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4-07-01 00:13:12

疣状皮肤结核

疣状皮肤结核系结核杆菌通过皮肤外伤直接感染后发生的增殖性皮肤损害。病程缓慢,为皮肤结核中的良性型。是结核杆菌外源性再感染于一有免疫力的机体,使其产生局限性疣状皮肤结核。成人多发,尤以男性多见(70.8%),与结核病病人或结核病动物直切接触者发病率较高。感染常见于暴露部位,以手背、手指背部最多见。病变特点是:初起表现为单个丘疹,中央角层逐渐增厚,呈疣状性增生。该病病程极端缓慢,常多年不愈。

疣状皮肤结核的饮食,食疗,疣状皮肤结核吃什么好

疣状皮肤结核饮食宜忌

饮食适宜:1.宜吃高蛋白有营养的食物2.宜吃维生素和矿物质含量丰富食物 3.宜吃高热量易消化食物宜吃食物宜吃理由食用建议水果含有丰富的免疫球蛋白,能够改善黏膜以及机体的免疫功能,从而促进炎症的消散。500毫升直接食用。热饮为佳,尽量不要空腹饮用牛奶易于消化,富含营养,价廉物美的人体必需的营养食物,牛奶和鸡蛋号称是营养双壁早晚食用 热饮为佳精 瘦肉富含优质蛋白和人体必需的维生素,属于高热量食物每日食用,炒食,煮食均可,切忌过多食用饮食禁忌:1.忌吃油腻难消化食物2.忌吃油炸、熏制、烧烤、生冷、刺激食物 3.忌吃高盐高脂肪食物忌吃食物忌吃理由忌吃建议鱼属于油腻发物会加重本病的病情尽量减少食用小麻椒具有辛辣刺激性,可造成血管黏膜的通透性增加,从而增加本病感染细菌的风险。宜吃无辛辣刺激性的调味品

疣状皮肤结核饮食原则

宜多食富含维生素c、维生素A及B族维生素的蔬菜水果。

宜选食物:芝麻、黄豆、大枣、蜂蜜、核桃、西瓜、胡萝卜、黄花菜、蛋黄、牛奶、香菇、花生、葵花籽、南瓜籽等。烟、酒及辛辣刺激食物,如葱、蒜、韭菜、姜、花椒、辣椒、桂皮等。养成不随地吐痰的良好卫生习惯。对结核病患者的痰要焚烧或药物消毒。

疣状皮肤结核的护理_护理注意事项_饮食禁忌

疣状皮肤结核一般护理

鼓励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调动病人的主观积极性,保持乐观精神,避免紧张情绪。

疣状皮肤结核检查,疣状皮肤结核诊断

疣状皮肤结核常见检查

检查名称检查部位检查科室检查作用
皮损,皮肤皮肤病 保健科 疼痛皮损对多种皮...
涂片,全身皮肤 保健科 特需病房涂片作用为检...

1.结核菌素试验 可测定机体对结核菌的免疫力。阳性反应提示有过结核菌感染,或已建立免疫力;强阳性反应提示体内有活动性结核病灶。

2.涂片镜检 取皮损处脓液或干酪样坏死物直接涂片,查找结核杆菌。

3.X线透视或摄片有助于发现肺结核或其他器官的结核病灶。

疣状皮肤结核就诊指南

疣状皮肤结核就诊指南针对疣状皮肤结核患者去医院就诊时常出现的疑问进行解答,例如:疣状皮肤结核挂什么科室的号?疣状皮肤结核检查前的注意事项?医生一般会问什么?疣状皮肤结核要做哪些检查?疣状皮肤结核检查结果怎么看?等等。疣状皮肤结核就诊指南旨在方便疣状皮肤结核患者就医,解决疣状皮肤结核患者就诊时的疑惑问题。

疣状皮肤结核的治疗方法,疣状皮肤结核怎么办,疣状皮肤结核用药

疣状皮肤结核诊疗知识

就诊科室:皮肤科,传染科,治疗费用:市三甲医院约(1000 —— 5000元)治愈率:治疗周期:治疗方法:药物治疗,

疣状皮肤结核一般治疗

一、治疗

1.全身药物治疗 本病主要使用抗结核药物治疗,效果一般较好。

(1)异烟肼:为各型皮肤结核首选,是目前抗痨药物中最强的一种。不良反应少见,国内报道仅为2.4%,主要为眩晕、周围神经炎、失眠、不安,少数有皮疹、发热。有肝、肾功能障碍者应慎用或忌用。

