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4-07-16 14:32:45

首页 > 生活 > 栏目 > 正文

重视孩子在学校和家庭的表现差异

BY:Kande 2024-07-16 14:32:45 102 ℃

有的孩子在家调皮任性、为所欲为不服管教,在校却文静守纪、表现较好;有的孩子在家活泼外向,在校却沉静内向;有的孩子在家热情开放,在校却孤独自卑……很多父母都有这样的困惑。目前,在我国的独生子女中,存在诸如此类的在家在校两种截然不同表现的孩子较为普遍,只是表现形式不同。为什么呢?其实,主要是学校家庭两种不同的育人环境所致。孩子在家中备受关爱,到学校后,孩子由家庭的核心变成了学生中的普通一员,失去了特别的关心和照顾,一部分孩子心理调试与平衡能力较差,便出现了这种在家在校截然不同的性格差异。对此,家庭应给予足够的重视。

首先,提倡家庭中的平等,让孩子在家庭中成为普通一员。父母若过分溺爱孩子,会在不知不觉中形成众星捧月的家庭关系,使孩子成为家庭的核心,导致孩子变得自大、自私和任性。因此,父母应改变教育模式,对孩子要爱严相济,通过良好的交流沟通,变孩子在家庭中的核心支配地位为受教育者和家庭普通成员的地位。这种平等健康的家庭关系,有利于孩子较快地适应由个体家庭环境向集体环境的过渡。

其次,多与学校和老师沟通、互动。孩子在学校和家庭中出现两种不同的表现,一个很重要的原因便是父母与老师的沟通不够,以致老师和父母彼此都不了解孩子在对方环境中的各种习性和表现。在与老师加强交流沟通的过程中,父母应采取积极态度,不仅要了解孩子的学习情况,更要了解孩子在学校的思想、言行和人际关系等等,如发现孩子在校、在家有两种截然相反的表现,就应立即与老师配合,努力探寻孩子的两种不同表现产生的原因,积极地帮助孩子调试心理,使孩子的两种不同表现接近并最终接轨融合。

其三,培养孩子的心理调试与平衡能力,帮助孩子度过接轨期。对于表现出自卑、孤僻、抑郁、任性、焦虑等心理问题的孩子,父母应积极为孩子创造群体环境,使孩子有条件与同步龄人交往、游戏,以此来培养孩子的集体认同感。对孩子提出的要求应区别对待,该拒绝的应以适当方式加以拒绝,并说明理由,以免孩子产生优越感,养成任性、倔强的习性。

家庭=学校?

,老高:我最近想到一个把孩子培养成天才的好办法。所以我要把家也布置得象学校一样,天天给孩子上课。正如小金所说,家庭教育万万不可像学校教育那样正规而严格,而一定要保持自已的优势和吸引力,否则反而会让孩子感到厌烦。

专家观点:家庭早教学校教育

最近,安徽省教育厅发出“禁书令”,要求各级各类幼儿园一律不得使用幼儿教材、课本,以及以操作材料、手工材料等任何名义出版的变相教材,严禁“小学化”教学,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纵观议论的焦点,大多集中在“幼儿小学化教学是否合理”、“幼儿减负能

家庭教育>学校教育

曾经看过一个调查数据,说的是孩子在0-6岁期间,超过90%的时间是在家庭环境中成长的,由此可见家庭早教的重要性了。而最近看到一则官方的新闻,说的是安徽省教育厅发出禁书令,要求各级各类幼儿园一律不得使用幼儿教材、课

Hash:0804381685ebfc5eb2f0f182d6e21a196bd431ec

【声明】本文由用户Kande发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