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4-06-30 20:14:34

血吸虫病

血吸虫病是由血吸虫成虫寄生于人体所引起的地方性疾病,主要流行于亚、非、拉美的73个国家,患病人数约2亿。

血吸虫病的饮食,食疗,血吸虫病吃什么好

血吸虫病饮食宜忌

饮食适宜:1.宜吃酸性的食物;2.宜吃高维生素的食物;3.宜吃高纤维素的食物;4.宜吃清淡的食物。宜吃食物宜吃理由食用建议柠檬柠檬属于酸性的食物,能够增加肠道的酸性环境,有利于肠道血吸虫的驱除。5-10片用开水冲泡后服用,不要加糖。生菜籽油具有润滑肠道的租用,且生菜油内特殊的酯类成分,对寄生虫具有驱除的作用,有利于早期驱虫的治疗。每日50-100毫升左右为宜,直接服用哦。竹笋纤维素含量高,能够增加肠道的蠕动,对肠道本身具有一个清洗作用。每日50-100g左右为宜,可与排骨等肉品炖煮一起食用饮食禁忌:1.忌吃弱碱性的食物;2.忌吃甜味的食物。忌吃食物忌吃理由忌吃建议牛奶牛奶弱碱性,进入肠道后位血吸虫提供很充裕的营养成分,会促进血吸虫的发育、成熟。尽量避免。本病属于特殊情况,所以要尽量避免血吸虫的发育、成熟此类情况的出现和发生。糖果含有大量的糖分,在肠道内被分解产生气体,对血吸虫的生存环境具有很好的改善作用,不利于病变的恢复。尽量避免。

血吸虫病饮食原则

血吸虫病,饮食

1.急性期血吸虫病

南瓜子50克,去壳留仁,研碎,加开水、蜂蜜或糖调为糊状,空腹服下。本方具有解毒杀虫的功效。

2.急性期血吸虫病

属肝脾湿热者枣儿槟榔1500克,榧子肉100克,茜草根300克,红藤300克,制雄黄10克。除红藤外,其余四味共研细末,红藤浓煎取汁泛丸,如胡椒子大小,用蜂蜡为衣。每日20克,分2次服。本方具有清热利湿解毒的功效。

血吸虫病的护理_护理注意事项_饮食禁忌

血吸虫病一般护理

血吸虫病,护理

1.在流行区域不要轻易下水,一定不能喝生水。

2.应注意休息。

3.饮食:根据具体病情给以适当饮食,如急性期应给以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饮食;晚期病人肝硬化,有腹水者应给以低盐饮食;发生肝昏迷者应暂停蛋白质饮食等。

4.观察病情变化。

血吸虫病检查,血吸虫病诊断

血吸虫病常见检查

检查名称检查部位检查科室检查作用
便常规,其他消化 肛肠便常规检验可...
血吸虫皮内试验,前臂病理科血吸虫皮内试...
肠镜,肛门消化 肛肠 保健科肠镜作用为检...
血吸虫间接血凝试验,血液血管——血吸虫间接血...
血吸虫酶联免疫吸附试验,血液血管——血吸虫酶联免...
血吸虫胶乳凝集试验,血液血管——血吸虫胶乳凝...
血吸虫斑点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免疫系统——血吸虫斑点酶...
脾脏叩诊,外科 保健科脾脏叩诊检查...
血吸虫环卵沉淀试验,血液血管——环卵沉淀试验...
血吸虫抗体,颅脑 肺 全身——血吸虫抗体检...
血清免疫球蛋白,血液血管 全身——血清免疫球蛋...

 血吸虫病检查

1.病原诊断

从粪便内检查虫卵或孵化毛蚴以及直肠粘膜活体组织检查虫卵。有:⑴直接涂片法:重感染地区病人粪便或急性血吸虫病,人的粘液血便中常可检查到血吸虫虫卵,方法简便,使虫卵检出率低。⑵毛蚴孵化法:可以提高阳性检出率。⑶定量透明法:用作血吸虫虫卵计数。⑷直肠粘膜活体组织检查:慢性及晚期血吸虫病人肠壁组织增厚,虫卵排出受阻,故粪便中不易查获虫卵,可应用直肠镜检查。

2.免疫诊断

⑴皮内试验(intradermal  test,IDT):

