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4-07-01 01:01:36

首页 > 生活 > 栏目 > 正文

孩子表达能力很弱怎么办?

BY:Sophia 2024-07-01 01:01:36 663 ℃

家长叙述:

您好,我是一个男孩儿的父亲,孩子三岁以前我和爱人在国外工作,孩子寄养在农村的大姑家,大姑的话很少。我们回国之后,我就发现他不太理会别人,总是自己一个人玩,一个人思考,父母跟他说什么,只要他不感兴趣的,他基本上听不见。刚开始我们还跟他生气,后来我仔细观察分析了一下,孩子智力及动手能力都很正常,初步判断是他的语言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不太好。意识到这一点,我和他妈妈很着急,经常跟他一起做游戏,和他说话,还带他出去玩儿,多见人,多往人多的地方凑。现在孩子五岁了,语言理解能力有所好转,即使不喜欢做的事情和不愿意听的话,也能看着别人,认真地听别人在说什么,看反应是都能理解了。但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仍不是很强,还是不像别的同龄的孩子那么爱表达,即使有什么话要说,声音也很小。相对于讲话,他更喜欢用肢体语言摇头、摆手或要哭的表情等形式来回答问题,可外出后就连动作和表情都不愿意做了,脸上总是呈现出很平板的状态。幼儿园老师也说我的孩子上课从来不举手回答问题,老师主动跟他说话他的话也很少很少。我不知道他是因为胆子小还是什么原因,而我最近在育儿的书里看到一些关于自闭症的知识,开始担心孩子是不是有些孤独自闭。我很想努力改变孩子的现状,走进孩子的内心世界,请问我应该如何和他进行沟通?或者以何种游戏的方式加强孩子的语言训练?

专家解读:

三岁前是幼儿口头语言的关键期,绝大部分幼儿从一岁左右开始,就完全进入了口头语言迅速发展的阶段。在这个阶段,婴幼儿对周围环境里提供的口头语言非常敏感,他们会异常努力、不厌其烦地练习每个字和每个单词的发音,这就是宝宝们口头语言关键期到来的典型表现。父母以及宝宝的主要照料者受到孩子强烈的口头语言学习需求的激发,也不停地与孩子交流,指着房间内的各种不同事物,对着宝宝的口型反复强调灯、电风扇等词语。一般情况下,两岁的孩子会说近三百个词汇,到三岁大多能说近一千个词汇。

有些孩子天生个性就非常安静而较为孤僻,他们更喜欢内在的体验,不喜欢与外界发生交互作用。在发展口语关键时期,即早年的生活环境中缺乏丰富和适当的刺激、长期处于单调环境下的幼儿易于用重复动作、自我内部对话或其他方式进行自我刺激,对外界环境很少发生兴®,因此,尽管发音、说话器官和智能与思维方面没有障碍,但是在各种场合既不说话也不出声。也就是说,他们不是不会说、不能说,而是不愿意说,他们能够交往,但更愿意通 过身体语言或表情表达自己的要求。或者是选择性地不说话,比如在家里讲话但到外边不讲,和爸爸妈妈交流但对小朋友及老师不交流。

还有的孩子对环境的反应比较敏感,常常感到精神紧张、不安,周围人多时往往沉默不语,一言不发,尤其遇到陌生人或在陌生环境里时更为明显,所以他们也不愿意开口讲话。从这位父亲的叙述来看,孩子不能轻易地定性为自闭,需要经过专业医生的检查诊断才能最后确定。

语言表达能力是孩子在幼儿期间需要练习和获得的最重要的能力之一,语言代表一个人智力与思维的发展平,孩子只有真正学会了说话,把自己的愿望用正确的语句表达出来,才能自由地和人交往、与人沟通情感,同时也才能更好地接受各种信息、知识和经验。一个人的道德修养、文化修养及智能水平往往可以从他说话的用词及语气中体现出来。

专家引导:

语言表达能力不强的孩子往往内心世界都很丰富,特别需要父母细心发现,及时加以引导,尤其是在孩子需要帮助的时候。建议父母不必要从孩子的语言弱项入手,非得训练语言不可,最好是从孩子的强项入手,比如孩子最喜欢的游戏是什么?喜欢做什么样的运动?喜欢去哪里?最喜欢的动画片是哪几部呢?他最喜欢的动画片里的人物是谁?孩子最喜欢哪一类的书?喜欢画画吗?喜欢动手制作玩具或做科学实验吗?喜欢自己翻阅和学习百科知识吗?喜欢动物植物还是昆虫?父母可以通过接近孩子特别喜欢的东西,和孩子做游戏活动和阅读引导方面的交流,渐渐深入孩子的内心世界。游戏活动是使孩子感到身心愉悦快乐的一种表达,玩具是孩子的天使,父母可以先做孩子的伙伴,再做孩子的导师。

