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4-02-12 14:32:46

颅内低压综合征

正常颅内压的范围,由腰椎穿刺测定应在7.84~11.8kPa(80~120mmH2O)。颅内低压综合征(intracranial hypotension)又称为脑脊液低压性头痛(low CSF pressure headache),是颅内压低于正常范围(小于70mmH20)的一种颅内压紊乱。由于一般无严重后果,往往重视不够,但临床上并不少见。

颅内低压综合征的饮食,食疗,颅内低压综合征吃什么好

颅内低压综合征饮食宜忌

饮食适宜:1.宜吃具有利尿作用的食物;2.宜吃具有改善组织免疫力的食物;3.宜吃营养神经作用显著的食物。宜吃食物宜吃理由食用建议西瓜属于性味寒凉性的食物,特别适合感染性颅内压力增高的患者,同时还具有很好的利尿性作用。可爱一定的水平上降低颅内压力。200g直接食用。冬瓜属于利尿性比较强的食物,可促进体内多余的液体排出体外,从而有利于颅内高压水平的下降。500g与排骨同煮食用。酸奶属于高蛋白质性的食物,且味道酸,有刺激脾胃功能恢复的作用,本病患者也适合多饮,有促进组织修复以及提升机体蛋白质蓄积的作用。200g直接食用。饮食禁忌:1.忌吃寒凉性的食物;2.忌吃霉变性的食物;3.忌吃厚味重的食物。忌吃食物忌吃理由忌吃建议烟熏肉属于高盐分的食物,可造成过多的水分进入体内,造成颅内压力增高,甚至诱发脑疝的发生。宜吃新鲜的猪肉。山椒属于辛辣刺激性的食物,对机体的免疫力具有显著的抑制性作用,可抑制神经的功能,不利于颅内压力的恢复。宜吃无辣味的太空椒。井水属于性味寒凉性的液体,通常是阴性的水,故也不利于本病患者食用。宜吃开水。尽量吃煮开的水,或者河水。

颅内低压综合征饮食原则

 颅内低压综合征饮食保健

 饮食清淡富于营养,注意膳食平衡。忌辛辣刺激食物。以免造成病情反复的情况,比如说,海鲜、鸡肉、狗肉等。与此同时,也不要禁食刺激性的食物。多吃新鲜的蔬菜和水果。新鲜的蔬菜和水果含有大量人体所需的营养成分。多吃提高免疫力的食物:术后患者体质较差、免疫较低,所以,应多食用可提高免疫力的食物,如山药、乌龟、香菇、猕猴桃、无花果、苹果、沙丁鱼、蜂蜜、牛奶、猪肝等,以提高机体抗病能力。

颅内低压综合征的护理_护理注意事项_饮食禁忌

颅内低压综合征一般护理

颅内低压综合征护理

1、心理护理:(1)医护人员要有同情心,对待病人要有耐心细心,向病人说明本病的发生发展预后情况以消除病人的思想顾虑,取得病人配合,从而减轻病人对疼痛的敏感性;(2)对病人家属做一些解释工作,让家人理解病人的痛苦,指导家人多给病人休息时间,避免使病人疲劳,诱发病人头痛发作;指导家人根据病人情况及时送医院住院治疗。

2、住院护理:颅内压过低通过休息和镇静剂应用均无效果时,住院给低渗溶液注射以刺激脑脊液的分泌消除疼痛。常用药物为消毒蒸馏水静脉注射。在注射时要注意以下事项:(1)注意无菌操作;(2)注意剂量和推注速度不可过快,以防产生血管内溶血,;( 3)注意观察患者表现,有无怕冷、四肢麻木、腰背酸痛、紫绀等溶血早期表现,一旦发现立即停止用药并配合医生进行抢救。

3、生活护理:鼓励病人多饮水,注意劳逸结合,注意休息,减少过长时间的站立,必要时取头低足高位以减轻头痛症状。

颅内低压综合征检查,颅内低压综合征诊断

颅内低压综合征常见检查

检查名称检查部位检查科室检查作用
颅脑MRI,颅脑核医学 脑外科颅脑MRI检查用...
血液电解质,血液血管血液目的是通过对...
颅脑CT,颅脑脑外科 肿瘤颅脑CT检查能...
前庭功能,——通过观察前庭...