一般皮内试验与粪检虫卵阳性的符合率为90%左右,但可出现假阳性或假阴性反应,与其他吸虫病可产生较高的交叉反应;并且病人治愈后多年仍可为阳性反应。此法简便、快速、通常用于现场筛选可疑病例。

⑵检测抗体:

血吸病人血清中存在特异性抗体,包括IgM、IgG、IgE等,如受检者未经病原治疗,而特异性抗体呈阳性反应,对于确定诊断意义较大;如已经病原治疗,特异性抗体阳性,并不能确定受检者体内仍有成虫寄生,因治愈后,特异性抗体在体内仍可维持较长时间。目前检测抗体的血吸虫病血清学诊断方法很多,常用的有以下几种:1)环卵沉淀试验(circunoval precipitin  test,COPT):通常检查100个虫卵,阳性反应虫卵数(环沉率)等于或  大于5%时,即为阳性。粪检血吸虫卵阳性者,COPT阳性率平均为97.3%(94.1%~100%)。2)间接红细胞凝集试验(indirect haemagglutination  test,IHA):粪检血吸虫虫卵阳性者与IHA阳性符合率为92.3%~100%,正常人假阳性率在2%左右,与肺吸虫、华支睾吸虫、旋毛虫感染者可出现假阳性反应。IHA操作简便,用血量少,判读结果快,目前国内已广泛应用。3)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此试验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并且可反应抗体水平,阳性检出率在95%~100%,假阳性率为2.6%,病人在吡喹酮治疗后半年至一年有50%至70%转为阴性。4)免疫酶染色试验(immunoenzymic staining  test,IEST)。

值得提出,近年来随着科技的发展,某些高科技和新方法被逐步引用到血吸虫病的诊断和研究领域。例如免疫印渍技术(immunoblotting)又称(western  blot),是在蛋白质凝胶电泳和固相免疫测定的基础上建立的一种具有分子水平的免疫学新技术,有力推动了血吸虫病血清学诊断方法的进展, 不但能对血吸虫抗原的限定组分蛋白进行分析和鉴定,而且能用以诊断病人和区分血吸虫病不同病期的新型血清学诊断方法。又如杂交瘤技术制备单克隆抗体(McAb)的应用。采用特异的McAb纯化血吸虫抗原,用于血吸虫病血清学诊断;也可应用McAb检测循环抗原,为血吸虫病诊断提供新的途径。

⑶检测循环抗原:

由于治疗后抗体在宿主体内存留较长时间,其阳性结果往往不能区分现症感染和既往感染,也不易于评价疗效。循环抗原是生活虫体排放至宿体内的大分子微粒,主要是虫体排泄、分泌或表皮脱落物中具有抗原特性,又可为血清免疫学试验所检出。从理论上讲,CAg的检测有其自身的优越性,它不仅能反映活动性感染,而且可以评价疗效和估计虫种。

血吸虫病就诊指南

血吸虫病就诊指南针对血吸虫病患者去医院就诊时常出现的疑问进行解答,例如:血吸虫病挂什么科室的号?血吸虫病检查前的注意事项?医生一般会问什么?血吸虫病要做哪些检查?血吸虫病检查结果怎么看?等等。血吸虫病就诊指南旨在方便血吸虫病患者就医,解决血吸虫病患者就诊时的疑惑问题。

典型症状

消瘦、胸痛、痰中带血丝

建议就诊科室

传染科

最佳就诊时间

无特殊,尽快就诊

就诊时长

初诊预留2天,复诊每次预留1天

复诊频率/诊疗周期

门诊治疗:每周复诊至 胸闷缓解后,不适随诊。严重者需入院治疗胸痛消失后转门诊治疗。

就诊前准备

无特殊要求,注意休息。

常见问诊内容

1、描述就诊原因(从什么时候开始,有什么不舒服?)2、不适的感觉是否由明显的因素引起?3、有咳嗽、胸痛、偶见痰中带血丝等伴随症状?4、是否到过医院就诊,做过那些检查,检查结果是什么?5、治疗情况如何?6、有无药物过敏史?

