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4-06-30 20:19:50

化脓性脑膜炎

化脓性脑膜炎(purulent meningitis)最常见的致病菌为肺炎球菌、脑膜炎双球菌及流感嗜血杆菌B型,其次为金黄色葡萄球菌、链球菌、大肠杆菌、变性杆菌、厌氧杆菌、沙门菌及铜绿假单胞菌等。感染的来源可因心、肺以及其他脏器感染波及到脑室和蛛网膜下腔系统,或由颅骨、椎骨或脑实质感染病灶直接蔓延引起。是全世界发病率和高病死率的疾病之一。通常急性起病,好发于婴幼儿和儿童和60岁以上老年人。

化脓性脑膜炎的饮食,食疗,化脓性脑膜炎吃什么好

化脓性脑膜炎饮食宜忌

饮食适宜:1.宜吃高蛋白的食物;2.宜吃高维生素食物;3.宜吃利尿性的食物。宜吃食物宜吃理由食用建议苦瓜苦瓜性味寒凉,且维生素C含量高,容易消化吸收,可增加机体的免疫力,促进炎症的恢复。100g左右清煮,或者炖肉。冬瓜具有利尿的特性,且维生素寒凉高,有利于减轻颅内压力增高。200-300g,与排骨同煮后服用。鱼肉蛋白质含量高,氨基酸种类繁多。容易吸收。250g,清水顿服,或者蒸食。饮食禁忌:1.忌吃酒精类的食物;2.忌吃燥热行的食物。忌吃食物忌吃理由忌吃建议野鸡肉野鸡肉热性大,不适合感染性疾病的人群服用。可以吃性味平凉的鸭肉。酒精饮料酒精具有刺激性,对中枢具有直接的麻痹作用。可换用无酒精的饮料。

化脓性脑膜炎饮食原则

化脓性脑膜炎饮食保健

一、化脓性脑膜炎,食疗方:

1、莲花粳米粥

[ 用料 ] 莲花 10 克,粳米 100 克,蜂蜜适量。

[ 制作 ] 莲花阴干,研末备用。先将粳米煮作粥,将熟时放入花末,蜂蜜调匀,空腹食用。

[ 功效 ] 有助于流行性脑膜炎,病人康复。

2、银耳红枣粥

[ 用料 ] 银耳 30 克,红枣 10 枚。

[ 制作 ] 炖服,每日 1 次。

[ 功效 ] 有助于流脑的治愈。

3、核桃红枣汤

[ 用料 ] 核桃仁 100 克,红枣 12 枚,冰糖适量。

[ 制作 ] 把两者加冰糖炖服,每日 1 剂,直至痊愈。

[ 功效 ] 补脑益智,有助于疾病的恢复。

二、化脓性脑膜炎,吃哪些对身体好?

1.红豆、芸豆:低脂,高纤维,高维生素,营养丰富。

2.加蘑菇丁、胡萝卜丁、葡萄干制成的小米粥:每天早上喝一碗。可提高免疫力。

3.苹果、猕猴桃、香蕉、酸奶:每天午饭前一小时食用以增加维生素C的摄入。

4.花生米:每天生吃200粒紫色、小粒花生米可以提供优质维生素E,还可补血。

化脓性脑膜炎最好不要吃哪些食物?

1.糖:避免吃精制糖,含大量淀粉,能量堆积,使大脑氧化快。

2.罐装沙丁鱼、咸鱼等加工食品:含防腐剂,高盐,增加体液渗透压,增加脑负担。

(资料仅供参考,具体请询问医生)

化脓性脑膜炎的护理_护理注意事项_饮食禁忌

化脓性脑膜炎一般护理

化脓性脑膜炎,护理

本病的预后不良,特别是宫内感染肠道细菌预后极差。金黄色葡萄球菌及肠道细菌引起者由于细菌耐药,治疗困难病死率亦高。肺炎,链球菌所致化脑病,死率可达15%~25%,且易于复发、再发。

