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4-05-17 02:52:53

急性湿疹

急性湿疹是内外激发因素相互作用所引起的一种迟发型可变态反应。其临床表现具有对称性、渗出性、瘙痒性、多形性和复发性、接触传染性等特点。也是一种过敏性炎症性皮肤病。

急性湿疹的饮食,食疗,急性湿疹吃什么好

急性湿疹饮食原则

急性湿疹饮食保健

一、湿疹,食疗方(下面资料仅供参考,详细需要咨询医生)

(1)薏米红豆煎:薏米30克,红小豆15克,加水同煮至豆烂,酌加白糖,早晚分服。

(2)马齿苋煎:鲜马齿苋30~60克,水煎,每日分数次服用,并可配合外洗。

(3)冬瓜汤:带皮冬瓜250克,切块,煮汤食用。

(4)黄瓜煎:黄瓜皮30克,加水煎煮沸3分钟,加糖适量,1日3次,分服。

(5)绿豆海带粥:绿豆30克,水发海带50克,红糖适量,糯米适量。水煮绿豆、糯米成粥, 调入切碎的海带末,再煮3分钟加入红糖即可。

辩证食疗:

湿热型

(1)芹菜

【组成】芹菜250克。

【功能主治】清热化湿。适用于湿疹,。

【用法用量】每天作佐餐用,吃法不限。

(2)绿豆粉香油

【组成】绿豆粉、香油各适量。

【功能主治】清热法湿。适用于湿疹流黄水。

【用法用量】将绿豆粉炒至黄色,用香油调匀,外敷患处。

(3)海带鱼腥绿豆汤

【组成】绿豆30克,海带20克,鱼腥草15克,白糖适量。

【功能主治】适用于急性湿疹,。

【用法用量】将海带、鱼腥草洗净,同绿豆煮熟。喝汤,吃海带和绿豆。每天1剂,连服6~7天。

(4)马齿苋汁

【组成】鲜马齿苋250~500克。

【功能主治】适用于急性湿疹,。

【用法用量】洗净切碎,煎汤服食。每天1剂,连服5~7剂。

(5)木棉花糖水

【组成】木棉花50克。

【功能主治】利湿清热。适用于湿疹。

【用法用量】木棉花加清水2碗半,加白糖适量,煎至1碗,去渣饮用。

(6)猪胆汁拌黄柏粉

【组成】猪胆汁、黄柏各适量。

【功能主治】适用于湿疹。

【用法用量】上药晒干,研未,外敷患处。

(7)双豆汤

【组成】绿豆30克,赤小豆30克。

【功能主治】清热利湿。适用于湿疹。

【用法用量】先煮绿豆、赤小豆,待开皮蜕后纳入冰糖。

(8)双汁饮

【组成】冬瓜500克(去皮、瓤),西瓜500克(去皮、子)。

【功能主治】清热除湿。用于湿疹。

【用法用量】以水3碗煮冬瓜 (切条)至水1碗,去渣待凉。再将西瓜肉包裹绞汁,加入冬瓜汁内冷饮之。每日1剂,连服1周。

血热型

(1)茅根薏仁粥

【组成】生薏仁300克,鲜白茅根30克。

【功能主治】清热凉血,除湿利尿。适用于湿疹。

【用法用量】先煮白茅根,20分钟后,去渣留汁,纳入生薏仁煮成粥。

(2)牡蛎烧慈菇

【组成】牡蛎肉100克(切片),鲜慈菇200克(切片),调料适量。

【功能主治】清热凉血,除湿解毒。适用于湿疹。

【用法用量】将牡蛎肉煸炒至半熟,加入鲜慈菇后同煸,纳调料,加清汤,武火烧开,文火焖透,烧至汤汁稠浓即可。

(3)甘蔗煲粥

【组成】甘蔗500克,大米及清水适量。

【能主治】适用于湿疹。

