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4-02-12 02:51:41

硬红斑

硬红斑(Erythema induratum)是一种原因尚不清楚好发于女性的疾病。常侵犯双下肢膝以下小腿内侧,也可侵及小腿外侧、膝以上大腿、甚至侵及上肢,头面部少见,表现为肢体双侧对称性或鲜红色、或暗红色、或紫红色结节性损害,压痛明显,一般不痒。分Bazin硬红斑和Wlitfield硬红斑。多见青年及中年妇女。

硬红斑的饮食,食疗,硬红斑吃什么好

硬红斑饮食原则

1、Bazin硬红斑吃什么好?

结核病人应以高蛋白、高维生素、高纤维素、高热量、低脂肪的饮食为主,尤其要注意忌口。 结核病人比较适合吃鸡、瘦肉、蛋类、豆制品、小米、玉米、大枣、银耳、百合、栗子、白果等食物,以及新鲜的蔬菜。如白菜、藕、黄瓜、西瓜、苹果、梨等。但进食多少要根据个人的情况而定,主食、肉、蛋、蔬菜、汤要注意搭配好,多吃一些水果,不要偏食。

2、患者不适宜吃什么?

在给结核病人选取营养丰富的食物时,特别要注意忌口。例如结核病人喝牛

硬红斑的护理_护理注意事项_饮食禁忌

硬红斑一般护理

一、护理

病人要注意营养,仔细地上绷带并抬高患肢休息。

硬红斑检查,硬红斑诊断

硬红斑常见检查

检查名称检查部位检查科室检查作用
结核杆菌基因检测,肺 全身血液 心胸 保健科结核杆菌基因...

一、检查

硬红斑皮损中结核杆菌DNA 的检测。

硬红斑就诊指南

硬红斑就诊指南针对硬红斑患者去医院就诊时常出现的疑问进行解答,例如:硬红斑挂什么科室的号?硬红斑检查前的注意事项?医生一般会问什么?硬红斑要做哪些检查?硬红斑检查结果怎么看?等等。硬红斑就诊指南旨在方便硬红斑患者就医,解决硬红斑患者就诊时的疑惑问题。

硬红斑的治疗方法,硬红斑怎么办,硬红斑用药

硬红斑诊疗知识

就诊科室:皮肤科,治疗费用:市三甲医院约(300——1000元)治愈率:治疗周期:治疗方法: 药物治疗 支持治疗,

硬红斑一般治疗

一、治疗

病人要注意营养,仔细地上绷带并抬高患肢休息。

多数病例用抗结核药物没有明显的效果。皮质类固醇激素,如强的松口服更为有效。

皮损内注射:用醋酸去炎松混悬剂等含氟类固醇激素制剂作损害内注射。每周两次,注射2~4次就可以见效。但停药后仍可复发。

硬红斑辨证论治

一、中医疗法

法宜健脾益气,除湿化痰,活血通络。

党参10g、茯苓10g、白术10g、红花10g、伸伤草10g、鸡血藤15g、苏木6g、夏枯草15g、连翘10g、土贝母10g、陈皮6g、牛膝6g;有下肢浮肿者加木瓜、防已;午后低热、手足心热者加鳖甲、地骨皮。

1、硬结日久不溃,也不消者可用阳和丸、散结丸,局部久不愈合者可服人参养荣丸。

2、局部治疗初期红晕明显者可用芙蓉膏;欲溃者可用铁箍散软膏;已破且形成溃疡者用化毒散软膏及紫色疽疮膏各半湿合外敷,疮面清洁者可用甘乳膏以促进愈合。

硬红斑如何鉴别?

一、鉴别

1.结节性红斑损害常常发生双小腿伸侧面的结节,表面皮肤呈鲜红色,无溃疡发生。结节有自发痛及触痛,病程较短,常伴有关节痛及发热等其他症状。

2.瘰疬性皮肤结核往往发生在颈部及胸部上侧。常单侧发生,很少见于小腿的屈侧面。有瘘管形成,和下方淋巴结核、骨结核及关节结核密切相关。

3.小腿红绀病为小腿下部弥漫性对称性青紫斑,无结节及溃疡发生。往往寒冷季节发病。患处皮温低于正常皮肤。

4.梅毒性树胶肿损害常不对称,结节坚硬,发展较快,溃疡边缘锐利,基底有坏死组织及树胶样分泌物。有性接触史,梅毒血清反应阳性。

如何预防硬红斑,硬红斑的护理措施

硬红斑预防

一、预防

1、积极补充营养,高蛋白、低脂肪,也可给予静脉营养,对肝硬化患者肝功能和组织学变化都有改善作用。

硬红斑并发症,硬红斑会引发什么疾病

硬红斑并发症

常见并发症:肺结核,色素斑,

部分硬工渐渐软化或破溃,皮肤上发生边缘不整而内陷的深溃疡,周围有浸润。溃疡基底为柔软的暗红色肉芽组织,溃疡不易愈合,愈合后形成萎缩性瘢痕。瘢痕上常伴有色素沉着及色素减退。

