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4-07-03 02:41:03

中性粒细胞增多症

中性粒细胞增多症(neutrophilic granulocytosis)是指年龄大于1个月的儿童和各年龄组成人外周血中性杆状核和分叶核粒细胞计数大于7.5×109/L和小于1个月的婴儿大于26×109/L。

中性粒细胞增多症的饮食,食疗,中性粒细胞增多症吃什么好

中性粒细胞增多症饮食宜忌

饮食适宜:1、宜吃滋阴润肺的食物;2、宜吃生津养肺的食物;3、宜吃高热量、高维生素、高蛋白的易消化或半流质食物;4、宜吃清淡、流质、松软的食物;5、宜吃富含钙、铁的食物。宜吃食物宜吃理由食用建议燕麦含有碳水化合物、蛋白质(含有所有人体必需的氨基酸)、脂肪以及大量的植物纤维、维生素B1和维生素B12、少量的维生素E、矿物质、核黄素和皂苷。燕麦片即食类的用开水或与牛奶同煮,即可食用。西葫芦西葫芦具有清热利尿、除烦止渴、润肺止咳、消肿散结的功能。烹调时不宜煮得太烂,以免营养损失。羊肉羊肉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将萝卜块和羊肉一起下锅,半小时后取出萝卜块,如放几块橘子皮更佳。饮食禁忌:1.忌食辛辣刺激食物;2.忌食过于咸、腻的食物;忌吃食物忌吃理由忌吃建议腌酱菜味甘、辛,性温,无毒。肺炎患者忌食。李子甘温的水果,以免助热生痰。以免加重病情,不利于疾病恢复。白扁豆患寒热病者,患冷气人,患冷气人不可食。肺炎患者应忌吃,以免病情加重。

中性粒细胞增多症饮食原则

中性粒细胞增多症,吃哪些食物对身体好:

1、要多吃富含优质蛋白的食物

2、要多吃富含维生素,的食物

3、要多吃富含微量元素的食物

以上资料仅供参考,详情请咨询医生

中性粒细胞增多症的护理_护理注意事项_饮食禁忌

中性粒细胞增多症一般护理

1.饮食清淡富于营养富含优质蛋白的食物,注意膳食平衡。

2.忌辛辣刺激食物。以免造成病情反复的情况,比如说,海鲜、鸡肉、狗肉等。与此同时,也不要禁食刺激性的食物。

3.多吃新鲜的蔬菜和水果。新鲜的蔬菜和水果含有大量人体所需的营养成分。多吃提高免疫力的食物,以提高机体抗病能力。

中性粒细胞增多症检查,中性粒细胞增多症诊断

中性粒细胞增多症常见检查

检查名称检查部位检查科室检查作用
中性粒细胞计数,血液血管 全身血液中性粒细胞计...
骨髓象分析,血液血管检验科 麻醉科骨髓象分析指...
MRI,全身放射科 肿瘤核磁共振成像...
心电图,心脏保健科目的是通过心...
血清碱性磷酸酶,肝 骨——碱性磷酸酶测...

1.外周血 中性粒细胞增高,,绝对值>7.5×109/L。

2.中性粒细胞碱性磷酸酶 感染时明显升高,慢性不升高。

3.骨髓象 晚幼粒、杆状核增多。可见中毒颗粒,Döhle小体,胞质空泡。

根据临床表现、症状、体征可选择心电图,、B超,、X线、CT、MRI等检查。

中性粒细胞增多症就诊指南

中性粒细胞增多症就诊指南针对中性粒细胞增多症患者去医院就诊时常出现的疑问进行解答,例如:中性粒细胞增多症挂什么科室的号?中性粒细胞增多症检查前的注意事项?医生一般会问什么?中性粒细胞增多症要做哪些检查?中性粒细胞增多症检查结果怎么看?等等。中性粒细胞增多症就诊指南旨在方便中性粒细胞增多症患者就医,解决中性粒细胞增多症患者就诊时的疑惑问题。

中性粒细胞增多症的治疗方法,中性粒细胞增多症怎么办,中性粒细胞增多症用药

中性粒细胞增多症诊疗知识

就诊科室:血液科,治疗费用:市三甲医院约(5000-10000元)治愈率:治疗周期:治疗方法:对症治疗,

中性粒细胞增多症一般治疗

一、治疗

主要是对引起中性粒细胞增多症,的原发性疾病的治疗。

二、预后

与病因有关。如感染、物理因素所致者去除病因即可恢复;如肿瘤等因素所致预后则差。

中性粒细胞增多症如何鉴别?