【用法用量】甘蔗切成小段,劈开。加米及清水煮粥食用。

湿阻,型

(1)玉米须莲子羹

【组成】莲子50克(去芯),玉米须10克,冰糖15克。

【功能主治】清热利尿,除湿健脾。适用于湿疹。

【用法用量】先煮玉米须20分钟后捞出,纳入莲子、冰糖后,微火炖成羹即可。

(2)鲤鱼赤豆汤

【组成】鲤鱼1条 (约500克左右),赤小豆30克,调料适量。

【功能主治】健脾除湿,滋阴润燥。适用于湿疹。

【用法用量】洗净鲤鱼,先煮赤小豆20分钟,加入鲤鱼同煮。待鱼熟豆烂后,纳调料即可。

(3)清蒸鲫鱼

【组成】鲫鱼1条 (约重300克),陈皮10克(切丝),调料适量。

【功能主治】健脾除湿,滋阴润燥。适用于湿疹。

【用法用量】将陈皮、姜放入鲫鱼肚内,加调料、清汤,同蒸至熟烂即可。

(4)山药茯苓糕

【组成】生山药200克(去皮),茯苓100克,大枣100克,蜂蜜30克。

【功能主治】健脾除湿,滋阴润燥。适用于湿疹。

【用法用量】先将生山药蒸熟,捣烂。大枣煮熟,去皮核留肉。茯苓研细粉,与枣肉、山药拌匀,上锅同蒸成糕,熟后淋上蜂蜜即可。

(5)冬瓜莲子羹

【组成】冬瓜300克(去皮、瓤),莲子200克(去皮、芯),调料适量。

【功能主治】健脾除湿,利尿清热。适用于湿疹。

【用法用量】先将莲子泡软,与冬瓜同煮成羹。待熟后加调料。每日1剂,连服1周。

(6)薏米山药饼

【组成】小麦粉150克,薏米粉100克,山药粉100克,发酵粉适量。

【功能主治】健脾除湿,清热利尿。用于湿疹。

【用法用量】将前3者调匀,入发酵粉后,加水调匀,烙饼,每重50~60克。每日2个,连服5日。

(7)萹蓄粥

【组成】萹蓄50克,粳米100克。

【功能主治】清热利湿。适用于皮肤湿疹。

【用法用量】萹蓄加水200毫升煎至100毫升,去渣留汁。入粳米再加水600毫升左右,煮成稀稠粥,每日早晚温热,顿服。

(8)土豆汁

【组成】鲜土豆1000克。

【功能主治】健脾和胃。适用于皮肤湿疹。

【用法用量】将鲜土豆洗净榨汁,饭前服2汤匙。

皿燥型

(1)三仁饼

【组成】小麦粉200克,胡桃仁15克(研细),花生20克(去皮、研细),茯苓粉100克,发酵粉适量。

【功能主治】养血润燥,滋阴除湿。适用于湿疹。

【用法用量】先将小麦粉、茯苓粉和匀,加水调成糊状。再入发酵粉,拌匀后将胡桃仁、松子仁、花生仁撒于面团内,制成饼。

(2)龟肉茯苓膏

【组成】龟肉、土茯苓适量。

【功能主治】适用于一切湿疹。

【用法用量】2物熬膏服食。

(3)焦炒胡桃仁

【组成】胡桃仁适量。

【功能主治】滋阴润燥。用于湿疹。

【用法用量】将胡桃仁捣碎,炒至呈黄出油为度。研成糊状,敷于患处。常用可痊愈。

二、湿疹吃哪些对身体好?

1、饮食多选用清热利湿的食物。

如绿豆、赤小豆、苋菜、荠菜、马齿苋、冬瓜、黄瓜、莴笋等。

2、多吃富含维生素和矿物质的食物。

如绍叶菜、胡萝卜、鲜果、西红柿等,以调节人体的生理功能,减轻皮肤过敏,反应。

3、以保持正常的消化和吸收能力,食物应以清淡为主。

少加盐和糖,以免造成体内水和钠过多的积存,加重皮疹的渗出及痛和痒感,导致皮肤发生糜烂。

三、湿疹最好不要吃哪些食物?