化脓性脑膜炎检查,化脓性脑膜炎诊断

化脓性脑膜炎常见检查

检查名称检查部位检查科室检查作用
脑脊液检查-化学检查-蛋白质检查,颅脑 血液血管血液脑脊液蛋白质...
血培养,血液血管内科用于病原菌的...
颅脑MRI,颅脑核医学 脑外科颅脑MRI检查用...
免疫学检查,血液血管肿瘤 妇产 保健科免疫学检查对...
脑脊液免疫球蛋白,颅脑内分泌 血液 保健科 疼痛中枢神经系统...
脑脊液乳酸脱氢酶,颅脑疼痛 急救脑脊液乳酸脱...
颈项强直,颈部 颅脑神经 保健科颈项强直检查...
脑膜刺激征,颈部 颅脑神经 保健科脑膜受激惹的...
周围血白细胞计数及分类,血液血管神经 脑外科周围血白细胞...
布鲁津斯基征,颈部 颅脑神经 脑外科布鲁津斯基征...
神经系统细胞学检查,周围神经系统神经 脑外科神经系统细胞...
WBC,血液血管——白细胞计数值...
颅脑CT,颅脑脑外科 肿瘤颅脑CT检查能...
血常规,血液血管内科 外科通过观察血细...
脑脊液脑膜炎球菌抗原,颅脑脑外科 疼痛 急救脑脊液脑膜炎...
脑脊液结核性脑膜炎抗体,颅脑脑外科 疼痛如果脑脊液中...
积液溶菌酶,血液血管 肾肾 血液血清溶菌酶测...
免疫电泳,其他——免疫电泳法目...

化脓性脑膜炎,检查

一、检查

急性期间周围血象中白细胞总数增高,中性粒细胞占80%~90%。脑脊液检查早期即有炎症,白细胞计数为(1000~10000)*106/L(1000~10000/mm3)以上,且以多形核白细胞为主,恢复期才以淋巴细胞为主。脑脊液中蛋白含量增高,但糖与氯化物明显降低。50%病例经过脑脊液涂片检查及细菌培养可查到致病菌。脑脊液的免疫蛋白测定可发现IgG或IgM均明显增高。乳酸脱氨酶含量也增高。免疫荧光素标记抗体染色、免疫对流电泳测定抗原及乳酸凝集实验等均有助于病原等的诊断。

放射学检查中虽然头颅X线拍片及各种造影很少发现阳性改变,头颅CT扫描在病变早期也可无异常发现,但随着病变的进展,CT增强扫描时可见脑膜呈线状强化。如并发硬脑膜下积液,CT片上可见于颅骨内板下方出现新月形。脑积水,则可见脑室扩大等表现。如脑实质受累则显示低密度区和占位效应。MRI检查依病变的不同阶段而有不同表现,在病变早期可?有水肿、脑沟裂及脑回变小。在病变中期,可在皮质及皮质下出现缺血性病灶以及脑室周围出现间质性水肿。后期可见脑积水,、硬脑膜下积液或脑萎缩,。

化脓性脑膜炎就诊指南

化脓性脑膜炎就诊指南针对化脓性脑膜炎患者去医院就诊时常出现的疑问进行解答,例如:化脓性脑膜炎挂什么科室的号?化脓性脑膜炎检查前的注意事项?医生一般会问什么?化脓性脑膜炎要做哪些检查?化脓性脑膜炎检查结果怎么看?等等。化脓性脑膜炎就诊指南旨在方便化脓性脑膜炎患者就医,解决化脓性脑膜炎患者就诊时的疑惑问题。

典型症状

高热寒战、脑膜刺激症状、烦躁不安

建议就诊科室

神经内科、脑外科

最佳就诊时间

无特殊,尽快就诊

就诊时长

初诊预留1天,复诊每次预留半天

复诊频率/诊疗周期

门诊治疗:每周复诊至 呼吸正常后,不适随诊。严重者需入院治疗血压稳定后转门诊治疗。

就诊前准备

无特殊要求,注意休息。

常见问诊内容

1、描述就诊原因(从什么时候开始,有什么不舒服?)2、不适的感觉是否由明显的因素引起?3、有血压升高、常有怕光、狂燥甚至呼吸衰竭等伴随症状?4、是否到过医院就诊,做过那些检查,检查结果是什么?5、治疗情况如何?6、有无药物过敏史?