一些严重原发病合并中性粒细胞增多的临床特征,有助于鉴别。

如何预防中性粒细胞增多症,中性粒细胞增多症的护理措施

中性粒细胞增多症预防

本病暂无有效预防措施,早发现早诊断是本病防治的关键。

中性粒细胞增多症并发症,中性粒细胞增多症会引发什么疾病

中性粒细胞增多症并发症

最常见的并发症为栓塞,见于心脑、肾、脾,及肺栓塞,等。

中性粒细胞增多症的病因,中性粒细胞增多症有哪些原因

中性粒细胞增多症病因

一、发病原因

中性粒细胞增多见于多种疾病,归纳如下:

1.感染 多种局部或全身的急、慢性感染,如细菌感染,尤其是球菌中的葡萄球菌、链球菌、肺炎,球菌、脑膜炎,球菌等及结核分枝杆菌所致者;病毒感染如狂犬病,、脊髓灰质炎,、水痘,;立克次体感染等均可致中性粒细胞增多,增多程度常与感染程度成比例,有化脓现象,增多更为明显,甚至引起类白血病,反应,此白细胞总数可达50×109/L以上,或出现幼稚细胞。

2.物理和情绪 刺激物理刺激如冷、热、运动、剧痛,、抽搐,、创伤,、妊娠,、电休克,、缺氧等,情绪激动如忧虑、愤怒、惊吓、过度兴奋等均可使中性粒细胞暂时增高。

3.炎症及组织坏死, 风湿性疾病如风湿热,、类风湿关节炎,特别是幼年型、结节性多动脉炎,,皮肌炎,,血管炎,等,中性粒细胞可增多,如合并感染则更易发生。其他炎症如肾炎,、胰腺炎,、结肠炎,、甲状腺炎,,组织坏死,如心肌梗死,、肺,梗死、血栓,栓塞性疾病等,亦可致中性粒细胞增多。

4.肿瘤 胃,、肺、肝、胰,腺、乳腺、子宫,、肾癌,等常有中性粒细胞增多,甚可呈类白血病反应,,并可作为副肿瘤综合征(paraneplastic syndrome)表现之一。淋巴瘤,特别是霍奇金病可有中性粒细胞增多。

5.代谢和内分泌紊乱 甲状腺,危象、糖尿病,酸中毒、尿毒症,、肝性脑病,、急性痛风,、子痫,、肾上腺,皮质功能亢进等可引起中性粒细胞增多。

6.中毒和变态过敏,反应 一些化学品和药物如铅、汞、砷、锂、肾上腺素、肾上腺皮质激素、洋地黄类、5-羟色胺,、组胺、肝素、氯酸钾、乙酰胆碱等,以及一氧化碳中毒,、抗原抗体,复合物、补体激活等均可引起中性粒细胞增多。

7.急性失血及溶血, 急性失血后2h即可见白细胞增多,,胸腔、腹腔、关节腔、蛛网膜下隙及颅内出血,时,白细胞增多更显著。宫外孕,破裂,肝、脾破裂,,白细胞增多也明显。大量急性溶血时,白细胞数,及中性粒细胞增多甚可达到类白血病反应程度。

8.血液病 骨髓增生,性疾病(myeloproliferative disease),如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真性红细胞增多症,、骨髓纤维化,、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可有白细胞和中性粒细胞明显增多,并出现幼粒细胞;慢性中性粒细胞白血病患者白细胞亦明显增多,可达100×109/L以上,成熟中性粒细胞约为90%;巨幼细胞贫血,或粒细胞缺乏的恢复期,以及家族性中性粒细胞增多。

9.其他 手术后12~36h即有中性粒细胞增多,其程度与手术范围、失血多少及组织损伤程度成比例。脾,切除后中性粒细胞增多并可呈类白血病反应,此等变化于脾切除后短期内出现,亦可迟至数月后始出现,多在数周内恢复,亦有持续数月或数年才消失。输血反应也可致白细胞增多。

