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4-06-28 17:24:45

首页 > 生活 > 栏目 > 正文

平原、草原、沙漠的现场教育

BY:Laila 2024-06-28 17:24:45 571 ℃

平原、草原沙漠的现场教育

地球表面遍布海洋和陆地,陆地上除了河流、湖泊之外,还有山地、平原、草原、沙漠等地貌。

平原的现场教育

女儿是在平原城市郑州长大的,在我带她去农村田野黄河边进行现场教育后,应当说,她已相当熟悉了平原的一切。对于年幼的孩子来说,极容易想当然地认为全世界的人都像她一样生活在平原。但实际上,她见识的仅仅只是平原的一小部分。只有当孩子见过大海、去过山区、看过沙漠、见过草原等等之后,才能在脑海中形成较全面的地貌实景,才能把平原放在地球面貌的一个合理位置上。为了让女儿形成明确的平原地貌实景,我的教育方法主要有两点:一是看着立体地图,让女儿比较海洋、山区、平原等哪里生活的人最多?女儿回答不清楚,我告诉她,山区到处是石头,耕种很不方便,有的山区还缺,所以,一般山区只有少量山村,总人口不多。而平原上一般有河流,地势平坦,容易灌溉,耕种方便,因此,大平原农业发达。所以,中国华北平原、四川盆地、长江中下游平原、珠江三角洲等都是人口密度较大的地区。东北平原因为较寒冷,开发较晚,人口密度相对较小。二是在每次坐火车汽车时,我都让女儿临窗而坐,以便从整体上认知平原面貌。中央电视台有一次邀请我们制作节目,正赶上春天,坐火车从郑州去北京,穿过华北大平原,在火车上,电视台记者拍下了我对女儿进行华北大平原现场教育的一幕。我和女儿临窗而坐,我指着窗外不断掠过的麦田、村庄、城市告诉女儿,这就是华北大平原。华北大平原从河南到河北有许多城市,新乡、安阳、邯郸、石家庄……乡村更是星罗棋布。黄河两岸在遥远的古代没有堤坝,河水在大平原上各处都流过,所以华北大平原的主体部分又叫做黄河流域。在进入河北省时,向西看到了山脉,我告诉女儿,西边是太行山,太行山在河北省到河南省西部,南北走向,长约1000千米。华北平原在太行山东侧,大别山以北,面向东海,地跨河南、河北、山东等几个省,面积广大。这里属于温带气候,生产玉米小麦花生、豆子、棉花等,农业发达,是中华民族的摇篮。中华民族五千多年的历史,主要活动区就在这里和关中平原。

讲完之后,我又编了一首歌写在纸上,描述了看到的平原情景,让女儿读记:“辽阔的中原,我们的家乡,这里是美丽富饶的地方。蓝天白云缕缕高又远,黄河金浪滔滔宽又长;天边的麦田如海浪 荡碧波,村村如小岛绿树映红墙。燕子轻轻飞,喜鹊喳喳唱,阵阵歌声飞过高楼,飞过青纱帐!”

草原的现场教育

我将女儿带到麦田里,冬季的麦田里,麦苗郁郁青青,远方有奶牛吃着麦苗。我给女儿讲,中国蒙古大草原和青海、西藏、新疆等地的草原就是这个样子:一片广袤的原野,牧草很深,野花盛开,成群的牛羊像珍珠一样散落在天边,草丛中还有野兔老鼠等,它们吃草叶、草籽等,有了这些小动物就有了吃它们的狼,天上也有了捉老鼠、野兔的鹰在盘旋。草原形成了牧草―野兔(鼠)―狼―鹰的生态系统。此外,草原上也有一些大型食草动物,如青海牦牛、新疆野马、非洲斑马等,非洲草原上还有大型食肉草原上既然有了牧草,人类也就开始在那里放牧,他们养羊、养牛、养马。牧民们住在帐篷里。因为草原受降雨量影响大,草的生长情况有的地方好,有的地方不好,而牧民是逐水、草而居,哪里草好就拔起帐篷向哪里迁移。为了争夺草场,不同的牧民群体之间经常发生争斗。因此,牧民们个个骁勇善战,后来他们人口多了,不断向中原农业民族入侵,所以中国历史上先后有多次游牧民族向南侵犯汉族居住的农业区,最大的一次是成吉思汗率领蒙古马队南侵和西征,把南宋灭亡了,他的孙子忽必烈建立了元朝,他们的马队还打到了欧洲,所以他们号称是“马背上的民族”。这些道理是孩子七八岁时我才告诉她的。

