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4-06-03 00:35:25

风热头痛

风热头痛,病证名。外感风热引起的头痛。证见头部胀痛,恶风发热,或鼻塞流浊涕,或目赤面红,口渴喜饮,便秘溺赤,苔薄黄,脉浮数等。治宜石膏散、荆芥散、神芎散、桑菊饮等方。

风热头痛的饮食,食疗,风热头痛吃什么好

风热头痛饮食宜忌

饮食适宜:1、宜吃具有清热、解毒功效的食物2、宜吃富含维生素的食物3、宜吃水分含量多的食物宜吃食物宜吃理由食用建议绿豆芽绿豆芽性凉味甘,具有解酒毒、热毒的功效,绿豆芽中富含核黄素,能促进受损粘膜的修复,缓解风热感冒引起的鼻部不适每周3-4次,一般人群均可食用鲢鱼鲢鱼的鱼肉蛋白质、氨基酸含量很丰富,能起到温中益气、降火的作用每周1-2次,有皮肤病患者少吃,一般人群均可食用水果苹果富含丰富的维生素C,能改善呼吸系统和肺功能,保护呼吸道免受污染和烟尘的影响,还具有解毒功效每周3-4次饮食禁忌:1、忌吃腌制、烧烤等刺激性食物2、忌吃牛肉、羊肉等食物3、忌吃辛辣燥热的食物忌吃食物忌吃理由忌吃建议羊肉羊肉性热,属于燥热性食物,有呼吸道炎症或者鼻腔、咽喉炎症的食用羊肉会加重鼻塞、咽喉肿痛的症状禁忌食用牛羊肉,健康人群少吃此类食物烤鸡烧烤食物含有的热量高,食用过多会容易上火,诱发鼻部、咽喉、口腔部位肿痛,会加重风热感冒的症状治疗期间禁忌烧烤,一般人群也要少吃榴莲榴莲辛、热,入肝、肾、肺三经,可活血散寒,风热头痛的患者食用榴莲会加重病情禁忌食用,喉痛、咳嗽、感冒、阴虚体质、气管敏感者不宜多食

风热头痛饮食原则

风热头痛饮食保健

一、风热头痛,食疗方

(1) 菊花粥:菊花、粳米适量煮粥,用于风热感冒,、发热头痛。

(2) 蔓荆子粥:蔓荆子20克、葛根30克、粳米50~100克。将蔓荆子研细末,粳米洗净,与葛根同煮粥,等粥将熟,于粥内再煮1~2分钟,可加入白杨适量,温服。有利于去风热止头痛。

(3) 桑菊豆豉粥:桑叶10克、菊花10克、淡豆豉15克、粳米50~100克。将桑叶、菊花、淡豆豉煎取药汁,粳米煮粥至烂熟,加入药汁,稍煮即可食。有利于去风热止头痛。

(4) 杨梅饮:新鲜杨梅去核研末,加入浓薄荷水,即可饮用。辛凉解表,散风止痛。

(5) 蚕砂米酒方:蚕砂180克、米酒适量。将蚕砂与米酒调匀,炒热用布包好,乘热熨患者头部,冷则再炒再熨。每日1~2次,每次约15~20分钟。有利于去风热止头痛。

(6) 菊花蜂蜜:绿茶1克,菊花9~15克,蜂蜜25克。菊花加水600毫升,煮沸5分钟,加入绿茶、蜂蜜即可。日服1剂,分3次服完。有利于去风热止头痛。

(7) 葱白糯米: 连须葱白60克,糯米适量。将糯米煮成稀粥,加入连须葱白,再煮片刻,趁热食之。有利于去风热止头痛。

(8) 茶叶薄荷: 茶叶5克、薄荷2克。沸水冲泡,频服。有利于去风热止头痛。

二、风热头痛吃哪些对身体好?

(1) 宜多次凉开水及果汁。

(2) 宜食有活血化淤或健脾除湿作用的食物,如薏苡仁、山药、山楂、红糖、橘子等。

(3) 宜食有助于疏风散邪的食物。

(4) 风热头痛者宜多食白菜、绿豆、芹菜、萝卜、百合、生梨、藕等具有清热作用的食物。

(5) 配合富于营养的食物,如蛋类、肉类、山药、海味类、木耳、龙眼、芝麻、莲子、胡桃等;肝肾亏虚及气血不足者,宜食荔枝、大枣、龙眼肉、黑豆、牛肉、鸡肉、鳖肉、龟肉等滋补肝肾,补益气血的食物。

三、风热头痛最好不要吃哪些食物?

