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4-08-15 09:14:43

首页 > 生活 > 栏目 > 正文

父母如何教孩子学会争与让

BY:Emma 2024-08-15 09:14:43 865 ℃

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许多家长从小就教育孩子要懂得谦让,但有些家长却发现,自己的孩子遇事总是一味让,尤其是遇到有的孩子很“独”,不懂得与人分享时,自己的孩子往往总是被欺负、吃亏。于是家长们感到迷茫,一味谦让,孩子在社会中会不会不懂得竞争,教育孩子究竟是该“争”还是该“让”?

不霸道也不忍让

强与弱,都是孩子天生就有的性格。无论性格强与弱,都不是孩子的错。关键是,强要强到什么份上,弱会弱到什么地步。调整好这个“度”,教给孩子适度的“争”与“让”,不仅懂得如何对别人“让”,也要学会向他人“争”,表达自己的想法,满足自己的心愿。

争与让都需要勇气

很多人认为:能够向别的孩子提出分享要求的孩子是有勇气的,敢于说出自己的想法。但其实敢“让”也同样是需要勇气的,不是每个宝宝都能勇敢地把自己的东西和伙伴分享。一个开开心心和伙伴分享的孩子,他心里的想法一定是:“这是我的玩具,给小朋友玩一会儿,可以交换到更好玩的玩具,而且我的玩具过会儿还能再次回到我手里。”只有当孩子内心充满了安全感,对未来状况充满信心时,才完全不担心会失去,才会有勇气谦让。

谦让不是简单事

对于什么事情都从“我”出发的幼儿来说,“争”似乎是本能,而“让”则需要通过后天学习。谦让是建立在对他人关心和体察的基础上的,这种理解他人的情绪和思想的能力,称为“共情能力”。共情能力好的人,在社会交往中也更成功。爸爸妈妈是孩子最好的“共情对象”,可以让孩子先通过观察爸爸妈妈,来学习感知他人情绪。当宝宝理解了伙伴想分享玩具或食品是什么样的心情时,才能主动做出适宜的谦让行为。乐于分享和被分享,是达成争与让平衡的第一步。

争什么?让什么?

心理学家指出,孩子正确、健康的分享互动过程,并不是简单的出让和占有,而应该包含三方面的特征:

1.孩子懂得尊重自己的意愿。

2.在满足自己愿望的基础上,能够理解对方的需求。

3.找到解决方案,并达成共赢。

在一个健康的互动过程中,孩子是不以压抑自我需求为代价的,他和伙伴“争”的是自我意愿被充分尊重。然后,体会到对方的情绪,愿意去满足对方所做出一定程度的妥协,“让”出自己的利益,达到共赢的目标。整个过程中,争与让都是发自内心的。

父母如何教孩子学会争与让

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许多家长从小就教育孩子要懂得谦让,但有些家长却发现,自己的孩子遇事总是一味让,尤其是遇到有的孩子很“独”,不懂得与人分享时,自己的孩子往往总是被欺负、吃亏。于是家长们感到迷茫,一味谦让,孩子在社会中会不会不懂得竞争,教育孩子究竟是该“争”还是该“让”?不霸道也不忍让强与弱,

如何教孩子学会“争”与“让”

对于什么事情都从“我”出发的幼儿来说,“争”似乎是本能,而“让”则需要通过后天学习。爸爸妈妈是孩子最好的“共情对象”,可以让孩子先通过观察爸爸妈妈,来学习感知他人情绪。乐于分享和被分享,是达成争与让平衡的第一步。尽管在未加引导的前提下,宝宝很难在3岁前自觉为他人做出牺牲,但在跟其他人共处的过程中,孩子会逐渐学习到争与让的尺度。

父母学会如何给孩子讲早教故事

很多幼儿家长都知道:早教故事对于启发儿童的想象力,增强儿童阅读兴趣等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怎么能够编出孩子们想听的故事呢?父母学会如何给孩子讲早教故事第一、讲有关孩子本身或家庭里的真实事情。有时,我们想教育孩子,直接讲道理不能得到满意的效果。在这种情况下,可以根据孩子喜欢的一个玩具来编故事。

【声明】本文由用户Emma发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