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4-07-01 01:56:02

疰夏

疰夏是一种季节性病症,主要源于天气的暑热和体质的虚弱。古人预防疰夏一般也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从“立夏”开始,这一时段的习俗很多,比如上海人就有立夏之日吃茶叶蛋的风俗;第二阶段则从夏天开始,有关“夏至防疰夏”,各地都有一些“吃”的风俗,近人胡朴安在《仪征岁时记》中记载道:“夏至节,人家研豌豆粉,拦蔗霜为糕,馈送亲戚,杂以桃杏花红各果品,谓食之不疰夏”。

疰夏的饮食,食疗,疰夏吃什么好

疰夏饮食原则

疰夏饮食保健

夏季的饮食原则应为健脾利湿,宜采用淡补、清补原料,如木耳、番茄、黄瓜、藕、豆腐、米仁、冬瓜、绿豆、胡萝卜、茄子、鸭子、鲫鱼、鹌鹑等。水果从冰箱里拿出来不要马上吃,稍微放一会再吃。

每年夏天都会“疰夏,”的人,可以在立夏之前,用党参、五味子、麦冬、当归、陈皮、青皮、甘草、黄柏、神曲煎汤,一日两次服用,连续服用一周左右,能有效预防“疰夏”。而已经发生“疰夏”的人,在食物选择上也要因人而异,体质偏实的人选清暑泻热的食物,年老体弱的人则应选益气养阴的食物。

特别介绍几款消暑料理,既健康又美味,健脾养胃,对解除“疰夏”很有帮助,不妨一试。

党参茯苓白术鲫鱼汤

原料:鲫鱼一条,约250克,党参、茯苓、白术各10克,甘草3克

方法:党参、茯苓、白术、甘草煎煮取备用,鲫鱼去鳞去内脏,加油煸一下,两面翻一下,加入料酒、葱姜,放入适量水煮沸后与中药同煮,加入调味品,还可适当加入胡椒粉调味。

作用:功效健脾益气,燥湿养胃。要提醒的是,富含蛋白质的食物光吃汤不吃肉,是不补的。因为蛋白质到一定温度后凝固了,很难融入水中,水中最多只有50%,不吃肉营养很浪费,因此食用此汤时应连鱼肉一起吃。

枸杞茄子黑鱼丁

原料:茄子250克,黑鱼500克,枸杞子15至20克。

方法:茄子加油煸炒一下,黑鱼去骨切成小粒状,加入料酒、盐、味精、芡粉拌匀,拿油煸炒备用,茄子快熟时与鱼丁混合炒匀,枸杞子先用温水浸泡,起锅前5分钟放入。

作用:枸杞清凉明目养肝。此款料理具有健脾开胃、助运利湿、补肝益肾的功效。

芦根绿豆粥

原料:新鲜芦根100克,绿豆50克,粳米100克

方法:芦根切短,加水煎煮半小时后取出渣,再加入绿豆、粳米同煮,直至绿豆煮烂为止。因为天热容易出汗,汗里带出了大量体内的氯化钠,因此吃略咸一点也可以,可在粥中加适量盐,喜欢吃甜的加点糖也可以。

作用:此粥的功用在于清热养胃、消暑解渴。

麦冬黄瓜开洋凉拌菜

原料:麦冬10克,开洋或虾皮、虾米(含钙、锌)30克,黄瓜半斤。

方法:麦冬事先用温水泡一下,适量水烧开后放入麦冬,将其涨开,水留着;黄瓜切片或段或条,依个人喜好,三样东西放一起,少量的水放进去,放入香油、醋、糖或少许辣椒酱等,拌匀,做成凉菜。

作用:麦冬可吃,选购优质精制饮片,功效是滋阴养阴,不易生痘痘。此菜功用是清热消暑、开胃、美容。

疰夏的护理_护理注意事项_饮食禁忌

疰夏一般护理

疰夏护理

睡眠

夏天昼长夜短,晚上睡眠少,不妨吃过中饭打个盹,补充睡眠。

睡觉时,不要对着电扇或空调出风口直吹,天热皮肤毛孔舒张,邪气通过毛孔长驱直入,容易感冒,着凉。

锻炼

不要惧怕高温,不要惧怕流汗,到户外跳跳健美操、游泳、跑步、跳舞等,可以提高身体素质,改善内分泌和新陈代谢,对调节植物神经和体温都大有裨益。

疰夏检查,疰夏诊断

疰夏常见检查

疰夏就诊指南

疰夏就诊指南针对疰夏患者去医院就诊时常出现的疑问进行解答,例如:疰夏挂什么科室的号?疰夏检查前的注意事项?医生一般会问什么?疰夏要做哪些检查?疰夏检查结果怎么看?等等。疰夏就诊指南旨在方便疰夏患者就医,解决疰夏患者就诊时的疑惑问题。

疰夏的治疗方法,疰夏怎么办,疰夏用药

疰夏诊疗知识

就诊科室:中医科,治疗费用:市三甲医院约(500 —— 1000元)治愈率:治疗周期:治疗方法:中医药物治疗、西医药物治疗,

疰夏辨证论治

疰夏中医治疗

治疗本病应从清暑泄热、化湿宽中立法,年老体弱者则益其气阴。常用效方有二:一为部分病人初患疰夏,者,其体质尚实,症见食入呆钝、胸闷,腹胀,、头重身困等,可用正气片或藿香正气软胶囊化湿宽中,每有显效。(附方:藿香9克,桔梗3克,大腹皮9克,白芷9克,苏叶9克,茯苓12克,半夏9克,川朴6克,陈皮6克,白术9克,甘草3克,水煎二汁,分两次服。)二为体质较弱或老年病程日久、精神不支、嗜睡,等气阴不足、湿热,内困的患者,服清暑益气汤颇有佳效。常年复发的患者,于立夏前连服本方七剂,每能起到预防作用。(附方:党参9克,五味子6克,麦门冬9克,当归9克,青陈皮各4.5克,黄柏6克,神曲9克,甘草3克,水煎二汁,分两次服。)

疰夏如何鉴别?

