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4-05-05 03:36:49

丝虫病

丝虫病是指丝虫(由吸血节肢动物传播的一类寄生性线虫)寄生在脊椎动物终宿主的淋巴系统、皮下组织、腹腔、胸腔等处所引起的疾病。两种丝虫引起丝虫病的临床表现很相似,急性期为反复发作的淋巴管炎、淋巴结炎和发热,慢性期为淋巴水肿和象皮肿,严重危害流行区居民的健康和经济发展。

丝虫病的饮食,食疗,丝虫病吃什么好

丝虫病饮食宜忌

饮食适宜:1宜吃驱虫的食物;2宜吃抗菌消炎的食物;3宜吃富含优质蛋白质的食物。宜吃食物宜吃理由食用建议南瓜子南瓜子具有很好的杀灭寄生在人体内的寄生虫的作用,对丝虫病、蛲虫病、绦虫病、钩虫病等患者均有明显的效果。。每天吃100-260克为宜。柠檬柠檬具有抗菌,杀菌的作用,由于患有寄生虫疾病患者免疫力是相对下降的,喝柠檬可以起到预防感染的作用。每天泡水喝350-500毫升为宜。牛奶牛奶富含有优质蛋白质,以及人体必需的矿物质元素,可以提高人体免疫力,增强抗病能力,有助于患者的恢复。每天350-500毫升为宜。饮食禁忌:1忌吃辛辣刺激的食物;生姜、桂皮、胡椒、花椒;2忌吃油腻的食物;猪油、羊油、牛油;3忌吃难以消化的食物;螺丝肉、粽子、糯米饭。忌吃食物忌吃理由忌吃建议腌制 菜生姜有刺激性,容易导致肠道对营养物质的吸收不了,免疫力下降,不利于患者的恢复。宜吃清淡的食物。猪油猪油含有大量的油脂,容易滋养细菌,导致细菌大量繁殖,加重患者的病情不利于患者的恢复。宜吃低脂的食物。螺丝肉螺丝肉是比较难以消化的,容易导致腹部胀满,便秘等情况,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不利于患者的恢复。宜吃容易消化吸收的食物。

丝虫病饮食原则

1、宜

1)宜吃驱虫的食物;

2)宜吃抗菌消炎的食物;

3)宜吃富含优质蛋白质的食物。

2、忌

1)忌吃辛辣刺激的食物;生姜、桂皮、胡椒、花椒;

2)忌吃油腻的食物;猪油、羊油、牛油;

3)忌吃难以消化的食物;螺丝肉、粽子、糯米饭。

丝虫病的护理_护理注意事项_饮食禁忌

丝虫病一般护理

1.食用清淡性凉利湿之物,慎用辛辣、油腻之品。

2.谷类大多甘平或偏凉,一般均可食用;其中,薏苡仁清热利湿,绿豆、赤小豆清热解毒,煮粥或煮汤饮用均可,攻邪而不伤正,补益而不恋邪。

3.鱼虾性发,均不宜食用。

4.蔬菜水果除韭、葱、辣椒等性热之品外,一般均可食用;其中,马齿觅、芹菜、慈姑、鲜藕等尤长于清热解毒凉血。热重伤津者,宜选用西瓜、梨、丝瓜、冬瓜、番茄等,或生食或挤汁,或煮汤代茶饮。

丝虫病检查,丝虫病诊断

丝虫病常见检查

检查名称检查部位检查科室检查作用
尿中寄生虫检查,其他肾 保健科尿中寄生虫检...
皮内试验,前臂皮肤病 保健科 疼痛皮内试验作用...
WBC,血液血管——白细胞计数值...
微丝蚴,皮肤 胸部——查到微丝蚴即...
补体结合试验,全身——补体结合试验...
脂肪尿和乳糜尿检查,肾 肺泌尿 检验科脂肪尿和乳糜...