颅内低压综合征检查

一、检查

1.脑脊液检查 压力低于70mmH2O,CSF常规化验检查多正常。

2.必要的有选择性的检查依据可能的病因选择 血常规、血电解质、血糖、免疫项目检查,如异常则有鉴别诊断意义。

3.CT或MRI常显示脑萎缩,。以Gd-DTPA增强扫描MRI,可显示全脑硬脑膜弥漫性强化,脑垂直移位。

4.前庭功能测定也有鉴别诊断意义。

颅内低压综合征就诊指南

颅内低压综合征就诊指南针对颅内低压综合征患者去医院就诊时常出现的疑问进行解答,例如:颅内低压综合征挂什么科室的号?颅内低压综合征检查前的注意事项?医生一般会问什么?颅内低压综合征要做哪些检查?颅内低压综合征检查结果怎么看?等等。颅内低压综合征就诊指南旨在方便颅内低压综合征患者就医,解决颅内低压综合征患者就诊时的疑惑问题。

颅内低压综合征的治疗方法,颅内低压综合征怎么办,颅内低压综合征用药

颅内低压综合征诊疗知识

就诊科室:神经内科,治疗费用:市三甲医院约6000--12000治愈率:治疗周期:治疗方法:药物治疗,

颅内低压综合征一般治疗

 颅内低压综合征西医治疗

  一、治疗

应嘱患者卧床休息,头低足高位,床脚抬高20°~30°。鼓励患者多饮水,每天3000~4000ml。可适量加盐,最好是生理盐水。可静脉滴注生理盐水或等渗液体,每天1000~1500ml,3~5天为1疗程。

Shenkin在1952年提出用5%的CO2气体吸入的刺激疗法治疗因CO2的分压降低或其他原因引起脑供血不足,的病例。可试用麻黄碱(麻黄素)、咖啡因、罂粟碱、地塞米松及新斯的明等药物辅助治疗,刺激脑脊液的产生。对慢性脉络丛炎患者可用透明质酸酶150~1500U,1~2次/d,肌注,促进炎症消散。

因腰穿是引起颅内低压综合征,的常见原因。因此,腰穿操作时应力求规范,选用细针,穿刺过程中应保持患者的体位,避免移动,穿刺后保持去枕平卧6h以上。腰穿后颅内低压综合征经上述治疗48h仍无效时,可考虑用硬膜外自体血修补术(用自体血约15ml,以1ml/3s的注射速度注射到硬膜外腔),或硬膜外腔生理盐水以20ml/h速度持续滴注48h,但应避免继发感染。若上述方法无效,应行外科手术修补瘘口。

二、预后

本征预后较好,通常治疗后数天至数周内病情明显好转或完全恢复。一般无严重后果,但应注意病因治疗,防止继发性颅内感染。

颅内低压综合征如何鉴别?

颅内低压综合征鉴别诊断

一、鉴别

一般应和颅内高压综合征,、蛛网膜下隙出血、第三脑室胶样囊肿、癫痫,小发作及前庭病变相鉴别。腰穿及CSF检查具有鉴别诊断价值。

如何预防颅内低压综合征,颅内低压综合征的护理措施

颅内低压综合征预防

颅内低压综合征预防

及时诊断,及时治疗。

2.根据病因不同,注意防止继发性颅内感染。

颅内低压综合征并发症,颅内低压综合征会引发什么疾病

颅内低压综合征并发症

常见并发症:意识障碍,

颅内低压综合征并发症

常合并脑功能失调及精神迟钝等表现,如恶心呕吐,、头昏畏光、晕厥,耳鸣,、厌食、疲倦、失眠、情绪不稳等。少数患者可有发热、意识障碍,、精神异常、失语、偏瘫及一过性遗忘等。

颅内低压综合征的病因,颅内低压综合征有哪些原因

颅内低压综合征病因主要病因:脑脊液大量漏出或脑脊液生成减少造成

颅内低压综合征,疾病病因

一、发病原因

若脑脊液分泌减少,或脑脊液外漏,则引起颅内低压综合征。常见病因有脉络丛损伤、腰椎穿刺后、外伤或脑膜炎,等。

颅内低压综合征分为原发性和症状性两种,症状性又包括多种类型,各型病因不尽相同。主要是由于颅腔内容物的容积减少引起:

