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4-06-03 02:40:13

颅底骨折

颅底骨折是由于多种原因造成颅底几处薄弱的区域发生的骨折。

颅底骨折的饮食,食疗,颅底骨折吃什么好

颅底骨折饮食宜忌

饮食适宜:1宜吃降低颅内压的食物;2宜吃富含钙磷元素的食物;3宜吃富含优质蛋白质的食物。宜吃食物宜吃理由食用建议海带海带富含有大量的甘露醇,甘露醇具有脱水的作用,降低颅内压,有缓解患者颅内压增强引起的头痛,恶心等症状。每天200-300克为宜。排骨排骨是富含有大量钙磷元素的食物,可以促进钙磷的吸收,使骨折恢复加快,有利于患者的恢复。每天200-300克炖汤喝。牛奶牛奶富含有大量的优质蛋白质营养物质,可以起到增强人体免疫力,提高抗病能力的作用,有利于患者的恢复。每天300-500毫升为宜。热饮为佳饮食禁忌:1忌吃腌制的食物;如咸蛋、咸鱼、咸肉;2忌吃辛辣刺激的食物;如辣椒、花椒、胡椒;3忌吃容易产气的食物;如洋葱、红薯、黄豆。忌吃食物忌吃理由忌吃建议咸鱼咸鱼富含有大量的盐分,容易导致水钠储溜,加重水肿,不利于患者身体的恢复的。宜吃低盐低脂的食物。辣椒辣椒的刺激性是比较大的,容易影响肠道对营养物质的吸收,不利于骨折的恢复。宜吃清淡的食物。红薯红薯是属于容易产气的食物,容易导致肠道胀气,腹部胀满,影响对营养物质的吸收,不利于患者的恢复。宜吃容易消化不产气的食物。

颅底骨折饮食原则

1.颅底骨折吃哪些食物对身体好:

饮食护理颅底骨折病人的饮食要营养丰富、易消化。

饮食要富含高蛋白和丰富的维生素,多吃蔬菜、水果等,以保持大便通畅,防止便秘。

必要时应用开塞露或灌肠,以免用力大便增高颅内压。

2.颅底骨折最好不要吃哪些食物:

不宜进食刺激性和坚硬、需用力咀嚼的食物。

(以上资料仅供参考,详细请咨询医生)

颅底骨折的护理_护理注意事项_饮食禁忌

颅底骨折一般护理

一、颅底骨折绝大部分不需手术,伤后一周内漏口常能自行愈合,请您不必担心。但也不可因症状轻微而疏忽大意,如有不适请及时告知医护人员。总之,保持良好的心情是您早日康复的重要保障。

1、请进高热量、高蛋白、丰富维生素、清淡易消化的软食,宜少量多餐,勿暴饮暴食。

2、禁食烟酒、辛辣、生冷等刺激性食物。

3、勿饮浓茶、咖啡、可乐等兴奋大脑的饮料。

4、当您自觉抬高头部或端坐时头痛加重,请及时补充大量的白开水,大于2000ml/日。

二、出院保健:

1、颅骨的愈合多属纤维性愈合,线形骨折后,小儿约需1年,成人则需25年才可望达到骨性愈合。

2、请勿挖耳、抠鼻,也勿用力屏气排便、咳嗽、擤鼻或打喷嚏,以免鼻窦或乳突气房内的空气被压入或吸入颅内,导致气颅和感染。

3、请多食芹菜、豆制品、芝麻、香蕉等粗纤维食物,以保持大便通畅并养成定时排便的良好习惯。

4、请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8小时/日。

5、劳逸结合,可进行散步、慢跑等运动,以不感到头痛、头晕为宜。

6、请注意保护您的头部,避免外力的碰撞。

7、如有剧烈头痛、眩晕、呕血等不适请及时到医院就诊。

8、请遵医嘱服药,勿自行停药或擅自减量。

颅底骨折检查,颅底骨折诊断

颅底骨折常见检查

检查名称检查部位检查科室检查作用
头颅平片,头部核医学头颅平片用于...
颅脑CT,颅脑脑外科 肿瘤颅脑CT检查能...

一、检查

颅骨X线平片检查仅30~50%能显示骨折线,必要时行颅基位片,断层摄片或CT扫描等检查。

1、对单纯颅底骨折无合并脑损伤者,检查专案以基本检查为主。

2、伤情较重,疑有颅内血肿、癫痫发作或脑干损伤者应行头颅CT检查,以了解颅内深部情况,头颅磁共振成像能更清楚地显示大脑脑干情况。

3、颅底X线相诊断率不高,不要求常规拍照,且投照时体位可使伤情加重,更不宜于急性期拍摄。

颅底骨折就诊指南

颅底骨折就诊指南针对颅底骨折患者去医院就诊时常出现的疑问进行解答,例如:颅底骨折挂什么科室的号?颅底骨折检查前的注意事项?医生一般会问什么?颅底骨折要做哪些检查?颅底骨折检查结果怎么看?等等。颅底骨折就诊指南旨在方便颅底骨折患者就医,解决颅底骨折患者就诊时的疑惑问题。

颅底骨折的治疗方法,颅底骨折怎么办,颅底骨折用药

颅底骨折诊疗知识

就诊科室:脑外科,治疗费用:不同医院收费标准不一致,市三甲医院约(5000 —— 20000元)治愈率:治疗周期:治疗方法:手术治疗、药物治疗、对症治疗,

颅底骨折一般治疗

一、西医治疗

1、这类骨折多数无需特殊治疗,而要着重处理合并的脑损伤和其他并发损伤。耳鼻出血和脑脊液漏,不可堵塞或冲洗,以免引起颅内感染。多数脑脊液漏能在两周左右自行停止。持续四周以上或伴颅内积气经久不消时,应及时手术,进行脑脊液瘘修补,封闭瘘口。对碎骨片压迫引起的视神经或面神经损伤,应尽早手术去除骨片。伴脑脊液漏的颅底骨折属于开放伤,均需给予抗生素治疗。

颅底骨折如何鉴别?