重点检查项目

1.血吸虫皮内试验在血吸虫病的免疫学诊断中,除试用过几乎所有的各种免疫学检验方法。此外,还有以血吸虫尾蚴和虫卵作为抗原的尾蚴膜试验和环卵沉淀试验。现介绍敏感性、特异性较高且便用广泛的皮内试验方法。2.血吸虫胶乳凝集试验在血吸虫病的免疫学诊断中,除试用过几乎所有的各种免疫学检验方法。此外,还有以血吸虫尾蚴和虫卵作为抗原的尾蚴膜试验和环卵沉淀试验。现介绍血吸虫胶乳凝集试验。3.血吸虫斑点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在血吸虫病的免疫学诊断中,除试用过几乎所有的各种免疫学检验方法。此外,还有以血吸虫尾蚴和虫卵作为抗原的尾蚴膜试验和环卵沉淀试验。现介绍敏感性、特异性较高且使用广泛的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诊断标准

1.病原学诊断从粪便内检查血吸虫虫卵和毛蚴以及直肠黏膜活体组织检查虫卵称病原学检查,是确诊血吸虫病的依据。常用的病原学检查方法有改良加藤法、尼龙袋集卵孵化法、塑料杯顶管孵化法等。2.免疫学诊断免疫学诊断包括检测患者血清中循环抗体、循环抗原和循环免疫复合物。常采用的诊断方法有间接红细胞凝集试验(IHA)、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胶体染料试纸条法(DDIA)、斑点金免疫渗滤试验(DIGFA)。

血吸虫病的治疗方法,血吸虫病怎么办,血吸虫病用药

血吸虫病诊疗知识

就诊科室:传染科,治疗费用:不同医院收费标准不一致,市三甲医院约(300-500元)治愈率:治疗周期:治疗方法:药物治疗,

血吸虫病一般治疗

 一、血吸虫病西医治疗

1、支持与对症疗法

急性期持续高热病人,可先用肾上腺皮质激素或解热剂缓解中毒症状和降温处理。对慢性和晚期患者,应加强营养给予高蛋白饮食和多种维生素,并注意对贫血,的治疗,肝硬变有门脉高压时,应加强肝治疗,以及外科手术治疗。患有其它肠道寄生虫,病者应驱虫治疗。

2、病原疗法

(1)(Pyquiton)为吡嗪啉化合物

无色无臭结晶粉末。微溶于乙醇,不溶于水。对幼虫、童虫及成虫均有杀灭作用。口服后容易从肠道吸收,于5/2小时左右血浓度达最高峰。体内分布以肝脏浓度最高,代谢产物于24小时内从尿中排出。目前所用国产普通片和肠溶片,各含药物0.2及0.05g 。对急性血吸虫病,临床治疗总药量为120mg/kg,儿童为140mg/kg,分4~6日服,每日2~3次,治愈率100%。对慢性与晚期病人,一疗程总剂量成人60mg/kg,儿童70mg/kg,分1~2日服,每日3次。副作用少而轻,可有头昏、乏力、出汗轻度腹疼等。本药具有高效,低毒、疗程短的优点,是目前较理想的抗血吸虫药物。

吡喹酮

(2)硝硫氰胺(nighiocyamine,amoscanate):

为橙黄色粉末,不溶于水。系一种广谱驱虫药,动物试验对四种血吸虫均有作用。口服后从小肠吸收,体内分布在肝脏浓度最高,由胆汁和尿排泄,经胆汁排泄的部分可再吸收,进行肝—肠循环。部分可通过血脑屏障进入脑组织。治疗总剂量为7mg/kg,最高不超过350mg,分为三等分,每晚睡前服。疗程中宜低脂饮食,忌烟洒。适用于各期血吸虫病,远期疗效85%。肝炎,末满1年、慢性肝炎,、肝硬化,,晚期血吸虫病有肝功能明显减退,有精神病史及神经宫能症,妇女在妊娠或哺乳期忌用。有器质性心脏病,者慎用。药物副作用有头昏、乏力、眩晕,、走路漂浮感、多梦、纳差、恶心、腹泻、腹痛、肝区痛等;少数有肢体麻木,肌颤、眼球震颤,、早搏,、心律失常,等,停药一周消退。少数病人可出现黄疸,及肝功改变。偶见阿一斯二氏综合征。

(3)双羟萘酸副品红(pararosnailline,pamoate,双副)