重点检查项目

1.脑膜刺激征 脑膜刺激征是脑膜病变时脊髓膜受到刺激并影响到脊神经根,当牵拉刺激时引起相应肌群反射性痉挛的一种病理反射。见于脑膜炎,蛛网膜下腔出血和颅内压增高等。常见的脑膜刺激征有颈项强直、抬腿试验、布鲁津斯基(Brudzinski)征 。2.白细胞计数(WBC)白细胞计数,是指计数单位体积血液中所含的白细胞数目。旧称白血球,是机体防御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3.脑脊液检查-化学检查-蛋白质检查脑脊液检查-化学检查-蛋白质检查是对脑脊液蛋白质含量进行测定。脑脊液蛋白质含量和血脑屏障有密切关系,可以反应多种疾病的征兆。

诊断标准

1) 常规实验室检查a) 血常规:白细胞总数及中性粒细胞明显增加。贫血常见于流感杆菌脑膜炎。  b) 血培养:早期、未用抗生素治疗者可得阳性结果。能帮助确定病原菌。  c) 咽拭子培养:分离出致病菌有参考价值。  d) 瘀点涂片:流脑患儿皮肤瘀点涂片查见细菌阳性率可达50%以上。  2) 脑脊液检查:a) 常规:可见典型化脓性改变。脑脊液外观混浊或稀米汤样,压力增高。镜检白细胞甚多,可达数亿/L。b) 生化:糖定量不但可协助鉴别细菌或病毒感染,还能反映治疗效果。蛋白定性试验多为强阳性,定量每在1g/L以上。c) 细菌学检查:将脑脊液离心沉淀,作涂片染色,常能查见病原菌,可作为早期选用抗生素治疗的依据。  d) 免疫学检查:i. 对流免疫电泳(coumter-immunoec trophoresis,CIE):此法系以已知抗体(特定的抗血清)检测脑脊液中的抗原(如可溶性荚膜多糖。特异性高,常用作流脑快速诊断,也用以检查流感杆菌、肺炎链球菌等,阳性率可达70%~80%。ii. 对脑膜炎双球菌与流感杆菌检测结果与用CIE方法所测结果相似。但对肺炎链球菌敏感性较差。此法较CIE敏感,但有假阳性可能。iii. 用荧光素标记已知抗体,再加入待检抗原(如脑脊液、血液标本),然后用荧光显微镜观察抗原抗体反应。此法特异性高、敏感性强,可快速作出诊断,但需一定设备。iv.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 鲎蛛溶解物试验 :(1)正常脑脊液中免疫球蛋白量很低,IgM缺乏。化脑患儿IgM明显增高,如大于30mg/L,基本可排除病毒感染。(2)正常脑脊液LDH平均值:新生儿53.1IU;乳儿32.6IU;幼儿29.2IU;学龄28.8IU。LDH同功酶正常值;新生儿LDH127%,LDH235%,LDH334%,LDH243%,LDH51%。出生1 个月后,LDH137%,LDH232%,LDH328%,LDH42%,LDH51%。化脑病儿LDH值明显升高,同功酶中LDH4及LDH5明显上升。  3) 影像学检查影像学检查的诊断和鉴别诊断意义有限。部分患者表现为增强后脑膜和脑皮层增强信号,但无增强表现亦不能排除诊断。影像学检查的真正意义在于了解脑膜炎的中枢神经系统并发症,如脑脓肿、脑梗死、脑积水。硬膜下积脓和静脉窦血栓形成等。

化脓性脑膜炎的治疗方法,化脓性脑膜炎怎么办,化脓性脑膜炎用药

化脓性脑膜炎诊疗知识

就诊科室:神经内科,脑外科,治疗费用:市三甲医院约(5000-10000元)治愈率:治疗周期:治疗方法:药物治疗,

化脓性脑膜炎一般治疗

化脓性脑膜炎,西医治疗

 一、药物治疗:

1、抗生素的使用:

化脑预后好坏与是否早期明确病原菌,选择恰当的抗生素进行治疗密切相关。经脑脊液检查初步确诊后,应尽快由静脉给予适当、足量的抗生素,以杀菌药物为佳,并根据病情按计划完成全部疗程,不可减少药物剂量与改变给药方法。始终不能明确病原菌者,多由于诊断未明时曾不恰当使用抗生素所致。如在流脑流行季节,年长儿童一般应先考虑系脑膜炎,双球菌所致,如有瘀点、瘀斑则更可疑。可先用青霉素、氨苄青霉素、磺胺治疗,再根据反应高速用药。病原菌未确定的散发病例,尤其婴幼儿,应先按病原未明的化脑治疗,特明确病原菌之后,再更改药物。目前多主张用三代头孢菌素,如头孢三嗪噻肟、头孢氨噻肟或二代头孢菌素如头孢呋肟。治疗效果满意时,体温多于3天左右下降,症状减轻,脑脊液细菌消失,细胞数明显减少,其它生化指标亦有相应好转,此时可继用原来药物治疗,二周后再复查脑脊液。如治疗反应欠佳,需及时腰穿复查,观察脑脊液改变,以确定所用药物是否恰当,再酌情调整治疗方案。鉴于化脑是一严重中枢神经系统感染,,其预后与治疗密切相关,故应严格掌握停药指征,即在完成疗程时症状消失、退热一周以上,脑脊液细胞数数少于20×106/L,均为单核细胞,蛋白及糖量恢复正常(流脑停药指征见另章节)。一般情况下,完全达到这些标准,少需8~10天,多则需1月以上,平均2~3周左右。

2、注意事项:

(1)病儿年龄对抗生素选择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如年长儿童患流感,杆菌脑膜炎较少,新生儿化脑大多数是肠道病菌感染,氨基糖类药物和青霉素,因庆大霉素、丁胺卡那霉素对肠道革兰氏阴性杆菌有效,而青霉素对链球菌、肺炎,链球菌、脑膜炎双球菌均有效。也可选用氨苄青霉素这一广谱抗生素代替青霉素,耐药菌株可用按苄青霉素加头孢氨噻肟。新生儿尤其未成熟儿一般忌用氯霉素,因其肝、肾发育尚未成熟,对氯霉素的代谢、排泄功能尚不健全,易引起中毒,表现为“灰婴综合征”,甚至休克,死亡。

(2)保证药物在脑脊液中达到有效浓度:

首先应选用易于透过血脑屏障的药物,使脑脊液中抗生素浓度超过抑菌浓度10倍以上。并要注意给药方法及用药剂量。氯霉素、磺胺嘧啶、静注甲氧苄氨嘧啶(TMP)能较好到达脑脊液,保持有效的抗菌浓度,特别是氯霉素也较多通过发炎的脑膜。脑膜通透性随病情好转逐渐恢复正常,因而继续进入脑脊液的药量亦随之减少。为保证治疗效果,需大剂量由静脉给药,直到疗程结束,不可中途减量及改变给药方法。红霉素养、羧苄青霉素、万古霉素、1~2代头孢菌素、氨基糖酐类抗生素通过血脑屏障的能力能较差。

(3)如果选用的药物能很好通过血脑屏障,

原则上不需鞘内注射,以免出现不良反应及增加病儿痛苦庆大霉素、丁胺卡那霉素等药不易到达脑脊液,可采用鞘内或脑室注射给药。对延误诊治的婴儿晚期化脑,脑脊液外观有脓块形成,或细菌对抗生素耐药时,加用鞘内注射抗生素可提高治愈率。根据抗生素在脑脊液中存留时间,每日或隔日注射一次,一般连用3~5次,直到脑脊液转为清晰,细胞数明显下降,细菌消失。对葡萄糖球菌或少见细菌存在,或鞘注3~5次后脑脊液仍呈明显炎症改变时,则可延长鞘内 射时间,甚至可连续给7~10次。进行鞘内注射时,药物必须稀释至一定浓度,可用抽出之脑脊液或生理盐水稀释,需注意注入液量应略少于放出之脑脊液量。注射速度应缓慢。

