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4-06-02 23:00:56

黄热病

黄热病(yellow fever)是黄热病毒所致的急性传染病,主要经伊蚊传播。重型患者有发热、黄疸和蛋白尿等。主要媒介在城市是埃及伊蚊,在农村为趋血蚊和非洲伊蚊,传播途径是经蚊的叮咬。本病在非洲和南美洲的热带和亚热带呈地方性流行。亚洲尚无本病的报告。

黄热病的饮食,食疗,黄热病吃什么好

黄热病饮食宜忌

饮食适宜:1、多吃一些蔬菜、水果,尤其是深色蔬菜;2、适当增加海产品摄入,如海带、紫菜、海产鱼类等;3. 多吃含钾丰富的食物;4、宜吃钙含量丰富食物;5、多吃含维生素C丰富的食物。宜吃食物宜吃理由食用建议芹菜芹菜属于粗纤维含量丰富蔬菜,也是大众日常生活中常见的蔬菜品种,可降低血压、调节血压,此外具有降低血脂、渗水利湿的作用。芹菜连根120克,粳米250克。将芹菜洗净,切成六分长的段,粳米淘净。芹菜,粳米放入锅内,加清水适量,用武火烧沸后转用文火炖至米烂成粥,再加少许盐和味精,搅匀即成。山楂本品含有大量维生素C,尼克酸等,对血管有保护作用。运脾消食作用非常明显,可以降低血脂和血压。自制山楂食品或泡水喝。也可以生吃或者使用糖葫芦制品。水果苹果含有丰富的有机酸、果糖、果胶、纤维素及锂、溴、锌等微量元素。具有防止血管硬化、动脉硬化和冠心病的功用。每天吃一两个苹果的人,其血液中的胆固醇含量可降低10%以上。香蕉含钾丰富,可缓冲钠的有害影响,减少血容量而使血压降低。香蕉虽好,每天只能吃2个,多了既不吸收又有点浪费。牛奶奶制品可以补钙,可以有效降血压。牛奶中的钙质跟钠会做一个结合,有可能会有助于血压的控制。每天摄取400毫升的低脂乳品,能有效控制血压。是牛奶中的“钙”发挥作用。饮食禁忌:1、控制热能,控制主食及脂肪摄入量,尽量少吃或不吃糖果点心、甜饮料、油炸食品等高热能食品;2、减少烹调用盐量,尽量少吃酱菜等盐腌类食品。3、少吃肥肉及各种动物性油脂,控制动物脑子、鱼籽等高胆固醇食物;4、忌饮酒过量。忌吃食物忌吃理由忌吃建议油炸食品属于高热量、高脂肪含量的垃圾食品,加大身体代谢负担,堆积的脂肪可以加大罹患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对高血压及高血脂不利,故应适当忌吃为妥。小麻椒肥肉含动物性脂肪特别高,多吃肥肉易使人体脂肪蓄积,身体肥胖,血脂升高,以致动脉硬化。长期血压偏高者忌吃肥猪肉。腌制食盐的含量较多,吃盐过多是引起高血压病的重要原因。食盐量多少与血压有直接关系。凡患有高血压病者,切忌多吃盐。饮酒白酒中的酒精成分在肝脏内影响内源性胆固醇的合成,使血浆胆固醇及甘油三酯的浓度升高,造成动脉硬化。同时可以引起心肌脂肪的沉积,使心脏扩大,引起高血压和冠心病。患有高血压者,切勿多吃烈酒。糖果点心食物中如果糖分含量过高就会使人体血管的粘稠度增加,从而影响血压的不断上升。所以高血压患者在平时要注意饮食限糖,尽量不吃或少吃含糖量高的甜点。建议主食要粗细搭配,不要仅限于吃米面,也要经常吃玉米、豆类、小米等。最好不吃或少吃油饼、油条、炸糕、奶油蛋糕、巧克力、奶类雪糕等。

