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4-06-25 15:03:10

阳虚

阳虚是病证名。指阳气不足或功能衰退的证候。《素问·调经论篇》:“阳虚则外寒。”通常多指气虚或命门火衰,因气与命门均属阳,故名。肺主气,气虚多属肺气虚或中气不足,因而卫表不固,故外寒;阳虚则阴盛,故命门火衰亦多见功能衰惫,浊阴积潴的病证。此外,阳虚亦可见于心阳虚或脾阳虚。症见面色白、手足不温、怕冷、易出汗、大便稀、小便清长、口唇色淡、口淡无味、食欲不振、舌质淡、苔白而润、脉虚弱等。治宜温补阳气。

阳虚的饮食,食疗,阳虚吃什么好

阳虚饮食原则

阳虚饮食保健

 1.心阳暴脱证是继发在心阳虚,基础上,因此,饮食的调理是重要的辅助治疗。此证患者,应进食高蛋白,高碳水化合物的饮食。忌辛辣、慎油腻及难于消化的食物。

2.食疗方:

(1)用黄芪30克、鹿茸3克,取3~5斤重鸭一只,剖去内脏洗净,文火炖烂。食纳尚好者,食鸭肉并喝汤;若胃纳不佳者仅喝汤即可。

(2)用冬虫夏草30克、精羊肉3斤,小火炖烂后食之。

(3)獖猪(阉猪)心一个破开带血,用人参20克、当归30克,装入心中煮熟,去药吃猪心。

(4)s心理疗法:

由于本证病情十分凶险而危急,病人往往极为紧张,这样常加重病情,引起猝死,。此时医护人员一方面给予镇痛药以迅速止痛,另一方面劝慰病人,使其安静卧床休息,不使病人焦急烦躁,导致病情恶化。

阳虚的护理_护理注意事项_饮食禁忌

阳虚一般护理

阳虚护理

1.在心阳虚,脱证的过程中,出现腹胀、便秘,时,必须注意加强床边护理。因为在心阳虚脱时,已无力运行气血,脾胃由多气多血之脏腑变为少气少血,使胃肠功能受到影响,而发生腹胀、便秘。此时可用番泻叶每日10克或30克晨间开水泡服,一般6~8小时可排便。也可用生脉承气汤(人参、麦冬、五味子、芒硝、厚朴、制大黄)既可扶正益心气,养心阴,又可通里攻下通便,一般一付即见效果。

2.心阳虚脱的病人,常见脉律不整,一旦脉象出现促、结、代等不整脉时,要高度警惕,密切观察脉率的变化,除积极抓紧治疗外,又可防止因严重心气贯脉不匀,心阳进一步虚脱引起心脏骤停而淬死。

3.医护人员要告械病人在心阳虚脱时,必须绝对卧床休息,不要过早活动,一定要交待卧床休息的必要条件。

阳虚检查,阳虚诊断

阳虚常见检查

1.尿常规

尿常规在临床上是不可忽视的一项初步检查,不少肾脏病变早期就可以出现蛋白尿或者尿沉渣中有形成分。一旦发现尿异常,常是肾脏或尿路疾病的第一个指征,亦常是提供病理过程本质的重要线索。

2.动脉血气分析

动脉血气分析是指对各种气体、液体中不同类型的气体和酸碱性物质进行分析的技术过程。其标本可以来自血液、尿液、脑脊液及各种混合气体等,但临床应用最多的还是血液。血液标本包括动脉血、静脉血和混合静脉血等,其中又以动脉血气分析的应用最为普遍。

3.血常规

血液检验就是对血液中的有形成分即红细胞、白细胞及血小板这三个系统的量和质进行检测与分析。这三个系统与血浆组成了血液,血液不停地流动于人体的循环系统中,参与机体的代谢及每一项功能活动,因此血液对保证机体的新陈代谢、功能调节以及人体的内外环境的平衡起重要作用。

阳虚就诊指南

阳虚就诊指南针对阳虚患者去医院就诊时常出现的疑问进行解答,例如:阳虚挂什么科室的号?阳虚检查前的注意事项?医生一般会问什么?阳虚要做哪些检查?阳虚检查结果怎么看?等等。阳虚就诊指南旨在方便阳虚患者就医,解决阳虚患者就诊时的疑惑问题。

典型症状

畏寒、气虚阳衰、舌胖有齿痕

建议就诊科室

中医科

最佳就诊时间

无特殊,尽快就诊

就诊时长

初诊预留1天,复诊每次预留半天

复诊频率/诊疗周期

门诊治疗:每周复诊至 怕冷缓解后,不适随诊。

就诊前准备

无特殊要求,注意休息。

常见问诊内容

1、描述就诊原因(从什么时候开始,有什么不舒服?)2、不适的感觉是否由明显的因素引起?3、有无畏寒肢冷、面色苍白等伴随症状?4、是否到过医院就诊,做过那些检查,检查结果是什么?5、治疗情况如何?6、有无药物过敏史?