是一种多苯甲烷类红色染料。能抑制乙酰胆碱酯酶,引起内源性乙酰胆碱蓄积,致使吸盘麻痹,虫体瘫痪,,合抱分离与肝移。对各期血吸虫病均有较好疗效。每片0.1g,每日总量50~60mg/kg,分3次服,连服20或28天为一疗程。远期疗效达90%以上,药物副作用有头昏、眼花、视力模糊、乏力、心悸、消化道症状等反应;严重者可有全身皮疹、粒细胞缺乏症,等过敏,反应。对有肝、肾功能障碍者慎用。

(4)呋喃丙胺(furpromide)与敌百虫(dipterex)联合疗法:

呋喃丙胺无臭无味,口服后主要从小肠吸收,进入肠系膜上静脉与门静脉系统,对血吸虫成虫及童虫均有杀灭作用,因在消化道上部被降解,故对寄生在肠系膜下静脉及其分枝的虫体影响不大,单独应用临床疗效差。敌百虫抑制虫体胆碱脂酶活力,引起虫体麻痹与肝移,两药联合应用有协同作用。呋喃丙胺疗程10天,每天量成人60mg/kg,儿童70mg/kg,成人最大量不超过每日3g,首1~2日给半量以减轻反应,以后为全量连用8天。

敌百虫毒性较低,在碱性溶液中易水解成敌敌畏增加毒副作用。两药合用有协同作用,敌百虫肛栓每个0.2g,在呋喃丙胺疗程的第2~3天开始,每晚用栓剂1个放入直肠离肛门10cm处,垫高臀部侧卧半小时,共用3次,虫卵转阴率达90%,敌百虫肌注每日100~150mg,疗程3 。

副作用:呋喃丙胺可引起食欲减退,恶心,呕吐,、腹痛,腹泻血便等胃肠道反应;并可引起肌痉挛以及神经精神症状,上述反应均能自行缓解,严重时终止治疗。敌百虫可引起头昏、头痛、失眠、多汗、流涎等胃肠道症状,对症进行处理后缓解,不影响继续治疗。个别病人可引起阿一斯二氏综合征,可应用阿托品,解磷定解毒药等治疗,并停用敌百虫治疗。联合治疗对精神病史,神经官能症,溃疡病、肾炎,、肝炎等疾病时忌用。

其它抗血吸虫药:有口服的没食子酸锑钠(sodium antimony subgallate、锑--273)和静脉注射的洒石酸锑钾两种。目前已少用。

血吸虫病辨证论治

二、血吸虫病,中医治疗

1.虫毒犯肺证

证候:发热恶寒,汗少,头痛,干咳少痰,或痰中夹血,或皮肤红疹,瘙痒,舌边尖红,苔薄

黄,脉浮数。

治法:宣肺透邪。

主方:麻杏石甘汤

用法:

加减:可加薄荷、蝉蜕、芦根等;壮热,口渴,去麻黄,加知母、栀子、生地、鲜石斛;痰中

带血,加贝母、百部、白茅根。

2.肠道湿热证

证候:高热持续不退,或汗出热退而复作,口渴烦躁,恶心欲吐,肠鸣腹痛,腹泻,或便下

脓血,里急后重,舌红,苔黄腻,脉滑数。

治法:清利肠道湿热。

主方:葛根芩连汤

用法:

加减:可加白头翁、秦皮、木香、槟榔等;疲乏、食少,加党参、茯苓白术、山药。

3.肝胆湿热,证

证候:发热缠绵不解,皮肤巩膜黄染,黄色鲜明,右胁胀痛,胁下有痞块,甚或腹胀如鼓,

触之有水,舌红,苔黄腻,脉弦数。

治法:清利肝胆湿热。

主方:甘露消毒丹,或茵陈四苓散

用法:

加减:胁下痞块,加赤芍、桃仁、牡蛎、丹参;体虚,加党参、黄芪。

4.热毒陷营证

证候:高热不退,口渴烦躁,头痛呕吐,,神昏,谵语,或四肢抽搐,舌红绛,苔黄糙,脉细数

治法:肖营解毒。

主方:清瘟败毒饮

用法:

加减:神昏、谵语,配服安宫牛黄丸;抽搐,配服紫雪丹。

其他疗法: 卧床休息,适当补充液体,半流质饮食。

驱虫治疗:可选用吡喹酮、硝硫氰胺等。

对症治疗:高热者,可针刺曲池、合谷等穴,亦可用鲜田螺捣敷脐部;神昏者,或予安宫牛

黄丸;抽搐者,可予紫雪丹等。

血吸虫病如何鉴别?