1.脑脊液容量的减少,最为常见。

2.脑血容量的减少。

3.脑组织的体积减少。

4.原发性颅内低压综合征。

二、发病机制

1.脑脊液容量的减少 由于各种原因引起的脑脊液漏,出,使脑脊液丢失,是引起颅内低压综合征的最常见原因,也是其主要的发病机制。多见于腰穿后、外伤、梗阻性脑积水,分流术后及颅脑或脊髓术中释放大量脑脊液等。

由于产生脑脊液的超滤和主动转运过程发生障碍,引起脑脊液的分泌减少,也是颅内低压综合征常见的发病原因。其机制不十分清楚,多数认为与局部脉络丛血管的反射性痉挛、脉络丛的结构改变(绒毛基质的出血、纤维化及脉络丛上皮的萎缩)、控制脑脊液分泌的丘脑下部中枢紊乱和脑血流量的减少有关。见于脑损伤或颅脑术后、脑室脉络丛的炎症、脑膜脑炎,、出血、头颅放射照射和代谢性疾病(如糖尿病,性昏迷)。

2.脑血容量的减少 因受自动调节机制的控制,脑血容量一般不会过度减少,但当血液中CO2的分压降低时,脑血管发生收缩引起脑血管床的容积减少时,可发生脑血容量的减少。脑动脉硬化,引起的颅内低压性头痛,,推测与脑血管功能失调,脑血流量减少有关(Shenkin,Finneson,1953)。

其他原因如失血、休克,时,由于全身血容量的减少,继发脑血流速度变慢、脑血容量减少及脑脊液的分泌速度降低,以致出现颅内低压症。

3.脑组织的体积减少 大块脑组织或脑肿瘤的切除很少能够引起颅内低压综合征。重度高渗性脱水,、血液浓缩时的血液渗透压增高和恶病质状态,可因脑实质水分的减少而发生脑体积的缩减,引起颅内低压综合征。

4.原发性颅内低压综合征 也称为自发性颅内低压综合征。指具有颅内低压综合征的临床表现,但无腰穿、外伤等原因的一种特殊类型的颅内低压综合征。

对其病因及机制存在疑问。多数学者认为,是由于脉络丛血管舒缩功能紊乱引起脑脊液迅速被吸收或异常漏出所致;Schaltenbrand于1938年对其发病机制提出3种假说,包括脑脊液的产生减少、脑脊液的吸收过度以及腰骶段神经根袖撕裂和脑脊液漏出。随着影像学诊断技术的发展,发现还与一些剧烈的运动、轻度外伤及先天畸形与脊膜漏孔有关。

颅内低压综合征有哪些症状?

颅内低压综合征症状

典型症状:表现为头痛、头胀、呕吐、前额及颈后部不适感,并有颈强直症状,临床上最常见以直立性头痛明显。

相关症状:头昏,畏光,失眠,恶心,

颅内低压综合征症状诊断

一、症状

1.多呈急性或亚急性起病。

2.主要表现为直立性头痛,多位于额、枕部,有时波及全头或向项、肩、背及下肢放射。头痛与体位有明显关系,坐起或站立时,头痛剧烈,平卧位则很快消失或减轻,患者被迫卧床不起。

3.常合并恶心、呕吐,、头昏或眩晕,、畏光、耳鸣,、厌食、疲倦、失眠、情绪不稳、短暂的晕厥,和精神迟钝等。

4.少数患者可有意识障碍,、精神异常及发热;文献报道过有失语、偏瘫及一过性遗忘等。

有学者根据病因不同将其分为:原发性颅内低压综合征,;术后颅内低压综合征;外伤后颅内低压综合征;腰穿后颅内低压综合征;及腰神经袖撕裂性颅内低压综合征。

体格检查可有轻度颈部抵抗,直立时心率减慢,神经系统常无阳性定位体征。

腰穿检查示脑脊液压力低于70mmH2O,CSF常规化验检查多正常。

CT或MRI示脑萎缩,。以Gd-DTPA增强扫描MRI可显示全脑硬脑膜弥漫性强化,脑垂直移位。

二、诊断

有明确原因者,根据其头痛的特征和直立时心率变慢的临床表现,腰穿测压时有颅内压降低,即可确诊。

颅内低压综合征基本知识

就诊科室:神经内科,

治疗费用:市三甲医院约6000--12000

治愈率:30%

治疗周期:7天

治疗方法:药物治疗,

相关检查:颅脑MRI,血液电解质,颅脑CT,前庭功能,

常用药品:咖啡因,地塞米松,低气压脉冲发生器,

食材禁忌菜谱禁忌小吃禁忌特产禁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