二、发病机制

中性粒细胞在骨髓中生成源于造血干细胞。原、早幼及中幼粒细胞等阶段均有合成DNA的能力,进行有丝分裂而增生,构成骨髓中粒细胞的增生池。正常时,这些细胞不能穿过骨髓血窦壁,故不能进入外周血液循环。晚幼粒、杆状核、分叶核粒细胞不能增生。晚幼粒细胞一般在外周血中也不能见到,杆状核粒细胞在外周血也少见。分叶核中性粒细胞一部分进入外周血中,其余的与晚幼粒、杆状核细胞存于骨髓中构成有效的贮备部分(贮存池),其数约为血中循环粒细胞的10~15倍,需要时,释放到外周血中。正常情况下,成人每分钟约有107~108个粒细胞从骨髓贮存池进入血液循环。成熟的分叶核中性粒细胞从骨髓进入血液循环后,半数随血液 循环而游走,称循环粒细胞(circulating granulocyte)是平时能检测到的粒细胞数;其余半数存在于血管壁边缘或依附于毛细血管内皮上,称边缘粒细胞(marginal granulocyte)。这两类细胞间可互相转换,形成动态平衡。两类细胞数的总和为外周血中粒细胞总池(total blood granulocyte pool,TBGP)。

外周血中性粒细胞增多的机制有三:

1.循环粒细胞与边缘粒细胞之比约为44.3∶55.7,当边缘粒细胞动员到血液循环中,中性粒细胞数可成倍增加,称为假性中性粒细胞增多症,(pseudoneutrophilic granulocytosis)。剧痛、运动、癫痫,、心动过速,或情绪激动时,血流加快,边缘粒细胞快速进入循环池,粒细胞数增高,但粒细胞总池不变,这种增加是暂时的,不会超过2倍以上,而且不出现幼稚细胞。

2.血管中的中性粒细胞可透过毛细血管进入组织或器官,执行吞噬细胞及异物功能。如其进入组织的速度降低,可导致外周血中性粒细胞增多。某些药物如糖皮质激素、乙醇、保泰松和吲哚美辛等可阻止粒细胞从血循环进入组织,使血中中性粒细胞增多。这种机制的增多,数量也不会超过2倍以上,也不会出现幼稚细胞。

3.骨髓生成粒细胞及释放入血流的速度增快使粒细胞增多。骨髓中粒细胞贮存部分约为血中循环粒细胞的10~15倍,其成熟与释放加快可使粒细胞数明显增高。如骨髓窦壁完整性遭到破坏,幼稚细胞也可释放入血。感染、炎症、细菌内毒素可促使单核巨噬细胞系统产生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粒-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白细胞介素-6、肿瘤坏死因子α和转化生长因子β等刺激骨髓粒细胞增生,释放加快,使血中中性粒细胞大量增加。骨髓受白血病细胞浸润,,转移癌细胞浸润及骨髓纤维化时,可损及窦壁,幼稚细胞进入血液。

中性粒细胞增多症有哪些症状?

中性粒细胞增多症症状

早期症状:中性粒细胞增多可以暂时性阻塞毛细血管

晚期症状:可暂时性减少局部血流量而引起局部缺血,如引起心肌的再灌流损伤和梗死等

相关症状:新生儿中性粒细胞增多,中性粒细胞增高,心肌缺血,

     一、症状

中性粒细胞增多症,无特异性临床表现。中性粒细胞增多可以暂时性阻塞毛细血管,可暂时性减少局部血流量而引起局部缺血,如引起心肌,的再灌流损伤和梗死等。

     二、诊断

中性粒细胞形态有助于早期诊断,中毒颗粒、Döhle小体、胞质空泡的存在常提示存在明显或亚临床炎症、中毒、创伤,或肿瘤。当同时伴有发热或其他炎症而原因不明时应考虑到少见的感染,如结核或骨髓炎,。当外周血中同时出现嗜酸性粒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增多时,基本可排除急性创伤和感染所致的可能,此时应考虑内分泌疾病和肿瘤,若还同时伴有外周血早幼粒细胞、晚幼粒细胞增多和不能解释的脾大,时,应考虑骨髓增殖性疾患。在炎症或接受糖皮质激素治疗患者,其外周血中性粒细胞碱性磷酸酶(ALP)升高,而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时其值减低,因此ALP水平的检测亦有助于诊断。

中性粒细胞增多症基本知识

就诊科室:血液科,

治疗费用:市三甲医院约(5000-10000元)

治愈率:60%

治疗周期:2个月

治疗方法:对症治疗,

相关检查:中性粒细胞计数,骨髓象分析,心电图,血清碱性磷酸酶,

常用药品:高三尖杉酯碱注射液,高三尖杉酯碱注射液,复方黄黛片,

食材禁忌 菜谱禁忌 小吃禁忌 特产禁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