(1) 不宜食煎炸及辛辣类食物,以免伤津助邪。

(2) 应禁食干奶酪、火腿、野味等食物,少吃巧克力、牛奶、啤酒、乳酪、茶叶、咖啡等食物。

(3) 戒烟酒、禁喝浓茶,因为这些食物可导致小动脉痉挛、心率加快,导致头痛加重,紧张性头痛,的患者,与肝脾有关,饮食方面,适当减少晚餐的量。

< p>(4) 因外感头痛应慎用补虚、膳食清淡之品。

风热头痛的护理_护理注意事项_饮食禁忌

风热头痛一般护理

风热头痛护理

外感头痛常见的证型有:

(1)风寒头痛,:常见到头痛,痛连项背,恶寒,无汗等症状,舌苔薄白,脉浮紧。治宜疏散风寒,常用川芎茶调散加减。

(2)风热头痛,:常见到头痛而胀,甚则头痛欲裂,发热或恶风,面红目赤,口渴喜饮,便秘,,尿黄等症状,舌质红,舌苔黄,脉浮数。治宜疏风清热,常用芎芷石膏汤加减。

(3)风湿头痛:常见到头痛如裹,畏风,肢体困重,胸闷,食欲欠佳,小便不利,大便或溏等症状,舌苔白腻,脉浮濡。治宜袪风胜湿,羌活胜湿汤加减。

风热头痛检查,风热头痛诊断

风热头痛常见检查

风热头痛就诊指南

风热头痛就诊指南针对风热头痛患者去医院就诊时常出现的疑问进行解答,例如:风热头痛挂什么科室的号?风热头痛检查前的注意事项?医生一般会问什么?风热头痛要做哪些检查?风热头痛检查结果怎么看?等等。风热头痛就诊指南旨在方便风热头痛患者就医,解决风热头痛患者就诊时的疑惑问题。

风热头痛的治疗方法,风热头痛怎么办,风热头痛用药

风热头痛诊疗知识

就诊科室:中医科,治疗费用:市三甲医院约(500 —— 2000元)治愈率:治疗周期:治疗方法:药物治疗,

风热头痛辨证论治

风热头痛中医治疗

一、中药治疗:

治则:疏风清热,宣散止痛。

方药:芎芷石膏汤加减

川芎20克 白芷15克 石膏30克(先煎)

黄苓15克 菊花12克 银花12克 蝉蜕10克

桑叶10克 牛子10克 薄荷8克 甘草3克

方解:本方出自《医宗金鉴》卷四十三,头晕头痛治方。其它书亦有载记。该方能治风热头痛,。只是加减有异。笔者体会,本方如能适当加减,确有很好疗效。方中川芎、白芷(见风寒头痛,)、石膏清热泻火,凉而能散,为热症头疼常用之品,也是治疗温热,病的主药。黄芩清热泻火,对火热头痛甚效,现代研究,本品能清热镇静,抗菌利尿,为治疗热症要药,无论虚热实热均可用之。菊花有疏风散热之功,甘寒清润之效,如适当配伍,可治一切头痛目赤。银花性寒,清温解毒,又可宣散风热,是治温热病之要品,配黄芩、菊花更效。蝉蜕熄风解痉,疏散风热。桑叶甘寒清润,疏风清热,宣散肌表之邪。牛子发散风热,宣肺透邪,常用于风热感冒,引起之头痛、咽痛。薄荷、甘草、治风寒头痛。

加减:

1、头重如裹,舌苔黄腻而厚者,为风热挟湿,加霍香、佩兰各8克。

2、热势重者加桅子10克,葛根10克,连翘10克,清解火热。

3、口渴咽干者加石斛10克、芦根10克,清热生津。

4、便秘,者加大黄8克,通便泄热。

二、偏方:

元参10克(切片) 菊花20克 桑叶15克 芦根20克

甘草12克 茉莉花茶10克混合后开水浸泡当茶饮用,三日用完。

三、针灸疗法:

风池 太阳 大椎 外关 曲池 列缺 中商。

方义:风池为足少阳胆经穴、能疏风、清热、止痛,少阳为枢机,用此穴还可转输热邪外出。太阳、大椎见风寒头痛,但大椎在此处需要刺破放血,以起泄热止痛之效。列缺为四大总穴,别走阳明经,用在此处除治头痛外还可清热泻火。外关为三焦经络穴,通阳维和阴维脉,能祛邪出表,又疏解三焦之壅滞,从而对风热头疼起较好之疗效。曲池为手阳明大肠经合穴,可疏风解表,清热止痛。中商穴位于大拇指甲根中部,距指甲一分许取之。(经验穴),此穴放血,清热解毒,止头痛效果甚好。

针灸操作:上述七穴分为两组。风池、太阳、大椎为一组。列缺、外关、曲池、中商为一组。每日一组交替应用,病重时也可上下午交替应用。中商,大椎用三棱针刺破放血。(挤出几点即可),隔一日可放一次,其它穴位留针10-15分钟,出针时摇大针孔迅速出针不按针孔,可泄热外出。

风热头痛如何鉴别?

风热头痛鉴别诊断

风寒头痛,,证见头痛时作时止,痛连项背,恶风畏寒,遇风尤剧,口不渴,苔薄白,脉浮。

风热感冒,是风热之邪犯表、肺气失和所致。症状表现为发热重、微恶风、头胀痛、有汗、咽喉红肿疼痛、咳嗽、痰粘或黄、鼻塞黄涕、口渴喜饮、舌尖边红、苔薄白微黄。风热感冒,多见于夏秋季,外感风热所致。

如何预防风热头痛,风热头痛的护理措施

风热头痛预防

风热头痛预防

第一、高温会消耗大量的体液,注意多喝白开水,饮水要少量多次,一般每次以300毫升至500毫升为宜,必要时可以喝点淡盐开水。

第二、睡眠对治疗夏季感冒,也颇有帮助,起码要保证8小时的睡眠时间,晚上洗个温水澡可以帮助入眠。如果晚上睡得不好,可以在中午小睡一会儿。

第三、膳食一定要合理,可以多吃一些像番茄、黄瓜等维生素含量较高的食物,多吃一些瘦肉,以增加蛋白质的摄入量。 还可以多吃水分多的食物,如西瓜、绿豆汤、米仁、冬瓜。西瓜外皮,中医称为"西瓜翠衣"是很好的消暑食物,可以用水将之煮开做茶饮。

第四、避免暑热的活动,适宜在早晨或晚上5点以后进行户外活动。

第五、房间要通风,保持室温适宜,应保持室内空气畅通,在高温下可以使用空调,但不要将温度定得低于26℃,不要24小时连续开空调。进行户外活动或者洗完澡后,避免直接吹空调冷风,也要避免冷水冲澡,洗完澡要用干毛巾马上擦干。

第六、避免受凉,防暑降温要适时适度,要根据气温变化,及时增减衣服。大汗淋漓时,不要立刻用水冲洗。

风热头痛并发症,风热头痛会引发什么疾病

风热头痛并发症

常见并发症:发作性睡病,经行头痛,瘀血头痛,风寒头痛,脑囊虫病,垂体性侏儒症,闭经性头痛,脑血管瘤,紧张性头痛,偏头痛,新生儿泪囊炎,

风热头痛的病因,风热头痛有哪些原因

风热头痛病因

风热头痛疾病病因

见于夏秋季,外感风热所致。

风热头痛有哪些症状?

风热头痛症状

典型症状:头痛发胀,时感灼痛,遇热而增重。甚则头痛如裂。

风热头痛症状诊断

头痛发胀,时感灼痛,,遇热而增重。甚则头痛如裂。恶风发热,面目俱赤,咽干口渴,便秘,溲赤,舌质红,苔薄黄或黄燥,脉浮数。

风热头痛基本知识

就诊科室:中医科,

治疗费用:市三甲医院约(500 —— 2000元)

治愈率:98%

治疗周期:7-10天

治疗方法:药物治疗,

常用药品:芩连片,夏枯草膏,感冒清片,

食材禁忌 菜谱禁忌 小吃禁忌 特产禁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