黄热病饮食原则

 黄热病,饮食

 饮食上应注意清淡,多食新鲜的水果和蔬菜。

黄热病的护理_护理注意事项_饮食禁忌

黄热病一般护理

 黄热病,护理

 1.管理好传染源

由于我国尚未发现本病,所以黄热病的预防应加强边境检疫,对于来自疫区的人员必须m示有效的预防接种证书,以防止该病传人我国。

2.切断传播途径

防蚊、灭蚊是防止本病的重点措施。

3.保护易感人群

17D黄热病减毒活疫苗。一次皮内接种0.5ml,7~9天即可产生有效的免疫力并可持续达10年以上。在进入疫区、已知或预测有黄热病疫情活动的区域,对9个月以上的儿童应常规进行预防接种。但不宜用于4个月以下的婴儿,因接种后发生神经系统的并发症几乎均为小于4个月的婴儿。

黄热病检查,黄热病诊断

黄热病常见检查

检查名称检查部位检查科室检查作用
心电图,心脏保健科目的是通过心...
血清免疫球蛋白M,免疫系统传染科 保健科免疫球蛋白M...

 黄热病,检查

 (1)一般常规及生化检查

 早期中性粒细胞数减少,血小板计数正常或稍减少。血清胆红素、ALT、AST等升高。病程等4~5天尿蛋白可增高至3~5g/L。大便隐血常呈阳性。脑脊液压力常增高,细胞数正常。心电图可示ST-T波异常、PR和QT间期改变等。凝血时间、凝血酶原时间及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延长见于黄疸,病例。

(2)病毒分离 

取病程4日以内的患者血液注入乳鼠脑内或传代的Vero细胞,可分离出病毒,并用血清免疫学进行鉴定。

(3)血清免疫学试验

 取急性期及发病后2~4周的恢复期血清作IgM抗获ELISA(IgM ontibodycapture ELISA)、血凝抑制试验、补体结合试验或中和试验。IgM抗体、血凝抑制抗体和中抗体在发病后5~7天内出现,CF抗体在病后7~14天内出现。恢复期血清的抗体效价呈4倍以上增高者可确诊为本病。由于IgM和CF抗体存在的时间相对较短,效价升高时提示近期感染。如血清内有特异性IgG抗体且效价无动态变化,则提示病人过去曾感染过本病。

采用ELISA方法检测发病早期血清中的病毒抗原,有助早期诊断,此方法特异,敏感性较高,可在数小时内获结果,在一般实验室均可采用。

(4)病毒核酸的检测 

应用逆转录(RT)-PCR方法检测黄病毒RNA,特异性强,灵敏度高,国内外均有报道,为本病的早期、快速诊断提供了可靠的方法,但此项检查需要一定的技术和条件,一般实验室难以推广。

(5)肝穿刺检查 

对患者不宜进行肝穿刺,因可导致出血等严重后果。对死亡病例可用内脏穿刺刀截取小块肝组织作病理检查、小鼠接种和酶免疫测定(应用单克隆抗体或人多克隆IgM抗体)。

(6)心电图

可见PR及QT间期延长及ST-T波异常。

黄热病就诊指南

黄热病就诊指南针对黄热病患者去医院就诊时常出现的疑问进行解答,例如:黄热病挂什么科室的号?黄热病检查前的注意事项?医生一般会问什么?黄热病要做哪些检查?黄热病检查结果怎么看?等等。黄热病就诊指南旨在方便黄热病患者就医,解决黄热病患者就诊时的疑惑问题。

典型症状

烦躁不安、恶心、高热

建议就诊科室

传染科

最佳就诊时间

无特殊,尽快就诊

就诊时长

初诊预留1天,复诊每次预留半天

复诊频率/诊疗周期

门诊治疗:每周复诊至 恶心消失后,不适随诊。严重者需入院治疗出血缓解 后转门诊治疗。

就诊前准备

无特殊要求,注意休息。

常见问诊内容

1、描述就诊原因(从什么时候开始,有什么不舒服?)2、不适的感觉是否由明显的因素引起?3、有缓脉、出血等伴随症状?4、是否到过医院就诊,做过那些检查,检查结果是什么?5、治疗情况如何?6、有无药物过敏史?

