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4-07-01 06:11:09

药物性肝硬化

用药过程中导致的肝脏损害可致药物性肝硬化。

药物性肝硬化的饮食,食疗,药物性肝硬化吃什么好

药物性肝硬化饮食宜忌

饮食适宜:1、宜吃降低血液粘滞性的食物2、宜吃低胆固醇、低脂肪的食物宜吃食物宜吃理由食用建议黄瓜黄瓜中的黄瓜酶,有很强的生物活性,能有效地促进机体的新陈代谢,促进胃肠吸收食物营养每周2-3次,黄瓜作水果食用时,不宜吃过多牛奶牛奶富含人体必需的氨基酸和各类矿物质、维生素,适合病后调养,适合慢性肝病患者调养身体所需每天1-2杯银耳银耳具有清洁血液垃圾的作用,可降低血液中脂肪和胆固醇的含量,减轻血液循环、肝脏的负担银耳与红枣搭配效果更好,每周2-3次饮食禁忌:1、忌烟酒2、忌吃胆固醇含量高的食物3、忌吃脂肪含量高的食物忌吃食物忌吃理由忌吃建议白酒酒精需要在肝脏内代谢,肝硬化患者代谢能力差,酒精无法再肝脏完全代谢,会引发一系列疾病肝脏病情禁忌喝酒鸡 腿 菇猪肝胆固醇含量高,食用过多会加重肝硬化的症状禁忌食用黄油黄油含有过多的脂肪,在体内不宜消化,还会引起血脂过高,加重血液循环的负担禁忌食用

药物性肝硬化饮食原则

一、饮食保健;

1.肝硬化性肾损害食疗方

早餐:大米粥(大米50克),馒头(面粉75克),肉松(猪肉松15克)。

加餐:甜牛奶(鲜牛奶250克,白糖10克),苹果150克。

午餐:大米饭(大米150克),烧带鱼(带鱼200克),素炒油菜(油菜150克)。

加餐:冲藕粉(藕粉30克,白糖10克)。

晚餐:大米饭(大米150克),烧鸡块(鸡块100克),西红柿炒豆腐(豆腐50克,西红柿100克)。

全日用油25克。以上食谱含热能2422千卡(10120千焦耳)。

2.肝硬化性肾损害饮食宜忌

1)宜食高蛋白、高糖类、高维生素、低脂肪、易消化的物食,如瘦肉、鱼、蛋、蔬菜、水果等;

2)晚期肝硬化并有肝昏迷者,应低蛋白饮食。浮肿较重或伴有腹水者,应少盐或无盐饮食;

3)如伴便秘者,可多食麻油、蜂蜜、芝麻、香蕉以保持大便通畅,减少氨的积聚,防止肝昏迷;

4)忌辛辣刺激食物。戒烟戒酒 少吃油炸,最好不要吃甲鱼,因为甲鱼的蛋白质含量非常高,食用后不易消化,会加重肝脏的代谢负担。

药物性肝硬化的护理_护理注意事项_饮食禁忌

药物性肝硬化一般护理

一、护理:

1.注意休息,症状严重者必须绝对卧床。

2.饮食方面应提供足够的营养,食物要多样化,供给含氨基酸的高价蛋白质、多种维生素、低脂肪、少渣饮食,要防止粗糙多纤维食物损伤食道静脉而引起大出血。

3.血氨偏高或肝功能极差者,应限制蛋白质摄人,以免发生肝昏迷。出现腹水者应进低盐或无盐饮食。

4.注意出血、紫癜、发热、精神神经症状的改变,并及时和医生取得联系。

5.每天测量腹围和测定尿量。

6.有顽固性腹水,肝性脑病和肝肾综合症者,或高热持续不退、神志不清,消化道大量出血,原发性腹膜炎等并发症时,应立即送院治疗。

药物性肝硬化检查,药物性肝硬化诊断

药物性肝硬化常见检查

检查名称检查部位检查科室检查作用
腹部平片,腰部核医学对于腹部经常...
内镜检查,腹部——内镜检查对发...
血清总蛋白,血液血管——血清总蛋白是...
血氨,颅脑 肝血液血氨测定对肝...
血清谷草转氨酶,全身 肝心血管内科 传染科 肝病AST是医学临床...
肝、胆、胰、脾MRI,肝 胆 胰腺保健科 核医学肝、胆、胰、...
铜蓝蛋白,——铜蓝蛋白测定...
纤维连接蛋白,血液血管——纤连蛋白与机...

