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4-07-01 00:29:00

首页 > 生活 > 栏目 > 正文

孩子青春期时的心理特点,青春期心理保健技巧

BY:大叔18岁 2024-07-01 00:29:00 1392 ℃

一、青春期孩子的心理特征

  青春期普遍存在的心理矛盾

  我们每一个人都是从青春期过来的,青春期总是会令人怀念的,不光是情窦初开,而且成长的过程也令人很享受。但是,现在青春期少男少女可能受到社会因素的影响,心理上总是出现一些矛盾,如果这些矛盾不能正确解决,恐怕影响非常大。那么,青春期的心理矛盾有哪些呢?

  独立性和依赖性的矛盾

  青春期的人在心理特点上最突出的表现是出现成人感,由此而增强了少年的独立意识。如他们渐渐地在生活上不愿受父母过多的照顾或干预,否则心理便产生厌烦的情绪;对一些事物是非曲直的判断,不愿意听从父母的意见,并有强烈的表现自己意见的愿望;对一些传统的、权威的结论持异端,往往会提出过激的批评之词。但由于其社会经验、生活经验的不足,经常碰壁,又不得从父母那寻找方法、途径或帮助,再加上经济上不能独立,父母的权威作用又强迫他去依赖父母。

  自制性和冲动性的矛盾

  处在青春期的人在出现心理独立性、成人感的同时,自觉性和自制性也会有所加强。在与他人的交往中,他们主观上希望自己能随时自觉地遵守规则,力尽义务,但客观上又往往难以较好地控制自己的情感,有时会鲁莽行事,使自己陷入既想自制,但又易冲动的矛盾之中。识的局限性,在思想和行为上往往盲目性较大,易做傻事、蠢事,带有明显的小孩子气、幼稚性。

  成人感与幼稚感的矛盾

  青春期人的心理特点突出表现是出现成人感---认为自己已经成熟,长成大人了。因而在一些行为活动、思维认识、社会交往等方面,表现出“人”的样式。在心理,渴望别人把他看作大人,尊重他、理解他。但由于年龄不足,社会经验和生活经验及知识的局限性,在思想和行为上往往盲目性较大,易做傻事、蠢事,带有明显的小孩子气、幼稚性。

  开放性与封闭性的矛盾

  青春期的人需要与同龄人,特别是与异性、与父母平等交往,他们渴望他人和自己一样彼此间敞开心灵来相待。但由于每个人的性格、想法不一,使他们的这种渴求找不到施放的对象,只好诉说在“记”里。这些日记写下的心里话,又由于自尊心,不愿被他人所知道,于是就形成既想让他人了解又害怕被他人了解的矛盾心理。

  渴求感与压抑感的矛盾

  青春期的人由于性的发育和成熟,出现了与异性交往的渴求。比如喜欢接近异性,想了解性知识,喜欢在异性面前表现自己,甚至出现朦胧的爱情念头等。但由于学校、家长和社会舆论的约束、限制,使青春期的少年在情感和性的认识上存在着既非常渴求又不好意思表现的压抑的矛盾状态。

  尽管这些矛盾心理等到孩子们大一点的时候可以慢慢的缓解,但是小编也要提醒各位父母,平时应该给予孩子足够的尊重、信任,要多和孩子交流,充分的了解孩子内心的真实想法。尽量要帮助孩子解决好日常生活问题,让 孩子无烦恼的成长。

  青春期心理保健不可忽视

  青春期,由于生理机能趋于成熟,导致心理行为也会发生变化。此期将面临恋爱紧张学习,准备就业等人生课题。也会表现出独特的心理行为状态。这一时期生理上突出的变化是生殖系统的发育和第二性征的出现,在心理上产生的影响会随着月经的来潮逐渐由对性的朦胧状态而发展到明显的性差别意识。一般会对突然出现的月经、性冲动、性要求等产生紧张恐惧或羞涩的心理,也有的会因为好奇心、新颖感的驱使,去阅读各种有关性知识的书刊,或向伙伴们打听,对于那种情绪交织在一起的紧张心理,若不及时教育及疏导,往往会影响正常的心理健康。所以针对青春期心理的发育,家长和老师不应让孩子自己去摸索,而应开诚布公地给孩子讲解关于性的卫生知识,帮助孩子接受自己的身体变化,接受自己的成长,帮助孩子和异性正常交往,理解孩子,体贴孩子,尤其是鼓励孩子与同学的广泛接触,共同成长。消除其神秘感,较客观地认识人的性别差异。在群体交往的过程中,既能消除孩子对异性的神秘感,又可防止单独来往的意外。而不是粗暴地阻止孩子们和异性交往。

