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4-07-01 03:45:37

产褥中暑

产褥中暑是指在产褥期囚高温环境中,体内余热不能及时散发引起中枢性体温调节功能障碍的急性热病,表现为高热、水、电解质紊乱、循环衰竭和神经系统功能损害等。本病起病急骤,发展迅速,处理不当町遗留严重的后遗症,甚至死亡。正常人体在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的控制下产热和散热,体温处于动态平衡,维持在37℃左右。产褥期产妇一般体质较为虚弱,中枢体温调节功能发生障碍,在高温、高湿、通风不良的情况下,往往容易导致产后中暑。产后中暑后,患者体温升高、脉搏和呼吸加快,面红不出汗,皮肤干热,全身起痱子或出汗而体温下降。在夏季分娩的体质虚弱产妇,如果产后经常处于高温、高湿环境中,很有可能体温调节中枢发生功能障碍而中暑。中暑是种急性热玻开始时,仅感口渴、恶心、全身乏力、头晕、胸闷、心慌而多汗和尿频。此时,若能立即宽衣解带,移至通风凉爽处,补充水和盐,情况可迅速改善。如不及时解救,则病情必然进一步恶化,体温可骤升而高达40℃以上,产妇面色潮红,皮肤变干燥,有汗疹,出现呕吐、腹泻、谵妄或昏迷,随后面色转苍白、脉搏细速、血压下降、瞳孔缩小,终因虚脱而呼吸循环衰竭。即使抢救脱险,也可能由于中枢神经损伤而有严重后遗症。

产褥中暑的饮食,食疗,产褥中暑吃什么好

产褥中暑饮食宜忌

饮食适宜:1、宜吃稀薄、易消化的食物;2、宜吃维生素丰富的食物;3、宜吃蛋白质丰富的食物。宜吃食物宜吃理由食用建议绿豆绿豆有祛热毒、止烦渴、消水肿的作用,能够起到消暑的作用。每日60克煮粥食用。西瓜西瓜具有清热解暑、利尿消肿作用,。每日100克,可以采用西瓜皮煮粥食用。也可凉拌食用。苦瓜苦瓜有清暑热、止痢解毒的作用。每日100克,可以同菊花,冰糖煮粥食用。饮食禁忌:1、忌吃大量油腻食物;2、忌辛辣食物。忌吃食物忌吃理由忌吃建议小麻椒肥肉很油腻,对肠胃负担加重,人体就会感到疲惫加重,更容易引起消化不良。尽量避免。辣椒中暑会出现阴液不足的情况。辣椒会伤津耗液,使身体更加缺水,加重症状。尽量避免。羊肉羊肉属于温热助阳的食物,会使暑热不易消退的。尽量避免。

产褥中暑饮食原则

产中暑褥饮食保健

多吃营养全面、稀薄、易消化的食物,多食,水果和蔬菜,多喝温开水,绿豆汤等。

产褥中暑的护理_护理注意事项_饮食禁忌

产褥中暑一般护理

产褥中护理

1.预防方法:

产妇高温的适应能力较低,所以产妇的居室一定要打开窗户,使空气流通,保持适当的温度。但不要让产妇直接吹风,被褥不宜过厚,可以用凉席,穿薄一些的夏季衣裤,多饮水等。

产后其皮肤排泄功能较上旺盛,出汗较多,可以经常用温水擦浴,勤换衣服,可避免产后中暑,。

2.家庭应急处理:

1)中暑先兆时,立即将产妇移至凉爽通风处,解开衣服,多喝凉开水或盐开水,使其安静休息。

2)轻度中暑者,除上述处理外,适度应用仁丹、十滴水内服,涂擦清凉油,体温上升者可采用物理降温如置冰袋、电扇或给予解热药物退热。

3)重度中暑时,迅速将患者移至通风处,用冰水或冰水加酒精全身擦浴,在头、颈、腋下、腹股沟浅表大血管分布区放置冰袋,并同时电扇吹风,应尽早尽快送往医院进一步抢救。

4)预防产褥中暑,的发生,应打破旧的传统风俗习惯,经常性对孕妇进行科学教育和产褥卫生教育。

产褥中暑检查,产褥中暑诊断

产褥中暑常见检查

产褥中暑检查

  1、血常规、尿常规、粪常规。

2、肝功能、肾功能、电解质及无机元素检测。

3、心血管检查。

4、CT检查。

5、血液气体及酸碱平衡指标的检测

中暑,时,应行紧急血生化检查和动脉血气分析。严重病例常出现肝、肾、胰和横纹肌损伤的实验室参数改变。住院后,应检查血清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乳酸脱氢酶(LDH)、肌酸激酶(CK)及有关止、凝血功能等参数,以尽早发现重要器官功能障碍的证据。怀疑颅内出血或感染时,应行脑CT和脑脊液检查

