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4-06-29 06:10:47

肝咳

肝咳,病证名。咳则两胁痛,甚则不可以转动者。《素问·咳论》:“肝咳之状,咳则两胁下痛,甚则不可以转,转则两胠下满。”《诸病源候论·咳嗽诸病候》:“肝咳。咳而引胁下痛是也。”

肝咳的饮食,食疗,肝咳吃什么好

肝咳饮食宜忌

饮食适宜:1.宜吃维生素B含量高的食物;2.宜吃纤维素含量高的食物;3.宜吃性味平和的食物。宜吃食物宜吃理由食用建议草鱼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对肝脏组织具有很好的营养作用,促进肝脏组织的修复。500g清蒸食用。鸡 腿 菇含有丰富的维生素B以及蛋白质,且本身就有营养肝脏的作用。100g与青菜同炒食用。竹笋含有丰富的纤维素以及维生素。能够改善胃肠道的蠕动。减少本病造成的腹泻。150g与排骨同炖食用。饮食禁忌:1.忌吃含有酒精的食物;2.忌吃燥热性的食物;3.忌吃发物的食物。忌吃食物忌吃理由忌吃建议料酒对肝脏细胞具有直接的杀伤作用。不利于本病患者食用。宜吃牛奶以及豆奶等无酒精的饮料。白酒酒精浓度更高,更不适宜本病患者食用,应该绝对的禁忌。宜吃牛奶或者豆浆。魔芋属于发物性的食物,可造成机体的免疫功能下降。宜吃豆腐。

肝咳检查,肝咳诊断

肝咳常见检查

肝咳就诊指南

肝咳就诊指南针对肝咳患者去医院就诊时常出现的疑问进行解答,例如:肝咳挂什么科室的号?肝咳检查前的注意事项?医生一般会问什么?肝咳要做哪些检查?肝咳检查结果怎么看?等等。肝咳就诊指南旨在方便肝咳患者就医,解决肝咳患者就诊时的疑惑问题。

肝咳的治疗方法,肝咳怎么办,肝咳用药

肝咳诊疗知识

就诊科室:中医科,治疗费用:市三甲医院约1000-3000元治愈率:治疗周期:治疗方法:药物治疗,

肝咳辨证论治

肝咳中医治疗

在五脏咳嗽中,临床上最常见的为肝咳。因此,疏肝理气是治疗肝咳的重要方法。一般用疏肝理气、解郁化痰的药物效果比较理想,但是由于咳嗽有外感和内伤之分,因此治疗上,外感咳嗽和内伤咳嗽的方法也有所不同。

一、外感咳嗽:祛邪之余重疏肝

外感咳嗽是由于气候突变或调摄失宜,外感从口鼻或皮毛入侵,使肺气被束,肺失肃降,气机不畅,加之肝气郁结,疏泄功能失司,更加重肺气宣降的失调,加重咳嗽,甚至久咳不止,并伴有胸胁满闷疼痛,口干口苦,舌红苔薄白(黄),脉弦。

治疗上,外感风热则辛凉解表,疏肝泻肺;外感风寒则辛温解表,温肺疏肝。

二、内伤咳嗽:调养脏腑加暖肝

内伤咳嗽一般是因为其他脏腑病情缠绵,久病体虚,累及肺腑,如脾虚湿盛的痰浊壅肺,肝阴不足引起的肝火犯肺,肾气虚弱的肾不纳气犯肺。

治疗上,治病求其本,应从其本脏治疗,不可一味见咳止咳。

肝咳如何鉴别?

肝咳鉴别诊断

咳而呕,呕甚则长虫出,为胃咳;

咳呕胆汁,为胆咳;咳而遗溺,为膀胱咳;

咳而腹满,不欲饮食,为三焦咳,;咳而遗矢,为大肠咳;

咳而矢气,为小肠咳;

咳而两胁下痛,甚则不可以转,转则两胁下满者,为肝咳;

咳而右胁下隐痛,引肩背,甚则不可以动,动则咳剧,为脾咳;

咳而喘息有音,甚则唾血,为肺咳;

咳而心痛,喉中介介如梗状,甚则咽中喉痹,为心咳,。

如何预防肝咳,肝咳的护理措施

肝咳预防

肝咳并发症,肝咳会引发什么疾病

肝咳并发症

常见并发症:脑囊虫病,垂体性侏儒症,痰热咳嗽,三焦咳,脑血管瘤,寒饮咳嗽,肺热咳嗽,颅咽管瘤,肝著,热咳,膀胱咳,发作性睡病,

肝咳并发症

由于内伤咳嗽,病情缠绵,一般患者会由于疾病的长期不愈而出现烦躁、焦虑等心情,肝气郁结,气机不利。咳嗽原来就是因为肺气宣降失调而导致,肝气郁结,气机不利,更加重了肺气不利,使得咳嗽更加难愈。此外,由于久病心虚,长期的疾病导致脏腑阴气虚弱,因此,在健脾补肾等治疗方法的同时,可加暖肝、疏肝的药物,如吴茱萸,郁金等。

肝咳的病因,肝咳有哪些原因

肝咳病因

肝咳疾病病因

肝咳,是由于肝气郁结,肝气犯肺引发咳嗽

肝咳有哪些症状?

肝咳症状

典型症状:咳时牵引到两胁疼痛,甚则躯体不能转侧,转侧则两胁部胀满。

肝咳症状诊断

咳时牵引到两胁疼痛,甚则躯体不能转侧,转侧则两胁部胀满。

肝咳基本知识

就诊科室:中医科,

治疗费用:市三甲医院约1000-3000元

治愈率:75%

治疗周期:2-4月

治疗方法:药物治疗,

常用药品:小柴胡颗粒,龙胆泻肝丸,六味地黄丸,

食材禁忌 菜谱禁忌 小吃禁忌 特产禁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