疰夏鉴别诊断

常见证型有:

①气阴两亏型疰夏,。

证见神疲倦怠,乏力嗜睡,眩晕,多汗,心烦口渴,纳呆体瘦。舌胖有齿痕、苔薄、脉细弱。治宜清暑益气养阴,方用清暑益气汤加五味子、白芍等。

②暑湿困脾型疰夏。

证见神疲倦怠,乏力嗜睡、脘闷纳少,口淡恶心,便溏,苔腻,脉濡。治宜清暑化湿,方用藿朴夏苓汤合六一散。一般夏季过后,病情可自行改善,部分病人可呈现出逢暑必发的周期性特点。疰夏亦为中暑,的先兆,若进一步发展可致中暑.

如何预防疰夏,疰夏的护理措施

疰夏预防

疰夏预防

疰夏,的治疗固然重要,但是更重要的在于预防,在于对一些生活习惯的调节。盛夏来临之际,针对气候因素给人体带来的影响,我们应采取针对性措施。

首先,要保证足够的休息。适当减轻工作压力,调整好心态,保持乐观的情绪,这些必要措施会保持机体良好的免疫功能,提高机体的抗病能力。夏日避免出汗过多,出汗后及时补充水分,以防耗津伤气,元气受损。潮湿的工作与生活环境,尽予纠正。其次,适度通风,保持相对干燥是防治疰夏的重要内容。再者,体育锻炼及娱乐活动是调整机体,强身健体,调畅气机,扶助正气的又一个重要途径。运动应该避免在阳光下进行,以室内活动为主,也可安排在晨间或晚上,运动量不宜过大。最后,清淡饮食,有利于和胃养胃,保持健全的肠胃功能,减轻疰夏症状。多食蔬菜,水果,淡水鱼等,少用油腻,辛辣,油炸,腌制食品,平时多食冬瓜,萝卜,番茄,黄瓜,苦瓜,黑木耳,紫菜,有利于化湿祛浊。大麦茶,苦丁茶,菊花茶等可以常常饮用。

需要强调的是,夏日贪凉,过食生冷,也是疰夏的原因之一,须予注意。疰夏虽然不是特别严重的病症,但也需引起我们的重视。只要我们预防在先,积极治疗,它对我们生活和工作的影响可以大大减少。

疰夏并发症,疰夏会引发什么疾病

疰夏并发症

常见并发症:颅咽管瘤,副鼻窦炎,暑湿,暑瘵,脑血管瘤,小儿中暑和暑热症,脑囊虫病,垂体性侏儒症,新生儿泪囊炎,中暑痉挛,发作性睡病,产褥中暑,

疰夏的病因,疰夏有哪些原因

疰夏病因

疰夏疾病病因

中医认为,疰夏,是因为长期体虚者感受暑热之气所致。夏季,天暑下迫,地湿上蒸,体内湿热过重,脾胃、心肺一时无法适应、调整过来,大多是因植物神经紊乱引起的。夏季气候炎热,人们大量出汗,汗液带走了很多水及盐分,使身体的电解质失去平衡,所以就出现了浑身酸懒无力等症状。另外,人们吃进的食物,在胃肠道里消化、分解和吸收,在这个过程中,胃肠壁黏膜血管扩张,需要的血液也相应多一些。但是由于天气闷热,排汗使皮肤的血管扩张,这时皮肤所需要的血液也要多一些。这样一来,胃肠壁黏膜血管的血液相对缺乏,胃液、胃酸的分泌也随之减少,会影食欲和消化。

  所以这个因素体虚弱、复感受暑热之气而引起的以乏力倦怠、眩晕,心烦、多汗纳呆,或有低热等为临床特征的外感热病是夏季的常见病。又名注夏。

疰夏有哪些症状?

疰夏症状

典型症状:人会感觉疲倦无力、恶心胸闷、四肢无力、精神萎靡、失眠多梦、持续低烧,无肉不欢的“食肉族”如今看到肉就觉得恶心

疰夏症状诊断

①指夏令季节发病的一种病证。见《丹溪心法》卷一。其证每逢春夏之交,忽然眩晕,,头痛,身倦,脚软,体热食少,频欲呵欠,心烦自汗,。治宜益气阴,消暑热,方用补中益气汤去柴胡、升麻,加麦冬、五味、黄柏、生脉散等(见《时病论》)。

②劳病之一。《杂病源流犀烛·暑病源流》:“劳之为病,其脉浮。又手足烦热,寒精自出,脚酸削不能行,小腹虚满,春夏剧,秋冬瘥,谓之疰夏,病。”治用黄芪建中汤。

③夏痿之别称。《医碥》卷三:“痿发于夏者,俗名注夏。”《杂病源流犀烛·暑病源流》:“疰夏,,脾胃薄弱病也。然虽由脾胃薄弱,亦必因胃有湿热及留饮所致。昔人谓痿发于夏,即名疰夏。”证见倦怠,四肢不举,羸瘦,不能食。

疰夏基本知识

就诊科室:中医科,

治疗费用:市三甲医院约(500 —— 1000元)

治愈率:85%

治疗周期:2周

治疗方法:中医药物治疗、西医药物治疗,

食材禁忌 菜谱禁忌 小吃禁忌 特产禁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