患病后,应忌辣椒、毛笋、虾、蟹、糯米、茄子、葱、蒜、胡椒、蘑菇、韭菜、蚕豆、咖喱、咖啡、烟、酒、可可、海腥等。少吃荤菜。

急性湿疹的护理_护理注意事项_饮食禁忌

急性湿疹一般护理

急性湿疹护理

⑴剪短指甲,避免搔抓或烫洗,以免皮疹泛发加重病情。因晚间瘙痒加重,可于晚睡前半小时服苯海拉明25-30毫克。

⑵搽药或换药时,不要用水冲洗皮肤,特别是禁用热水肥皂或消毒药水烫洗,可用棉签蘸植物油从内向外擦干净。

⑶服用抗过敏,药物有头晕、嗜唾等副作用,用药后要注意安全,尤其是司机及高空作业者,在工作期间禁服抗过敏药物。

⑷急性期禁用刺激性强的药物,以免加重病情。

急性湿疹检查,急性湿疹诊断

急性湿疹常见检查

1.真菌检查

真菌检查是通过直接镜检的方法,找到菌丝和孢子,以供初步诊断一种检查方法。采集标本时,要注意标本的质量,它直接影响检查结果,因此,采集多部位的损害可提高阳性率。制片时,溢出的封固液应吸去,以免腐蚀镜头。

2.血常规

血液检验就是对血液中的有形成分即红细胞、白细胞及血小板这三个系统的量和质进行检测与分析。这三个系统与血浆组成了血液,血液不停地流动于人体的循环系统中,参与机体的代谢及每一项功能活动,因此血液对保证机体的新陈代谢、功能调节以及人体的内外环境的平衡起重要作用。 血液中的任何有形成分发生病理变化,都会影响全身的组织器官;反之,组织或器官的病变可引起血液成分发生变化,因而血液学分析及其结果对了解疾病的严重程度有很大的帮助。 大部分医院都使用自动化血液分析仪做血常规检验(目前称血液学分析)。每次检查只需用0.1毫升(约两大滴血)的抗凝血,只要用30秒或1分钟的时间,就可以检测并打印出20多项结果。

3.血清免疫球蛋白G亚类

IgG有4个亚类,即IgG1、IgG2、IgG3、IgG4,其含量依次减少。4个亚类的生理特性和功能亦有所不同,如IgG1、IgG2和IgG3与抗原形成复合物可通过经典途径激活补体,其中以IgG3激活补体能力最强,而IgG4则发生聚合可通过替代途径激活补体。各亚类穿过胎盘的能力、与葡萄球菌A蛋白结合能力、与不同类型Fc段受体的结合能力都不完全相同。它们在免疫应答中的功能也不尽相同,如IgG1和IgG3对细菌和病毒抗原蛋白有应答作用,而IgG2对肺炎链球菌、A群链球菌和流感嗜血杆菌荚膜多糖抗原起主要的免疫应答作用,IgG4则与慢性过敏性刺激有关,甚至在脱敏后依然可对过敏原产生免疫应答,且有抑制IgE产生的作用。IgG亚类可能和感染复发、免疫缺陷和自身免疫性疾病有关,因而测定IgG亚类对上述疾病有重要意义。即使当总IgG水平在正常范围内,IgG的亚类分配也可能发生紊乱。由于4种亚类间结构差异较小,因而制备亚类抗血清较困难,目前主要用单克隆抗体检测。测定方法有放免法、单向扩散法和ELISA法。

4.皮损

皮损是皮肤因为受外界的病原微生物感染或者是体内的病变而造成的皮肤损伤。大多数 皮肤病 的皮肤损害的形状及排列都具有一定规律,清楚地认识皮损的形状与排列有助于皮肤病的诊断和观测皮肤病的进展及预后。触诊时注意检查皮损的坚硬度,如囊肿质软,检查损害在皮肤内的深度。

急性湿疹就诊指南

急性湿疹就诊指南针对急性湿疹患者去医院就诊时常出现的疑问进行解答,例如:急性湿疹挂什么科室的号?急性湿疹检查前的注意事项?医生一般会问什么?急性湿疹要做哪些检查?急性湿疹检查结果怎么看?等等。急性湿疹就诊指南旨在方便急性湿疹患者就医,解决急性湿疹患者就诊时的疑惑问题。

典型症状

剧痒、多形红斑样皮疹 、粟粒样丘疹

建议就诊科室

皮肤科

最佳就诊时间

无特殊,尽快就诊

就诊时长

初诊预留2天,复诊每次预留1天

复诊频率/诊疗周期

门诊治疗:每周复诊至 瘙痒缓解后,不适随诊。

就诊前准备

无特殊要求,注意休息。

常见问诊内容

1、描述就诊原因(从什么时候开始,有什么不舒服?)2、不适的感觉是否由明显的因素引起?3、有糜烂、瘙痒剧烈等伴随症状?4、是否到过医院就诊,做过那些检查,检查结果是什么?5、治疗情况如何?6、有无药物过敏史?