(2)异烟肼:对皮肤结核效果好,一般2~6个月皮损消失,少数病人需6个月以上。为巩固疗效,预防复发,在皮损消退后宜继续治疗2个月。毒性小,但不良反应大。可用于癫痫病史者。

(3)链霉素:对皮肤结核治疗有效,有抑制结核杆菌繁殖及毒素产生的作用,高浓度时(>0.4µg/ml)有杀菌作用。但不能渗透到细胞内,因此对细胞内菌体作用很小。不良反应有眩晕、听力减退、口周麻木、过敏性皮疹等。

(4)对氨基水杨酸:为辅助用药,常与其他抗结核药物合用。不良反应较异烟肼、链霉素多,主要为胃肠道反应,以及过敏性哮喘、皮疹、发热等。

(5)利福平:一线抗痨药。本药可进入细胞内作用于吞噬细胞的结核杆菌,对生长繁殖中和代谢低落的结核杆菌均有作用。少数病倒可有食欲减退、恶心、呕吐或腹泻等胃肠道症状,偶可出现一过性血清转氨酶增高和血小板减少,故肝胆疾病者忌用。

(6)利福定:作用与利福平相似,但肝毒性小。

(7)乙胺丁醇:对生长繁殖的结核杆菌起抑制作用,对耐异烟肼、链霉素或对氨基水杨酸的菌株均有抑菌作用。最主要的不良反应为球后视神经炎,表现为视力减退、中心盲点或绿色视觉丧失,多发生在治疗2个月后,停药后可逐渐恢复。

(8)吡嗪酰胺:能杀灭细胞内代谢的结核杆菌。不良反应较多,主要为肝脏损害,偶可引起寒战、发热、血液尿酸增加和关节疼痛。

(9)乙硫异烟胺:对耐异烟肼、链霉素和对氨基水杨酸的人型结核杆菌有抑菌作用。半数病例发生胃肠道反应,表现为食欲减退,恶心、呕吐、腹泻、口带金属味等;有时发生精神抑郁,痤疮、皮肤色素沉着、周围神经炎、惊厥等;可引起血清转氨酶增高。

(10)环丝氨酸:其抑菌作用仅为异烟肼的四分之一,对耐异烟肼和链霉素的菌株有抑制作用。不良反应有头晕、嗜睡、精神抑郁、惊厥等中枢神经系统的毒性作用。

2.局部治疗

(1)皮损局限者,可考虑手术切除。

(2)腐蚀治疗:以5%~20%焦性没食子酸软膏、纯石炭酸、三氯醋酸等涂抹,然后外敷5%异烟肼软膏。

(3)烧灼:常用激光、电灼、冷冻等破坏病灶。

3.支持性治疗 注意适当休息,增加营养,提高机体抵抗力。

二、预后

该病程极端缓慢,常多年不愈。痊愈时,损害中央先好,疣状增生逐渐变平,鳞痂脱落,可留有光滑柔软而表浅的瘢痕。

疣状皮肤结核如何鉴别?