更具体来讲,父母要丰富孩子的生活内容,给孩子提供良好的语言环境,生活在单调环境中对孩子的语言发展不利,要让孩子多接触生活,多接触社会,见得多,听得多,才有“素材”来说。儿童学说话是从听说话开始的,所以要随时提供听说话的环境。最简单的方法是随时说着你们一起正在看到的场景或一起正在感受的事,比如:“那辆汽车在小区里不应该开得这么快”,“今天太阳真灿烂,晒在身上真的很暖和”,“奥特曼要变身了,真是个大英雄”,“你把那块红色的圆柱形的积木递给我,谢谢宝贝儿子”。这种语言环境的作用在于开拓儿童的听说系统。幼儿与成人交往时,在幼儿最初自发发音的基础上,在孩子视、听、触的过程中,通过生活活动和游戏,模仿成人的语音和词汇,也就是在补习说话的课程

在孩子情绪相对平衡或较好时,父母可以拿着孩子喜欢的图片慢慢说着儿歌给孩子听。由于儿歌有韵律,孩子会很喜欢听的。父母也可以拿着图画书讲简单的故事,不要求他全理解,父母可以在亲子阅读后提出一个问题,鼓励他回答一个字或一句话,比如“黑猫警长最后抓到一只耳了吗?”在父母间他问题时,不要满足于他点头、摇手,一定要让他开口回答,父母才能心满意足地微笑。如果孩子实在不开口,父母可以替她回答,然后,再间孩子一遍,这回父母鼓励他自己回答。

当孩子张口说话而声音很小时,你可以表示听不清楚,但不要说声音太小了,或怎么声音这么小啊,而是告诉他:再大声说一遍。哪怕孩子再说一遍声音仍很小,不过比第一遍的确大一点,父母就表示很高兴,说这回听得清楚多了,以后要是都这样就好了。下次再鼓励,再训练,直到孩子说话的音量到正常程度。孩子说话声音正常,也就是孩子鼓起勇气主动与人交流,主动与外界互动的标识。

父母在孩子每一次鼓足勇气认真努力表达自己的时候都要及时给予鼓励与表扬,这对于幼儿学习语言表达能力有很大作用。父母的鼓励是一种热情的期待,是孩子学习的原动力,当孩子发出语音、模仿成人说话时,一定要热情地肯定和鼓励,不要马上指出不对的地方,否则会使他语言表达的热情减退。当孩子有了更多的信心,自然就希望多学习一些词句,父母一定要细心观察感受,在这个时候要多重复正确的语词,帮助他打开内心的世界,体验语言表达的乐趣。

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_高孩子语言表达能力的良方

父母不要因为孩子能够重复某个电视广告词而心花怒放,其实这是对孩子强大的语言模仿能力的一种浪费。因为电视里充斥了大量的不规范语言,而且无论是电视节目还是电脑学习软件,都很难做到与孩子之间的交互表达,所以它们对于提高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具有一定的局限。孩子们很容易患上一些和耳朵有关的疾病,特别是那些已经上了幼儿园的孩子,很容易成为交叉感染的受害者。而一旦孩子的听力受到影响,他的语言表达能力也势必受到影响。所以,平时多留意孩子的小动作,随时捕捉孩子耳朵方面的不适。

《儿童口语表达》:锻炼语言表达的能力

《儿童口语表达》第四话:锻炼语言表达的能力演讲的力量是无穷的,有很多伟人凭借出色的演讲改变了世界。想消除误会基灿和彩利深更半夜见面了的绯闻在五年级一班传开了。罗参见听基灿对彩利说的那些奇怪的话之后传出得绯闻。基灿想就算再丢脸也要向彩利解释清楚,但是他却始终没有勇气。金美敬老师写封信试试吧,把自己想表达的都写出来,或许她会理解。文字虽然不能像说话一样抑扬顿挫,但是却有着感动他人的力量。写信是表达心意的最佳途径。不行,我们班不能少了彩利。

父母怎样教孩子学会交流能力和表达能力

当单纯的散步演变成一次你问我答的亲子对话,给孩子带来的愉悦要远远大于运动本身。而当孩子长大后,他会慢慢体会伙伴间的交流分享和思想碰撞,也会慢慢享受通过语言被认可的感觉以及伴随而来的友谊。妈妈网育儿专家建议,父母应该这样做:在

Hash:3c3de37334135ec5e22e43a59ecdda99f1fbb312

【声明】本文由用户Sophia发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