一、实验室检查

1.白细胞总数和分类

白细胞总数在10~20×109/L之间,嗜酸性粒细胞显著增高。

2.病原诊断指从外周血液、乳糜尿、抽出液中查微丝蚴和成虫

1)血检微丝蚴:为确诊丝虫病主要依据。由于微丝蚴具有夜现周期性,取血时间以晚上9时至次晨2时为宜,阳性率较高。

(1)涂片法:取耳垂血3滴,置于洁净玻片上,用另一张玻片的角涂成约长2cm,宽1.5cm的长方形厚血膜,午后放在清水中溶血5~10分钟,待干、固定染色镜检。

(2)鲜血片法:取耳垂血1滴于玻片上,加水数滴溶血,加盖玻片低倍镜检查。阳性时可见微丝蚴自由摆动,前后屈伸。

(3)浓积法:取静脉血2ml,注入盛有0.4ml抗凝剂试管内,加蒸馏水8~10ml,溶血后离心沉淀,倾上液,再加N/20氯氧化钠8~10ml,混匀放置5~10分钟,离心,弃上液,取沉淀镜检,此法阳性率高。

(4)白天诱虫法:白天口服海群生100mg,在15、30、60分钟分别采血镜检。

2)乳糜尿及淋巴尿检查:乳糜尿需加乙醚(5ml尿液+2ml乙醚)于试管内摇荡,脂肪溶解,弃乙醚,加水稀释后离心检查。淋巴尿易凝,应先加抗凝剂,后直接涂片或用水稀释10倍离心镜检。

3)体液和尿液检查微丝蚴:微丝蚴亦可见于各种体液和尿液,故可于鞘膜积液、淋巴液、腹水、乳糜尿和尿液等查到微丝蚴。可取上列体液直接涂片,染色镜检;或采用离心浓集法、薄膜过滤浓集法等检查。含乳糜的液体可加乙醚使脂肪充分溶解,去除上面的脂肪层,加水稀释10倍后,以1500~2000rpm离心3~5分钟,取沉渣镜检。

4)活组织检查 血中微丝蚴检查阴性者可取皮下结节、浅表淋巴结、附睾结节等病变组织活检,确定诊断。

二、免疫诊断可用作辅助诊断,为检测血清中的丝虫抗体和抗原,包括皮内试验、间接免疫荧光抗体检查、补体结合试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等。因与其它线虫有交叉反应,故特异性有限。

丝虫病就诊指南

丝虫病就诊指南针对丝虫病患者去医院就诊时常出现的疑问进行解答,例如:丝虫病挂什么科室的号?丝虫病检查前的注意事项?医生一般会问什么?丝虫病要做哪些检查?丝虫病检查结果怎么看?等等。丝虫病就诊指南旨在方便丝虫病患者就医,解决丝虫病患者就诊时的疑惑问题。

典型症状

发炎、关节酸痛、肉芽肿

建议就诊科室

传染科

最佳就诊时间

无特殊,尽快就诊

就诊时长

初诊预留1天,复诊每次预留半天

复诊频率/诊疗周期

门诊治疗:每周复诊至 发炎消失后,不适随诊。严重者需入院治疗酸痛缓解后转门诊治疗。

就诊前准备

无特殊要求,注意休息。

常见问诊内容

1、描述就诊原因(从什么时候开始,有什么不舒服?)2、不适的感觉是否由明显的因素引起?3、有周期性打寒战、高热等伴随症状?4、是否到过医院就诊,做过那些检查,检查结果是什么?5、治疗情况如何?6、有无药物过敏史?

重点检查项目

1.病原学检查血检微丝蚴,由于有夜现周期性,取血时间以晚上九时至次日凌晨二时为宜。 (1)夜间采血检查微丝蚴阳性 (2)成虫检查法在尿、鞘膜积液、淋巴液、腹水、乳糜尿查见微丝蚴,在淋巴管、淋巴结内查见成虫,或在病理组织切片中查见丝虫断面。 (3)特异的DNA探针2.血清学检查符合流行病学史,具有典型的临床表现,同时血清学或病原学检查阳性即可诊断。

诊断标准

符合流行病学史,具有典型的临床表现,同时血清学或病原学检查阳性即可诊断。

丝虫病的治疗方法,丝虫病怎么办,丝虫病用药

丝虫病诊疗知识

就诊科室:传染科,治疗费用:不同医院收费标准不一致,市三甲医院约3000-5000元治愈率:治疗周期:治疗方法:药物治疗,

丝虫病一般治疗

一、针对症状的治疗方法

1、若出现急性淋巴管炎及淋巴结炎等症状,可口服强地松、保太松、阿斯匹林,疗程2~3天。若有细菌感染者可加用抗菌药物;

