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4-02-13 16:20:17

五迟

五迟是指立迟、行迟、发迟、齿迟和语迟,为小儿生长发育迟缓的疾病。《医宗金鉴·幼科心法要诀》:“小儿五迟之证,多因父母气血虚弱,先天有亏,致儿生下筋骨软弱,行步艰难,齿不速长,坐不能稳,要皆肾气不足之故。”

五迟的饮食,食疗,五迟吃什么好

五迟饮食宜忌

饮食适宜:1.宜吃无苯丙氨酸的食物;2.宜吃低蛋白质的食物;3.宜吃高维生素的食物。宜吃食物宜吃理由食用建议牛 初 乳维生素含量丰富,不含有蛋白质,避免诱发苯丙氨酸的蓄积。50g清炒食用,也可煮汤。萝卜具有利尿作用,适合本病患儿使用。50g清煮。青菜不含有蛋白质,本病患儿重点是不能进食含有蛋白的食物。100g每天,清炒食用。饮食禁忌:1.忌吃含有蛋白质的食物;2.忌吃含有苯丙氨酸的食物。忌吃食物忌吃理由忌吃建议牛奶含有蛋白质以及苯丙氨酸都比较丰富,可造成智力障碍。换吃无蛋白质的食物。精 瘦肉含有丰富的蛋白质,以及卵磷脂,对正常人而言很营养,对本病患儿可直接影响其智力发育。换吃清淡的无蛋白质的食物。

五迟饮食原则

五迟饮食保健

五加皮粥:

五加皮研末,每次取3克,调于稀粥中服用,每日3次。适用于腰脊脚膝筋骨弱而立迟、行迟者。

猪蹄筋汤:

猪蹄筋30克,杜仲10克,怀牛膝10克,桑寄生10克。先将猪蹄筋用清水浸一夜,翌日用开水浸泡4小时,再用清水洗净,与各药一起放人砂锅内,加水250毫升,煎成半碗水左右,去药渣,加盐调味,饮汤吃筋。主治筋骨腰膝乏力而立迟、行迟者。

黑豆芝麻糊:

黑豆、黑芝麻、核桃仁各等量,白糖适量。将黑豆、黑芝麻各炒熟研末,核桃仁炒熟切成碎块,加入白糖混和,每取50克,开水冲服。适用于发迟及头发枯黄。

益智丸:

益智仁、远志各等量,桂圆肉适量。先将远志和益智仁研成细末,再与桂圆肉共捣,制成丸,每丸10克重。每日早晨服1丸,用莲子汤送下。有益智补脑之功效,主治智力迟钝及语迟。

五迟检查,五迟诊断

五迟常见检查

检查名称检查部位检查科室检查作用
四肢的骨和关节平片,骨 上肢 下肢——用于确认骨折...
肾功能,血液血管 其他肾 保健科肾功能检查是...
肝脏超声检查,肝病是各种肝病的...
肝功能,血液血管 肝肝病肝功能是反映...
婴儿智力测试,颅脑——婴儿智力测试...
肾脏B超,——肾脏超声检查...

五迟就诊指南

五迟就诊指南针对五迟患者去医院就诊时常出现的疑问进行解答,例如:五迟挂什么科室的号?五迟检查前的注意事项?医生一般会问什么?五迟要做哪些检查?五迟检查结果怎么看?等等。五迟就诊指南旨在方便五迟患者就医,解决五迟患者就诊时的疑惑问题。

五迟的治疗方法,五迟怎么办,五迟用药

五迟诊疗知识

就诊科室:中医科,治疗费用:市三甲医院约(500 —— 1000元)治愈率:治疗周期:治疗方法:中医药物治疗,

五迟辨证论治

五迟中医治疗

五迟,的治疗总原则:本病以虚证为主,治疗多运用补养肝肾,补心养血和气血双补等方法。

一、儿童五迟,辨证论治

肝肾亏损

【证见】 面色发白,目无神采,智力迟钝,筋骨痿弱,站立、行走或长齿迟,缓,囟门宽大难合。舌,质淡,脉细弱。

【治法】 补益肝肾。

【方药】

1.主方加味六味地黄丸(吴谦《医宗金鉴》)加减 .

处方:山茱萸10克,熟地黄15克,山药10克,牡丹皮lO克,泽泻10克,茯苓10克,补骨脂10克,巴戟天10克,肉苁蓉10克,怀牛膝10克,桑寄生10克,炙甘草6克。水煎服,每日l剂。

2.中成药

(1)大补元煎丸,口服,每次3-5克,每日2次。

(2)健步丸,口服,每次3—5克,每日2次。

(3)壮腰健肾丸(片),口服,小蜜丸每次3克,片剂2-4片,每日2-3次。

3.单方验方滋肾充脑方(李浩澎《难证奇方妙用》)

处方:益智仁120克,炒白术、熟地黄、炙甘草、炒杜仲、巴戟天、山茱萸、肉苁蓉、牛膝、菟丝子、当归、山药、连翘各60克,鹿茸、砂仁各70克,枸杞子90克。共研细末,装入胶囊,每粒含0.3克。l岁以内每次l粒,1~2岁每次2粒,2岁以上每次3粒,每日3次,连服4-8个月。