重点检查项目

1.尿常规尿常规在临床上是不可忽视的一项初步检查,不少肾脏病变早期就可以出现蛋白尿或者尿沉渣中有形成分。一旦发现尿异常,常是肾脏或尿路疾病的第一个指征,亦常是提供病理过程本质的重要线索。2.动脉血气分析动脉血气分析是指对各种气体、液体中不同类型的气体和酸碱性物质进行分析的技术过程。其标本可以来自血液、尿液、脑脊液及各种混合气体等,但临床应用最多的还是血液。血液标本包括动脉血、静脉血和混合静脉血等,其中又以动脉血气分析的应用最为普遍。3.血常规血液检验就是对血液中的有形成分即红细胞、白细胞及血小板这三个系统的量和质进行检测与分析。这三个系统与血浆组成了血液,血液不停地流动于人体的循环系统中,参与机体的代谢及每一项功能活动,因此血液对保证机体的新陈代谢、功能调节以及人体的内外环境的平衡起重要作用。

诊断标准

除阳虚的一般证候畏寒怕冷,四肢不温;完谷不化;精神不振;舌淡而胖,或有齿痕;脉象沉细外,特定脏器兼证可供辨别。1.心阳虚兼见心悸心慌,心胸憋闷疼痛,失眠多梦,心神不宁。2.肝阳虚兼见头晕目眩,两胁不舒,乳房胀痛,情绪抑郁。3.脾阳虚兼见食欲不振,恶心呃逆,大便稀溏,嗳腐吞酸。4.肾阳虚兼见腰膝酸软,小便频数或癃闭不通,阳痿早泄,性功能衰退。5.肺阳虚咳嗽气短,呼吸无力,声低懒言,痰如白沫。

阳虚的治疗方法,阳虚怎么办,阳虚用药

阳虚诊疗知识

就诊科室:中医科,治疗费用:市三甲医院约(300 —— 500元)治愈率:治疗方法:药物治疗,

阳虚辨证论治

阳虚中医治疗

法则: 回阳救逆,益气固脱。

施治方法:

(一)内服方药

基本方药:

(1)参附龙牡汤加味:炙党参20克(或红参10克)、附片10克、炙黄芪15克、煅龙骨15克、煅牡蛎15克、山萸肉15克、肉桂6克。本方适用于心阳暴脱偏于亡阳者。

(2)芪附汤加味:炙黄芪15克、熟附片10克、西洋参10克、麦冬10克、五味子8克、山萸肉10克。本方适用于心阳暴脱偏于亡阴者。以上方药,水煎取汁300毫升,每日1剂,温服,每日3次。

2.加减变化:

喘急不能卧者可于基本方中加黑锡丹10克、蛤蚧粉6克,以益元补肾,摄纳肾气。若见阴伤,症见舌质偏红,脉细数无力加玉竹15克、天冬10克、太子参30克以养阴生津。若兼见胸部闷窒者,宜加沉香10克、檀香10克理气舒胸。若兼见痰浊阻滞,胸满闷痛、舌苔腻浊加陈皮10克、枳壳10克、胆星10克、佛手12克以理气化湿,疏畅气机。若兼见心胸疼痛剧烈者加丹参15克、藏红花6克、郁金12克、三七6克或用冠心苏台丸1粒等以活血化瘀,理气止痛。若兼见心气贯脉不匀,脉见结代者可在基本方(1)中重用炙甘草10克、桂枝10克、麦冬10克、苦参10克等。

(二)外敷药物:

亦可生姜、桂枝、樟脑、冰片、松节油、木瓜、阿魏、羌活、当归、没药等制成狗皮膏,贴于心绞痛,的疼痛敏感区,每2天换一次,停药一天,连贴2~3次为一疗程。

施治要点:

(一)心阳暴脱证,

多见于真心痛、厥心痛而致厥脱,者,可用高丽参(即朝鲜参)粉3克 当收缩压低于12kpa时,即频灌服之,可温和地、持久地升高血压,,改善厥脱症情。

(二)在心阳暴脱时,

以大剂量的人参、附片、龙骨、牡蛎等因阴寒极甚,造成格拒而药不入者,可加用薤白30克,仿白通汤意,颇有效果。(三)心阳暴脱在使用人参、附子时若汗出过多者人参量一定要多于附子,而四肢厥冷严重者附子量大于人参,或加用干姜以助药力。