2、若出现乳糜尿症状,应卧床休息,抬高骨盆部,多饮开水,多食淡菜,限制脂肪,蛋白饮食,并用中药治疗。对乳糜血尿者,可服用VitC、VitK4,或肌注安络血、止血敏等。无效时,可用1%硝酸银10ml或12.5%碘化钠溶液作肾盂冲洗或外科手术治疗。

二、针对病原的治疗方法

1.海群生(乙胺秦、益群生) 对微丝幼和成虫均有杀灭作用。海群生对马来丝虫病疗效比斑氏丝虫病迅速完全。

(1)短程疗法: 适用于体质较好的马来丝虫病患者。成人1.5g于晚上一次顿服或0.75g每日2次,连服2天。该疗法反应较大。

(2)中程疗法:用于血中微丝蚴较多和重度感染及斑氏丝虫病。0.3g,2次/日,疗程7天。

(3)间歇疗法:成人每次0.5g,每周1次,连服7周。此法阴转率高,疗效可靠,副作用小。副作用主要是因大量微丝蚴或成虫死亡产生的过敏反应,作用于成虫产生局部症状,一般马来丝虫病较斑氏丝虫病反应重。对严重心、肝、肾疾病、活动性肺结核、急性传染病、妊娠3月内或8个月以上,月经期妇女应缓治或禁忌用药。

2.左旋咪唑:对微丝蚴有较好疗效。剂量4~5mg/kg/日,分2次服,疗程5天。与海群生合用可提高疗效。副作用与海群生类似,但较后者轻。

3.呋喃嘧酮:对斑氏丝虫成虫和微丝蚴均有杀灭作用。20mg/kg/日,分2~3次,连服7天。副作用与海群生相似。

丝虫病如何鉴别?

一、鉴别

1、丝虫性乳糜尿是班氏丝虫病患者的泌尿及腹部淋巴管阻塞后所致的病变。需与结核、肿瘤引起者鉴别。

2、丝虫病的淋巴管炎及淋巴结炎一般由成虫寄居于淋巴结引起,较多见于腹股沟、腘窝及腋窝等处淋巴结显著肿大。应与细菌性淋巴管炎鉴别。

3、丝虫性附睾炎和睾丸炎主要见于斑氏丝虫病。患者自觉由腹股沟向下蔓延的阴囊疼痛,可向大腿内侧放射。睾丸及附睾肿大,鞘膜积液指阴囊体积增大,呈卵园形,皮肤皱折消失。这两者应与结核性鉴别。

4、象皮肿开始呈凹限性坚实性水肿,久之皮肤变粗增厚、皮皱加深,皮肤上有苔藓样变,疠状突起等变化,易继发细菌感染形成慢性溃疡。应与局部损伤、肿瘤压迫、手术切除淋巴组织后引起的象皮肿鉴别。

如何预防丝虫病,丝虫病的护理措施

丝虫病预防

一、预防

1、防蚊灭蚊

切断传播的途径,消灭蚊虫孳生地。在多蚊季节最好使用蚊帐;户外作业时,注意要涂抹防蚊油、驱蚊灵及其它驱避剂等在暴露部位的皮肤,头部可用棉线浸渍701防蚊油制成的防蚊网。

2、普查普治

在夏季对流行区1岁以上人群进行普查,要求95%以上居民接受采血;及早发现患者和带虫者,及时治愈,既保证人民健康,又减少和杜绝传染源。冬季对微丝蚴阳性者或微丝蚴阴性但有丝虫病史和体征者进行普治。

3、流行病学监测

加强对已达基本消灭丝虫病指标地区的流行病学监测。在监测工作中应注意:

