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4-08-16 11:01:33

首页 > 生活 > 栏目 > 正文

没被“看见”,导致问题青年的根源

BY:Sara/Sarah 2024-08-16 11:01:33 353 ℃

我的一位来访者喜欢打篮球,小学时候,有一次打完篮球身体畅快淋漓,带着这份满足和快乐,儿子迫不及待的想回家和爸爸分享,刚说没两句,爸爸立刻接过话鼓励孩子:打篮球,这个爱好很好阿,锻炼身体,培养意志力,你要好好坚持下去,打好篮球!

听完这句话,儿子感觉身体里流动的能量一下子全被憋回来,淤堵在心中,愤怒却又无从发泄,因为爸爸没有说错任何话。

另外一个例子,一朋友形容小时候父亲看自己弹钢琴的感觉:爸爸就像在欣赏自己刚买回来的艺妓。这个例子里虽然有俄狄浦斯冲突,但最本质的含义都是:父母看不到孩子本身,父母看到的是孩子的功能价值。

这不是一句指责父母功利心的话,也许父母并没有要求孩子必须功成名就。但父母能否看到孩子本身的存在,而不是用外在价值去定义的物质性的“它”,决定孩子的心能否直接感受到爱。若孩子本然的存在不被看见,即使父母为孩子倾注一切,孩子也只是父母表达爱的道具。孩子也许头脑上承认父母为自己付出很多,承认父母很爱自己,但心知道那份恒久的孤寂。

犹太哲学家马丁布伯说,关系分为两种:我与你,我与它。当我放下预期和目的,以我的全部本真与一个人或事物建立关系时,我就会与这个存在的全部本真相遇,这种没有任何预期和目的的关系,即是我与你的关系。在马丁布伯看来,“我与你”只是生命的瞬间。也许我与你神性相遇的境界太高,但至少我们普通人可以学习做到,去尊重孩子是一个独立的生命,不是父母的延续,不是一个实现我们想象中功能价值的“它”。

孩子打篮球的体验、满足的表情,流动着一个生命的存在感。打篮球带来的功能价值,是头脑总结出来的“它”,“它”并非不能存在,打篮球确实附带强身健体等很多好处,但如果你只能看到“它”,听不到孩子快乐而急促的呼吸、看不见他满足的表情,孩子由内而外散发的快乐也不能共振你的嘴角上扬,那么,你和孩子根本不存在于一个空间。你睁着眼,确是全盲的。

一男孩在华德福上学后,逐渐找回自我。有一次我的朋友去他家做客,想跟这个孩子分享一个经历,孩子认真的告诉她:“阿姨,我现在在吃棒棒糖,不能听你讲话。”过一会吃完糖,孩子过来找阿姨说:“我现在可以听你讲话了”,并且很认真的看着阿姨。朋友感受到孩子有清晰的自我界限,成长得很好,而孩子的父母却无法接受孩子对自己类似的拒绝。

为什么父母经常难以接受孩子有清晰地自我界限?如果我要拿起手机打电话,手机显示:“我暂时不想被使用,请过一会再打”,那我肯定要去修理它,因为手机就是一个物,物不能有自己的感受和界限。有多少父母,孩子也同样被视为物,被视为父母意志的延伸呢?大人看到孩子很可爱,冲过去抱他,要他和自己说话,可曾留意孩子那一刻的 状态感受如何,是否愿意和我们建立关系呢?父母一刻不停的焦虑孩子和自己预设中的不一样,于是为了避免自己的焦虑,用各种手段修理孩子,让孩子按照自己的想像去表现。事实是,孩子是另外一个独立生命,若和你想象中一样纯属巧合,不一样才是常态。

可是很多父母会说,孩子应该按照一个正确的人生方式去生活,我要求他和我想象中一样,是为了他好,是有道理的。这样想的人可以反思下自己的一生,当你的父母也这样看待你、要求你时,你的人生快乐绽放吗,你的人生活得精彩吗?几乎每个领域最顶尖的人,比如乔布斯,索罗斯等都说过类似的人生总结:成为你自己,而不是成为别人眼中正确的你,生命才真的有意义。

当我们不是从自身的体验出发去生活,而是活在外在价值体系,活在别人的眼光中,关系既是物化的。物化的关系中,生命的底色是恐惧。很多女人,在自己没有性欲的时候,却无法明确拒绝伴侣的性要求。如果拒绝,内心会有很大的空和内疚产生。这种心理并非一般理解的自我价值感低。无法拒绝性的女人,一样有条件极好而且对自己条件很自信的女人。问题在于,当女人活在女性角色身份中,而不是作为一个女人本身既有价值,那如何拒绝女性角色中最重要的功能性功能呢。做个难听的比喻,再精美高档的性用品,如果没有性功能,那就毫无价值,该被抛弃了。许多女人各方面活得精彩自信,却摆脱不了这个最根本的恐惧:作为女人,你本身的存在没有价值。

当一个女孩诞生,即使没有重男轻女的家庭,女孩依然会感受到父母隐隐的期望:我家女儿比别人家儿子更有出息;或者做个优质乖乖女,最大的人生目标是嫁一个好老公。在这里,女人要么作为和男性竞争的价值,要么作为以女性身份换取男性庇护的价值,女人本身的存在没有价值。而男性,天然的被赋予“传宗接代,延续香火”等面子上和精神上的价值。当然,这也是物化的价值,在这个物化价值中,男性同样难以找到自我,中国男人也被物化得一代代萎了。

我们一路活在恐惧中,幼儿园时恐惧不听话就惨了,上学时恐惧成绩不好就一辈子就没希望了,工作后恐惧表现不佳,前途就没有了。我们在物化的车轮中打转,一刻不敢停,不敢想像,如果我不具备任何功能价值,会发生什么?