  除了性心理对少女青春期心理的影响之外,感情是另一影响青春期少女心理健康的因素。恋爱是这一时期遇到的人生课题,由女子的性成熟比男孩子早些。故恋爱的动机也强些。但鉴于这一时期情绪不稳、性格较弱的特点,可能会因受到一些挫折而出现心理情绪波动,也可能盲目迷恋。故应重视青年树立正确恋爱观并及时给以指导。家长和老师应帮助孩子正确的认识男女同学关系,应鼓励孩子积极参加对身心健康有益的活动,以转移其注意力,发泄其充沛的精力。少女青春期心理保健需要学校和家庭的共同关注。

二、青春期孩子心理的4特点

  1、既朦胧又神秘

  由于孩子进入青春期,引起了身体上的急剧变化和本能特征,突然会对异性产生兴趣、好感和羡慕,但这只是一种萌动,在成年人看来仿佛覆盖着一层朦胧的轻纱,在进入青春期前很多孩子对性知识都不很了解,因此他们表现出一种神秘感,会受到异性的吸引,而正是在这些朦胧神秘的意识中,心理产生了变化,意识也随着逐渐强烈和成熟起来。

  2、既强烈又纹饰

  由于青春期孩子从心理上具有矛盾性,他们及想了解其中的奥秘,又因为多种原因而自动闭锁,这也导致了他们表面上尽量纹饰这种心理。他们一方面十分重视自己在异性心中的印象和评价,而另一方面却又对异性表现得拘谨、羞涩和冷淡,虽然他们内心对异性感兴趣,但表面上却显得无动于衷、不屑一顾。这种矛盾的心理往往使他们产生种种心理冲突与苦恼。

  3、即动荡又压抑

  由于青春期的能量比较旺盛,但由于青少年的心理还不够成熟,没有形成稳固、正确的道德和恋爱观,且自控能力比较差容易受外界因素的影响。而现实生活中,五花八门的诱惑、信息以及自由的思想都会导致孩子的意识受到错误的强化和影响,引诱少年沉迷于谈情说爱之中,甚至更严重。而一部分少年还很可能由于得不到合理的疏导,过分压抑导致扭曲、变态的行为表现出来。

  4、男女性心理差异

  青春期由于性别不同,心理也不同。在对异性的感情上,一般男孩子表现的比较明显和强烈,而女孩子则表现的含蓄和深沉;而从内心体验上,男孩子更觉得好奇、喜悦和神秘,而女孩子则会惊慌、羞涩和不知所措;而在表达方式上,男孩子一般比较主动,而女孩子则往往采取暗示的方式。

三、女孩青春期时的心理保健技巧

  1、开性与封闭性的矛盾

  青春期的少女需要与同龄人,特别是与异性、与父母平等交往,她们渴望他人和自己一样彼此间敞开心灵来相待。但由于每个人的性格、想法不一,使她们的这种渴求找不到施放的对象,只好诉说在“日记“里。这些日记写下的心里话,又由于自尊心,不愿被他人所知道,于是就形成既想让他人了解又害怕被他人了解的矛盾心理。

  2、独立性和依赖性的矛盾

  青春期的少女在心理特点上最突出的表现是出现成人感,由此而增强了少女的独立意识。如他们渐渐地在生活上不愿受父母过多的照顾或干预,否则心理便产生厌烦的情绪;对一些事物是非曲直的判断,不愿意听从父母的意见,并有强烈的表现自己意见的愿望;对一些传统的、权威的结论持异端,往往会提出过激的批评之词。

  这个时期的女生社会经验以及生活经验都十分的欠缺,因此就会四处碰壁,但是她们又不会从父母那里寻找方法或者帮助,再加上她们在经济上的不独立等等这些原因让她们又不得不依赖父母。

  3、渴求感与压抑感的矛盾

  青春期的少女年由于性的发育和成熟,出现了与异性交往的渴求。比如喜欢接近异性,想了解性知识,喜欢在异性面前表现自己,甚至出现朦胧的爱情念头等。但由于学校、家长和社会舆论的约束、限制,使青春期的少女在情感和性的认识上存在着既非常渴求又不好意思表现的压抑的矛盾状态。