针灸保健

1. 针刺:

镇痛是关键。可立即用度冷丁10毫克,用注射用水稀释至5毫升,垂直刺入内关(双),得气后加强刺激,每穴2.5毫升, 5~10分钟疼痛消失。若无缓解,可在间使(双)穴各再注2.5毫升,可加强镇痛效果。

2.艾灸:

主灸关元、神阙,火柱艾灸,并配合刺关元、气海、足三里行补法,留针10分钟。

推拿按摩

可按揉心俞、厥阴俞、隔俞、内关,均取双穴,每穴按揉50次,揉力以患者感到痠胀,且能耐受为度。

阳虚如何鉴别?

阳虚鉴别诊断

阴虚指精血或津液亏损的病理现象。因精血和津液都属阴,故称阴虚,多见于劳损久病或热病之后而致阴液内耗的患者。由于阴虚不能制火.火炽则灼伤阴液而更虚,两者常互相影响。阴虚主症为五心烦热或午后潮热,.盗汗.颧红.消瘦.舌红少苔等。

如何预防阳虚,阳虚的护理措施

阳虚预防

阳虚并发症,阳虚会引发什么疾病

阳虚并发症

常见并发症:发作性睡病,类风湿性关节炎肾损害,恶寒发热,新生儿泪囊炎,类风湿性关节炎,副鼻窦炎,颅咽管瘤,脑血管瘤,脑囊虫病,垂体性侏儒症,

阳虚并发症

阳虚,体质的人最容易患的是痹症。

阳虚的病因,阳虚有哪些原因

阳虚病因主要病因:先天不足,禀赋虚弱;房室不节,肾气亏损;劳倦过度,耗损正气,形气受伤等

阳虚疾病病因

多因素体阳气虚弱;或外感阴寒之邪,阳气受损;或年老阳衰;或房室过度,损伤肾阳。

阳虚有哪些症状?

阳虚症状

典型症状:畏寒怕冷,四肢不温;精神不振,阳气不足,细胞的生命活动衰退,所以表现为萎靡懒动;舌淡而胖,或有齿痕,体内水分的消耗与代谢,取决于阳气的蒸腾作用。如果阳气衰微,对水液蒸腾消耗不足,则多余水分蓄积体内,导致舌体胖大。舌体胖大,受牙齿挤压而出现齿痕;脉象沉细,阳气不足,不能鼓动脉管,所以脉象沉细无力。

相关症状:怕冷,气虚阳衰,舌胖有齿痕,小便清长,脉沉缓或沉细,面色苍白,舌苔白润,

阳虚症状诊断

 1、畏寒怕冷,四肢不温 

这是阳虚,最主要的症状。阳气犹如自然界的太阳,阳气不足,则内环境就会处于一种“寒冷”状态。

2、完谷不化 

指的是大便中夹杂未消化食物。古人对此现象的产生有一个形象的比喻,食物的消化就好比要把生米煮成熟饭,胃就好比是煮饭的锅子,而阳气就好比是煮饭用的火,没有“火”,米就无法煮成“饭”。所以当阳气不足时,则进入胃中的食物也就无法很好地“腐熟”(消化),而直接从肠道排出。

3、精神不振 

阳气不足,细胞的生命活动衰退,所以表现为萎靡懒动。

4、舌淡而胖,或有齿痕 

体内水分的消耗与代谢,取决于阳气的蒸腾作用。如果阳气衰微,对水液蒸腾消耗不足,则多余水分蓄积体内,导致舌体胖大。舌体胖大,受牙齿挤压而出现齿痕。

5、脉象沉细 

阳气不足,不能鼓动脉管,所以脉象沉细无力。

阳虚诊疗知识

最佳就诊时间:无特殊,尽快就诊

就诊时长:初诊预留1天,复诊每次预留半天

复诊频率/治疗周期:门诊治疗:每周复诊至 怕冷缓解后,不适随诊。

就诊前准备:无特殊要求,注意休息。

阳虚基本知识

就诊科室:中医科,

治疗费用:市三甲医院约(300 —— 500元)

治愈率:100%

治疗方法:药物治疗,

常用药品:刺五加片,龟芪参口服液,四子填精胶囊,

食材禁忌 菜谱禁忌 小吃禁忌 特产禁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