产褥中暑就诊指南

产褥中暑就诊指南针对产褥中暑患者去医院就诊时常出现的疑问进行解答,例如:产褥中暑挂什么科室的号?产褥中暑检查前的注意事项?医生一般会问什么?产褥中暑要做哪些检查?产褥中暑检查结果怎么看?等等。产褥中暑就诊指南旨在方便产褥中暑患者就医,解决产褥中暑患者就诊时的疑惑问题。

产褥中暑的治疗方法,产褥中暑怎么办,产褥中暑用药

产褥中暑诊疗知识

就诊科室:产科,中医科,治疗费用:市三甲医院约(3000 —— 5000元)治愈率:治疗周期:治疗方法:药物治疗、一般支持疗法,

产褥中暑一般治疗

产褥中暑西医治疗

治疗原则:

立即改变高温和不通气环境,迅速降温,及时纠正酸中毒和休克,,补充水分及氯化钠。首先应将患者置于阴凉、通风处,用冷水、乙醇等擦浴,快速物理降温。按摩四肢,促进肢体血液循环。已发生循环衰竭者慎用物理降温,以避免血管收缩加重循环衰竭。重视纠正脑水肿,可用20%甘露醇快速静滴。同时采用药物降温,用4℃葡萄糖盐水1000-1500ml静脉滴注。盐酸氯丙嗪25-50mg加于葡萄糖盐水500ml静脉滴注,1-2小时滴完,4-6小时可重复一次。当血压下降时,停用盐酸氯丙嗪改用地塞米松。紧急时也可使用盐酸氯丙嗪加盐酸异丙嗪静脉滴注,体温降至38℃时,停止降温处理。在降温的同时应积极纠正水、电解质紊乱,24小时补液量控制在2000—3000ml之间,并注意补充钾、钠盐。加强护理,注意体温、血压、心脏及肾脏情况。用地西泮、硫酸镁等抗惊厥、解痉。给予抗生素预防感染。出现心、脑、肾合并症时,应积极对症处理。心力衰竭用毛花甙丙等。呼吸衰竭用尼可刹米、洛贝林对症治疗。积极纠正水.电解质紊乱。

产褥中暑如何鉴别?

产褥中暑鉴别诊断

需与产后子痫、产褥感染,败血症相鉴别。产褥感染产妇可以发生产褥中暑,,产褥中暑,患者又可并发产褥感染。

子痫是指孕妇妊娠晚期或临产时或新产后,眩晕,头痛,突然昏不知人,两目上视,手足抽搐,全身强直、少顷即醒,醒后复发,甚至昏迷不醒的疾病,被称为“子痫”,又称“妊娠痫证”。

败血症(septicemia),是指细菌进入血液循环,并在其中生长繁殖、产生毒素而引起的全身性严重感染。临床表现为发热、严重毒血症状、皮疹瘀点、肝脾肿大和白细胞数增高等。

产褥感染(puerperal infection)是指分娩时及产褥期生殖道受病原体感染,引起局部和全身的炎性应化。

如何预防产褥中暑,产褥中暑的护理措施

产褥中暑预防

产褥中暑预防

产褥中暑,关键在于预防,做好卫生宣教,能识别产褥中暑,的先兆症状。 破除旧风俗习惯,居室保持通风,避免室温过高,产妇衣着应宽大透气,有利于散热,以舒适为度。

1、妇女在产后其实在产后1~2天最好吃些清淡而易消化的饮食,以后再逐渐增加含有丰富蛋白质、碳水化合物及适量脂肪的食物,此外还要注意补充维生素及矿物质,可多吃些新鲜水果和蔬菜等。