  4、自制性和冲动性的矛盾

  青春期的少女在心理独立性、成人感出现的同时,自觉性和自制性也得到了加强,在与他人的交往中,她们主观上希望自己能随时自觉地遵守规则,力尽义务,但客观上又往往难以较好地控制自己的情感,有时会鲁莽行事,使自己陷入既想自制,但又易冲动的矛盾之中。识的局限性,在思想和行为上往往盲目性较大,易做傻事、蠢事,带有明显的小孩子气、幼稚性。

  5、成人感与幼稚感的矛盾

  青春期少女的心理特点突出表现是出现成人感---认为自己已经成熟,长成大人了。因而在一些行为活动、思维认识、社会交往等方面,表现出“成人“的样式。在心理,渴望别人把他看作大人,尊重她、理解她。

四、家长如何与青春期中的孩子沟通

  用智慧斡旋荷尔蒙的力量

  从青春期一开始,无论男孩还是女孩,他们的身心就被一股巨大的力量所占据和控制,想法和行为都将产生巨变——这股力量就是荷尔蒙。

  有的孩子熬夜足球或赶作业,第二天还能精神百倍,这对我们大多数成年人来说简直难以想象。我们为此感叹:看,这就是青春!却很难将这旺盛的生命力同荷尔蒙联系起来,但实际上,青春在很大程度上就归因于孩子体内存在的过剩荷尔蒙!

  荷尔蒙在孩子的身上有着明显的影响,例如变声、长高等,除此之外,荷尔蒙还对大脑产生复杂的影响,科学家发现,荷尔蒙使大脑中掌管情绪的地方(杏仁核)特别活跃,因此青少年的情绪起伏都比较大。大脑最晚成熟的区域是额页,一般要到20至25岁才成熟(因此大多数国家的法律以20岁作为成年标准)。额页是大脑的总指挥,掌管理智、决策,人能控制自己不好的意念,使“潘多拉的盒子”总处于封闭状态,就全是额页的功劳。而对于十几岁的孩子来说,他们的情绪被荷尔蒙折腾得阴晴不定,晚熟的额页又不能出来控制局面,所以整个人显得冲动不理性。

  了解是荷尔蒙使孩子的心绪不稳,父母对孩子就会多一分体谅,少一分责怪,心态也能变得平和、冷静一些。比如,当孩子发脾气的时候,我们就知道那是在宣泄情绪,不是故意和父母“对着干”、“挑战父母底线”;他们为一点小事哭泣不已的时候,我们就知道那也是正常反应,不必大惊小怪、忧心忡忡;他们在发牢骚的时候,我们也能包容,不会拒绝倾听……父母更理解孩子,亲子关系就不会那么紧张,孩子的青春期就过得更顺当一些。

  想控制青春期的孩子几乎不可能

  当一向乖巧听话的孩子,忽然以你不习惯亦不喜欢的方式对你说话、与你相处,甚至和你顶撞时,先别急着生气,更不要一巴掌打下去,他(她)正在用这种方式向你宣告:我,已经进入青春期了!

  青春期这个词真的很难用言语来解释,但是很多父母却都深有体会。从前的跟屁虫突然拒绝你再拉他的手,那个总是快乐、满足的孩子不见了,变的愤怒、沮丧、悖逆等等,这一切都让父母慌了手脚。

  在青春期孩子的眼里,父母不再是父母,父母就是普通人,跟别人一样的普通人。爸爸们都说:“孩子叛逆就是翅膀长硬了,想飞了,不听话了!”妈妈们则说:“孩子叛逆起来良心简直像是被狗吃掉了!”

  青春期的孩子,生理上已经有了大人的样子,但是心理上并不成熟;他们看起来应该懂事了,但其实远远没有……他们想独立,不愿意再被过分呵护;他们想做主,穿标新立异的衣服,穿耳洞、戴耳环、甚至刺青……青春期的孩子内心张力十足,总想标榜自己的与众不同,不惧怕任何试图阻拦他们的人和事物!

  所以,父母一定要切记,对于青春期的孩子,你越想控制,他们越是不屈 越想远离你。想控制他们像控制几岁的孩子一样,几乎是不可能的!