重点检查项目

1.血常规 血常规是最一般,最基本的血液检验。血常规检查一般取用末梢血检查,如指尖、耳垂部位的血。在经过血液细胞分析仪器,电脑报告结果,此项目已成为检查病人的一个惯例。血液由液体和有形细胞两大部分组成,血常规检验的是血液的细胞部分。血液有三种不同功能的细胞——红细胞(俗称红血球),白细胞(俗称白血球)、血小板。通过观察数量变化及形态分布,判断疾病。是医生诊断病情的常用辅助检查手段之一。2.免疫球蛋白MIgM占血清免疫球蛋白总量的6%,主要存在血管内,是机体受抗原刺激后最先产生的抗体,起“先锋免疫”作用,具有很强的细胞毒活性和细胞溶解活性,由于IgM主要存在在血管内,是抗血管内感染的第一线抗体,对防止败血症的发生有重要作用。3.心电图心脏在每个心动周期中,由起搏点、心房、心室相继兴奋,伴随着生物电的变化,通过心电描记器从体表引出多种形式的电位变化的图形称为心电图(简称ECG)。心电图是心脏兴奋的发生、传播及恢复过程的客观指标。心电图是帮助判断心脏电活动是否正常的一种重要手段,是冠心病诊断中最早、最常用和最基本的诊断方法。

诊断标准

对于典型病例黄热病的诊断不难,而对于散发的、早期或轻型病例不易确诊,需借助于实验室检查。

黄热病的治疗方法,黄热病怎么办,黄热病用药

黄热病诊疗知识

就诊科室:传染科,治疗费用:市三甲医院约(5000 —— 10000元)治愈率:治疗方法:中医药物治疗、西医药物治疗,

黄热病一般治疗

一、黄热病,西医治疗

本病无特效疗法,曾试用于干扰素诱导剂polyⅠ∶C和病毒唑(ribavirin)于恒河猴的早期实验性感染,未获明显效果。

1、一般治疗 

卧床休息至完全恢复为止,即使轻症病例也不可忽视,以防止心血管系统突然发生变化,活动量宜逐渐增加。饮食以流质或半流质为宜,发生频繁呕吐,时禁食,并于静脉内适量补液,给予5%~10%葡萄糖盐水或血浆,但需注意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

2、对症治疗 

高热给予酒精擦浴或其他物理降温措施。剧烈头痛可采用小量解热镇痛剂,但忌用可导致出血的阿司匹林、消炎痛等。止吐可用胃复安5~10mg口服或肌注,呃逆严重可肌注或静注利他林10~20mg等。肾上腺皮质激素可试用于有心肌损害者,同时给氧吸入。有继发细菌感染或并发疟疾,者给予合适抗菌药物或抗疟药。休克,、DIC、尿毒症,、心力衰竭等的处理见有关各节。

重症病人如能进入重点监护室,则某些病例可能因而获救。

二、预后

黄热病的预后因不同毒株和不同地区而异,如包括轻型在内,病死率为5%-10%。某些患者得病后所以病情较轻,可能与以往患过其他B组虫媒病毒感染有关。 恢复一般迅速,并发症少见。

轻症患者一般顺利恢复,不留后遗症。重症患者的病死率随每次流行而异,受种族、年龄、其他乙组虫媒病毒引起的免疫状态等多因素影响,可达30%~50%。

黄热病如何鉴别?

 黄热病,鉴别

 本病须与登革热,、流行性出血热,、钩端螺旋体病,、恶性疟、回归热,、病毒性肝炎,、药物性或中毒性黄疸,,以及立克次体病,、伤寒,、其他各种出血热,(拉沙热,、非洲出血热、玻利维亚出血热、阿根廷出血热,等)相区别。

疟疾,可能与本病合并存在,因此,即使血或骨髓涂片检出疟原虫,也不能除外本病。应及早发现黄热病的散发、早期或轻症病例,忽视或漏诊常可导致本病的爆发流行。

登革热(dengue fever)是由伊蚊传播登革病毒(dengue virus)引起的急性传染病。其特点为急性起病,发热,全身肌肉、骨、关节痛,极度疲乏,皮疹,淋巴结肿大及血液白细胞、血小板减少。

流行性出血热(epidemic hemorrhagic fever,EHF)是病毒引起的自然疫源性疾病。1982年世界卫生组织(WHO)定名为肾综合征出血热(hemorrhagic fever with renal syndromes,HFRS)。本病的主要病理变化是全身小血管和毛细血管广泛性损害、临床上以发热、低血压,、出血、肾脏损害等为特征。