2、夏天分娩的产妇,切忌包额头,也不能身穿长衣、长裤和袜子。住房必须通风凉爽,但应注意不让风直接吹在身上,以免着凉。

3、产妇的居室应通风换气,衣着要恰当,以舒适为度,以免影响散热。如有中暑先兆的情况,应立即将产妇移到凉爽通风处,解开衣服。

4、多喝水,尤其要补充盐水。体温较高者应立即给予冷水、酒精擦浴,快速物理降温,大多轻症患者能得到控制。

产褥中暑并发症,产褥中暑会引发什么疾病

产褥中暑并发症

常见并发症:产褥感染,中暑,发作性睡病,脑囊虫病,垂体性侏儒症,新生儿泪囊炎,颅咽管瘤,副鼻窦炎,脑血管瘤,拉肚子,

产褥中暑并发症

(一)脑水肿 

  意识障碍,、昏迷常是老年人中暑,就诊时的主要症状之一,重症中暑对脑的病理改变为充血、水肿和出血(融合的、弥散的或为瘀点).脑水肿在意识清或意识障碍浅的情况下,临床表现为颅内高压征。头痛,常进行性加重,后期头痛剧烈,呕吐多与头痛伴发,可呈喷射状,呕吐后头痛可暂减轻;视乳头水肿,眼底静脉瘀血、搏动消失,视网膜水肿、渗出、出血等变化.另外复视、缓脉、血压增高和意识障碍.生命体征的变化为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如烦燥、嗜睡、甚至昏迷。昏迷愈深,预后愈差;呼吸困难、呼吸衰竭:循环障碍,休克,、心功能衰竭。持续高热,各种降温措施无效,为中枢性高热.表明中枢神经系统严重损害.重症中暑高热、昏迷者,经有效降温措施,患者常在4h内脱离昏迷状态,24h后恢复正常理性。如果患者对降温措施的反应甚微或不稳定,始终昏迷不省,提示脑的损伤已达到不可挽救的程度.笔者曾报道中暑昏迷48例,死亡的19例入院前昏迷时间平均(9.4土8.4)h,人院后17例未再苏醒,2例分别于入院后12,20小时苏醒后死于多脏器功能衰竭。

(二)心力衰竭

(三)呼吸衰竭

(四)急性肾功能衰竭, 

重症中暑的肾脏损害,病理改变为肾脏充血伴有囊下、肾盂、肾间质的出血.临床表现尿量少,尿常规中有蛋白、透明管型和颗粒性管型,脓细胞和红细胞。

(五)休克及水、电解质和酸碱失衡 

休克对重症中暑患者预后的影响极大,尤其是老年患者.中暑患者休克的发生与脑水肿、心力衰竭、呼吸衰竭、感染及低血容量等多方面因素相关.相反,休克亦加重各脏器功能的损伤及衰竭。

产褥中暑的病因,产褥中暑有哪些原因

产褥中暑病因主要病因:人体处于超过散热机制能力的极度热负荷时,因体内热积蓄过度而引起高热,发生中暑

产褥中暑疾病病因

当外界气温超过35℃时,机体靠汗液蒸发散热。而汗液蒸发需要空气流通才能实现。但旧风俗习惯怕产妇“受风”而要求关门闭窗,产妇深居室内,包头盖被,穿长袖衣、长裤,紧扎袖口、裤脚,使居室和身体小环境处在高温、高湿状态,严重影响产妇出汗散热,导致体温调节中枢功能衰竭而出现高热、意识丧失和呼吸循环功能衰竭。当人体处于超过散热机制能力的极度热负荷时,因体内热积蓄过度而引起高热,发生中暑,。

产褥中暑有哪些症状?

产褥中暑症状

早期症状:发病前有短暂的先兆症状称中暑先兆。出现口渴、多汗、心悸、恶心、胸闷、四肢无力。

晚期症状:产妇体温高达41℃~42℃,呈稽留热型,可出现谵妄、抽搐、昏迷。血压下降,皮肤干燥无汗,瞳孔缩小,反射减弱。若不及时抢救,数小时内可因呼吸、循环衰竭而死亡。

产褥中暑症状诊断

1、中暑,先兆 

发病急骤,发病前有短暂的先兆症状称中暑先兆。出现口渴、多汗、心悸、恶心、胸闷、四肢无力。

2、轻度中暑中暑先兆未能得到及时处理,

产妇体温开始升高,随后出现面色潮红、胸闷、脉搏增快、呼吸急促、口渴,痱子,布满全身。

3、重度中暑

 产妇体温高达41℃到42℃,呈稽留热型,可出现谵妄、抽搐、昏迷。面色苍白,呼吸急促,脉搏细数,血压下降,皮肤干燥无汗,瞳孔缩小,反射减弱。若不及时抢救,数小时内可因呼吸、循环衰竭而死亡。即或幸存也常遗留中枢神经系统不可逆的后遗症。

从发病季节、患者家居环境、产妇衣着以及临床表现,不难诊断产褥中暑,。

产褥中暑基本知识

就诊科室:产科,中医科,

治疗费用:市三甲医院约(3000 —— 5000元)

治愈率:90%

治疗周期:1-3天

治疗方法:药物治疗、一般支持疗法,

食材禁忌 菜谱禁忌 小吃禁忌 特产禁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