沙漠的现场教育

在女儿很小的时候,我就有意识让她接触沙漠。我将她带到黄河边的沙滩上,用沙滩做代替大沙漠的模型。模型是十分重要的,当父母无力带孩子看真的沙漠时,就带孩子看小沙滩,告诉孩子真正的沙漠就是沙滩的放大。当父母无力带孩子看大海时,就让他看湖泊,看不到大湖泊就看小水坑。告诉孩子,大海、湖泊就是大水坑。模型是孩子想象的基础,也是父母教他们认识世界的重要手段。当然,在女儿很小的时候,我并不告诉她过多的沙漠知识,只是让她玩沙、做沙子游戏。

当女儿六七岁时,我带她去武威的滕格里沙漠,爬甘肃的鸣沙山。我告诉她,沙子是由岩石风化而来的,而且风可以吹动沙子乱跑,地球上有著名的非洲撒哈拉大沙漠、中国的塔克拉玛干大沙漠等,并且让女儿在地图上找出来。孩子更大一点后,我告诉她,形成沙漠的地方多是因为降水量小,下的雨很快蒸发掉了,没有水,自然无法生长植物。但是,也不是没有一点水和植物,部分地区沙子底部很深的地方可能是湿的,会长出一些需水量少但根很长的植物,像仙人掌等耐旱植物。只要有点植物和水,沙漠中也会有些小动物。在女儿 小学之后,我引导她看了很多书,她的理解能力增强了。我又告诉她人类的活动也对沙漠的存在有重大影响。原来我国西北某些地区不是沙漠地带,而是水草丰茂,后来因为人口越来越多,森林被砍伐,生态系统被破坏,气候变干燥,土地沙漠化,所以那里现在变成一片沙海了。楼兰古城也是这样变成废墟的。现在人们认识到沙漠化的危险,开始防沙、治沙、种树、种草,沙漠化开始缓解了。相信人类将来会使更多的沙漠变成绿洲的。地形地貌的现场教育内容十分丰富,上述内容挂一漏万,只是精选了部分典型现场,为家长和教师提供一些范例和教育模式,为今后编写现场教育教材和推广现场教育提供一个大致思路。家长和教师带领孩子旅游和野外考察时,要根据具体现场灵活确定具体教育内容。

平原、草原、沙漠的现场教育

平原、草原、沙漠的现场教育地球表面遍布海洋和陆地,陆地上除了河流、湖泊之外,还有山地、平原、草原、沙漠等地貌。平原的现场教育女儿是在平原城市郑州长大的,在我带她去农村、田野、黄河边进行现场教育后,应当说,她已相当熟悉了平原的一切。所以,中国华北平原、四川盆地、长江中下游平原、珠江三角洲等都是人口密度较大的地区。草原的现场教育我将女儿带到麦田里,冬季的麦田里,麦苗郁郁青青,远方有奶牛吃着麦苗。相信人类将来会使更多的沙漠变成绿洲的。

中原教育网(原河南教育网)

胎儿在宫内与外界的联系,主要是由听觉器官和听神经,来接受外界传入宫内的声波剌激。现代神经心理学的研究者告诉我们,音乐可以对神经系统中的边缘和脑干的网状结构有直接影响,从而调节情绪、情感和内脏活动。应该特别禁止的是过于强烈、杂乱的音乐,这可能引起胎儿体能消耗过大,使消化系统和神经系统受到损害。作者::责任编辑:吴小萍本网注明:“来源:XXX”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具有的真实性负责。

孩子教育:家庭教育“三应三忌”原则

古有三字经,“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所以很多家长总认为严格就是好的。而有的家长对孩子却是百般迁就、溺爱,让孩子饭来张口,衣来伸手,这些都不算是好的家庭教育。一.发现错误,应放手尝试,忌大加谴责、恐吓失败是成功之母,失败可以积累经验教训。许多家长在孩子犯错误时,不失时机地大加谴责、恐吓。其

Hash:5f652d5507a8709105d5730aa7c56b6bf6eb334f

【声明】本文由用户Laila发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