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4-07-17 07:40:01

首页 > 生活 > 栏目 > 正文

志在四方的成语故事

BY:Jillian 2024-07-17 07:40:01 267 ℃

春秋时,晋献公在宠妾的挑拨下,杀了太子。其它两个公子也分别逃往其他国家。公子重耳在齐国一呆就是七年,他的妻子是个女中豪杰,希望丈夫能回到自己的国家做一番大事业。重耳在他六十二岁的时候终于回到晋国,当上了国君。1志在四方的典故

春秋时,晋献公在宠妾(qiè)骊姬的挑拨下,杀了太子申生,公子重耳和夷吾分别逃亡到狄(dí)国和梁国。

后来,晋献公死了,夷吾在秦穆公齐桓公的帮助下做了国君,他怕重耳回来争夺王位,就派人去杀他。于是,重耳又从狄国历尽艰险,逃到了齐国。

齐桓公对重耳以及追随他的子犯、赵衰、狐偃(yǎn)等人都十分优待,还把一个本家姑娘齐姜嫁给了重耳。重耳在齐国一住七年,日子过得舒服极了,他也不想再回晋国去了。

齐桓公死后,齐孝公做了齐国国君,齐国开始衰弱。子犯、赵衰、狐偃等一起来到桑园里秘密商议,要想办法让重耳离开齐国。

这事让重耳的妻子齐姜知道了。齐姜是个女中豪杰,希望丈夫能做一番大事业,就对重耳说:“公子,你有远大的志向,我很高兴。你走吧!男子汉大丈夫总得做一番事业,留恋妻子和贪图安逸是没有出息的!”

重耳听了很惊讶,说:“我并没打算离开你,离开齐国呀,我不走!”齐姜听了,知道重耳不想走,就和子犯等人商量了一个计策,用酒把重耳灌醉后,把他送出了齐国。

后来,重耳在六十二岁的时候,终于回到晋国,当上了晋国的国君,史称晋文公

2志在四方资料

【注音】zhìzàisìfāng

【解释】比喻人要树立远大的志向。

【出处】《孔丛子》

【简介】志在四方,即指有远大的志向。出处:“志在四方”由“四方之志”衍变而来。“四方之志”出自秦朝孔鲋编撰的《孔丛子》(记述孔子及其后代言行的一部书)。

【近义词】志在千里

【成语举例】好男儿志在四方,不能拘泥在一点小小的利益上,要勇敢的去开拓自己的未来。

志在四方的成语故事

1志在四方的典故春秋时,晋献公在宠妾(qiè)骊姬的挑拨下,杀了太子申生,公子重耳和夷吾分别逃亡到狄(dí)国和梁国。后来,重耳在六十二岁的时候,终于回到晋国,当上了晋国的国君,史称晋文公2志在四方资料zhìzàisìfāng比喻人要树立远大的志向。《孔丛子》志在四方,即指有远大的志向。“四方之志”出自秦朝孔鲋编撰的《孔丛子》。志在千里好男儿志在四方,不能拘泥在一点小小的利益上,要勇敢的去开拓自己的未来。

四面楚歌的成语故事

四面楚歌的成语故事,讲的是刘邦全力追击项羽的军队的时候,把项羽紧紧围住,然后又听到营地的周围唱起了楚地的民歌,于是丧失斗志。因为这个故事里面有项羽听见四周唱起楚歌,感觉吃惊,接看又失败自杀的情节,所以以后的人就用“四面楚歌”这句话,形容人们遭受各方面攻击或逼迫的人事环境,而致陷于孤立窘迫的境地。在我们的人生历程上,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好好的做人,脚踏实地的做事,若是行差踏错,就未免要遭受“四面楚歌”的厄运了。

朝三暮四的成语故事

“朝三暮四”出自庄周《庄子·齐物论》:“狙公赋芧,曰:朝三而暮四。众狙皆怒。曰:然则朝四而暮三。众狙皆悦。”这个故事原来的意义,是揭露狙公愚弄猴子的骗术。狙公为了养猴子,把家产几乎花光了,后来实在供不起了,只好对猴子说:“我给你们吃栗子,每天早上给三个,晚上给四个,你们看怎么样?”“朝三暮四”和“朝四暮三”本来的意思是玩弄一些小手段来骗人。“朝”和“暮”形容变化非常快。

Hash:2101da8ad8fb45c76dd5a8ffe8f404ad90345be1

【声明】本文由用户Jillian发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