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4-06-29 05:21:32

首页 > 生活 > 栏目 > 正文

想让孩子有耐性,有两个培养重点儿童心理

BY:Sachi 2024-06-29 05:21:32 1161 ℃

急躁是很多孩子的毛病,因为急躁而出错是很常见的事情,面对没有什么耐性的孩子,家长们一定为此头疼不已吧,解决这个问题,父母们就要学会培养孩子耐性的方法,下面的内容就能为大家提供帮助。

面前的蛋糕还没吃完,毛毛便迫不及待地嚷着要吃巧克力游乐场看到好玩的滑梯,毛毛无视前面正在排队的小朋友,自己硬要抢先上去玩;上兴趣班时,毛毛发现自己怎样也无法做好时,便轻易放弃;遇到要求没有被及时满足的时候,他立即发脾气,甚至情绪失控……如此种种,3岁的毛毛在父母的眼里就是一个“急性子”,遇事没有一点耐心。

早教专家表示,小朋友的忍耐力,其实与其年龄成反比,然而“耐性”这种特质,必须从小开始培养。专家建议家长应在幼儿至小学阶段,开始逐步培养孩子的忍耐力、耐性及坚毅能力。如果小朋友得到不正确的引导教育,长大后就可能要承受“恶果”。例如,孩子容易被自己的情绪所左右,稍不如意就觉得无法忍受,不能够冷静地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不能承受挫折,以至于影响自己的工作和生活。

专家强调,父母应该首先了解自己孩子的年纪、能力及脾气秉性。其次,父母要以身作则,如果家长本身也是急性子,就很难去训练小朋友的耐性。父母应该时刻注意自己在生活中的表现,力求做个耐心的典范。

方法1:刻意让孩子等待

佳佳通常总是迫不及待地想得到东西,如看动画片、切开刚买回的西瓜或是再讲一个故事等等。佳佳妈妈都会告诉她,她可以得到,但需要等一会儿。给佳佳时间用来体会和比较,让她明白“等待”是一种什么感受,这段时间里可以为孩子唱个短小的歌曲或是从1数到10。这样孩子就能了解“等待”只是一小段时间。

专家点评:以上案例列举的方法对培养孩子耐心很实用。培养孩子耐心,就得尝试向孩子解释,让他明白应该等待多长时间,然后不要理睬孩子将有可能对你的打扰。不过,对于学龄前的孩子不要一下就让他等5分钟。刚开始时可先等1分钟,然后再增加到3分钟,一般在家里训练,效果会比较好。

提示:也可以在孩子在等待的时间里干点事,譬如妈妈接电话时,让孩子安静1分钟。如果孩子能安安静静等待了这1分钟,妈妈应该这样表扬他:“你真有耐心,能在妈妈说话的时候自己玩。”如果孩子不能乖乖听话,那么接下来的1分钟可以不理会他,并且向她说明为什么。这样做,需要父母硬下心肠,不然训练将会前功尽弃。

方法2:暂时转移注意力

当父母正要和朋友交谈时,不妨给孩子一个他平时没有见过或者不怎么让他玩的小东西转移他的注意力。当孩子弄明白那是一件什么东西时,或是他能用那玩意儿做什么的时候,你已经结束谈话了。

上面的二个培养孩子耐性的方法简单易行,家长们只要在生活中稍做调整就能培养出有耐性的孩子来。

儿童心理健康关乎人格形成——心理专家谈儿童期心理培养儿童心理

天山网讯(记者李亚男报道)在我们身边,常见这样的现象:有的家长觉得对儿童的教育从其学说话或上学才开始,有的家长因工作忙把出生不久的孩子送到父母家或找保姆照顾,还有的家长因常年外出打工把孩子留给老人照看或不断更换养育人……乌鲁木齐市第四人民医

儿童心理疾病_儿童心理疾病原因

儿童心理疾病原因儿童心理疾病通常都是有缘由的,具体来说儿童心理疾病原因有哪些呢?一些孩子因为没有父母陪伴,就会长期产生一些恐惧的心理。比如害怕打雷闪电,非常的紧张,比较喜欢抱头乱窜。害怕与大人相处。大多数都是因为孩子的安全敢不够而造成的。因此父母一定要多陪在孩子身边,多带给孩子一些安全感。有些父母会

儿童心理学_儿童心理书籍推荐

儿童心理学的发展儿童心理学一般以个体从出生到青年初期(14~15岁)心理的发生和发展为研究对象。在西方文献中,儿童心理学与“儿童发展”,以及狭义的“发展心理学”在意义和范围上基本相同。儿童心理学著作有按年龄阶段如新生儿期、婴儿期、童年期、少年期、青年期等排列的体系,这是大多数儿童心理学著作采取的体系

Hash:5e0c418e839ebda271bb269aa60a145ead386371

【声明】本文由用户Sachi发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