硬红斑的病因,硬红斑有哪些原因

硬红斑病因

一、病因

硬斑病病因不明,多半发生于16至25岁的青年妇女小腿屈侧,冬季易发病,因此本病与年龄、性别、寒冷及血液循环状态有关。病人常伴有肺结核、淋巴结核或其他脏器结核。硬红斑有结核样浸润,常发生干酪样坏死,一直被人认为是一种皮肤结核病,但不能查到结核杆菌。有学者认为硬红斑是一种皮下动—静脉血管炎,引起脂肪坏死。但还有认为硬红斑的发病由于结核杆菌从血管内释放,最初为一种局部过敏反应,继之为迟发型超敏反应。因此该病可能是由于多种因素激发机体自身免疫系统而发生的一种皮肤免疫反应。

硬红斑有哪些症状?

硬红斑症状

典型症状:初起为豌豆大小的数个皮下结节,多对称发生于小腿下部屈侧,皮肤略微高起,呈暗红色,界限不清,固定而硬。

相关症状:胀痛,结节,溃疡,皮肤粘连,

一、症状

根据小腿屈侧面对称分布的皮下结节伴触痛,可破溃形成溃疡及病理学改变,可以诊断,但需与以下疾病相鉴别:

1.结节性红斑  损害常常发生双小腿伸侧面的结节,表面皮肤呈鲜红色,无溃疡发生。结节有自发痛及触痛,病程较短,常伴有关节痛及发热等其他症状。

2.瘰疬性皮肤结核  往往发生在颈部及胸部上侧。常单侧发生,很少见于小腿的屈侧面。有瘘管形成,和下方淋巴结核、骨结核及关节结核密切相关。

3.小腿红绀病  为小腿下部弥漫性对称性青紫斑,无结节及溃疡发生。往往寒冷季节发病。患处皮温低于正常皮肤。

4.梅毒性树胶肿  损害常不对称,结节坚硬,发展较快,溃疡边缘锐利,基底有坏死组织及树胶样分泌物。有性接触史,梅毒血清反应阳性。

主要变化是在真皮及皮下组织的结核样肉芽肿性浸润,伴有干酪样坏死及血管变化。

早期在真皮深部及皮下组织、血管周围有结核样浸润。主要是淋巴细胞、上皮样细胞及少数巨噬细胞。在浸润灶内有明显的干酪样坏死,胶原纤维、弹力纤维及脂肪细胞发生变性及坏死。终于由纤维组织形成瘢痕而代替。真皮深部及皮下组织的动脉及静脉壁增厚,内皮细胞肿胀、增生,血栓形成管腔闭塞,产生由淋巴细胞环绕的干酪样坏死。

二、诊断标准

初起时皮肤深层有豌豆至指头大的硬性结节,数目不定,常常为数个或数十个,直径大小不等,为数毫米至数厘米。较小结节埋藏在皮下。皮肤表面无任何改变,只可触知,结节逐渐增大。较大硬节接近皮肤表面与皮肤粘连,炎症波及皮肤,皮肤表面往往略微高起,并且变成红色或暗红色的斑块,边界不清,病人无全身症状,只有轻微触痛、胀痛。数月以后,硬结消退,并留有红褐色色素沉着。部分结节融合形成较大的斑块。部分硬工渐渐软化或破溃,皮肤上发生边缘不整而内陷的深溃疡,周围有浸润。溃疡基底为柔软的暗红色肉芽组织,溃疡不易愈合,愈合后形成萎缩性瘢痕。瘢痕上常伴有色素沉着及色素减退。

本病主要发生于青年妇女的小腿屈侧面。臀部及其他部位也偶然发生。常对称发生,病程慢性,往往旧的损害消退及愈合,新的损害相继发生。往往硬节、溃疡、疤痕及色素斑同时存在。在寒冷的季节,此病容易反复发作。

硬红斑基本知识

就诊科室:皮肤科,

治疗费用:市三甲医院约(300——1000元)

治愈率:80%

治疗周期:7-14天

治疗方法: 药物治疗 支持治疗,

相关检查:结核杆菌基因检测,

常用药品:三乙醇胺乳膏,

食材禁忌菜谱禁忌小吃禁忌特产禁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