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4-07-01 05:50:57

首页 > 生活 > 栏目 > 正文

下脘穴位位置图及作用

BY:Odetta 2024-07-01 05:50:57 928 ℃

【取穴位置】


在上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脐中上2寸。

【解剖位置】

在腹白线上,深部为横结肠;有腹壁上、下动、静脉交界处的分支;布有第八肋间神经前皮支的内侧支。

【功能主治】


脘痛,腹胀呕吐呃逆,食谷不化,肠鸣泄泻,痞块,虚肿。

【穴位配伍】

天枢气海关元足三里针灸并用)治急性菌痢。

【穴位治法】

直刺0.5~1寸;可灸。

下脘穴位位置图

本篇,我们就来说一说下脘穴,包括下脘穴的穴位具体位置、名词解释、作用与功效,以及按摩手法和疗法注意事项。下脘穴位位置图下脘穴位于人体的上腹部,前正中线上,脐中上2寸。

下脘穴位位置图及作用

在上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脐中上2寸。在腹白线上,深部为横结肠;有腹壁上、下动、静脉交界处的分支;布有第八肋间神经前皮支的内侧支。脘痛,腹胀,呕吐,呃逆,食谷不化,肠鸣,泄泻,痞块,虚肿。配天枢、气海、关元、足三里治急性菌痢。直刺0.5~1寸;可灸。

按摩中脘穴位的作用附中脘穴位位置图

在上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脐中上4寸。胃脘痛,腹胀,呕吐,呃逆,翻胃,吞酸,纳呆,食不化,疳积,膨胀,黄疸,肠鸣,泄利,便秘,便血,胁下坚痛,虚劳吐血,哮喘,头痛,失眠,惊悸,怔忡,脏躁,癫狂,痫证,尸厥,惊风,产后血晕。配百会、足三里、神门治失眠、脏躁;配膻中、天突、丰隆治哮喘;配梁丘、下巨虚治急性胃肠炎;配肝俞、太冲、三阴交、公孙治疗胃十二指肠球部溃疡;配上脘、梁门治胆道蛔虫症;配阳池、胞门、子户,治腰痛、痛经、月经不调;配气海、足三里、内关、百会治胃下垂。

Hash:989ba31a4a59a668e20c97ac25ac1cd6aad4cb56

【声明】本文由用户Odetta发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