(4)脑室内注药:

由于存在血脑屏障及脑脊液单向循环,对并发脑室 膜炎病儿采用静脉及鞘内注射,药物很难进入脑室,脑室液中抗生素浓度亦不易达到最小抑菌浓度的50倍,故近年有人主张脑室注药以提高疗效。对颅内压明显增高及脑积水,病儿,采用侧脑室穿刺注药,同时还可作控制性脑脊液引流减压。

激素,除流脑外,过去在化脑诊断明确后多主张常规使用氢化可的松、2~5日后改口服强的松至10~20日,以期减少颅内炎症粘连,并认为肾上腺皮质激素对化脑虽无直接治疗作用,但使用后有利于退热及缓解颅内高压、感染中毒等症状,但严格的对照观察无论在减少病死率或后遗症,均未见明显效果。

3、对症处理:

某些症状可并发症能直接危及病儿生命,应及时处理。

(1)控制惊厥

(2)减低颅内压

(3)抢救休克,及DIC。

(4)确诊后用3%盐水6ml/kg缓慢滴注,可提高血钠5mmol/L,若仍不能纠正,可再给3~6ml/kg。同时应限制入量,每日800~900ml/m2,给液成分与一般维持液相同。由于大量应用钠盐,必然增加钾和钙离子的丢失,必须注意补充。

(5)大量液体积聚,可使颅内压增高,除引起症状外,还可压迫损伤脑组织,影响远期预后;且积液发生与感染有关,有时液体本身即为脓性,如不穿刺引流,很难自行吸收。穿刺放液应根据以下情况处理:

①颅骨透照度验阳性得,可行穿刺以确定积液性质。

②积液量不多,非脓性,蛋白含量不高,临床无颅压增高表现,治疗经过顺利者,不再穿刺,定期透照,1~2个月内积液自行吸收。硬脑膜下积液有明显炎性改变时,可诊断为硬膜下积脓。积液量较多,同时有颅内压增高症状;蛋白会计数高,色发黄。

③硬膜下积脓时均应穿刺放液。开始每日或隔日穿刺1次。每次放液量,每侧以少於30ml为宜,两侧总量一般不超过60ml。1~2周后酌情延长穿刺间隔时间,减少穿刺次数,直到症状消失。

④个别病儿虽经反复穿刺放液及长期观察,积液量仍不减少,颅内高压的表现或局灶性大脑功能受损的症状和体征都不减轻,过去主张用手术摘除囊膜,以免脑组织受压,引起脑萎缩,或神经系统后遗症。但近甘余年来未见有手术摘膜报导。相反,个别多次放液不愈的患儿,经保守观察数月,往往积液可自行吸收终至痊愈。

⑤有硬膜下积脓时,可进行局部冲洗,并注入适当抗生素(剂量参考鞘内注射药量)及地塞米松1mg/次。

化脓性脑膜炎辨证论治

化脓性脑膜炎,中医治疗

 一、中药治疗:

1、邪毒犯脑:先患有、肺炎,、脐炎,等,发热不退,头痛烦躁,啼哭尖叫,双目凝视嗜睡昏迷,惊厥,呕吐,,颈项强直,囟门饱满,舌红苔黄,脉滑数或指纹紫。

治法:清热泻火,开窍醒神。

方药:羚羊角粉(冲服)1.5克、生石膏(先煎)25克、黄芩10克、黄连1.5克、栀子6克、知母10克、玄参10克、丹皮10克、生甘草3克。

中成药:玉枢丹、牛黄清心丸、安宫牛黄丸。

2、脓毒积脑:发热不退,头痛不止,昏睡,惊厥,囟门隆起,颈项强直,或有失明,耳聋,,面瘫,,肢瘫等症。

治法:消热解毒,消痈,排脓。

方药:金银花10克、连翘10克、黄芩10克、黄连1.5克、野菊花10克、蒲公英10克、皂角刺3克、桃仁10克紫花地了10克、生薏仁10克、决明子10克、竹茹10克、桑枝10克。

3、邪恋正虚:低热起伏或 温不升,神萎嗜睡,困倦乏力,面色白光白,口唇色淡,四肢欠温,舌淡苔白,脉虚细。

治法:益气扶正,托里透脓。

方药:太子参10克、生黄芪10克、白芷10克、穿山甲10克、升麻10克、蒲公英10克、虎杖10克、黄芩10克、黄精10克、当归10克。

化脓性脑膜炎如何鉴别?