①对原阳性病人进行复查复治;对以往未检者进行补查补治;同时加强流动人口管理,发现病人,及时治疗直至转阴。

②加强对血检阳性户的蚊媒监测,发现感染蚊,即以感染蚊户为中心,向周围人群扩大查血和灭蚊,以清除疫点,防止继续传播。

4、保护易感人群

在流行区采用海群生食盐疗法,每公斤食盐中掺入海群生 3g,平均每人每日16.7g食盐,内含海群生50mg,连用半年,可降低人群中微丝蚴阳性率。

丝虫病并发症,丝虫病会引发什么疾病

丝虫病并发症

常见并发症:淋巴管炎,淋巴结炎,淋巴水肿,

急性期为反复发作的淋巴管炎、淋巴结炎和发热,慢性期为淋巴水肿和象皮肿,严重者可出现心肌炎、下肢或阴囊水肿、精神症状甚至衰竭。

丝虫病的病因,丝虫病有哪些原因

丝虫病病因

我国流行的只有班氏丝虫(Wuchereria bancrofti)和马来丝虫(brugia malayi)。马来丝虫主要寄生在上、下肢的浅表淋巴系统,尤以下肢为多,故以四肢症状多见;班氏丝虫除寄生在浅表淋巴系统外,多寄生于深部淋巴系统中,如下肢、阴囊、精索、肾盂等部位,常出现泌尿系统症状。

丝虫病的发病和病变主要由成虫及传染期幼虫引起。传染期幼虫经蚊叮咬侵入人体后,在淋巴系统内发育成为成虫。当雌雄虫体交配后,雌虫即产生微丝蚴,成丝状活动。微丝蚴自淋巴系统进入血液循环,一般白天藏匿于肺的微血管内,夜间进入周围血液循环,具有明显的夜周期性。通常马来微丝蚴为晚8时至次晨4时,斑氏微丝蚴为夜晚10时至次晨2时。

微丝蚴周期性的机理尚未完全清楚,有以下几种猜想:①人在睡眠时,迷走神经处于兴奋状态,肺部微血管扩张,微丝蚴大量从肺进入周围血液;②肺和周围血液中氧分压的变化可改变微丝蚴的周期性。夜间给患者吸入O2,提高血的氧分压,则周围血中微丝蚴数量减少;③与微丝蚴体内的自发萤光颗粒有关。凡微丝蚴体内含有萤光颗粒多的,其夜现周期性明显,反之则不明显。

丝虫病的病变在淋巴管和淋巴结,由成虫的机械刺激或死后虫体分解产物的化学刺激,引起一系列反应性病变。

(1)急性期表现为渗出性炎症,淋巴结充血、淋巴管壁水肿,嗜酸性粒细胞浸润,纤维蛋白沉积。淋巴管和淋巴结内逐渐出现增生性肉芽肿反应,肉芽中心为变性的成虫和嗜酸性粒细胞,周围有纤维组织和上皮样细胞围绕,并有大量淋巴细胞和浆细胞聚集,形成类结核结节。

(2)慢性期突出表现为大量纤维组织增生,虫体钙化,淋巴结变硬,淋巴管纤维化,形成闭塞性淋巴管内膜炎。淋巴管的阻塞可致远端淋巴管内压增高,形成淋巴管曲张和破裂,淋巴液郁滞,淋巴管内蛋白成分增加。阻塞位于皮下,淋巴液不断刺激组织,使纤维组织大量增生,皮下组织增厚、变粗、皱褶,变硬形成象皮肿。阻塞位于深部淋巴系统,则出现阴囊象皮肿、淋巴腹水、乳糜腹泻、乳糜尿等。由于局部血液循环障碍,易引起继发感染使象皮肿加重及恶化,甚至形成溃疡。

丝虫病有哪些症状?

丝虫病症状

早期症状:淋巴管炎、淋巴结炎及丹毒样皮炎等淋巴管炎的特征为逆行性,发作时可见皮下一条红线离心性地发展。当炎症波及皮肤浅表微细淋巴管时,局部皮肤出现弥漫性红肿,有压痛及灼热感。

晚期症状:晚期则出现淋巴管阻塞所引起的一系列症状和体征。包括淋巴水肿和象皮肿、睾丸鞘膜积液、乳糜尿等。

相关症状:发炎,关节酸痛,肉芽肿,

一、症状诊断

1、急性期

1)淋巴结炎和淋巴管炎

不定时周期发作,可能每月或数月发作一次。发作时患者畏寒发热,全身乏力。淋巴结炎可单独发生,而淋巴管炎一般都伴有淋巴结炎。局部淋巴结肿大痛疼并有压痛,持续3~5天后,即自行消失。继发感染,可形成脓肿,淋巴管炎以下肢为多,常一侧发生,也可两腿同时或先后发生,其症状是沿大腿内侧淋巴管有一红线,自上而下蔓延发展,称为“离心性淋巴管炎”。炎症波及毛细淋巴管时,局部皮肤出现弥漫性红肿、发亮,有灼热烧感及压痛,类似丹毒,称“丹毒样性皮炎”俗称流火,持续2~3天消退。