现在,停下来,想一想,如果剥离我的所有功能价值,我是谁?我现在所追求的一切,到底是我真正想要的,还是被恐惧驱使追求的?没有任何外在标签的我,是否双脚还能踩在大地上,感受我存在?

看见,是真正的慈悲……

【奶爸说】

前段时间在网上看到一则报道,广东一女孩疑因成绩差,被母亲推入河中,视频中母亲喊:要死不?要死我们一起死!隐约听到叱喝孩子不要去混,要好好读书

很多网友评论:不好说!现在的孩子太复杂,什么事都干的 出来,学习不好只是一方面,抽烟、喝酒、校园暴力等等……

如果一个孩子,能被父母真正看到,活出他自己!是没有必要、也不会去依靠抽烟、喝酒、打架等这些自认为个性的行为去吸引他人的目光,来证明自己的存在感的!

我就是我!我知道我是谁,我知道自己要什么,不要什么!一个身心成长都健康的孩子是很难被诱惑的,而那些有不良嗜好行为习惯的孩子,问题主要还是来自于家庭环境亲子关系

家庭中感受不到爱和自由,没有温暖和亲密关系,缺乏沟通,自己的感受不能被看到,存在感低、被物化的关系等等,这一切才是造成孩子出问题的根源

时常有父母留言问我孩子不爱学习等问题,描述了一大堆孩子的各种不正常表现,最后问题还是回到怎么能让孩子好好学习?

孩子只是一个学习工具么?人活着除了学习难道没有其它的意义了吗?求知欲是人的天性,可如果孩子本身这个“人”被忽视了,生命中只剩下学习这一个“任务”时,他必定会厌烦、抵触,会通过各种方式去寻求不同的刺激和存在感

孩子还小,现在可能只是暴露出学习方面的问题,如果父母再不醒悟,及时调整自己对待孩子的行为方式、家庭环境、亲子关系等,还继续只是一味盯着孩子学习的问题催逼下去,孩子越大出现的问题越多、越严重!

报道中那位母亲的焦虑、无奈、抓狂、要被孩子逼疯了的感觉,可以深切的感受到

这个事件从表面看来是家长对孩子的恨不成钢,采用了激进的表达方式,怕孩子白白浪费了时间、青春

但是,如果我们去深思,这种“怕”后面,实际上隐藏的是一种期待,一种欲望。期望孩子能活出和自己不一样的人生,这背后实际上是家长对自己生活、生命不满意的投射。将自己对自己的不接纳所产生的情绪投射到孩子身上。从而不断的折磨孩子,彼此痛苦…

生活中这种投射随处可见,如怕孩子胖、瘦、矮、不好好学习、没好工作……所有这一切背后都是家长对自己的不接纳

生命没有固定的模式,这世界上也不存在完美的人生,不要把孩子来当做弥补自己生命遗憾的替代品,看到他是一个独立的生命个体,看到他的真实存在……

学会接纳自己,接纳自己的不完美,才能更好的接纳孩子

透过眼睛不仅能看见内心 更能看见疾病

眼睛,是心灵的窗户。其实,透过眼睛我们不仅能看见一个人的内心,更能看见一个人所患的疾病。肾功能下降之后,维持全身的体液代谢平衡的能力就会下降,容易出现水肿。前段时间李连杰生病的照片在各大网站上疯传,大家纷纷感慨李连杰的眼球越来越凸出了。你知道吗,李连杰患有严重的甲状腺机能亢进症,即甲亢。而成年人的眼白如果整体发黄,很有可能是肝病导致血液中的胆红素升高。

为什么说看见日晕是不祥之兆?看见日晕是凶是吉?

因此,古人认为日晕是不祥的预兆。所以古人认为,当日晕出现时,很容易遭遇战争,这是一种非常不吉利的天文现象。日晕的出现是雷暴的征兆。看到日晕并不意味着凶吉之兆。据报道,日晕是一种罕见的大气光学现象,又称圆虹,是太阳光通过卷云时冰晶折射或反射形成的。

看见日晕的人代表有福气吗?看见日晕有什么预兆

日晕的出现可能会转为阴天或降雨,但没有科学依据说这种现象可能是气候旱涝的前兆。日晕虽然美丽壮观,但在古代却被认为是不祥之兆。据悉,太阳晕是一种罕见的大气光学现象,又称圆虹,是太阳光通过卷云时冰晶的折射或反射形成的。日晕的出现往往预示着天气会有一定程度的变化。

Hash:f5894459454cbbd1cb4f1caa76f12e6f363a610f

【声明】本文由用户Sara/Sarah发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