重点检查项目

1.真菌检查真菌检查是通过直接镜检的方法,找到菌丝和孢子,以供初步诊断一种检查方法。采集标本时,要注意标本的质量,它直接影响检查结果,因此,采集多部位的损害可提高阳性率。制片时,溢出的封固液应吸去,以免腐蚀镜头。2.血常规血液检验就是对血液中的有形成分即红细胞、白细胞及血小板这三个系统的量和质进行检测与分析。这三个系统与血浆组成了血液,血液不停地流动于人体的循环系统中,参与机体的代谢及每一项功能活动,因此血液对保证机体的新陈代谢、功能调节以及人体的内外环境的平衡起重要作用。 血液中的任何有形成分发生病理变化,都会影响全身的组织器官;反之,组织或器官的病变可引起血液成分发生变化,因而血液学分析及其结果对了解疾病的严重程度有很大的帮助。 大部分医院都使用自动化血液分析仪做血常规检验(目前称血液学分析)。每次检查只需用0.1毫升(约两大滴血)的抗凝血,只要用30秒或1分钟的时间,就可以检测并打印出20多项结果。3.血清免疫球蛋白G亚类IgG有4个亚类,即IgG1、IgG2、IgG3、IgG4,其含量依次减少。4个亚类的生理特性和功能亦有所不同,如IgG1、IgG2和IgG3与抗原形成复合物可通过经典途径激活补体,其中以IgG3激活补体能力最强,而IgG4则发生聚合可通过替代途径激活补体。各亚类穿过胎盘的能力、与葡萄球菌A蛋白结合能力、与不同类型Fc段受体的结合能力都不完全相同。它们在免疫应答中的功能也不尽相同,如IgG1和IgG3对细菌和病毒抗原蛋白有应答作用,而IgG2对肺炎链球菌、A群链球菌和流感嗜血杆菌荚膜多糖抗原起主要的免疫应答作用,IgG4则与慢性过敏性刺激有关,甚至在脱敏后依然可对过敏原产生免疫应答,且有抑制IgE产生的作用。IgG亚类可能和感染复发、免疫缺陷和自身免疫性疾病有关,因而测定IgG亚类对上述疾病有重要意义。即使当总IgG水平在正常范围内,IgG的亚类分配也可能发生紊乱。由于4种亚类间结构差异较小,因而制备亚类抗血清较困难,目前主要用单克隆抗体检测。测定方法有放免法、单向扩散法和ELISA法。4.皮损皮损是皮肤因为受外界的病原微生物感染或者是体内的病变而造成的皮肤损伤。大多数 皮肤病 的皮肤损害的形状及排列都具有一定规律,清楚地认识皮损的形状与排列有助于皮肤病的诊断和观测皮肤病的进展及预后。触诊时注意检查皮损的坚硬度,如囊肿质软,检查损害在皮肤内的深度。

诊断标准

根据急性期皮损原发疹的多形性,有渗出液,瘙痒剧烈,对称发作的特点,做出诊断不难。

急性湿疹的治疗方法,急性湿疹怎么办,急性湿疹用药

急性湿疹诊疗知识

就诊科室:皮肤科,

急性湿疹一般治疗

急性湿疹西医治疗

(1)一般疗法:

①尽可能追寻病因,隔绝致敏源,避免再刺激。去除病灶,治疗全身慢性疾患,如消化不良、肠寄生虫,病、糖尿病,、精神神经异常、小腿静脉曲张等。

②注意皮肤卫生,勿用热水或肥皂清洗皮损,不任用刺激性止痒药物。

③禁食酒类、辛辣刺激性食品,避免鱼虾等易于致敏和不易消化的食物,注意观察饮食与发病的关系。

④劳逸结合,避免过度疲劳和精神过度紧张。

(2)全身疗法:

①抗组胺药物:

