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4-07-01 00:52:07

首页 > 生活 > 栏目 > 正文

补上道德教育的“短板”

BY:Kathy 2024-07-01 00:52:07 983 ℃

补上道德教育的“短板”

大兴从上小学就是个好学生,在外语学院学习法语,依然是学习尖子,学习成绩非常好。就在还有一个月就要出国深造的时候,因为偷照相机又杀了人,断送了自己的前程。宣判后,他自己在分析导致犯罪的原因时说:“我之所以犯罪,就是因为我从小到大心里根本没有别人,唯独就有我自己。是极端个人主义、利己主义害了我。”

从大兴身上反映出的问题是,学习好的光环掩盖了他自私自利的个人主义不断膨胀发展的实质,父母和老师都以学习好来判定他是一个好学生,忽略了他思想道德方面的问题。大兴因品德过失导致酿成大错,以致毁了自己。当然,大兴事件是个很个别的事例,但近年来聪明过人、学习成绩优异的孩子走上犯罪道路的,已不是个别现象。这类事情给我们留下的教训是非常沉重而深刻的:学习好并不意味着品德好,培养孩子成才不可忽视道德教育

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对全国未成年犯调查关颖、鞠青主编:《全国未成年犯抽样调查数据分析报告》,群众出版社2005年版,162页。发现,对孩子思想品德的忽视,是未成年犯家庭教育的最大失误。未成年犯和普通学生的父母对孩子关心方面的最大差异,非常突出地表现在对孩子思想品德的关心程度不同。在调查所列父母关心孩子的13项内容的选择中,普通学生的父亲母亲对孩子思想品德的关心程度最高,而未成年犯父母对这方面的关心程度都在第四位之后,说明他们并没有充分认识“德是为人之本”的道理,“重智轻德”的教育价值观使他们在孩子的教育上出现致命的漏洞,以致孩子在做人的最基本的问题上栽了大跟头――这是非常惨痛的教训。

新一代独生子女的父母对孩子的重视程度是历史上没有过的,在孩子培养上所下的工夫也可谓史无前例。然而在如何教子成才的问题上,存在着不少认识上及行为上的偏颇。不少父母,往往是一想到培养孩子成才,就很自然地联系到智力开发;一讲到家庭教育,认为就是盯住孩子的学习,辅导孩子的学习,保证孩子的学习;人们热衷于所谓“0岁方案”、“神童教育”、“音乐启蒙”……而对于孩子做人的起步教育则忽略了。

2005年,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进行的“当代中国少年儿童发展状况抽样调查”中国青少年研究中编:《中国未成年人数据手册》,科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24页。结果显示,当问到父亲、母亲主要关注你哪些方面时,首选“学习成绩”的,父亲为882%,母亲为787%。有近半数的少年儿童说“父母只关心我的学习成绩”,比1999年上升了186%。

一位年轻的父亲看到儿子把不合胃口的饭菜连同饭盒一起摔到地上,就乖乖地拾起饭盒 买回儿子满意的饭菜;而当他发现儿子考试得了89分时,却二话不说便拳脚相加。教育专家认为,在人才成长过程中,非智力因素诸如社会公德、行为习惯、劳动观念、自强自立、勇气信心、心理承受能力等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一个孩子学业上的缺陷不一定影响他的一生,而人格上的缺陷却可以贻害一辈子。我们能指望一个懦弱、狭隘、自私、缺乏责任感、缺乏直面困难的勇气的人,干出一番事业、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材吗?

有学者曾提出“人口素质桶”的理论,组成这个“素质桶”的三块木板分别是“身体素质板”、“智力素质板”和“非智力素质板”。在生活中,我们常有这样的经验,当把灌满某个容器的时候,水就会自然溢出。这个现象是司空见惯的。如果有一只木桶,周边参差不齐,有的板长,有的板短,那么很自然,一旦所盛的水超过最短板的高度,水便自动溢出了。也就是说,木桶盛水量并不取决于最长的木板,而是取决于最短的那块木板。所以要扩充木桶的容量,没有别的办法,只有想办法改变最短那块木板的现状。这个道理是十分简单而又深刻的,用它来解释我们当今的家庭教育状况,非智力素质的教育,尤其是道德教育,可以说是一块“短板”,这是不可否认的。

我们可以想象,如果培养的孩子体格健壮、智慧聪颖,却斗志不旺、意志不坚、习惯不良,他的生命潜能也只能被淹没在平庸无为的生活之中。身体或智力作为素质的“长板”、“中板”即使有再大的优势,也会由于“短板”的作用而难以开发。

“素质桶”理论告诉我们:只有“投资”于最短素质板,才能收到最佳的效益。因此,就当前独生子女的教育而言,走出过于注重孩子分数的误区,加强思想品德等非智力素质的教育迫在眉睫。

给父母和教师的建议

◎教孩子懂得最基本的社会道德规范和自身的行为准则,从遵守中小学生行为守则、市民守则、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做起,把握好做人做事的底线。

◎纷繁复杂的社会现象是回避不了的,要引导孩子积极面对,帮孩子了解、分辨,学会正确的道德判断。

◎注重孩子综合素质的提高,警惕学习好、高分数背后掩盖的品德和行为问题。

幼儿道德教育启蒙教育

在当今的社会中,幼儿教育是重中之中。因此对幼儿进行道德教育启蒙教育应从以下五个方面着手:一、主体性道德启蒙当前幼儿道德教育启蒙教育的错误倾向之一就是完全忽视幼儿的主体地位。外因只有通过内因即幼儿的真实感知

幼儿道德品质教育

俗话说:做人,德是立身之本,就像花草树木都有根,根扎得不深就长不好。人的根就是德,没有了德,就像无根的花草树木,就不会长成栋梁之材。所以育儿先育德,为了培养孩子健全的人格和优秀的品质,从幼儿抓起,势在必行。我班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对幼儿进行了针对性的道德品质教育,收到了一定的效果。一、创设适宜的教育环

补上道德教育的“短板”

补上道德教育的“短板”大兴从上小学就是个好学生,在外语学院学习法语,依然是学习尖子,学习成绩非常好。就在还有一个月就要出国深造的时候,因为偷照相机又杀了人,断送了自己的前程。宣判后,他自己在分析导致犯罪的原因时说:“我之所以犯罪,就是因为

Hash:7abbc9b80ce4e68621e818b369cc1efb3e76a693

【声明】本文由用户Kathy发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