钩端螺旋体病(leptospirosis,简称钩体病)是由各种不同型别的致病性钩端螺旋体(Leptospira,简称钩体)所引起的一种急性全身性感染性疾病,属自然疫源性疾病。鼠类和猪是两大主要传染源。临床特点为起病急骤,早期有高热、全身酸痛、软弱无力、结膜充血、腓肠肌压痛、表浅淋巴结肿大等钩体毒血症,状;中期可伴有肺出血、肺弥漫性出血、心肌炎,、溶血,性贫血,、黄疸、全身出血倾向、肾炎,、脑膜炎,、呼吸功能衰竭、心力衰竭等靶器官损害表现;晚期多数病例恢复,少数病例可出现后发热、眼葡萄膜炎,以及脑动脉闭塞性炎症等多与感染后的变态反应有关的后发症。肺弥漫性出血、心肌炎、溶血性贫血,等与肝、肾衰竭为常见致死原因。

疟疾是疟原虫寄生于人体所引起的传染病。经疟蚊叮咬或输入带疟原虫者的血液而感染。不同的疟原虫分别引起间日疟、三日疟、恶性疟及卵圆疟。本病主要表现为周期性规律发作,全身发冷、发热、多汗,长期多次发作后,可引起贫血和脾肿大。疟疾流行于102个国家和地区,据世界卫生组织(WHO)估计,有20亿人口居住在流行区,特别是在非洲、东南亚和中、南美洲的一些国家,恶性疟死亡率极高。本世纪30年代,疟疾几乎遍及全国。经过多年的努力,发病率大大下降,至1992年全国发病人数降至7万。由于许多地区基层卫生组织不健全,疫情漏报或不报的情况仍较严重,有关专家估计实际发病人数要多1~3倍,但总的下降趋势是肯定的。还必须清楚看到的是,至今仍有约15个省(自治区)546个县(市)近3亿人口还在疟疾威胁之中,且局部地区疫情波动较大,小规模暴发不断,南部恶性疟病例增多,因此,疟疾的防治在传染性疾病中仍然居于重要地位。

回归热(relapsing fever)系多种回归热螺旋体所引起的一种急性传染病。其临床特点是阵发性高热伴全身疼痛,肝、脾大,严重者可出现黄疸与出血现象。发热期与间歇期交替出现,寒热往来回归,故称回归热。依传播媒介的不同本病分为两大类,即虱传回归热(流行性回归热)及蜱传回归热(地方性回归热)。

病毒性肝炎,(viral heptitis)是由多种肝炎病毒引起的常见传染病,具有传染性强、传播途径复杂、流行面广泛,发病率较高等特点。临床上主要表现为乏力、食欲减退、恶心、呕吐,、肝肿大及肝功能损害,部分病人可有黄疸和发热。有些患者出现荨麻疹,、关节痛或上呼吸道症状。

立克次体病(rickettsiosis)乃立克次体目中某些致病微生物所引起的多种急性感染的统称,呈世界性或地 方性流行,临床表现轻重不一。传播媒介主要为节肢动物如蜱、虱、蚤、螨等,也可因家畜如猫、犬等抓、咬而发生。

伤寒(typhoid fever)是由伤寒杆菌引起的急性肠道传染病,以持续的菌血症,与毒血症,单核吞噬细胞系统的增生性反应,以回肠下段淋巴组织为主的增生、肿胀,、坏死与溃疡形成为基本病理特征。典型的临床表现包括持续高热,全身中毒性症状与消化道症状、相对缓脉、玫瑰疹、肝脾肿大、白细胞减少。本病又称为肠热病(enteric fever)。

如何预防黄热病,黄热病的护理措施

黄热病预防

黄热病,预防

预防措施的重点因不同地区而异,在中、南美洲各城镇以防蚊灭蚊为主;在非洲由于多数属于丛林型,且居民点比较分散,宜重点推行预防接种。患者应就地集中收治,予以防蚊隔离,这在病程最初4d内尤为重要。加强国境检疫,来自疫区的人员必须出示有效的预防接种证明书,必要时留验观察。

防蚊灭蚊是防止黄热病的有效措施之一,方法包括发现和消灭孳生地、捕捉杀灭成蚊等。宜用菊酯类、杀螟 松等杀虫剂。巴西等南美国家采用防蚊、灭蚊措施已取得显著效果。对来自疫区的各种交通工具如舟、车、飞机等给予严密灭蚊处理。

