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4-02-12 09:16:31

新生儿败血症 症状,新生儿败血症是什么原因

新生儿败血症(septicemia of newborn)是指新生儿期致病菌经各种途径侵入新生儿血循环,并在其中生长繁殖、产生毒素而造成全身性的感染。新生儿时期该病的发生率和病死率均较高,随着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研究的深入,败血症的定义也在不断的扩大,包括内源性感染因子(如肠道菌丛)启动以后所引起的全身炎症与感染,新生儿败血症一般主要是指血液中有细菌存在并持续繁殖,通过血培养可获得阳性细菌结果的一种病理过程,在具有细菌-免疫学诊断方面的证据,而并未获得阳性血培养结果时也可做出诊断,仍是目前新生儿期很重要的疾

一、新生儿败血症的症状会有什么

新生儿败血症是新生儿时期一种严重的感染性疾病。当病原体侵入新生儿血液中并且生长、繁殖、产生毒素而造成的全身性炎症反应。新生儿败血症往往缺乏典型的临床表现,但进展迅速,病情险恶成为新生儿败血症的特点。

出现以下表现时应高度怀疑败血症发生:

1.黄疸

有时可为败血症惟一表现。表现为生理性黄疸消退延迟、黄疸迅速加深、或黄疸退而复现,无法用其他原因解释。

 2.肝脾肿大

出现较晚,一般为轻至中度肿大。

3.出血倾向

皮肤黏膜瘀点、瘀斑、紫癜、针眼处流血不止、呕血、便血、肺出血、严重时发生DIC。

4.休克

面色苍灰,皮肤花纹,血压下降,尿少或无尿。

5.其他

呼吸窘迫、呼吸暂停、呕吐、腹胀、中毒性肠麻痹。

6.可合并脑膜炎、坏死性小肠结肠炎、化脓性关节炎和骨髓炎等。

二、新生儿败血症的发病原因你知道吗

新生儿败血症是指致病菌进入血液生长繁殖,产生毒素而造成全身性细菌感染。有时在体内产生多发病灶,形成严重病症。由于症状隐匿,又缺乏快速特异的诊断方法,给早期诊断造成困难,严重威胁着新生儿的健康和生命。

病原菌因地区和年代的不同而异,我国多年来以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埃希菌感染多见。近年来随着NICU的发展,静脉留置针、呼吸机和广谱抗生素的广泛应用,以及极低出生体重儿存活率的提高等原因,使机会致病菌(表皮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克雷白杆菌、大肠埃希菌、变形杆菌、不动杆菌、沙雷菌、微球菌等)、厌氧菌(脆弱类杆菌、产气荚膜梭菌)以及耐药菌株所致的感染有增加趋势。空肠弯曲菌、幽门螺旋杆菌等已成为新的致病菌,但国内极少见。

新生儿免疫功能低下,脐部未愈合,皮肤黏膜薄嫩易破损感染。由于新生儿对炎症局限能力弱,感染容易扩散,所以易发展为败血症。早期表现为不吃奶、哭声减弱、发热或体温不升,严重者出现贫血、黄疸、皮肤出血、腹胀甚至抽搐,治疗及时可避免病症加重。随着新有效抗生素的增加,治疗技术的提高,新生儿败血症死亡率逐年下降。

三、西医治疗新生儿败血症的常规方法

 1、抗生素治疗

,依据细菌培养结果和药物敏感试验选用抗生素。

用药原则:早用药,合理用药,联合用药,静脉给药。疗程足,注意药物毒副作用。常联合应用一种青霉素类和一种氨基糖甙类抗生素作为初选药物。因为这二种抗生素的配伍具有较广泛的抗菌谱并能产生协同作用。在严重感染的病例可选用第三代头孢菌素和青霉素类联合应用。