血吸虫病,鉴别

    1.急性血吸虫病

须与败血症,、疟疾,、伤寒,与副伤寒,,急性粟粒性肺结核,,病毒感染,其它肠道疾病鉴别。主要根据籍贯、职业、流行季节,疫水接触史、高热、肝脏肿大伴压痛、嗜酸性粒细胞增多,,大便孵化阳性为鉴别要点。

2.慢性血吸虫病

须与慢性菌痢、阿米巴痢疾,、溃疡性结肠炎,、肠结核,、直肠癌,等病鉴别。粪便孵化血吸虫毛蚴阳性可确诊。嗜酸性粒细胞增生有助于本病之诊断。肠镜检查及组织检查可有助于确诊。粪便常规检查、培养、X线钡剂灌肠,诊断性治疗有助于诊断与鉴别诊断。

3.晚期血吸虫病

须与门脉性肝硬变及其它原因所致的肝硬变鉴别。血吸虫病肝硬变的门脉高压所引起的肝脾肿大、腹水(脾水,)、腹壁静脉怒张改变较为突出,肝细胞功能改变较轻,肝表面高低不平。门静脉性肝硬变表现为乏力,厌食、黄疸,、血管痣,、肝肿大显著甚至缩小,不易摸到表面结节,且有活动性肝功改变,如转氨酶增高等。

4.异位血吸虫病

肺血吸虫病,须与支气管炎,、粟粒性肺结核,肺吸虫病,鉴别。急性脑血吸虫病,应与流行性乙型脑炎,鉴别。慢性脑血吸虫病应与脑瘤,及癫痫,鉴别。

尾蚴性皮炎,需与稻田皮炎鉴别。稻田皮炎由寄生于牛、羊、鸭等动物的门静脉中的动物血吸虫尾蚴侵袭皮肤引起,多见于我国东南、东北、西南各省市。宿主排卵入水、孵出毛蚴、入锥实螺,后尾蚴逸出螺体。人接触尾蚴后便立即进入皮肤、引起皮炎。皮炎初见呈红点,逐渐扩大变为红色丘疹,皮疹一周后消退,尾蚴被消灭,病变不再发展。

如何预防血吸虫病,血吸虫病的护理措施

血吸虫病预防

 血吸虫病预防

①不在有钉螺分布的湖水、河塘、水渠里游泳、戏水。

②因生产生活不可避免接触疫水者,可在接触疫水前涂抹防护油膏,预防血吸虫感染。

③接触疫水后,要及时到当地血防部门进行必要的检查和早期治疗。

血吸虫病并发症,血吸虫病会引发什么疾病

血吸虫病并发症

常见并发症:急性弥漫性腹膜炎,肠梗阻,结肠癌,

血吸虫病,并发症

并发症多见于慢性和晚期病例,以阑尾炎,较多见。

血吸虫病患者并发急性细菌性阑尾炎时易引起穿孔、阑尾炎脓肿、阑尾炎组织内虫卵沉积,阑尾穿孔易引起弥漫性腹膜炎,并发症。

血吸虫病患者的结肠病变严重时可产生结肠狭窄,引起排便困难以及其它肠梗阻,症状。

在血吸虫病肠道增殖性病变的基础上发生癌变者并不少见。重流行区普查结肠癌,的发病率较非流行区高。发病年龄以30~40岁最多,20~30岁者也不少。血吸虫病合并结肠癌,多为分化性腺癌和粘液腺癌。临床表现主要是结肠梗阻、便血和腹部包块。钡剂灌肠X线检查可见充盈缺损,乙状结肠镜检与活组织病理检查可确定诊断。

血吸虫病的病因,血吸虫病有哪些原因

血吸虫病病因

血吸虫病,疾病

    1、传染源

日本血吸虫患者的粪便中含有活卵,为本病主要传染源。

2、传播途径

主要通过皮肤,粘膜与疫水接触受染。

3、易感性

人与脊椎动物对血吸虫普遍易感。

尾蚴穿过皮肤可引起皮炎,,局部出现丘疹和瘙痒,是一种速发型和迟发型变态反应。

童虫在宿主体内移行时,所经过的器官(特别是肺)出现血管炎,,毛细血管栓塞、破裂,产生局部细胞浸润和点状出血。当大量童虫在人体移行时,患者可出现发热、咳嗽、痰中带血、嗜酸性粒细胞增多,,这可能是局部炎症及虫体代谢产物引起的变态反应。

