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4-05-04 14:55:38

新生儿肝炎

新生儿肝炎综合征(neonatal hepatitis syndrome)为起病于新生儿期的一组临床症候群,主要表现为持续的黄疸、血清胆红素(直接胆红素)增高,阻塞性黄疸、肝脏肿大及肝功能损害,由于病因较多,对每一病例的确切原因难以确定,故常称为新生儿肝炎综合征。其主要病理改变为非特异性多核巨细胞形成。

新生儿肝炎的饮食,食疗,新生儿肝炎吃什么好

新生儿肝炎饮食原则

(1)应注意营养平衡。

(2)保证禁食者每天的糖类供应,葡萄糖可按8~12mg/(kg·min)计算给予。

(3)供应一般量的蛋白,勿使超负荷。

应投予肝用氨基酸输液(支链氨基酸:缬氨酸、亮氨酸、异亮氨酸),在肝外组织进行代谢,促进蛋白合成。

(4)脂肪供应减少:肠内胆盐的减少影响对食物中脂肪的分解和吸收,还促使肝和小肠合成胆固醇增多。

(5)肌内注射维生素A、K、D、E。

新生儿肝炎的护理_护理注意事项_饮食禁忌

新生儿肝炎一般护理

1.要求孩子保持每天午睡2小时,养成固定的作息习惯。

2.孩子活泼好动,病情稍好些就坐不住了,家长很难控制。可以针对孩子的特点,多给他讲故事,也可以让孩子适当地看些画报、电视,兼顾其休息与活动。

3.在急性期,孩子食欲较差时,可以多给他吃些易消化、易吸收、富有营养的食物,如牛奶、水果、新鲜蔬菜等,也可以为他准备一些日常爱吃的,如:茄汁的食物等。饮食恢复正常以后,要防止他进食过多,因为吃得太杂、太多会伤及肠胃或出现脂肪肝。

4.药物的调养方面,一般给予多种维生素、酵母片等,主要目的是增进食欲,保护肝脏。也可以服用一些清热利湿、健脾和胃的中药,帮助肝功能的恢复。

新生儿肝炎检查,新生儿肝炎诊断

新生儿肝炎常见检查

检查名称检查部位检查科室检查作用
血清总蛋白,血液血管——血清总蛋白是...
血清总胆红素,血液血管肝胆总胆红素(TBI...
血清结合胆红素,肝 血液血管肝胆结合胆红素(SD...
血清非结合胆红素,肝 血液血管心血管内科 血液非结合胆红素...
尿胆红素,肝 血液血管肾 保健科 急救尿胆红素(BIL...
血清谷草转氨酶,全身 肝心血管内科 传染科 肝病AST是医学临床...
血清甲胎蛋白变异体,肝病 老年科甲胎蛋白变异...
血清甲胎蛋白,肝 卵巢产科AFP检查对肝癌...

体检有肝脾肿大,,尿色较深,大便由黄转淡黄,亦可能发白。

实验室检查血清总胆红素一般低于171μmol/L(10mg/dl),结合胆红素与未结合胆红素均增高,以前者为主,絮状浊度,试验早期变化不明显。谷丙转氨酶升高或正常。甲胎蛋白阳性。尿胆元阳性,尿胆红素根据胆管阻塞程度可呈阳性或阴性反应。采血检查,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收集婴儿尿液或母宫颈刮片找巨细胞包涵体等可作病因诊断。

新生儿肝炎就诊指南

新生儿肝炎就诊指南针对新生儿肝炎患者去医院就诊时常出现的疑问进行解答,例如:新生儿肝炎挂什么科室的号?新生儿肝炎检查前的注意事项?医生一般会问什么?新生儿肝炎要做哪些检查?新生儿肝炎检查结果怎么看?等等。新生儿肝炎就诊指南旨在方便新生儿肝炎患者就医,解决新生儿肝炎患者就诊时的疑惑问题。

新生儿肝炎的治疗方法,新生儿肝炎怎么办,新生儿肝炎用药

新生儿肝炎诊疗知识

就诊科室:儿科,肝炎,

新生儿肝炎一般治疗

以保肝治疗为主,供给充分的热量及维生素,。禁用对肝脏,有毒性的药物。黄疸,严重者可试用强的松(2mg/kg/日)抗炎,以减轻胆管梗阻,,通常用药4~8周,症状好转后逐步减量停药,需注意预防其他感染。

短期肾上腺,皮质激素似可减轻黄疸。还可参考急性甲型肝炎,中西医治疗原则,进行保肝治疗。

用药原则:

1.普通病例以补充多种维生素,护肝利胆为主,短期应用激素。

2.重型病例除上述治疗外可静脉,使用护肝药,静滴肌甘、肝太乐、辅梅A等支援疗法,静脉输液,黄疸严重者加用中药利胆。

新生儿肝炎辨证论治

一般病例可用中药清热、利湿、退黄,如茵陈蒿汤等。中药茵陈三黄汤可长期服用,重症可用注射液,每日1~2次。病因明确者,针对病因治疗。

新生儿肝炎如何鉴别?