一、诊断:

1)颅前窝骨折:眶周皮下及眼球结合膜下瘀血,表现“熊猫”眼征。鼻腔流血并伴脑脊液鼻漏。可合并嗅神经、视神经、脑垂体、丘脑和额叶脑挫伤症状。

2)颅中窝骨折:外耳道流血并脑脊液耳漏,常伴有听神经、面神经、三叉神经、外展神经和颞叶脑损伤症状。少数患者合并颈内动脉-海绵窦瘘或外伤性动脉瘤。

3)颅后窝骨折:乳突皮下瘀血、肿胀、压痛,有时咽后壁肿胀、瘀血或脑脊液漏。可合并舌咽神经、迷走神经、副神经、舌下神经和小脑、脑干损伤症状。

如何预防颅底骨折,颅底骨折的护理措施

颅底骨折预防

一、预防

1.急救

颅底骨折后,很快会出现颅内出血,病人出现呼吸困难,昏迷等症状。急救者应清除病人口腔内的呕吐物和血块,头向一侧牵拉出舌头,以防舌头后附和呕吐物反流到气管造成窒息。

颅内血液可渗入组织疏松的眼眶周围形成血肿,并使眼球突出。此时,切勿用棉球、纱布或其它物品填塞。因为可造成血液反流,引起颅内压升高,细菌也能趁机逆行到颅内引起脑膜发炎。此时,急救者应用消毒棉花或纱布轻擦流出的血液,保持局部清洁,速送医院。

2.其他注意事项

在将病人送往具备开颅手术的医院途中,要密切注意病人的神态、呼吸和脉搏,如有反常,及时采取相应的急救措施

颅底骨折并发症,颅底骨折会引发什么疾病

颅底骨折并发症

常见并发症:耳聋,

1.颅前窝骨折伴有脑脊液鼻漏和嗅、视神经的损伤。

2.颅中窝骨着横行骨折病人可有第5、6、7或8对颅神经的损伤;而纵形骨折则往往造成传导性耳聋;皆可造成脑脊液鼻漏和鼓室积血。

颅底骨折的病因,颅底骨折有哪些原因

颅底骨折病因

一、病因

1.颅盖骨折延伸而来。

2.暴力作用于附近的颅底平面。

3.头部挤压伤,暴力使颅骨普遍弯曲变形所致。

4.个别情况下,垂直方向冲击头顶部或从高处坠落时,臀部着地。

颅底骨折有哪些症状?

颅底骨折症状

典型症状:头部创伤史、头皮肿胀、“熊猫”眼征、鼻出血、脑脊液鼻漏、耳出血、脑脊液耳漏

相关症状:吞咽困难,耳漏,声音嘶哑,

一、症状诊断

1.颅前窝骨折:常累及额骨眶板和筛骨,引起的出血经前鼻孔流出;或流进眶内,眶周皮下及球结合膜下形成瘀血斑,称之“熊猫”眼征。骨折处脑膜破裂时,脑脊液可经额窦或筛窦由前鼻孔流出,成为脑脊液鼻漏,空气也可经此逆行进入颅腔内形成颅内积气。筛板及视神经管骨折可引起嗅神经和视神经损伤。

2.颅中窝骨折:常累及颞骨岩部,脑膜和骨膜均破裂时,脑脊液经中耳由鼓膜裂孔流出形成脑脊液耳漏;如鼓膜完好,脑脊液则经咽鼓管流往鼻咽部,常合并第Ⅶ或Ⅷ颅神经损伤。如骨折累及蝶骨和颞骨内侧可伤及脑垂体和第Ⅱ、Ⅲ、Ⅳ、Ⅴ及Ⅵ颅神经。如果伤及颈内动脉海绵窦段可形成颈内动脉海绵窦瘘而出现搏动性突眼;颈内动脉如在破裂孔或在颈内动脉管处破裂,则可发生致命性鼻出血或耳出血。

3.颅后窝骨折:骨折累及颞骨岩部后外侧时,多在伤后2~3日出现乳突部皮下瘀血。骨折累及枕骨基底部时可在伤后数小时出现枕下部肿胀及皮下瘀血;骨折累及枕大孔或岩骨尖后缘,尚可出现个别或全部后组颅神经(即Ⅸ~Ⅻ颅神经)受累的症状,如声音嘶哑,吞咽困难。

颅底骨折基本知识

就诊科室:脑外科,

治疗费用:不同医院收费标准不一致,市三甲医院约(5000 —— 20000元)

治愈率:85%

治疗周期:2-3个月

治疗方法:手术治疗、药物治疗、对症治疗,

相关检查:头颅平片,颅脑CT,

常用药品:麝香接骨胶囊,骨炎灵片,23价肺炎球菌多糖疫苗,

食材禁忌 菜谱禁忌 小吃禁忌 特产禁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