2、一般治疗

注意保暖,维持水、电解质平衡及补充热卡,及时纠正酸中毒及缺氧,局部感染灶如脐部及皮肤的处理等。

3、对症治疗

有抽痉时用镇静止痉药,有黄疸给于照蓝光治疗,有脑水肿及时给于降颅压处理。

4、

支持治疗

少量多次输血或输血浆以增加机体的抵抗力。重症败血症患儿可通过换血除去血液中的细菌、毒素和酸性代谢产物;清除异常血凝物质,纠正异常血凝过程,供给大量新生儿所缺乏的抗体、补体以及吞噬细胞等,增强机体的抵抗力。交换输血主张用新鲜全血,换血量为160ml/kg,但要注意换血后可能发生的并发症如电解质平衡紊乱、感染、移植性抗宿主反应等。

5、免疫疗法

新生儿出生时免疫系统发育不完善,特别是低出生体重儿更明显,生后对各种抗原的刺激反应不敏感,感染后更削弱了自身免疫力。因此免疫治疗可提高新生儿的免疫力,增强抗感染能力。

四、新生儿败血症如何预防

新生儿败血症是一种非常危险的疾病,其早期症状不明显,发展快,严重是会出现脑膜炎等并发症,应以预防为主,做好以下措施:

1.做好围生期保健对孕妇定期作产前检查,分娩过程中应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对胎膜早破,宫内窒息或产程过长的新生儿应进行预防性治疗,对有感染与发热的母亲应用广谱,通过胎盘屏障的抗生素,对有窒息的新生儿的复苏尽量减少交叉感染的机会。

2.对高危儿加强监测可能发生败血症的高危新生儿应严密监测,注意观察新生儿面色,吮奶,精神状况及体温变化。

3.做好皮肤,黏膜护理应特别注意保持口腔,皮肤,黏膜,脐部的清洁,避免感染或损伤,不要挑“马牙”,割“口腔脂肪垫”,不要用粗糙不洁的布巾擦洗新生儿口腔,以免损伤口腔黏膜,如有感染性病灶,应及时处理,并应用适量抗生素预防感染。

4.用母乳喂养有利于宝宝的营养和疾病恢复

5.给有GBS定植的母亲或正在分娩新生儿有发生GBS的危险因素的母亲在分娩时使用青霉素已经表明,可降低早发型GBS感染的发病率。

新生儿败血症症状,新生儿败血症是什么原因

新生儿败血症症状,新生儿败血症是什么原因

一、新生儿败血症的症状会有什么新生儿败血症是新生儿时期一种严重的感染性疾病。当病原体侵入新生儿血液中并且生长、繁殖、产生毒素而造成的全身性炎症反应。新生儿败血症往往缺乏典型的临床表现,但进展迅速,病情险恶成为新生儿败血症的特点。出现以

阅读:1515 收藏:249 分享:26


新生儿败血症 五大方法治新生儿败血症

新生儿败血症 五大方法治新生儿败血症

相信大家都知道,新生儿的免疫力以及抵抗力都是非常低下的,所以很容易受到病毒或者是细菌的感染而患儿败血症。那新生儿患上败血症有什么症状呢?新生儿败血症又应该如何治疗呢?今天小编就来为大家一一解答一下,想知道的朋友就来看一下吧。新生儿败血症

阅读:7482 收藏:320 分享:396


新生儿败血症的产生原因,什么是新生儿败血症

新生儿败血症的产生原因,什么是新生儿败血症

一、引发新生儿败血症的原因1.病原菌在不同的地区,不同的年代,病原菌也是不同的。但在我国,最常见的当属金黄色葡萄球菌,其次是大肠杆菌。而以表皮葡萄球菌、厌氧菌、耐药菌株等作为病原体被感染的,正呈上升趋势。造成这种上升趋势的原因有很多,例如呼