成虫一般无明显致病作用,少数可引起轻微的机械性损害,如静脉内膜炎等。可是,它的代谢产物、虫体分泌物、排泄物、虫体外皮层更新脱落的表质膜等,在机体内可形成免疫复合物,对宿主产生损害。

血吸虫病的病变主要由虫卵引起。虫卵主要是沉着在宿主的肝及结肠肠壁等组织,所引起的肉芽肿和纤维化是血吸虫病的主要病变。

虫卵肉芽肿的形成是宿主对致病因子的一种免疫应答。一方面通过肉芽肿反应将虫卵破坏清除,并能隔离和清除虫卵释放的抗原,减少血液循环中抗原抗体复合物的形成和对机体的损害;另一方面,肉芽肿反应破坏了宿主正常组织,不断生成的虫卵肉芽肿形成相互连接的疤痕,导致干线型肝硬变及肠壁纤维化等一系列病变。

血吸虫虫卵肉芽肿在组织血管内形成,堵塞血管,破坏血管结构,导致组织纤维化,这类病变主要见于虫卵沉积较多的器官,如肝和结肠。在肝内,虫卵肉芽肿位于门脉分支终端,窦前静脉,故肝的结构和功能一般不受影响。在重度感染患者,门脉周围出现广泛的纤维化,肝切面上,围绕在门静脉周围长而白色的纤维束从不同角度插入肝内,称干线型纤维化(pipestem  fibrosis),是晚期血吸虫病特征性病变。

血吸虫病有哪些症状?

血吸虫病症状

早期症状:1)发热:为本期主要的症状,发热的高低,期限和热型视感染轻重而异。 2)胃肠道症状:常呈痢疾样大便,可带血和粘液。 3)肝脾肿大。 4)肺部症状 :咳嗽相当多见,可有胸痛,血痰等症状。

晚期症状:病人极度消瘦,出现腹水、巨脾,腹壁静脉怒张等晚期严重症状。

相关症状:消瘦,胸痛,痰中带血丝,胃肠道症状,

一、症状

1、侵袭期

患者可有咳嗽、胸痛、偶见痰中带血丝等。

2、急性期

临床上常有如下特点:

1)发热:为本期主要的症状,发热的高低,期限和热型视感染轻重而异。

2)胃肠道症状:常呈痢疾,样大便,可带血和粘液。

3)肝脾肿大。

4)肺部症状 :咳嗽相当多见,可有胸痛,血痰等症状。

3、慢性期:多因急性期未曾发现,未治疗或治疗不彻底,或多次少量重复感染等原因,逐渐发展成慢性。本期一般可持续10~20年,因其病程漫长,症状轻重可有很大差异。

4、晚期:病人极度消瘦,出现腹水、巨脾,腹壁静脉怒张等晚期严重症状。

二、检查

大便沉淀孵化试验 沉孵法是目前最主要的诊断方法。

肠镜检查及肠粘膜活组织检查:疑似血吸虫的而反复大便检查虫卵阴性者适用肠镜检查。

血象:急性期白细胞总数及嗜酸性粒细胞显著增多。

血吸虫病诊疗知识

最佳就诊时间:无特殊,尽快就诊

就诊时长:初诊预留2天,复诊每次预留1天

复诊频率/治疗周期:门诊治疗:每周复诊至 胸闷缓解后,不适随诊。严重者需入院治疗胸痛消失后转门诊治疗。

就诊前准备:无特殊要求,注意休息。

血吸虫病基本知识

就诊科室:传染科,

治疗费用:不同医院收费标准不一致,市三甲医院约(300-500元)

治愈率:90%

治疗周期:30天

治疗方法:药物治疗,

相关检查:血吸虫皮内试验,血吸虫间接血凝试验,血吸虫酶联免疫吸附试验,血吸虫胶乳凝集试验,血吸虫斑点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常用药品:吡喹酮片,吡喹酮片,血吸虫抗体(IgG)检测试剂盒(胶体染料法),

食材禁忌 菜谱禁忌 小吃禁忌 特产禁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