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4-07-01 02:29:38

首页 > 生活 > 栏目 > 正文

孩子犯错不要忙批评,父母先问八个问题

BY:Karli 2024-07-01 02:29:38 982 ℃

导语孩子长大的过程中,免不了会遇到各种问题。作为父母这时不要急着插手,可以先问孩子八个问题,听听他们有什么想法。而往往问不到几个问题,事情就已经很清楚并得到解决了。父母不妨试一试。

第一个问题是“发生什么事情了?”

这个问题看起来不起眼,但是非常重要。许多成人碰到突发状况时,会习惯性的太快下判断“一定是你先打他,他才会打你。”“一定是你做错事,老师才会处罚你。”

如果我们不让孩子从他的角度说说事情的经过,很可能冤枉孩子。况且,让孩子有机会说话,即使真的是他的错,他也会因为有机会为自己辩解而比较甘心认错。

第二个问题是“你的感觉如何?”

事情经过是客观事实,当事人心里受到的冲击纯然是主观的感受,无所谓是非对错。

很多时候,我们只是需要把自己的感受说出来而已。一旦说出来,哭一哭,骂一骂,心情就会好多了。

脑科学研究表明,当一个人情绪强烈的时候,外在刺激不容易被脑部吸收。也就是说,当一个人还有情绪的时候,别人说什么他都会听不进去。总要等到他心情平静下来,才可能冷静思考。

所以如果我们希望孩子能够听得进去我们的意见,我们就需要先同理他的感情,让他的情绪有个出口。

第三个问题“你想要怎样?”

这时不管孩子说出什么惊人之语,先不要急着教训他,而是冷静的接着问他孩子够冷静之后,可以问他——

第四个问题“那你觉得有些什么办法?”

在这个阶段,不妨跟孩子一起做脑力激荡,想各种点子,合理的、不合理的、荒唐的、可笑的、恶心的、幼稚的……脑力激荡的重点就是允许任何看似无稽的想法。

这时候不论听到什么,都暂时不要做批评或判断。

等到再也想不出任何点子的时候,就可以问他——

第五个问题“这些方法的后果会怎样?”

让孩子自己一一检视,每个方法的后果会是什么?你可能会很讶异的发现,大部分的孩子都明白事情的后果。

如果他的认知有差距,这时候就可以跟他好好讨论,让他明白现实真相。这是一个很好的亲子沟通机会,但是要避免说教,只要陈述事实就可以了。

然后问他——

第六个问题“你决定怎么做?”

孩子一定会选择对自己最有利的状况,如果他了解后果,通常会做出最合理、最明智的选择。

即使他的抉择不是成人期望的结果,也要尊重孩子的决定。成人一定要言而有信,不能先问他怎么决定,然后又告诉他不可以这么决定。这样子,他以后再也不敢信任你了。

何况,就算他选择错误,他从这个错误中也可以学习到更珍贵难忘的教训。

接着问——

第七个问题“你希望我做什么?”

并且表示支持。

等到事情过去之后,问他最后——

第八个问题“结果怎样?有没有如你所料?”

或是“下次碰见相似的情形,你会怎么选择?”

让他有机会检视自己的判断。

如此练习几次,孩子就会有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不需要我们操心了。

父母若要孩子为自己的行为负责,就不能剥夺了孩子履行责任的机会。让孩子处理自己的事情,并为自己的决定承担后果,从而达到培养孩子责任心的目的。

只有这样,孩子才能养 成独立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

宝宝犯错时,别让教育也犯错!

宝宝的好奇心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长,他时常以自己特有的方式探索周围的世界,在他的眼里,没有什么不可能,他常常让家人为自己的错误而提心吊胆、哭笑不得。多数父母都选择了跟在宝贝的身后为他们的壮举一一买单,心中却苦不堪言。其实,宝宝并非有意要犯错,父

宝宝犯错时,别让教育也犯错

宝宝犯错也是有苦衷的。父母要允许自己的宝宝在一定范围内犯错,错了就错了,无需扳起面孔,微笑面对也未尝不可!大方式化错为乐当宝宝犯错时,父母要如何正确对待呢?譬如宝宝喜欢听各种声音,父母就可以替宝宝收集各种美妙的乐音,当他正在犯错时放给他听,使他自动放弃“错误”。对于宝宝偶尔为之的“错误”,父母不应过于关注,切忌反复说教、责骂而给宝宝造成心理负担或者负面强化。

宝宝犯错时别让教育也犯错

父母要允许自己的宝宝在一定范围内犯错。因此,冷静下来,和宝贝好好沟通,试着用别的事情来分散他的注意力,或者让宝宝用别的方式来替换他的“错误”行为。譬如宝宝喜欢听各种声音,父母就可以替宝宝收集各种美妙的音乐,当他犯错时放给他听,使他自动放弃“错误”。要知道,宝宝的“错误”正是其成长的一个独特标志呢!对于宝宝偶尔为之的“错误”,父母不应过于关注,切忌反复说教、责骂,给宝宝造成心理负担。对于宝宝经常性的错误,父母要仔细观察,分析原因,采用移情或者榜样的方法予以改变。

Hash:d498cedbcd9dd3b54d3e7e8a623eaf6bd607d595

【声明】本文由用户Karli发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