一、检查:

用腹部B超检查、核磁共振(CT)进行初步诊断,行肝脏穿刺活体组织检查术以明确诊断。

药物性肝硬化就诊指南

药物性肝硬化就诊指南针对药物性肝硬化患者去医院就诊时常出现的疑问进行解答,例如:药物性肝硬化挂什么科室的号?药物性肝硬化检查前的注意事项?医生一般会问什么?药物性肝硬化要做哪些检查?药物性肝硬化检查结果怎么看?等等。药物性肝硬化就诊指南旨在方便药物性肝硬化患者就医,解决药物性肝硬化患者就诊时的疑惑问题。

药物性肝硬化的治疗方法,药物性肝硬化怎么办,药物性肝硬化用药

药物性肝硬化诊疗知识

就诊科室:肝病,肝胆外科,治疗费用:不同医院收费标准不一致,市三甲医院约(1000 —— 5000元)治愈率:治疗周期:治疗方法:对症治疗、饮食治疗,

药物性肝硬化一般治疗

一、治疗;

1.立即停用相关或可疑药物。

2.加强营养,如高蛋白、维生素B族及维生素C。

3.保肝药物,如肝泰乐等。

对症治疗,如上消化道出血、腹水、肝性脑病等,应做相应治疗。

药物性肝硬化如何鉴别?

一、鉴别:

1.根据病史,临床表现及实验室资料不难做出诊断。

2.与其他原因引起的肝硬化相鉴别,例如病毒性肝炎,血清标志物均阴性,外心源性肝硬化等。

如何预防药物性肝硬化,药物性肝硬化的护理措施

药物性肝硬化预防

一、预防:

1、药物性肝硬化,重点在于预防,预防早期的药物性损伤,如用药物治疗期间应定期测定肝功能,对已经存在的肝病或肾病患者,更应监测用药期间的肝功能变化,对一度有药物性肝损害史者,应避免再度使用相同或化学结构相似的药物,对于药物性慢性活动肝炎或肝纤维化,应及早应用抗纤维化药物,如丹参,当归等。

2、另外,根据药物的致肝损伤机制,可选择针对性药物与治疗药物合同,以预防肝损伤的发生,如甲吡丙酮可抑制细胞色素P450活性,乙酰半胱氨酸可促进GSH合成,乙酰水杨酸可减低钙离子浓度等。

药物性肝硬化并发症,药物性肝硬化会引发什么疾病

药物性肝硬化并发症

常见并发症:上消化道出血,肝性脑病,

一、并发症

其并发症多为上消化道出血,腹水,肝性脑病等。

药物性肝硬化的病因,药物性肝硬化有哪些原因

药物性肝硬化病因

一、病因

能引起不同肝损害的药物种类繁多,约200种以上,其中有非类固醇解热镇痛药物如醋氨酚,肌松药,麻醉药,抗惊厥药,抗生素,抗真菌药和抗寄生虫药,抗结核药,抗癌药和免疫抑制药,激素类药,口服降糖药,抗甲状腺素药,H2-受体阻滞剂,精神病治疗药等等,据统计,药物性肝损害的患者,约占所有药物反应病例的10%~15%,其发生率仅次于皮肤粘膜损害和药物热。

药物引起损害可分为可预测性(通常是剂量相关性)和非预测性(或特异体质,常与剂量无关),可预测性损害可复制动物模型,常损伤到肝小叶某些特定部位,由于与剂量有关,因而称这类药物为直接肝毒性药物,非预测性损伤常为弥漫性,推测是药物的过敏反应,免疫机制是肝细胞损伤的直接原因,非预测性损伤不能复制相应的动物模型。

药物性肝硬化有哪些症状?

药物性肝硬化症状

早期症状:症状为乏力、厌食、上腹不适、肝区痛、黄疸、尿色深等。肝脾肿大常见,可有肝掌或蜘蛛痣、关节痛、关节炎、皮肤黏膜病变、闭经、多毛、痤疮等

晚期症状:亚急性肝坏死,可出现黄疸加深、明显厌食、恶心、呕吐、出血倾向、腹水、少尿、肝浊音界缩小、肝性脑病和肝肾综合征。也可并发门脉高压症、腹水等

相关症状:肝叶萎缩,腹胀,食欲减退,肝星状细胞增生,大便黑色,肝质地硬,腹水,消瘦,

一、症状

1.服用损伤肝脏的药物史,特别是能引起慢性活动性肝炎的药物,如双醋酚汀,甲基多巴,醋氨酚,阿司匹林,胺碘酮,磺胺药等,个别药物呈隐匿性进展直至肝硬化,如氨甲喋呤。

2.肝硬化的临床表现,如门脉高压症及其并发症上消化道出血,腹水,肝性脑病等。

3.肝穿刺活检证实为肝硬化。

4.除外其他原因所致肝硬化,如各种病毒性肝炎,血清标志物均阴性,除外心原性肝硬化等。

药物性肝硬化基本知识

就诊科室:肝病,肝胆外科,

治疗费用:不同医院收费标准不一致,市三甲医院约(1000 —— 5000元)

治愈率:10%

治疗周期:2--6周

治疗方法:对症治疗、饮食治疗,

相关检查:血清总蛋白,肝、胆、胰、脾MRI,铜蓝蛋白,纤维连接蛋白,

常用药品:维生素B1片,维生素B2片,注射用还原型谷胱甘肽,

食材禁忌 菜谱禁忌 小吃禁忌 特产禁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