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4-05-07 10:33:42

蛛网膜下腔出血检查,蛛网膜下腔出血诊断

蛛网膜下腔出血常见检查

检查名称检查部位检查科室检查作用
脑脊液检查-化学检查-蛋白质检查,颅脑 血液血管血液脑脊液蛋白质...
尿常规,其他泌尿 保健科常用于泌尿系...
脑血管造影,颅脑神经 脑外科 血管外科 肿瘤脑血管造影可...
颈项强直,颈部 颅脑神经 保健科颈项强直检查...
脑膜刺激征,颈部 颅脑神经 保健科脑膜受激惹的...
脑脊液细胞分类计数,颅脑——脑脊液的细胞...
颅脑CT,颅脑脑外科 肿瘤颅脑CT检查能...
MRI,全身放射科 肿瘤核磁共振成像...
脑脊液内皮素,颅脑 心脏神经 血液 疼痛脑脊液内皮素...

蛛网膜下腔出血检查

1、蛛网膜下腔出血实验室检查

1】.血常规、尿常规和血糖

重症脑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在急性期血常规检查可见白细胞增高,可有尿糖与尿蛋白阳性。急性期血糖增高是由应激反应引起的。血糖升高不仅直接反映机体代谢状态,而且反映病情的严重程度。血糖越高,应激性溃疡,、代谢性酸中毒,、氮质血症,等并发症的发生率越高,预后越差。

2】.脑脊液

均匀一致血性的脑脊液是诊断蛛网膜下腔出血的主要指标,注意起病后立即腰穿,由于血液还没有进入蛛网膜下腔,脑脊液往往是阴性。等到患者有明显脑膜刺激征后,或患者几小时后腰穿阳性率会明显提高,脑脊液表现为均匀一致血性、无凝块。

绝大多数蛛网膜下腔出血脑脊液压力升高,多为200~300mmH2O,个别患者脑脊液压力低,可能是血块阻塞了蛛网膜下腔之故。

脑脊液中蛋白质含量增加,可高至1.0g/dl。出血后8~10天蛋白质增加最多,以后逐渐减少。脑脊液中糖及氯化物含量大都在正常范围内。

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脊液中的白细胞在不同时期有3个特征性演变过程。①6~72h脑脊液中以中性粒细胞为主的血细胞反应,72h后明显减少,1周后逐渐消失。②3~7天出现淋巴-单核吞噬细胞反应,免疫激活细胞明显增高,并出现红细胞吞噬细胞。③3~7天脑脊液中开始出现含铁血黄素吞噬细胞。14~28天逐渐达到高峰。

2、影像学检查

脑CT扫描或MRI检查:临床疑诊SAH首选CT检查,安全、敏感,并可早期诊断。出血当天敏感性高,可检出90%以上的SAH,显示大脑外侧裂池、前纵裂池、鞍上池、桥小脑角池、环池和后纵裂池高密度出血征象,并可确定脑内出血或脑室出血,伴脑积水,或脑梗死,,可对病情进行动态观察。CT增强可发现大多数动静脉畸形和大的动脉瘤,。MRI可检出脑干小动静脉畸形,但须注意SAH急性期MRI检查可能诱发再出血。CT可显示约15%的患者仅中脑环池少量出血,称非动脉瘤,性SAH(non aneurysmal SAH,nA—SAH)。

有下列情况之一者可进行脑CT扫描或MRI检查,以提示或排除本病:①临床表现疑有颅内出血者。②有部分性癫痫,发作或全面性癫痫,发作病史者。③有慢性发作性或进行性神经功能障碍病史者,如偏身运动或感觉障碍。④有慢性头痛病史,其他原因不好解释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