预防接种是防止本病暴发流行和保护个人的有效措施。当本病流行时宜在一定人群中普遍进行预防接种,而以易感儿童为重点对象。接种1次即可,免疫力于接种后7-9d产生,并可维持10年以上,甚至终身。防疫人员、进入疫区的部队、林业人员、猎民、与黄热病病毒接触的实验室人员,以及去疫区的旅客等均需接种疫苗。中国采用干燥黄热病减毒活疫苗,皮下注射1次,0.5ml。近年来有应用皮肤划痕法接种者,划痕3条后滴疫苗各一滴。

黄热病并发症,黄热病会引发什么疾病

黄热病并发症

常见并发症:休克,

 黄热病,并发症

 重要并发症有休克,,肠出血,心脏损害,多脏器功能减退以及DIC,细菌性肺炎,,腮腺炎,等。

黄热病的病因,黄热病有哪些原因

黄热病病因主要病因:黄热病毒

一、发病原因

黄热病,病毒属虫媒病毒B组披膜病毒科,病毒直径约22~38nm,呈球形,有包膜,含单股正链RNA。易被热、常用消毒剂、乙醚、去氧胆酸钠等灭活,但在血中能于4℃保存1个月,在50%甘油中于0℃下可存活数月,于-70℃或冷冻干燥条件下可保持活力数年。

最初分离的黄热病毒Asibi株通过组织培养弱化成17D株,用以制备减毒活疫苗,预防效果良好。

病原为黄热病病毒(yellow fever virus),属黄病毒科(family Flaviviridae)的黄病毒属(genus Flavivirus),(过去的虫媒病毒B组)与同属的登革热,病毒等有交叉免疫反应。病毒颗粒呈球形,直径37~50nm,外有脂蛋白包膜包红,包膜表面有刺突。黄病毒基因组分为二个区段:5'端1/4编码该病毒3个结构蛋白,即C蛋白(衣壳蛋白)、M蛋白(膜蛋白)和E蛋白(包膜蛋白);3'端3/4编码7个非结构蛋白。基因组的5'端和3端均有一段非编码区。

黄热病病毒有嗜内脏如肝、肾、心等(人和灵长类)和嗜神经(小鼠)的特性。经鸡胚多次传代后可获得作为疫苗的毒力减弱株。易被热、常用消毒剂、乙醚、去氧胆酸钠等迅速灭活,在50%甘油溶液中可存活数月,在冻干情况下可保持活力多年。小鼠和恒河猴是常用的易感实验动物。

二、发病机制

病毒侵入人体后扩散到局部淋巴结,并在其中复制繁殖,数日后进入血循环形成病毒血症,,主要累及肝、脾、肾、淋巴结、骨髓、横纹肌等。以后病毒从血中消失,而在脾、骨髓、淋巴结等处仍可检出。病毒的强毒株常主要侵犯肝脏,并引起严重病变。

黄热病的病理损害是由于病毒聚集于不同器官和组织并在其中繁殖所致,主要受损脏器为肝、肾、心,其他组织器官亦可有不同程度的退行性变。

肝脏病变主要在小叶中带,肝细胞混浊肿胀,,胞核变大,呈多发性微小空泡性脂肪改变,凝固性坏死及嗜酸透明变性,。炎症反应轻微或缺乏,无明显组织增生。严重肝脏病变可导致深度黄疸,、出血及低血糖,等。肾脏病变轻重不一,自肾小管上皮浊肿至肾小管坏死,特殊染色可见肾小球基底膜增厚,球囊间隙与近端肾小管腔内有蛋白质物质。远端肾小管存在透明与色素管型。肾功能减退和尿毒症,系因血容量减少,肾小管坏死等所引起。心肌有广泛退行性变和脂肪浸润。重症病例可有灶性出血,病变常累及窦房结和希氏束,临床可出现心率减慢、心律失常,、心衰,等症状。脑部偶见水肿及小的出血灶。组织学变化以细胞变性、脂肪浸润、坏死,而无明显的炎症细胞浸润为特点。病灶呈散在性分布。

黄热病有哪些症状?

