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4-05-17 21:14:37

冻僵

冻僵又称意外低温(accidental hypothermia),是寒冷环境引起体温过低所导致以神经系统和心血管损伤为主的严重的全身性疾病。冻伤(frostbite)是寒冷引起的局部组织损伤,以四肢和面部为多见。

冻僵的饮食,食疗,冻僵吃什么好

冻僵饮食原则

1.食疗方:

方1

〖组成〗干姜30 克、附子15 克、防风12 克.

〖用法〗水煎分服.

〖主治〗冻僵,轻症, 见面色苍白,, 心悸,、寒战,, 四肢麻木,, 口噤不语.

方2

〖组成〗生姜汁、酒各适量.

〖用法〗将酒煮沸冲入生姜汁, 和而灌之.

〖主治〗冻僵轻症.

冻僵的护理_护理注意事项_饮食禁忌

冻僵一般护理

首先脱去湿冷衣服。患者体温在32~33℃时,可用毛毯或被褥裹好身体。逐渐自行复温。体温<31℃时,应加用热风或用44℃热水袋温暖全身。更积极的方法是将患者浸泡于40~44℃或稍低温度的水浴中,使其缓慢复温。心跳停止或有心室颤动的患者应立即进行胸外心脏按摩或除颤。一般忌用盐酸肾上腺素,以避免发生心室颤动。体温<12℃时,复温后肢体有红、肿、痛,神经和肌肉的功能需要数周或数月后才能恢复,理疗可缩短恢复期。

冻僵检查,冻僵诊断

冻僵常见检查

检查名称检查部位检查科室检查作用
皮肤颜色,皮肤皮肤病 营养科人类的皮肤颜...
呼吸动度,呼吸 心胸 内科 外科 中西医呼吸动度是肺...
细菌感染免疫检测,全身保健科细菌感染免疫...

冻僵患者在受寒冷初期有头痛、不安、四肢肌肉和关节僵硬、皮肤苍白冰冷、心跳和呼吸加快、血压增高。体温低于33℃时有嗜睡、记忆丧失、心跳和呼吸减慢、脉搏细弱、感觉和反应迟钝。体温低于26℃,出现昏迷、心输出量减少、血压下降、心律失常,甚至发生心室颤动。肝细胞缺氧,影响葡萄糖代谢使血糖降低和血钾增高。

寒冷影响肾小管水和钠的再吸收,使尿量增多,血容量减少。20℃心跳停止。低温还可引起胃粘膜糜烂和出血以及胰腺炎症。冻僵恢复后可出现血栓形成和组织缺血性坏死。

冻僵就诊指南

冻僵就诊指南针对冻僵患者去医院就诊时常出现的疑问进行解答,例如:冻僵挂什么科室的号?冻僵检查前的注意事项?医生一般会问什么?冻僵要做哪些检查?冻僵检查结果怎么看?等等。冻僵就诊指南旨在方便冻僵患者就医,解决冻僵患者就诊时的疑惑问题。

冻僵的治疗方法,冻僵怎么办,冻僵用药

冻僵诊疗知识

就诊科室:外伤科,急诊科,

冻僵一般治疗

一、治疗

急救处理:

首先使患者尽快脱离寒冷环境,迅速脱去寒冷潮湿和已紧缩的衣物,进行保暖。要多方面补给热量。对于全身性冻伤患者(冻僵)必要时可进行人工呼吸、吸氧、扶持心脏功能、抗休克治疗等。迅速复温是冷伤急救治疗的关键。快速复温方法是:用40~42度的恒温热水浸泡患处(冻僵患者可进行全身浸泡),在15~30分钟内体温迅速提高到接近正常的水平(浸泡至甲床潮红、肢体有温感为止)。冻僵患者全身浸泡复温至肛温回复到32度即可停止复温。因为停止复温后体温还将上升3~5度。如复温太高,可能导致患者高热。复温后将患者卧床,患处包裹衣物、毛毯等保暖,并严密监测生命体征。

