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4-06-02 20:10:18

首页 > 生活 > 栏目 > 正文

《中医基础理论》第五章第三节奇经八脉

BY:大叔18岁 2024-06-02 20:10:18 1268 ℃

一、奇经八脉的概念和生理特点

(一)奇经八脉的概念

奇经八脉是指十二经脉之外的八条经脉,包括任脉督脉、冲脉、带脉、阴挢脉、阳骄脉、阴维脉、阳维脉。奇者,异也。因其异于十二正经,故称“奇经”。它们既不直属脏腑,又无表里配合。其生理功能,主要是对十二经脉的气运行起着溢蓄、调节作用。

(二)奇经八脉的生理特点

奇经八脉的生理特点有三:①奇经八脉与脏腑无直接络属关系。②奇经八脉之间无表里配合关系。③奇经八脉的分布不像十二经脉分布遍及全身,人体的上肢无奇经八脉的分布。

其走向也与十二经脉不同,除带脉外,余者皆由下而上地循行。

奇经八脉的共同生理功能为:

1.进一步加强十二经脉之间的联系:如督脉能总督一身之阳经;任脉联系总任一身之阴经;带脉约束纵行诸脉。二骄脉主宰一身左右的阴阳;二维脉维络一身表里的阴阳。即奇经八脉进一步加强了机体各部分的联系。

2.调节十二经脉的气血:十二经脉气有余时,则蓄藏于奇经八脉;十二经脉气血不足时,则由奇经“溢出”及时给予补充。

3.奇经八脉与肝、肾等脏及女子胞、脑、髓等奇恒之府有十分密切的关系,相互之间在生理、病理上均有一定的联系。

二、奇经八脉的循行及其生理功能

(一)督脉的循行及其生理功能

1.循行部位:督脉起于小腹内,下出会阴,向后至尾骶部的长强穴,沿脊柱上行,经项部至风府穴,进入脑内,属脑,沿头部正中线,上至巅顶的百会穴,经前额下行鼻柱至鼻尖的素寥穴,过人中,至上齿正中的龈交穴

2.分支:第一支,与冲、任二脉同起于胞中,出于会阴部,在尾骨端与足少阴肾经足太阳膀胱经的脉气会合,贯脊,属肾。第二支,从小腹直上贯脐,向上贯心,至咽喉与冲、任二脉相会合,到下颌部,环绕口唇,至两目下中央。第三支,与足太阳膀胱经同起子眼内角,上行至前额,于巅顶交会,人络于脑,再别出下项,沿肩胛骨内,脊柱两旁,到达腰中,进入脊柱两侧的肌肉,与肾脏相联络。

3.生理功能

(1)调节阳经气血,为“阳脉之海”:督脉循身之背,背为阳,说明督脉对全身阳经脉气具有统率、督促的作用。另外,六条阳经都与督脉交会于大椎穴,督脉对阳经有调节作用,故有“总督一身阳经”之说。

(2)反映脑、肾及脊髓的功能:督脉属脑,络肾。肾生髓,脑为髓海。督脉与脑、肾、脊髓的关系十分密切。

(3)主生殖功能:督脉络肾,与肾气相通,肾主生殖,故督脉与生殖功能有关。

(四)带脉的循行及其生理功能

1.循行部位:带脉起于季胁,斜向下行,交会于足少阳胆经带脉穴,绕身一周,并于带脉穴处再向前下方沿髋骨上缘斜行到少腹。

2.生理功能:约束纵行的各条经脉,司妇女带下

《中医基础理论》第五章第三节奇经八脉

(二)奇经八脉的生理特点奇经八脉的生理特点有三:①奇经八脉与脏腑无直接络属关系。②奇经八脉之间无表里配合关系。③奇经八脉的分布不像十二经脉分布遍及全身,人体的上肢无奇经八脉的分布。即奇经八脉进一步加强了机体各部分的联系。

《中医基础理论》第五章第二节十二经脉

(二)具体名称十二经脉根据各经所联系的脏腑的阴阳属性以及在肢体循行部位的不同;具体分为手三阴经;手三阳经、足三阴经、足三阳经四组。循行分布于上肢的称手经,循行分布于下肢的称足经。这是对十二经脉走向规律的高度概括。总之,十二经的循行,凡属六脏的经脉称为阴经,多循行于四肢内侧及胸腹。凡属六腑的经脉称为阳经,多循行于四肢外侧及头面、躯干。

《中医基础理论》第五章第四节经别、络脉、经筋、皮部

手足三阴三阳共组成六对,称六合。十五络脉是由十二经脉和任、督二脉的别络及脾之大络所组成的。因其运行于体表筋肉,故称经筋。经脉、经别、络脉、经筋,大体上都是分手足三阴三阳。在体表的皮肤也是按经络来分区,故称十二皮部。

Hash:6a239b749675e62ff149790f75cea7f85c02301c

【声明】本文由用户大叔18岁发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