心气不足

【证见】 面色发白,智力不健,神情呆钝,语言发育迟缓,,数岁不语,或言语不清晰。舌淡,脉细弱。

【治法】 补心养血。

【方药】

1.主方菖蒲丸(吴谦《医宗金鉴》)加减

处方:党参10克,石菖蒲6克,麦冬10克,远志6克,川芎6克,当归6克,乳香3克,朱砂0.3克(冲),丹参6克,茯苓10克,酸枣仁6克。水煎服,每日1剂。

2.中成药

(1)补肾益脑片,口服,每次2—4片,每日2次。

(2)安神,补气丸,口服,每次5-10粒,每日1-2次。

(3)安神定志丸,口服,每次1/4一1/2丸,每日2次。

3.单方验方益智散(王烈验方)

处方:当归、茯苓、益智仁各10克,石菖蒲、远志、黑芝麻、鱼鳔各7.5克。水煎服,每日l剂。或研末,每次服1.5克,每日3次,20日为1个疗程,连服4个疗程,每2个疗程中间休药10日。

气血虚,弱

【证见】 肌肤苍白,精神不振,疲倦乏力,,头发稀疏萎黄。舌淡,脉细弱。

【治法】 补益气血。

【方药】

1.主方八珍汤(薛己《正体类要》)加减

处方:党参10克,茯苓10克,白术10克,当归6克,川芎6克,白芍6克,熟地黄10克,炙甘草6克,何首乌10克,菟丝子6克。水煎服,每日1剂。

2.中成药

(1)八珍丸,口服,每次3克,每日2次。

(2)七宝美髯丹,口服,每次3克,每日2次。

(3)人参卫生丸,口服,每次1/3丸,每日2-3次。

3.单方验方调元散(曾世荣《活幼心书》)

处方:干山药10克,人参、白茯苓、茯神、白术、白芍、熟地黄、当归、黄芪各5克,川芎、炙甘草各6克,石菖蒲4克。水煎服,每日l-2剂。

二、儿童五迟其他疗法

1.外治法

(1)将赤小豆研为细末,用酒调和,涂舌之上下,每日1次。适用于语迟者。

(2)取当归、生地黄、肉苁蓉各等量,研成细末,用黑豆煎汤取液调和成膏,涂于头部,每日1次。适用于小儿头发久不生。

2.针灸,疗法

(1)针刺,肝俞、肾俞、悬钟、阳陵泉、足三里等穴,用补法。适用于立迟、行迟,者。

(2)艾灸,心愈穴或足两踝,每次三壮,每日1次。适用于语迟者。

(3)取胎盘组织液2毫升,或维生素B12,和Bl各1支,分别注射足三里、三阴交、阳陵泉,每日或隔日1次。适用于立迟、行迟者。

3.推拿疗法 

推补脾,经、推补肾经,分手阴阳,揉一窝风,清板门,逆运八卦,清天河水。

五迟如何鉴别?

五迟鉴别诊断

患儿如因壮热,、昏迷,、抽搐,或外伤所致的生长发育迟缓,则不属本证之范畴。

如何预防五迟,五迟的护理措施

五迟预防

五迟并发症,五迟会引发什么疾病

五迟并发症

常见并发症:应激反应及适应障碍,新生儿泪囊炎,脑血管瘤,脑囊虫病,垂体性侏儒症,新生儿反应低下,发作性睡病,副鼻窦炎,颅咽管瘤,痴呆综合征,

五迟并发症

生长发育迟缓,智力低下,。

五迟的病因,五迟有哪些原因

五迟病因主要病因:先天胎禀不足,肝肾亏损,后天失养,气血虚弱或有家族史、难产史等

五迟疾病病因

五迟,之因,为先天胎禀不足,肝肾亏损,后天失养,气血虚弱所致。肾主骨生髓,为生长发育之本;齿为骨之余,髓之所养;肝主筋,筋束骨而运动枢利。若肝肾之气亏,则骨弱筋痿,,故见立迟、行迟、齿迟之证。语言为智慧的表现,为心所主;若心气不足,则智力不发达,而语言迟缓。发为血之余、肾之苗;若肾气不充,血虚失养,故见发迟。

五迟有哪些症状?

五迟症状

典型症状:筋骨痿弱,发育迟缓,头发稀少,色泽无华,坐起、站立、行走、生齿及语言等均明显迟于正常同龄小儿

五迟症状诊断

儿童五迟,诊断要点

患儿筋骨痿弱,发育迟缓,头发稀少,色泽无华,坐起、站立、行走、生齿及语言等均有明显迟于正常同龄小儿,常伴智力低下,。

患儿如因壮热、昏迷、抽搐或外伤所致的生长发育迟缓,则不属本证之范畴。

儿童五迟辨证分析

五迟之因,为先天胎禀不足,肝肾亏损,后天失养,气血虚弱所致。肾主骨生髓,为生长发育之本;齿为骨之余,髓之所养;肝主筋,筋束骨而运动枢利。若肝肾之气亏,则骨弱筋痿,,故见立迟、行迟、齿迟之证。语言为智慧的表现,为心所主;若心气不足,则智力不发达,而语言迟缓。发为血之余、肾之苗;若肾气不充,血虚失养,故见发迟。

本病的辨证应首先辨别证的轻重:

一般而言,后天失养而致,病程短者,病症较轻;先天不足而致,病程长者,病症较重。其次要辨别病在何脏:立迟、行迟、齿迟多为肝肾亏损;语迟、智力迟钝多因心气不足。

五迟基本知识

就诊科室:中医科,

治疗费用:市三甲医院约(500 —— 1000元)

治愈率:80%

治疗周期:3-5年

治疗方法:中医药物治疗,

相关检查:四肢的骨和关节平片,肾功能,肝脏超声检查,肝功能,婴儿智力测试,

食材禁忌菜谱禁忌小吃禁忌特产禁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