西医治疗方法

1、迅速将患者移至温暖处,搬动时要小心、轻放,避免碰撞后引起骨折。在未获得有确切的死亡证据前,必须积极抢救。

2、对症处理,主要是心、肺复苏(参阅“心脏骤停和心肺复苏”)。积极纠正缺氧、血液浓缩、电解质紊乱和预防血栓形成、继发感染、脑水肿和肾功能衰竭。

冻僵辨证论治

1.中医偏方:

(1)用被霜冻过的辣椒叶或茄子叶煮水来每天晚上泡一次

(2)用白萝卜煮水泡的

冻僵如何鉴别?

冻伤,处局部皮肤苍白,冰冷、疼痛,和麻木。根据损害程度临床分为四度,第一、二度主要为组织血循环障碍,第三、四度有不同深度的组织坏死,。

一度:皮肤,浅层冻伤。初起皮肤苍白、继为蓝紫色,以后有红肿、发痒、刺痛,和感觉异常。

二度:为皮肤全层冻伤。除红肿外,出现水疱,,疱破后易感染。如无感染,经2~3周后水流干枯成痂。

三度:冻伤累及皮肤全层和皮下组织。皮肤由苍白色渐变为蓝色,转而为黑色,感觉消失。坏死,组织脱,落形成溃疡,,易继发感染,。愈合后可留疤痕,并可影响功能。

四度:皮肤、皮下组织、肌肉,甚至骨骼均被冻伤。冻伤部位呈暗灰色,边缘可有水肿,和水疱,感觉和运动完全丧失。2~3周后坏死组织分界清晰,形成干性坏疽,,有水肿和继发感染转为湿性坏疽,。常后遗有伤残和功能障碍。少数可并发肺炎,、心包炎,等感染。

如何预防冻僵,冻僵的护理措施

冻僵预防

急救处理:首先使患者尽快脱,离寒冷环境,迅速脱去寒冷潮湿和已紧缩的衣物,进行保暖。要多方面补给热量。对于全身性冻伤,患者(冻僵,)必要时可进行人工呼吸、吸氧、扶持心脏,功能、抗休克,治疗等。迅速复温是冷伤急救治疗的关键。快速复温方法是:用40~42度的恒温热,水浸泡患处(冻僵患者可进行全身浸泡),在15~30分钟内体温迅速提高到接近正常的水平(浸泡至甲床潮红、肢体有温感为止)。冻僵患者全身浸泡复温至肛温回复到32度即可停止复温。因为停止复温后体温还将上升3~5度。如复温太高,可能导致患者高热,。复温后将患者卧床,患处包裹衣物、毛毯等保暖,并严密监测生命体征。

冻僵并发症,冻僵会引发什么疾病

冻僵并发症

常见并发症:甲减,

老人、婴儿、体质极度衰弱,者和慢性心血管病,前脑垂体,和甲状腺,机能减退、脑血管意外后遗症患者,偶尔在温度过低的室内亦可发生冻僵,和冻伤,。 

冻僵的病因,冻僵有哪些原因

冻僵病因

一、病因

寒冷环境(30%):

冻僵多发生于在寒冷环境中逗留和工作时间过久,而其保暖御寒措施不足,陷埋于积雪或浸没于冰水等情况时也可发生,冻伤可发生在气温不太低,甚至在0℃以上,常由于穿着过紧或潮湿的鞋靴引起,老人,婴儿,体质极度衰弱者和慢性心血管病,前脑垂体和甲状腺机能减退,脑血管意外后遗症患者,偶尔在温度过低的室内亦可发生冻僵和冻伤,饥饿,疲劳,酒后等更易诱发本病。

生理作用(30%):

