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4-08-16 17:17:04

首页 > 生活 > 栏目 > 正文

别打着散养的旗号纵容孩子的陋习

BY:Alysa 2024-08-16 17:17:04 41 ℃

散养本身理念没有错,让孩子在一个宽松的环境里成长也没有错,但是散养过度就是对孩子的不负责任。结合每个孩子的实际出发,以散养的心态培养一个遵守规则,有着良好习惯,大方得体,懂得自律的孩子不是更好吗?希望每一位家长在散养这条路上走别走岔了,愿我们的孩子能够得到真正意义上的散养。

随着时代发展,越来越多的国外先进育儿理念涌进来,也受到不少家长的热捧。能够及时以开放的态度接纳新的思想观念是很好的一件事,但我却发现不少家长在运用这些方法时并没有多加思考,而是盲目按照字眼上的表面意思来。

这不,前不久在公园里遇到一个妈妈,因为孩子同岁的原因,俩孩子很快玩到一起,我便同这位妈妈多聊了几句,最后说起孩子上兴趣班这件事。她问我给孩子报了兴趣班没,我说报了两个孩子感兴趣的画画跆拳道。她惊讶地张大嘴巴说:“你孩子可真苦,现在都流行放养教育了,国外都说要以放养式教育让孩子快乐成长你还给他报两个班,我家的就啥班都没报,我放手让他去玩,以后也不准备报任何兴趣班,玩到大。”看到这位妈妈如此一说,我便不再接话,因为对于她的见解我不敢苟同。

孩子需要放养没错,这种理念本身是没有任何问题的,但因为放养就可以不管不顾孩子的兴趣就有些不对了。我给儿子报的两个兴趣班都是孩子感兴趣的,事先征求过他的意见和想法的。而且在这两个班的学习过程中,儿子并没有表现出任何的厌烦情绪,相反出自内心的热爱,半年时间的样子儿子画画的功底有了明显长进,跆拳道的技术也掌握了不少。同时,我培养孩子的兴趣爱好还出于另外一个原因,希望将来他拥有一门才艺,在未来需要展示才艺的时候他可以轻松地表演自己的特长。

上大学的时候,每当各种文艺晚会或者班级组织的活动时,看着来自城市的同学们纷纷表演着自己擅长的才艺,我都会暗暗伤神。对,来自农村的我从小只知道读书,周围的同学也都是这么一路读书上来,父母没有想过培养我的兴趣爱好,在我们的成长路途上读书是唯一的出路。从那个时候起,我就下定决心将来自己有孩子的时候一定为孩子培养一个兴趣特长。试想一下,当其他的同学都有自己拿手的才艺可以表演,你的孩子却只能暗自坐在台下,那个时候他的内心会有多落寞。

纵观周围,其实像上面那个妈妈一样武断的借鉴放养教育而不从实际出发的家长不在少数,更让人觉得可怕的是她们是打着散养的旗号纵容着孩子的陋习。

有一次到同事家里取份文件,进她家时恰好看到她家孩子拿着玩具在戳沙发,因为玩具的一头比较尖锐,沙发的座套被戳的满是窟窿。我疑惑地问同事怎么不制止孩子的做法,不料同事回答:“我看到网上说散养孩子就是不要对孩子管太多,孩子喜欢做的事情就让他去做。他既然喜欢戳就戳呗,反正沙发套旧了,戳破了可以换掉。”我内心不禁一阵唏嘘,猜测这孩子到外面也一定很具有破坏力。

果不其然 后来一次加班时,同事将孩子带到办公室,孩子一进入办公室便开始到处找玩的东西,后来找到一个铅笔,便立马用铅笔去戳办公室的皮板凳。而同事依旧没有制止孩子戳的行为,我看着那张被戳的满目苍夷的板凳有些无语。第二天同事买了一个新板凳到办公室替换了那个旧板凳,同时将旧板凳搬回家说是让孩子戳着玩去。

作为同事,我理应纠正她的这种做法,但就我观察来看即使我多说也起不到任何作用。因为从一开始她就理解错了散养的真正含义,除非有一天她能悟透散养的真正意思才能转变思想。

孩子在成长过程中会学会好的或者坏的习惯,我们家长应该及时观察和发现那些不好的习惯给予纠正,同时告知孩子相应的规则。例如上学不能迟到、在公共场合不能大声喧哗、候车要排队,爱惜物品等等。当他在养成一个习惯的时候,父母打着散养的旗号不管不顾,任由孩子以自我意识去做时,孩子的脑海里会形成一个思维:“哦,我这样做父母并没有制止或者批评说明这样做是可以的。”孩子的行为观一旦形成就难以纠正。孩子长大后依旧保持着那些陋习,父母认为那些行为不对,觉得是孩子自身没有学好的原因,殊不知其实是在孩子需要规则约束的时候你以散养的名义疏于管教。

别打着散养的旗号纵容孩子的陋习

散养本身理念没有错,让孩子在一个宽松的环境里成长也没有错,但是散养过度就是对孩子的不负责任。结合每个孩子的实际出发,以散养的心态培养一个遵守规则,有着良好习惯,大方得体,懂得自律的孩子不是更好吗?希望每一位家长在散养这条路上走别走岔了,愿我们的孩子能够得到真正意义上的散养。

别让纵容养成了孩子的坏习惯

孩子的好习惯从哪里来,当然是身边的父母长辈们身上学来的。那么,当父母特别纵容孩子时,无人管教的情况,孩子是无法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的。儿子一岁多的时候,我给他讲了孔融让梨的故事,说他不懂吧,也不尽然。有时吃东西时,他会很大方地将大点儿的让给我或他爸爸,然后自己说:孔

不要打着“爱”的旗号伤害孩子

一个犹太家庭的父亲,存钱存了很久,终于买了一辆自己向往已久的新车。新车开到家后,他珍爱有加,每天都要洗车打蜡。他5岁的儿子见父亲这么爱车,也常常乐此不疲地帮爸爸一起洗车。于是他决定破一次例,改天再洗车,尽管自己的爱车因淋了雨,而显得脏乱不堪。看了这个故事,到底爱的是孩子,还是爱孩子努力的结果?如果是后者,那说明你不会爱!往往,在和孩子互动过程中,我们关注自己的感受,关注孩子是否改错,关注孩子是否优秀,而我们忽略了关注孩子本身,这些都是打着爱的旗号伤害着孩子,但我们往往认为这就是爱。

【声明】本文由用户Alysa发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