H1受体拮抗剂有镇静、止痒、减少渗出等作用,常用药有氯苯那敏(扑尔敏)4mg/次,3次/d,儿童0.35mg/(kg·d);赛庚啶2mg/次,3次/d;苯海拉明25mg/次,3次/d;亦可选择无中枢镇静副作用的药物,如特非那定60mg/次,2次/d;西替利嗪10mg/次,1次/d。可两种药物交替应用或联合应用,也可与H2受体拮抗剂联合应用,以增强疗效。

②非特异性脱敏治疗:

可用10%葡萄糖酸钙10ml或10%硫代硫酸钠10ml静脉注射,1次/d;或0.25%普鲁卡因20ml加维生素C 1~2g静脉注射,1次/d。

③糖皮质激素:

一般不主张应用,对急性期炎症显著且泛发者可考虑短期服用,如泼尼松20~40mg/d,见效后可酌情减量以至停用。

④抗生素:

对伴有细菌感染、发热、淋巴结肿大者,可选用如内服红霉素、环丙沙星或肌注青霉素等。

3.局部治疗

①在疾病初期仅有潮红、丘疹或少数小疱而无渗液,治宜缓和消炎,避免刺激,可选用湿敷或具有止痒作用的洗剂,常用2%~3%硼酸水湿敷,炉甘石洗剂或2%樟醇(冰片)5%明矾炉甘石洗剂等。如仅有潮红者可酌用硼酸滑石粉或祛湿散或滑石粉30g、寒水石粉10g、樟醇(冰片)2g混匀,一天多次频频扑洒。

②水疱糜烂渗出明显者,宜收敛、消炎,以促进表皮恢复,可选用防腐收敛性药液作湿敷或蒸发罨包,常用者如复方锌铜溶液,2%~3%硼酸水,0.5%醋酸铅或醋酸铝溶液,马齿苋煎水(60g加水2000~3000ml,煮沸15~20min后,冷却备用)。黄柏、生地榆煎水(黄柏、生地榆各30g加水1000ml煮沸15~20min后,冷却备用)。或用蒲公英、龙胆草、野菊花等煎水(同上方法)。有继发感染者可用0.1%依沙吖啶(利凡诺)溶液,对糜烂渗出较轻者或结痂期除用湿敷外,亦可用氧化锌油,10%碱式没食子酸铋氧化锌油膏、祛湿散或三妙散用植物油或甘草油适量调匀外用。

③急性湿疹,末期——落屑期,如处理不当,易使病程迁延复发或转为慢性。本期治疗原则宜保护皮损,避免外界刺激,促进角质新生,消除残余炎症,可应用清凉软膏、黄连软膏或一般乳剂。

急性湿疹辨证论治

急性湿疹中医治疗

(1)湿热并盛型:

法宜清热利湿、凉血解毒。方用龙胆泻肝汤,萆薢渗湿汤加减。热盛加生石膏、白茅根,毒热盛时加大青叶,大便燥结加大黄。亦可服用龙胆泻肝丸、防风通圣丸。

(2)脾虚湿盛型:

法宜健脾燥湿、养血润肤。方用除湿胃苓汤加减,湿盛渗出多时加萆薢、车前子,有热象舌苔黄、脉滑者去苍术、桂枝,加茵陈、黄柏、滑石。也可服除湿丸。

(3)血虚风燥型:

法宜养血疏风、除湿润燥。方用消风散或四物消风散加减,湿盛者加车前子、泽泻,痒甚者加蒺藜、苦参。亦可服养血安神丸配秦艽丸合用。

(4)针刺疗法:

可针刺曲池、足三里、血海、委中等穴。耳针可取肺、肾上腺、神门、内分泌等穴。

急性湿疹如何鉴别?

急性湿疹鉴别诊断

急性湿疹,需与接触性皮炎,相鉴别。

接触性皮炎,:患者有接触史,轻者局部仅有充血,境界清楚的淡红或鲜红色斑;重者可出现丘疹、水疱、大疱糜烂渗出等损害;刺激性强烈者可致皮肤坏死或溃疡;机体高度敏感时,可泛发全身。除瘙痒疼痛外,少数患者可有恶寒、发热、恶心、呕吐,等全身症状。