黄热病症状

早期症状:急起高热伴有寒战、剧烈头痛及全身痛,明显乏力、食欲不振、恶心、呕吐、腹泻或便秘等。患者烦躁不安,结膜充血,面、颈潮红。

晚期症状:肝、肾、心血管功能损害以及出血症状

相关症状:烦躁不安,恶心,高热,食欲不振,齿龈出血,肌痛,

一、症状

潜伏期3~6天。多数受染者症状较轻,可仅表现为发热、头痛、轻度蛋白尿等,持续数日即恢复。黄热病,根据病情轻重,可分为极轻型、轻型、重型和恶性型。极轻型和轻型仅靠临床难以作出诊断,因其发热,头痛,肌痛仅持续1~2天自愈,难以与流感,,登革热,等相鉴别,只有依靠病原学或血清学试验方能证实。这两型病例数多,易忽略,是流行病学上的重要传染源。重型患者只发生在约15%的病例。病程经过可分为4期。

1、感染期(病毒血症,期)

急起高热,可达40℃以上,可伴畏寒或寒颤、剧烈头痛、背痛、腿痛和全身衰竭、眼部充血、鼻衄、恶心呕吐,,舌尖及舌缘鲜红,中央有苔,相对缓脉,上腹不适,压痛明显。随病情逐渐加重,病人烦躁不安,第3天出现黄疸,,第4天出现蛋白尿。血白细胞总数及中性粒细胞比例下降。本期持续3~4天。

2.缓解期

发热部分或完全消退,症状缓解,持续数小时至24h。

3.中毒期

(器官损伤期) 病毒血症期后,病程第4天左右,病人症状可出现短暂的缓解,体温降低,症状改善。但几小时~24小时后症状再度出现并加重, 表现为热度上升,心率减慢,心音低钝,血压降低,黄疸加深,尿蛋白量增多,频繁呕吐,上腹痛更明显。各种出血征象相继出现,如牙龈出血,鼻衄,皮肤瘀斑,呕血,黑粪,血尿,,子宫出血等。如出现频繁呃逆或呕吐鲜血,黑便,昏迷,谵妄,无尿等,均为病情转危的先兆,常于第7~9天内死亡,偶见暴发型病例在病程第2-3天死亡,而无明显肝肾损害。 该期一般3~4天,少数病例可延长至2周以上。

4.恢复期

体温下降至正常。症状和蛋白尿逐渐消失,但乏力可持续1~2周或更久。此期仍需密切观察心脏情况,个别病例可因心律不齐,或心功能衰竭死亡。存活病例一般无后遗症。

二、诊断

黄热病根据病情轻重,可分为极轻型、轻型、重型和恶性型。

极轻型和轻型仅靠临床难以作出诊断,因其发热,头痛,肌痛仅持续1~2天自愈,难以与流感,登革热等相鉴别,只有依靠病原学或血清学试验方能证实。这两型病例数多,易忽略,是流行病学上的重要传染源。轻症和隐性感染常需依赖血清免疫学试验包括单克隆抗体、ELISA等技术始能得出结论,也可采用PCR检测血标本的病毒RNA,必要时作血液的乳鼠脑内接种以分离病毒。若患者以往未患过同属病毒感染,则血凝抑制试验、中和试验、补结试验等的阳性结果即可藉以作出诊断。如第2份血清中仍无特异性抗体的出现,则可将黄热病的可能性除外。

重型和恶性型黄热病,临床上可分为三期,全病程10天左右。重症病例的诊断一般无困难,流行病学资料及一些特殊临床症状如颜面显著充血、明显相对缓脉、大量黑色呕吐物、大量蛋白尿、黄疸等均有重要参考价值。

黄热病诊疗知识

最佳就诊时间:无特殊,尽快就诊

就诊时长:初诊预留1天,复诊每次预留半天

复诊频率/治疗周期:门诊治疗:每周复诊至 恶心消失后,不适随诊。严重者需入院治疗出血缓解 后转门诊治疗。

就诊前准备:无特殊要求,注意休息。

黄热病基本知识

就诊科室:传染科,

治疗费用:市三甲医院约(5000 —— 10000元)

治愈率:99.9%

治疗方法:中医药物治疗、西医药物治疗,

相关检查:心电图,血清免疫球蛋白M,

常用药品:当飞利肝宁胶囊,复方金钱草颗粒,黄热减毒活疫苗,

食材禁忌 菜谱禁忌 小吃禁忌 特产禁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