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在孩子的高度和角度,你会
看见一个和我们成人完全不同的世界,只要我们愿意,我们就能走进孩子的
内心世界。孩子看见的不一样曾经有个妈妈带孩子去逛商场,她觉得孩子一定会喜欢这个热闹非凡的场所,可是和她想的完全相反,孩子在商场里一点也高兴不起来,甚至有点害怕,吵着要出去。妈妈不明白,一向喜欢玩的孩子怎么会排斥又漂亮又热闹的商场?但是当她蹲下来询问孩子原因的时候,她明白了,在孩子的角度,只能看见一条条的人腿,以及一些高高的柜子,一点也不能让人赏心悦目,反倒让人非常不舒服,而以大人的高度,是看不见这些的。在和孩子相处的时候,家长应该蹲下来,站在孩子的角度看世界,掌握孩子的听觉、视觉与理解特性。许多爸妈会从大人的角度,和小孩互动,间接或直接安排甚至命令孩子怎么做、怎么玩、玩什么。其实小孩就是小孩,他身体和思想的高度都还有待成长,如果站在大人的立场,就很难明白孩子的喜怒哀乐。站在孩子的高度看世界你蹲下来了吗?成人有自己固定的思维,也有自己已经成形的
人生观、
价值观,因此,在对待孩子的问题上,也习惯了用自己的角度出发,去衡量这件事情到底是什么样的,或者用自己的想法去揣度孩子的
心理。如果这样,那家长永远也猜不到孩子在想什么,因为你们的出发点、角度和孩子完全不同。孩子的各种观念和各种
社会经验都还在慢慢累积的阶段,他还没有经历过你所经历的那些风风雨雨,所以同一件事情,他看见的和你看见的可能完全不一样。就像很多人都看过的那个
广告一样,小女孩流畅地在
钢琴上弹完一曲,大人纷纷鼓掌叫道:“再来一遍。”大人的意思是:“你弹得很好,我们想再听一遍。”是鼓励,也是赞扬,可是孩子没有出现预期中的笑脸,反倒掉下眼泪,睁着无辜的大眼睛说:“我又没有弹错,为什么要再来一遍?”可爱的孩子,她把大人的称赞看成了惩罚。为什么两代人的差异如此巨大?因为他们看问题的角度是不一样的。蹲下来,你才能走进
孩子的世界,知道在他的高度,能看见什么,才能和孩子有效地
沟通和交流。蹲下来的4个理由大人们总会觉得自己是对的,自己的出发点都是
为了孩子好。其实换位思考一下,才能明白,孩子究竟要什么,大人给的,是否就是孩子想要的。1、更好了解孩子的需求站在孩子的角度,才能知道孩子需要什么,不需要什么,哪些做法对孩子是好的,而哪些做法是不利于孩子的成长的。只有蹲下来,才不会用大人高高在上的态度,自作主张地决定孩子该干什么,才能发现,现在怎么做,才是最适合孩子的成长和发展的。2、切身体会孩子的感受大人总会把自己的经验和想法强加到孩子身上,觉得我在某个场合有什么样的想法,孩子一定也是这么想的。实际上,孩子由于和你的经历并不相同,感受也会完全不一样。可能让你开心的事情,他并不开心,你喜欢的场合和物品,也未必能博得他的欢心。试着想想,在孩子的角度,他会怎么想?这样你才能知道孩子内心的想法,才不至于用你的想法代替孩子的想法。3、更有效地和孩子沟通如果你连孩子想什么都不知道,怎么能很好
和孩子沟通呢?只有愿意蹲下来的父母,才能在同一个
水平线上和孩子对视,用“平等”的心态和孩子交流,不是高高在上的长辈。站在孩子的角度,家长才是真正地为孩子考虑,亲子间的沟通和交流才能取得好的效果,亲子感情也会更进一步。4、促进孩子的发展只有了解孩子,才能促进孩子的发展。和孩子处在同一角度,想想如果自己是个小孩子,会怎么对待这件事情,这样才能给孩子正确的引导和建议,让孩子的发展更为顺利。如果总是站得高高在上,根本就不可能了解孩子的想法和需求,不能给出合适的指导,或按自己的标准和想法来要求孩子,那样反而会害了孩子。(兼职编辑:廖键桁)
站在孩子的高度看世界
站在孩子的高度和角度,你会看见一个和我们成人完全不同的世界,只要我们愿意,我们就能走进孩子的内心世界。孩子看见的不一样曾经有个妈妈带孩子去逛商场,她觉得孩子一定会喜欢这个热闹非凡的场所,可是和她想的完全相反,孩子在商场里一点也高兴不起来,甚
站在孩子的角度看“童画”
孩子学习画画,在不同的阶段有不同的表达方式。即用“童眼”看“童画”。然后踏进3岁,他就会自动放弃这种线条圆圈画法,而转型画她认为有意义的小东西或小情节了咱们做父母的,不管在孩子的哪个阶段,都要学会保持一种温和的态度来注视他涂鸦的整个过程就可以了,站在他的角度,用童眼看童画。这是大晨3岁3个月时根据自己的所见所想画出来的小故事。相信孩子也会很满足。
站在孩子的角度,以孩子的眼光
去接女儿放学,女儿的同桌萌萌从口袋里掏出一个小小的塑料钥匙扣问我:“阿姨,这个漂亮吗?”以大人的眼光来看,这当然不漂亮,粗糙且土里土气,应该是哪包零食里送的吧。不过看着萌萌兴奋的样子,我捏捏她的小脸蛋夸道:“萌萌的钥匙扣真漂亮,你是不是打算把它别在书包上?”她低下头,有些不好意思地笑了:“不是,今天
【声明】本文由用户Peren发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