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4-07-01 05:41:00

首页 > 生活 > 栏目 > 正文

优化中重度弱智儿童课程

BY:Maha 2024-07-01 05:41:00 455 ℃

优化中重度弱智儿童课程日期:2005-02-08 地址: 作者:陆振华优化中重度弱智儿童课程
开发中重度弱智儿童潜能研究――实施方案
一、研究背景
 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对中、重度弱智儿童的教育安置问题引起了有关方面的重视。中、重度弱智儿童是指经过“心理测量专业技术人员”测试,智商(IQ)在54――25之间的学龄期儿童。一般意义上讲的弱智儿童是指智商在70以下的学龄儿童,这是我国特殊教育中广义上的弱智教育的对象。可是,随着特殊教育的普及和发展,越来越多的特殊教育工作者意识到,这种定位下的弱智教育对象实在太大了,在实际的教育教学活动中无所适从。从学龄儿童的弱智程度来看,应该分为:轻度智力落后(IQ在69-55之间)、中度智力落后(IQ在54-40之间)、重度智力落后(IQ在39-25之间)、极重度智力落后(IQ在24以下)分类进行。对这类弱智儿童的教育,必须构建适合于他们的课程结构、教材及教材教法,使他们潜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发展,是一个值得探索的课题。
 我校从一九七五年建校,具有二十八的聋教育历史。一九九五年开始增设了弱智教育部、开办了培智班,至今已有八年,在社会上有着较好的声誉。在八年的弱智教育实践探索中,我们在弱智儿童社会实践能力、轻度弱智儿童的教育教学等方面积累了许多经验。但是,对中、重度弱智儿童的教育起步还较晚,时间较短,对这类弱智儿童的教学模式、课程结构及教材使用等方面还有许多问题,有待于深入研究。从 二00二年九月起,我校将弱智儿童分为轻度、中度、重度的班级进行教育,使教育、教学工作更能适应这类特殊对象,使得他们口语表达、书面语交流、社会交往等方面进一步得到了发展,为课题研究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一、研究目标
 促使中、重度弱智儿童在语言能力文化知识、心理、身体素质、社会交往、自我服务等方面得到最大限度的发展,更好地让他们适应社会生活需要,融入社会主流。
摸索中、重度弱智儿童的培养目标、课程结构、教材应用研究(教学内容、方法、手段)。
 总结中、重度弱智儿童教育的成功案例,更好地指导今后弱智教育、教学工作。
二、研究原则
科学性原则:要针对中、重度弱智儿童身心及语言发展特点来展开教育教学活动,为中、重度弱智儿童得到更好的全面发展提供可靠的科学依据。
实践性原则:根据现行弱智教育教材和课程设置,通过大量的实践研究,摸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适合中、重度弱智儿童教学的课程设置及地方教材(也称校本教材)。
 整体性原则:在研究过程中,要兼顾中、重度弱智儿童两个方面,着眼提高整体素质。
三、研究对象
现本校培智部中度班、重度班和浒浦中心校培智班,其中浒浦中心校培智班是中重度混合班。
四、研究 方法
本课题采用文献法、实验法、观察法、调查法。
 文献法:组织课题组成员学习心理学教育学的有关专著,与课题研究有关的经验论文,依托理论,借鉴经验。
 实验法:在弱智儿童教学班中分别对中度教学班、重度教学班及混合教学班,除选定现行的培智学校教材外,着重组织进行地方试用教材的实验研究,以求在实践中探索成功的经验。
观察法:在中、重度弱智儿童教学班,教师要及时观察并做好个案和整班状态记录,为不断修正研究方案提供依据;要不断积累资料,并做好资料汇编。
 调查法:对中、重度弱智儿童使用的课程设置,主要科目教学内容,学生使用教材以后的效果,教师、家长对改革教育后的认识、意见,进行调查,及时获得反馈信息。
五、研究措施
2.加强组织建设、建立课题领导小组。
组长:陆振华(常熟市特殊教育学校)
副组长:周瑞珍(常熟市特殊教育学校)
副组长:张建刚(常熟市浒浦中心小学)
组员:孔燕、钱中熙、朱林娥、卢玉英、黄雪润、陶正芳、汤丽萍、孟春芳 
2.加强与苏州市教科所、苏州市教育局教研室、常熟市教委教科室的联系,定期将研究情况进行汇报。
3.加强对实验班教师的培训和对实验工作的管理。
 4.组织一些实验课,约请特殊教育专家、同行来校进行实地观摩、指导。
六、研究步骤 
 前期工作:
 进行实验前对弱智儿童进行心理测量,做好智商等级评定工作,选拔教师担任课题组成员,组建课题研究组织。
学习有关教育教学理论,借鉴有关教育经验。
制订课题研究方案,组织课题组成员学习有关资料并进行前期培训。
制定子课题研究计划,明确目标,责任到人。
 实施阶段
 第一阶段(2002.9―2003.2)
 运用文献法、调查法对中、重度弱智儿童教育的课程设置、教材选定、班级管理、家庭教育的配合状况进行分析、比较,提出研究方案,确定子课题及其课题研究成员。
第二阶段(2003.2―2004.2)
举行观摩课活动,对课程设置、教材应用提出初步设想,进行课题中期汇报,对课题研究方案进行修改。
第三阶段(2004.2-2004.6)
子课题负责人撰写论文(初稿),汇总前一段时间研究成果,确定课题研究最后阶段的工作目标。收集课题研究各类资料,为完善课题论文提供充分的资料(数据)。
总结阶段(2004.7―2004.9)
完成课题研究报告和论文集汇编、课程结构方案、教材汇编、课件、中重弱智儿童学习评价报告,做好课题结题工作,为成果鉴定做好充分准备。
常熟市特殊教育学校课题组
2003年1月15日
 1/2 1 2 下一页 尾页Tags:课程儿童优化弱智重度作者:陆振华相关文章新课程九年级第十一章测试新课程八年级物理第五章测试提高哲学素养完满实施新课程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评价标准新课程八年级上学期期末测试课程改革与教师的专业成长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隐性课程开发关于我校活动课程的反思《一次优化班干部的选举》对优化中重度弱智儿童课程文章的评论 [查看网友评论]验证码:匿名发表:

优化中重度弱智儿童课程

优化中重度弱智儿童课程日期:2005-02-08地址:作者:陆振华优化中重度弱智儿童课程开发中重度弱智儿童潜能研究――实施方案一、研究背景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对中、重度弱智儿童的教育安置问题引起了有关方面的重视。

中度弱智儿童生存教育的课程与教学

何金娣著声明:未经作者本人同意,任何个人和组织不得转载中度弱智儿童生存教育的课程与教学出版社:上海远东出版社ISBN:9787806618172纸张:胶版纸页数:300字数:260000版次:1开本:印刷次数:1印刷日期:2003-9-1出

弱智儿童教育课改的几点看法

弱智儿童教育课改的几点看法南安市特殊教育学校尤志添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深入,作为其重要组成部分的弱智儿童教育课程改革,也成为各级教育行政部门、特教学校校长和教师,以及残疾儿童家长们目前最为关注的话题。国内的弱智儿童教育已有20多年的发展史,在这个发展过程中,经历了从“套用普小课程,放慢

Hash:6f0f512b809858c06f0a48787a17836551162c23

【声明】本文由用户Maha发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