  父母自己要及时调整好心态

  当孩子进入青春期,即使在亲子关系融洽、父母非常睿智的家庭里,青春期引发的动荡也足以降低全家人的生活质量。有些孩子的青春期相对平顺,有些孩子则特别叛逆,可以闹得家中鸡犬不宁、天翻地覆。这样的孩子对父母绝对是一个巨大的挑战,一旦处理不当,家庭就将进入“危机期”,面临“双输”的局面……青春期孩子的父母是最不好当的,经常“吃力不讨好”!面对孩子的巨变,大人一定要有充分的心理准备,调整自己的心态,不能孩子一不听话自己就先沉不住气。

  当孩子进入了青春期,父母即使再关心孩子,也要适度降温,陪伴孩子要时刻谨记“三颗心”──不要太关心,不要太有好奇心,不要太热心。一定要给孩子留有一定的空间,不要干涉过多。在青春期,孩子的身心正顺应自然的规律蓬勃成长,我们大人也要改变管教的态度和方法。

  孩子都希望有自己的空间,长大更是。父母太侵入,孩子就会逃避。孩子是按照他成长的规律在成长的过程中,我们大人使用管教的方式也要随着调整了。就像坐在树荫下乘凉,阴影会随着阳光移动,我们就要不断的挪移我们的椅子,才不会被阳光晒到。而不是坐在那边不动,却要树移动一样,那是不符合自然规律的。

  努力与孩子站在同一阵营

  面对不时向自己“宣战”的孩子,父母具体该如何管教?什么样的智慧才能“降得住”孩子?有一个男孩在青春期时非常叛逆,不管家长和他讲什么,他永远有理由反驳。他爱听西方流行歌曲,节奏很快,这让父亲很反感。有一次,马上要考试了,他一边听着震耳欲聋的音乐,一边斜躺在沙发上看书。父亲见了,大声斥责他,强迫叫他关掉音乐。没想到男孩不仅不听,还“砰”的一声把房门关上了。做父亲的一下子气极了,开始打儿子,下手很重,儿子却一点不求饶,一脸倔强。父亲见此更生气了,没命似地打儿子,妻子见此吓哭了,赶紧替儿子求情,丈夫却毫不理会,一直打到自己累了才罢手。

  当天的晚饭,父子两个都没有吃。做父亲的一夜无眠,反思自己的教育出了什么问题,自我调适,不明白儿子为什么变成这样?清晨,男孩主动来向父亲道歉了,看着儿子身上的伤痕,做父亲的忍不住哭了,连向儿子说“对不起”。他看到个子已经超过自己的儿子,内心既后悔又惭愧,决心以后不再拿大人的权威去压制儿子。

  后来,男孩依然没有放弃他的音乐爱好,父亲却学会了包容和接受,他和儿子一起听那些吵闹的音乐,试着融入儿子的生活。甚至有一次儿子请求他陪同去参加歌手签唱会,他都同意了。但在签唱会现场,他们看到很多精神气质都不太积极,和他年龄差不多的歌迷,父亲问儿子说:“你希望自己和他们一样吗?”儿子摇摇头。从那以后,儿子不再盲目崇拜那些歌手,开始收心学习,成绩节节攀升。在业余时间,他开始了歌曲创作,还获了大奖。父子俩的关系也没有再出现过大的问题,做父亲的暗自庆幸:幸好当时及时转变了想法 改变了和儿子的相处方式,化解了亲子关系冲突……原来,耐心、理解和包容才是教育青春期孩子的法宝。

青春期心理关注青春期心理特征

青春期心理关注青春期心理特征文章来源:本站原创更新时间:2009-7-3阅读:次青春期心理特征一直是青春期的女性朋友比较关注的话题,很多女性不了解青春期心理特征是怎么一回事,对此,我们专门请来了大连北大妇科医院的专家来为我们介绍有关青春期心理特征这一问题,希望对于青春期的女性朋友可以加以关注。

青春期孩子心理的四大特点,青春期的心理矛盾有哪些呢,青春期心理保健不可忽视

一、青春期孩子心理的四大特点1、既朦胧又神秘由于孩子进入青春期,引起了身体上的急剧变化和本能特征,突然会对异性产生兴趣、好感和羡慕,但这只是一种萌动,在成年人看来仿佛覆盖着一层朦胧的轻纱,在进入青春期前很多孩子对性知识都不很了解,因此他们表现出一种神秘感,会受到异性的吸引,而正是在这些

青春期逆反心理 揭青春期逆反心理5大元凶

青春期的逆反心理对孩子心理健康的发育有很大的影响。青少年逆反心理既是正常心理,又是问题心理;既有消极性一面,也有积极性一面。在青少年成长道路上逆反心理是必然存在的。对于青少年逆反心理的合理调节也是很重要的。逆反心理的进一步消极发展还可能向犯罪心理或病态心理转化。要认清青少年逆反心理产生的两个因素,从主体和客体两方面进行调适。

Hash:e99d797ff3b1906e566b03b70a0e9364d1fe707a

【声明】本文由用户大叔18岁发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