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4-08-15 09:32:50

首页 > 生活 > 栏目 > 正文

乞巧果子的原料

BY:Orenda 2024-08-15 09:32:50 51 ℃

乞巧果子的原料

七夕的应节食品,以巧果最为出名。巧果又名“乞巧果子”,款式极多,主要是用油、面、糖等做成的各种形状的小面点,香甜可口

由面或米粉做成的各类点心,叫做“乞巧果子”,简称“巧果”。从史书上看,有用糖浆和面,然后炸出来的面巧,也有用白糖糯米粉蒸出来的粉巧,有烤的,有蒸的,还有炸的,做法很多,造型也很多。如三角形,是附会到牛郎投掷给织女的牛拐子,再如圆形的,是附会到牛郎织女两人相会时欢笑的酒窝,还被古人起了个名字,叫做“笑靥儿”。

乞巧果子怎么做

巧果传到现代全国各地也衍生出很多不同的做法,南方有的地区的做法是:先将白糖放在锅中熔为糖浆,然后和入面粉芝麻,拌匀后摊在案上捍薄,晾凉后用刀切为长方块,折为梭形面巧胚,入油炸至金黄即成。与北方过年的“走油”炸制的“炸面”几乎一样,还有一种做法比较普遍,多数北方地区和部分南方地区都有制作。

原料:面粉500克、温220克、奶粉15克、糖50克、酵母1小勺

步骤:

1、温水溶解酵母,将酵母水分多次倒入掺有奶粉和白糖的面粉中,揉成均匀的面团;

2、揉好的面盖上保鲜膜室温醒发一小时,醒发好的面团拿出来用手揉匀,面揉的时间越长,做出的成品越好吃,颜色越白;

3、揉好的面团切下一块,搓成长条,按照模型的大小揪成小剂子,将小面块放进卡子里,用手指按压,并用剪刀剪去多余的面;

4、最后使劲磕出来,一排小巧饼就做好了,盖上干布醒发一刻钟烤箱185℃预热,十分钟就好;

5、然后用模具磕出其他形状的巧饼,也放进烤箱里烤熟后拿出,晾凉后即可食用。

小贴士

我们从很早就形成了七夕吃乞巧果子的风俗,而且至少曾流行数千年,不过如今它已经衰落了,还保留着吃“巧果”的地方已经不多了,但并未绝迹。如上海郊区,很多人还会在七夕之前制作巧果,他们制作的巧果是油炸的,外形更像是排叉。

江南地区的一些点心店,出售的巧果则是以模具范制出的烘焙小点心,这跟传统上的巧果已经有了不小的变化,但透过名字,我们依然能看到它的影子。

当然,现代人有现代人的生活,不可能把传统的风俗都绑架在我们现代人的身上,不过又逢七夕之时,除了以此为由头去放松自己,也不妨了解一下传统,用我们自己的文化丰富一下单调的生活。

七夕乞巧风俗 各地乞巧习俗

不同的地方在七夕这一天都会有不一样的七夕乞巧风俗习惯。七夕节,又名乞巧节、七巧节或七姐诞,始于汉朝,是流行于中国及汉字文化圈诸国的传统文化节日。相传农历七月七日夜或七月六日夜妇女在庭院向织女星乞求智巧,故称为“乞巧”。七夕节妇女穿针乞巧、祈祷福禄寿、礼拜七姐、陈列花果、女红等诸多习俗影响至日本、朝鲜半岛、越南等汉字文化圈国家。

乞巧果子的原料

乞巧果子的原料七夕的应节食品,以巧果最为出名。巧果又名“乞巧果子”,款式极多,主要是用油、面、糖等做成的各种形状的小面点,香甜可口。由面或米粉做成的各类点心,叫做“乞巧果子”,简称“巧果”。从史书上看,有用糖浆和面,然后炸出来的面巧,也有用

乞巧七夕的习俗(1)

七夕节最普遍的习俗,就是妇女们在七月初七的夜晚进行的各种乞巧活动。乞巧的方式大多是姑娘们穿针引线验巧,做些小物品赛巧,摆上些瓜果乞巧,各个地区的乞巧的方式不尽相同,各有趣味。在山东济南、惠民、高青等地的乞巧活动很简单,只是陈列瓜果乞巧,如有

Hash:c7093a8c28b16522695d81c58f96266a5d277efb

【声明】本文由用户Orenda发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