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4-07-03 02:45:46

首页 > 生活 > 栏目 > 正文

孩子要为犯错承担责任

BY:Wendy 2024-07-03 02:45:46 519 ℃

许多家长都会孩子犯错了如何处理而伤透脑筋,其实孩子也是一个独立的个体了,他也要为犯错而承担责任。

一次去公园里散步,看到两个家长带着自己的孩子在玩耍,玩着玩着,其中一个小男孩把园丁归拢成一堆的树叶踢得四散开来,还抓起树叶抛撒到小伙伴的身上,看他笑得很开心,估计在心里赞赏自己恶作剧成功。旁边的妈妈看到了满地凌乱的场面,很生气地大喊男孩的全名说,“你怎么这样,还不赶紧跟阳阳道歉”,小男孩一看妈妈生气了,随口说声“对不起”,嬉皮笑脸地跑开了。妈妈不依不饶,抓过来继续教训:“你看看你把这树叶散得满地,打扫卫生的阿姨又要重复劳动了,你还把树叶撒到阳阳身上,多不礼貌啊……下次不能这样了啊……”,还没说完,孩子就挣脱开跑走了。

许多70后80后家长已经懂得不要打骂孩子,而是要讲道理,经常见到有妈妈在给孩子苦口婆心地做思想工作,旁边的孩子却心不在焉。讲道理模式多次反复后,孩子讨厌极了妈妈的唠叨,妈妈也深感失望,觉得孩子不听话不懂事,进而用其他手段惩罚,亲子关系闹得不可开交。

我们之所以称他们为孩子,是因为他们还年小,做事情的主要出发点是自己觉得好玩,开心,可以满足自己的内心需要。所以他们对错误的认知非常表面,往往觉得对错是家长根据自己的经验做出的评价。他觉得把树叶撒到别人身上很好玩,把碗打碎了听听响声也很好玩,这时候,家长一味讲道理,孩子是听不进去的。你只需要告诉他这样的后果是怎样的,他需要怎么改。换句话来讲,如果道理可以讲通、可以纠正行为,孩子就不会屡次犯错了。

每个孩子都会在成长的过程中犯错,但每次犯错都是一次教育和成长的机会,把握好了,可以塑造孩子的行为习惯。这里有个三步走的建议供参考。

首先,要帮孩子看到自己的言行问题出在哪里,明白为什么会因为这件事情和他交流。比如,你养的狗狗没有训练好,在家里随地拉大便了,影响了家里的环境;你不小心把别的小朋友撞倒了而不管不顾……

其次,如果孩子知道错在哪里,并已经有了跟事件有关的情绪,如歉疚感或其他情绪,先共情,帮孩子释放情绪。比如,不小心打碎了家里的茶具,他内心忐忑不安,就告诉他“我知道你现在已经知道错了”,然后抱抱他,如果哭了,就允许其释放出来,接着说:“妈妈不会为这件事情生气的,但希望你去把地面收拾干净,也希望你下次拿茶具时慢一些”。

如果他欺负别的小朋友,可以试着让他换位思考:如果你被别的小朋友欺负是什么感受,会不会感到委屈、伤心、愤怒?那你想被欺负吗?你还会去欺负小朋友吗?出现损坏了别的小朋友的玩具,破坏公共环境,也可以引导他换位思考。

第三,为自己的行为负责。看到问题并释放情绪后,很重要的环节就是要为自己的错误承担责任,这才是减少下次出现类似问题的关键。比如,偷拿了爸爸钱包里的钱去买东西,就需要从零花钱里扣除,或者用劳动来偿还。把书撕烂了,碎纸满地,就要自己去打扫干净,并且这本书再也不给买,类似的书也不再买。把画画颜料涂得满衣服都是,就需要自己去洗衣服,收拾好颜料。决定要养宠物,就要好好照顾它们,喂食、打扫、洗澡等都要自己做。

整体来讲,最忌讳的是有些妈妈会在孩子犯了错的时候大吼大叫,并且说如果他再不听话就要抛弃他,再也不爱他了。这么做会让孩子把当下的错误和被抛弃关联起来,进而失去安全感和自信,埋下心理隐患。一个重要的原则是,要让孩子知道,无论他犯了什么错误,“妈妈都爱你,但你要为自己的行为承担责任,需要的时候,妈妈和你一起承担责任。”▲(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孔令雪)

宝宝犯错时,别让教育也犯错!

宝宝的好奇心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长,他时常以自己特有的方式探索周围的世界,在他的眼里,没有什么不可能,他常常让家人为自己的错误而提心吊胆、哭笑不得。多数父母都选择了跟在宝贝的身后为他们的壮举一一买单,心中却苦不堪言。其实,宝宝并非有意要犯错,父

宝宝犯错时,别让教育也犯错

宝宝犯错也是有苦衷的。父母要允许自己的宝宝在一定范围内犯错,错了就错了,无需扳起面孔,微笑面对也未尝不可!大方式化错为乐当宝宝犯错时,父母要如何正确对待呢?譬如宝宝喜欢听各种声音,父母就可以替宝宝收集各种美妙的乐音,当他正在犯错时放给他听,使他自动放弃“错误”。对于宝宝偶尔为之的“错误”,父母不应过于关注,切忌反复说教、责骂而给宝宝造成心理负担或者负面强化。

宝宝犯错时别让教育也犯错

父母要允许自己的宝宝在一定范围内犯错。因此,冷静下来,和宝贝好好沟通,试着用别的事情来分散他的注意力,或者让宝宝用别的方式来替换他的“错误”行为。譬如宝宝喜欢听各种声音,父母就可以替宝宝收集各种美妙的音乐,当他犯错时放给他听,使他自动放弃“错误”。要知道,宝宝的“错误”正是其成长的一个独特标志呢!对于宝宝偶尔为之的“错误”,父母不应过于关注,切忌反复说教、责骂,给宝宝造成心理负担。对于宝宝经常性的错误,父母要仔细观察,分析原因,采用移情或者榜样的方法予以改变。

Hash:5ff44a471e8af670de24b0ec5bf33098e4c22470

【声明】本文由用户Wendy发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