘膜发生急性炎症性疾病

什么是疝气,疝气怎么治疗

一、什么是疝气以及有哪些临床表现疝气,即人体内某个脏器或组织离开其正常解剖位置,通过先天或后天形成的薄弱点、缺损或孔隙进入另一部位。常见的疝有脐疝,腹股沟直疝、斜疝,切口疝、手术复发疝、白线疝、股疝等。腹壁疝多由于咳嗽、喷嚏、用力过度、腹部肥胖、用力排便、妊娠、小儿过度啼哭、老年腹壁强度退行性变等原

【声明】本文由用户Nancy发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