2)丝虫热

周期性打寒战,高热,持续2天至1周消退。部分患者仅低热但无寒战,在屡次发作后,局部症状才渐渐显露,出现腹痛者,多数是因为腹膜后淋巴结炎所致。

3)精囊炎、附睾炎、睾丸炎

常见于斑氏丝虫病。患者自觉由腹股沟向下蔓延的阴囊疼痛,可向大腿内侧放射。睾丸及附睾肿大,阴囊红肿压痛,一侧或二侧精索可摸及1个或数个结节性肿块,有压痛,炎症消退后缩小变硬。可伴有鞘膜积液及腹股沟淋巴结肿大。

4)肺嗜酸性粒细胞浸润综合征(肺型丝虫病)

由发育移行的未成熟幼虫引起的过敏反应所致。表现畏寒、发热、咳嗽、哮喘、肺部有炎症阴影,痰中有嗜酸性粒细胞和夏科一登雷登结晶,周围血象;白细胞总数升高,嗜酸性粒细胞增多(20~80%),血中微丝蚴多阴性。少数尚可出现荨麻疹及血管神经性水肿等。

2、慢性期

1)淋巴结肿大

淋巴结肿大是由于炎症及淋巴结内淋巴窦扩张所致,且常伴淋巴结周围向心性淋巴管曲张。见于一侧或两侧腹股沟和股部,局部呈囊性肿块,中央发硬,穿刺可抽出淋巴液,有时可找到微丝蚴,易误诊为疝。

2)淋巴管曲张

淋巴管曲张常见于精索、阴囊及大腿内侧。精索淋巴管曲张可互相粘连成条索状,易与精索静脉曲张混淆。阴囊淋巴管曲张可与阴囊淋巴肿同进存在。

3)阴囊淋巴肿

由于腹股沟表浅淋巴结和淋巴管阻塞,致阴囊肿大、表皮增厚似桔柑皮状,可见有透明或乳白色小水泡,破裂后有淋巴渗出或乳糜液渗出,有时可查到微丝蚴。

4)鞘膜腔积液

多见于斑氏丝虫病。可发生一侧或两侧。轻者无明显症状,积液多时,阴囊体积增大,呈卵园形,皮肤皱折消失,透光试验阳性,穿刺液离心沉淀可找到微丝蚴。

5)乳糜尿

此症状为斑氏丝虫病常见症状。病人淋巴管破裂部位多在肾孟及输尿管。临床呈间歇性发作,隔数周、数月或数年再发。发作前可无症状或有畏寒、发热、腰部、盆腔及腹痛股沟处疼痛,继之出现乳糜尿。乳糜尿易凝固,可堵塞尿道,致排尿困难其他甚或出现肾绞痛。

6)象皮肿

多见于马来及斑氏丝虫病晚期。感染后10年左右发生。常发生于下肢,少数见于阴囊、阴茎、阴唇、上肢和乳房。开始呈凹限性坚实性水肿,久之皮肤变粗增厚、皮皱加深,皮肤上有苔藓样变,疠状突起等变化,易继发细菌感染形成慢性溃疡。

丝虫病诊疗知识

最佳就诊时间:无特殊,尽快就诊

就诊时长:初诊预留1天,复诊每次预留半天

复诊频率/治疗周期:门诊治疗:每周复诊至 发炎消失后,不适随诊。严重者需入院治疗酸痛缓解后转门诊治疗。

就诊前准备:无特殊要求,注意休息。

丝虫病基本知识

就诊科室:传染科,

治疗费用:不同医院收费标准不一致,市三甲医院约3000-5000元

治愈率:30%

治疗周期:1-3个月

治疗方法:药物治疗,

相关检查:尿中寄生虫检查,皮内试验,WBC,补体结合试验,脂肪尿和乳糜尿检查,

常用药品:伊维菌素咀嚼片,伊维菌素片,甲硝唑,

食材禁忌菜谱禁忌小吃禁忌特产禁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