如何预防急性湿疹,急性湿疹的护理措施

急性湿疹预防

急性湿疹预防

1.去除病因

(1)尽管湿疹,的病因不易明确,但我们仍然应该详细询问病史, 进行必要的系统检查,尽量找出可能的病因,并加以去除。

(2)有过敏,体质的人,除了在衣食住行等方面尽量避免接触容易引起过敏的物质(详见病因中的致敏物)以外,还应加强身体锻炼,以便改善过敏体质状态。

2.避免刺激因素

湿疹一旦发生,作为患者,要尽量避免刺激因素,包括搔抓、开水烫洗、肥皂擦洗、饮酒及辛辣食物等,以免加重湿疹的病情。

3.早诊断、早治疗

根据临床瘙痒剧烈、多形性损害、有渗出倾向、好发四肢屈侧及容易反复发作的特点,容易诊断。对密集分布的红色丘疹、丘疱疹伴剧烈瘙痒,应早期治疗。由于早期湿疹大多属于急性期或亚急性期,因此外用药治疗应循序相应的原则。

4.过敏性体质或有过敏性家族史者

要避免各种外界刺激,如热水烫洗、搔抓、日晒等,尽量避免易致敏和刺激性食物。

5.生活要规律

注意劳逸结合。

6.衣着宜宽松

以减少摩擦刺激,勿使化纤及毛织品直接接触皮肤。

急性湿疹并发症,急性湿疹会引发什么疾病

急性湿疹并发症

急性湿疹并发症

如果存在化脓性感染灶,感染逐渐向外扩展,如未及时治疗,可在远隔部位,发生红斑、丘疹及水疱性损害,瘙痒剧烈,称为传染性湿疹,样皮炎,,其皮损红肿渗出较多,发展快,似急性湿疹,,但脓液更多。

病程一般为1—2周,如处理不当或反复发作可成慢性。

急性湿疹的病因,急性湿疹有哪些原因

急性湿疹病因主要病因:患者的过敏体质,日光、湿热、干燥、搔抓、摩擦、化妆品、肥皂、皮毛、燃料、人造纤维等

急性湿疹疾病病因

常见的内在因素如:胃肠功能紊乱、神经功能障碍、内分泌失调、体内有感染病灶、肠道寄生虫,等。

外界因素如:日晒、风吹、寒冷、搔抓以及接触肥皂、化妆品等均可诱发湿疹,。进食辛辣刺激性食物也可使某些人湿疹加重。

急性湿疹有哪些症状?

急性湿疹症状

早期症状:在早期或急性阶段,临床症状为成片的红斑和丘疹,或是肉眼未见的水疱,严重时出现大片渗液及糜烂;在亚急性状态,渗液减少并结痂,皮损处由鲜红变成暗红,无大片糜烂。

晚期症状:渗液更少或完全干燥而结痂,常与鳞屑混合而成鳞屑痂,皮损处颜色更暗或发生色素沉着,有时色素减少,在皮纹尤其活动程度较大的部位,容易发生裂口,长期摩擦搔抓引起苔藓样化

急性湿疹症状诊断

发病急,常呈对称分布,以头面、四肢和外阴部好发。常因剧烈瘙痒而经常搔抓,使病情加重。

表现为原发性及多形性皮疹。常在红斑基础上有针头到粟粒大小的丘疹、丘疱疹,严重时有小水疱,常融合成片,境界不清楚。

在损害的外周,上述多形性皮疹逐渐稀疏。瘙痒较重,常因搔抓使皮疹形成糜烂面,并有浆液性渗出及结痂。

在病程发展中,红斑、丘疹、水疱、脓疱、糜烂、结痂等各型皮疹可循序出现,但常有2-3种皮疹同时并存或在某一阶段以某型皮疹为主。

如伴有继发感染可形成脓疱、脓液及脓痂,相应淋巴结可肿大。感染严重时可伴有发热等全身症状。

自觉症状有剧烈瘙痒和灼热感,可阵发加重,尤以晚间加剧,影响睡眠及工作。

急性湿疹诊疗知识

最佳就诊时间:无特殊,尽快就诊

就诊时长:初诊预留2天,复诊每次预留1天

复诊频率/治疗周期:门诊治疗:每周复诊至 瘙痒缓解后,不适随诊。

就诊前准备:无特殊要求,注意休息。

急性湿疹基本知识

就诊科室:皮肤科,

常用药品:皮敏消胶囊,除湿止痒软膏,热痱搽剂,

食材禁忌菜谱禁忌小吃禁忌特产禁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