阅读:1757 收藏:176 分享:85


新生儿败血症,五大方法治新生儿败血症

新生儿败血症,五大方法治新生儿败血症

新生儿败血症五大方法治新生儿败血症1.病因治疗在发现新生儿患上败血症时,就要及时选择正确的抗菌药物医治。新生儿败血症应该如何预防针对特有感染途径,采取有效措施,完全可以预防新生儿败血症的发生。对难产及羊水污染严重的新生儿可用抗生素治疗。新生儿败血症是一种感染性疾病,真菌、细菌和病毒等都是可能引起病原体。

阅读:1949 收藏:49 分享:54


新生儿败血症能治好吗新生儿败血症的症状有哪些

新生儿败血症能治好吗新生儿败血症的症状有哪些

导读:新生儿败血症是新生儿时期一种很严重的感染性疾病,而且新生儿败血症的症状表现的也不是很明显,很容易被忽视。所以作为家长就更需要了解关于新生儿败血症的知识,首先我们就一起来了解一下新生儿败血症的症状有哪些吧。新生儿败血症是新生儿期一种严

阅读:441 收藏:214 分享:103


新生儿患败血症怎么办,新生儿败血症如何治疗

新生儿患败血症怎么办,新生儿败血症如何治疗

新生儿败血症,一听,就知道这个病是由于病原体侵入新生儿血液循环导致的。当然,这里面得注意一个“量”的问题,新生儿肯定不能跟成人用量一样,但是即便是新生儿,不同的孩子,生出多少时间。一般来说,对于并发症来说,我们要对症治疗,争取解决它,防止对新生儿更大的损伤。在治疗的同时,不要忘记给孩子保温,给它足够的热量和液体,维持新生儿的血糖水平、电解质水平,保持机体的一个相对稳定的内环境。

阅读:701 收藏:83 分享:72


新生儿败血症能治好吗?新生儿败血症护理知识!

新生儿败血症能治好吗?新生儿败血症护理知识!

新生儿败血症能治好吗?新生儿败血症护理知识!新生儿败血症是指新生儿没有保护好脐带,细菌乘虚而入侵入血液循环,并产生毒素引起的新生儿全身性感染,病情较严重,还会引起其他器官化脓性感染或损害,是威胁新生儿生命的严重疾病之一。新生儿败血症能治好吗?面对新生儿败血症,最重要的还是是做好新生儿败血症的预防,使

阅读:548 收藏:0 分享:93


新生儿败血症是怎么引起的,如何解决新生儿败血症

新生儿败血症是怎么引起的,如何解决新生儿败血症

一、为什么会出现新生儿败血症新生儿的皮肤、黏膜薄嫩,容易破损。未愈合的脐部是细菌入侵的门户。更主要的是,新生儿免疫功能低下,感染不易局限。当细菌从皮肤、黏膜进入血液循环后,极易向全身扩散而导致败血症。母亲患感染性疾病时,某些细菌及其毒素,可

阅读:494 收藏:36 分享:60


新生儿败血症怎么治疗,新生儿败血症的原因有哪些

新生儿败血症怎么治疗,新生儿败血症的原因有哪些

一、新生儿败血症的治疗方式有哪些1.基础治疗与对症治疗败血症患者的体质差,症状重,病情需持续一段时间,故在应用特效抗菌治疗的同时,还需注意补充各种维生素,能量合剂、甚至小量多次给予人血白蛋白(白蛋白)、血浆或新鲜全血以补充机体消耗、供给能量、加强营养、支持器官功能,及时纠正水与电解质紊乱,保持酸碱平

阅读:1075 收藏:154 分享:97


新生儿败血症的原因?引起新生儿败血症的病因是什么?

新生儿败血症的原因?引起新生儿败血症的病因是什么?

新生儿发病原因比复杂。现代医学认为,主要是由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菌、克雷白杆菌及B组链球菌感染所致。感染的途径有:1.宫内感染:母亲孕期有感染(如败血症等)时,细菌可经胎盘血行感染胎儿。2.产时感染:产程延长、难产、胎膜早破时,细菌可由产道上行进入羊膜腔,胎儿可因吸入或吞下污染的

阅读:367 收藏:124 分享: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