易混淆疾病:孢子丝菌病,

1.寻常疣 损害较小,表面干燥,无炎症反应。

2.疣状狼疮 病变较软,在萎缩性瘢痕上常发生新结节,玻片压诊有“苹果酱现象”。

3.慢性增殖性脓皮病 化脓性炎症较显著,角化过度较少,结核菌素反应阴性。

4.孢子丝菌病 结节表面无疣状增生,常排列成串,培养可找到病原菌,结核菌素和孢子丝菌试验可帮助诊断。

5.着色芽生菌病 损害处炎症较明显,活组织检查或脓液涂片可找到病原菌。

如何预防疣状皮肤结核,疣状皮肤结核的护理措施

疣状皮肤结核预防

开展卡介苗接种,严格工作规程,做好劳动防护和病畜治疗。定期体格检查,及早发现和治疗结核病灶。患病后要主动、积极的做好隔离,集中处理脓液敷料,防止传染给他人。

疣状皮肤结核并发症,疣状皮肤结核会引发什么疾病

疣状皮肤结核并发症

常见并发症:颈淋巴结结核,肺结核,骨结核,

本病可继发淋巴结结核以及其他部位结核。深部毁坏性乳头瘤性和硬化性类型可导致肢体畸形。抵抗力低下的患者可并发全身其他部位的结核病,如肺结核(常有低热、盗汗、消瘦病史)、腹膜结核、淋巴结结核、骨结核、肾结核等,临床诊疗过程中需进一步完善胸片、B超、以及CT、MRI等检查进行综合分析和判定,以明确是否有出现上述部位的结核并发症。

疣状皮肤结核的病因,疣状皮肤结核有哪些原因

疣状皮肤结核病因主要病因:结核杆菌侵害皮肤

一、发病原因

直接接触结核杆菌污染的物品,如结核病人的痰液、脓液、血液,结核病动物的奶汁、病灶分泌物、血液等。

二、发病机制

病人多受到过结核杆菌感染,机体已获得特异性免疫力,产生特异性抗体及致敏淋巴细胞。再次受到感染时致敏的T淋巴细胞再次与结核杆菌或含有结核杆菌的吞噬细胞接触时,释放出一系列免疫效应因子,吸引并激活巨噬细胞,增强其吞噬和溶菌作用,使它们本身转化为巨噬细胞和上皮样细胞,形成结核性肉芽肿改变。

所以在组织病理上,结核性肉芽肿由多核巨细胞和上皮样细胞组成,中央可有程度不等的干酪样坏死,外围有淋巴细胞浸润,组织中可查到结核杆菌。由于变态反应,病变中央层逐渐增,厚角化过度或乳头瘤样改变,呈现疣状隆起。

疣状皮肤结核有哪些症状?

疣状皮肤结核症状

早期症状:初发损害为在皮肤受感染部位发生暗红色小丘疹,数目不定,单侧性。

晚期症状:渐次发展成小结节,基底浸润发硬,其后结节增大,可由黄豆大至蚕豆大或更大,表面角质增厚,并粗糙不平,有鳞屑或痂皮覆盖

相关症状:疣状增殖,挛缩性瘢痕,鳞屑,

一、症状

常见于暴露部位,以手背、手指背部最多见,其次为足、臀、小腿等处。损害多为单个,少数可有2~3个。

1.坚硬的紫红色丘疹 初起为为圆形或椭圆形黄豆大小的紫红色丘疹,质硬,玻片压诊无“苹果酱”现象。

2.疣状增生 丘疹逐渐扩大,以后表面粗糙角化,呈乳头状突起,被有灰白鳞屑,境界明显,周围有暗红色浸润。融合成斑块,基底明显浸润,中央层角化增厚,表面粗糙不平。缓慢发展呈疣状或乳头状隆起,表面覆以灰白色粘着性鳞痂。损害处有多数小脓疡(粟粒脓疡),加压时可见少许脓液从乳头沟缝溢出。

3.“三廓现象” 损害向四周扩展,中央形成萎缩性瘢痕。好发部位以手背及指背、前臂、踝部及臀部等处多见。经过迟缓,性质顽固,多限于局部,可有局部接种感染。对结核菌素的高倍(1∶100000)稀释液试验呈阳性。呈现“三廓”:中央愈合留下不规则的萎缩性瘢痕,边缘疣状增殖,再外围绕以平滑的红色浸润带。

二、诊断

1.接触史 病人是有机会接触结核病病人或动物的医务人员、饲养人员和屠宰人员。或有与结核病病人或结核杆菌污染物的接触史。

2.典型临床症状 单发的、质硬紫红色丘疹,或疣状增生伴溢脓及临床“三廓”现象。

3.实验室检查 结核菌试验强阳性;脓液涂片镜检可见结核杆菌。

疣状皮肤结核基本知识

就诊科室:皮肤科,传染科,

治疗费用:市三甲医院约(1000 —— 5000元)

治愈率:60%

治疗周期:2-3年

治疗方法:药物治疗,

相关检查:皮损,涂片,

常用药品:帕司烟肼胶囊,异烟肼片,

食材禁忌 菜谱禁忌 小吃禁忌 特产禁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