胆道闭锁与新生儿肝炎二者早期临床表现及体征相近,皆表现有黄疸,肝肿大,故两者鉴别比较困难,但是二者有两种截然不同的临床病变发展过程,并有截然不同的治疗方法:前者只能通过早期外科手术,方有可能获得胆汁引流,可望获得生存希望;而后者则通过内科药物治疗多能获得治愈,因此,临床上对胆道闭锁早期诊断并与新生儿肝炎作出鉴别,尤为重要,临床上,需结合病史,查体,实验室及影像学等资料进行综合分析,方可作出正确判断。

如何预防新生儿肝炎,新生儿肝炎的护理措施

新生儿肝炎预防

育龄妇女怀孕后,应尽早进行乙型肝炎的感染标志筛查,对于孕妇HBsAg阳性以及HBsAg和e抗原双阳性的,从预产期前3个月起,每月注射1针乙肝免疫球蛋白,每次剂量200-400IU,新生儿出生后24小时内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剂量200IU,并可同时注射乙肝疫苗;出生后2周再注射1针乙肝免疫球蛋白,剂量200IU,新生儿满月和6个月时各接种1针乙肝疫苗,此后,尽快落实加强免疫,及时落实有关的预防措施,可以阻断85%以上的母婴传播,对于未发现感染标志的孕产妇,其所产新生儿应安照国家规定的计划免疫接种程序及时接种乙肝疫苗。

新生儿肝炎并发症,新生儿肝炎会引发什么疾病

新生儿肝炎并发症

常见并发症:小儿肝性脑病,

新生儿肝炎,所致风疹,或巨细胞病毒有可能发展为一种脑感染,可能导致智力迟钝或脑瘫。

这些婴儿当中的许多也将因为肝病破坏引起永久性的肝细胞损伤,导致疤痕(肝硬化,)。

多数婴儿巨细胞病毒性肝炎,将会痊愈,很少或者根本没有疤痕。对肝脏,来说,随着胆汁流动的改善,它的成长也会逐渐正常。然而,大约20%的婴儿因为受到肝炎的影响,将继续以发展为慢性(进行性)肝病和肝硬化,。这些儿童的肝脏将会因为疤痕而变硬,而且六个月以下大的婴儿的黄疸,会不消退,最终符合这些症状的婴儿将需要进行肝脏移植。

小儿慢性肝炎,新生儿由于缺乏胆汁将无法消化脂肪,吸收脂溶性维生素,(A,D和E及K),并且伴有肝细胞损伤。缺乏维生素D,会导致骨质疏松,与软骨发育不良(佝偻病,)。缺乏维生素A,会影响正常生长和视力,。维生素K缺乏,会有易青紫及出血倾向,,而缺乏维生素E,会导致婴儿协调性变差。由于胆汁负责消除在体内的许多毒素,所以新生儿慢性肝炎也有可能导致血液中积聚,毒素,从而导致瘙痒,,皮疹,和过敏,。

亦可并发肝昏迷,、高胆红素血症,、低钙性抽搐,、出血、腹泻,、干眼病等疾病。

新生儿肝炎的病因,新生儿肝炎有哪些原因

新生儿肝炎病因

一、病因

病毒感染(45%)

新生儿肝炎大多是由于在母体内感染病毒所导致。一般在出生后1-3周逐渐出现黄疸,而且持续加重。也有的患儿是在生理性黄疸消退以后又再度出现黄疸。同时伴有不爱吃奶、呕吐和体重不增加等表现。大便颜色在出生时正常,以后逐渐变为淡黄色或者灰白色,尿的颜色深黄。包括巨细胞病毒、各种肝炎病毒等。

代谢缺陷(20%)

临床显示有一定量的病例与先天性代谢缺陷有关,如半乳糖血症,α1-抗胰蛋白梅缺乏症等,这些因素会导致新生儿代谢紊乱,产生机体无法代谢的肝毒性物质,损害肝脏,诱发新生儿肝炎。

其他因素(8%)

如胆汁淤积或肝内、外胆道闭锁。

新生儿肝炎有哪些症状?

新生儿肝炎症状

早期症状:出现黄疸,持续时间较长,可伴有食欲下降、恶心、呕吐、消化不良、体重不增

晚期症状:大便颜色变浅,严重时可呈灰白色,但有时浅、时深的动态变化。尿色深黄。肝脏轻度至中度肿大,质稍硬。少数脾脏亦大

相关症状:面容呈灰色,食欲下降,陶奇感染,肝郁气滞,

一、症状

起病较缓,常在生后数天至数周内出现黄疸,持续时间较长,可伴有食欲下降,恶心,呕吐,消化不良,体重不增等症状,大便颜色变浅,严重时可呈灰白色,但有时浅,时深的动态变化,尿色深黄,肝脏轻度至中度肿大,质稍硬,少数脾脏亦大,中毒性肝炎常有感染病灶和全身中毒症状,风疹病毒,巨细胞病毒引起的肝炎,常伴有先天畸形或宫内生长障碍。

新生儿肝炎基本知识

就诊科室:儿科,肝炎,

相关检查:血清总蛋白,血清总胆红素,血清结合胆红素,血清非结合胆红素,

常用药品:齐墩果酸片,鸡骨草肝炎颗粒,辅酶A,

食材禁忌菜谱禁忌小吃禁忌特产禁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