冻僵是寒冷刺激脑前视区的皮温和深温受体,通过肾上腺素能交感神经使体表血管收缩以保持体温,同时通过运动神经增加肌肉张力和抖动来产生热量,但是所增加的热量都是有限的,仅比安静状态时增加40%~60%,寒冷使氧耗量和心搏出量增加,在5℃的环境中,氧耗量约增加3倍,心输出量增加95%,寒冷影响意识和思维活动,降低对外界的反应性和工作能力,当寒冷继续存在,使体温下降到35℃以下称低温,低温影响脑和心脏功能,并妨碍葡萄糖等能量代谢,体温在26~33℃时,寒冷直接作用于心肌,使心跳减慢和心律失常;17~26℃时,血红蛋白与氧亲和力增高,氧释放减少,使组织缺氧;12℃时,细胞膜钠通道阻断,钠离子不能进入细胞内,使肌纤维无应激反应,并出现感觉和运动神经麻痹,周围血管扩张而导致失热,进一步引起体温下降,倘若低温为时较短,体温回升时神经和肌肉的功能可以恢复,如果低温持续数小时,神经和肌肉发生退行性变,即使体温恢复正常,其功能亦难以恢复,冻僵损伤血管内皮细胞,解冻后血管腔内易形成血栓和引起组织缺血性坏死。

血管收缩(30%):

冻伤是局部温度过低,致使局部血管先收缩,后扩张,毛细血管壁通透性增加,血浆渗出,组织水肿,血管内血液浓缩和血管壁损害,形成血栓以致引起组织坏死,病变可仅限于皮肤或累及深部组织,包括肌肉和骨骼。

冻僵有哪些症状?

冻僵症状

典型症状: 头痛、不安、四肢肌肉和关节僵硬、皮肤苍白冰冷、心跳和呼吸加快、血压增高等

相关症状:手冻伤,脸裂,脚冻伤,湿性坏疽,反应迟钝,皮肤苍白,

    一、症状

冻僵,患者在受寒冷初期有头痛,、不安、四肢肌肉和关节僵硬、皮肤苍白,冰冷、心跳和呼吸加快、血压增高。体温低于33℃时有嗜睡,、记忆丧失、心跳和呼吸减慢、脉搏,细弱、感觉和反应迟钝,。体温低于26℃,出现昏迷,、心输出量减少、血压下降,、心律失常,,甚至发生心室颤,动。肝细胞缺氧,影响葡萄糖代谢使血糖,降低和血钾增高。寒冷影响肾小管水和钠的再吸收,使尿量增多,血容量减少。20℃心跳停止。低温还可引起胃,粘膜糜烂和出血以及胰腺炎,症。冻僵恢复后可出现血栓形成,和组织缺血性坏死,。

冻伤,常发生在手指、足趾、耳,壳和鼻,,亦可发生在腕、前臂、足、面、肘、踝等部位。在陷埋于雪中时还可发生在臀部、腹壁和外生殖器官。

冻伤处局部皮肤,苍白冰冷、疼痛,和麻木。根据损害程度临床分为四度,第一、二度主要为组织血循环障碍,第三、四度有不同深度的组织坏死,。

一度:皮肤浅层冻伤。初起皮肤苍白、继为蓝紫色,以后有红肿、发痒、刺痛,和感觉异常。

二度:为皮肤全层冻伤。除红肿外,出现水疱,,疱破后易感染。如无感染,经2~3周后水流干枯成痂。

三度:冻伤累及皮肤全层和皮下组织。皮肤由苍白色渐变为蓝色,转而为黑色,感觉消失。坏死,组织脱,落形成溃疡,,易继发感染,。愈合后可留疤痕,并可影响功能。

四度:皮肤、皮下组织、肌肉,甚至骨骼均被冻伤。冻伤部位呈暗灰色,边缘可有水肿,和水疱,感觉和运动完全丧失。2~3周后坏死组织分界清晰,形成干性坏疽,,有水肿和继发感染转为湿性坏疽,。常后遗有伤残和功能障碍。少数可并发肺炎,、心包炎,等感染。

冻僵基本知识

就诊科室:外伤科,急诊科,

相关检查:皮肤颜色,呼吸动度,细菌感染免疫检测,

常用药品:冻疮膏,冻疮膏,

食材禁忌菜谱禁忌小吃禁忌特产禁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