化脓性脑膜炎,鉴别诊断

一、鉴别

根据发热、头痛、脑膜刺激症以及脑脊液中多形核白细胞增多为主的炎症性变化等,诊断不难。但应与下列疾病相鉴别。

1. 非化脓性脑膜炎,

因为不论是结核性、病毒性、真菌性和其他病原体所引起的非化脓性脑膜炎,也会出现发热、头痛及脑膜刺激症,所以应进行鉴别。非化脓性脑膜炎,的脑脊液细胞反应多为淋巴细胞,而化脓性脑膜炎的脑脊液中细胞增多以多形核白细胞为主,加上糖含量降低和乳酸脱氢酶增高可排除非化脓性脑膜炎。

2.机械、化学、中毒性脑膜损害以及癌性脑膜病

这些情况也会出现与化脓性脑膜炎类似的临床表现,但通常根据详细的病史、原发病的确定,对疾病转归的观察以及试验性治疗等可使诊断得以澄清。

3.出血性脑血管病

出血性脑血管病,特别是蛛网膜下腔出血,往往突然发病,也可有发热、头痛及脑膜刺激症等,但腰椎穿刺脑脊液呈血性可证实诊断。

如何预防化脓性脑膜炎,化脓性脑膜炎的护理措施

化脓性脑膜炎预防

 化脓性脑膜炎,预防

 一、预防措施:

小儿预防:

1..建立良好的生活制度,注意保暖,多见阳光,多吸新鲜空气,进行必要的户外活动以增强身体抵抗力,并少与患呼吸道感染的病人接触,以尽量防止呼吸道感染的发生。这点对于减少肺炎,球菌脑膜炎,的复发极为重要。

2.新生儿脑膜炎的预防则与围生期保健有关,应彻底治疗产妇感染。新生儿如果暴露在严重污染环境中,则应使用抗生素预防。

成人预防:

1、锻炼身体,增强体质,防止病邪的侵入。

2、预防各种传染病,流行期前做好预防接种。

3、早期发现疾病,并进行积极治疗。

4、与患儿密切接触的儿童可服用预防药。如每天食用生大蒜2瓣~5瓣,连食1周;或以蒲公英、板蓝根、金银花各30克,煎服,连服5日;或利福平,每日20毫克/公斤,服用4天。

5、流行期间要加强预防宣传工作,少到公共场所,外出时要戴口罩,并用淡盐水漱口。

6、积极治疗邻近部位化脓性病灶,开放性颅脑损伤和颅底骨折,行神经外科手术时应注意无菌操作及合理的抗炎治疗,有助于预防化脓性脑膜炎,。

化脓性脑膜炎并发症,化脓性脑膜炎会引发什么疾病

化脓性脑膜炎并发症

常见并发症:脑脓肿,脑梗死,化脓性关节炎,

 化脓性脑膜炎,并发症

 化脓性脑膜炎,的常见并发症包括硬脑膜下积液、积脓、脑脓肿,、脑梗死,、静脉窦血栓形成,等颅内化脓性感染性疾病以及细菌性心内膜炎,、肺炎,、化脓性关节炎,、肾炎,、眼睫状体炎甚至弥漫性血管内凝血,等颅外病变。后遗症包括癫痫,、脑积水,、失语、肢体瘫痪,以及脑神经麻痹。

化脓性脑膜炎的病因,化脓性脑膜炎有哪些原因

化脓性脑膜炎病因

 化脓性脑膜炎,疾病病因

 一、发病原因

化脓性脑膜炎,可由任何化脓性细菌引起。最常见的致病菌为脑膜炎双球菌、嗜血流感,杆菌和肺炎,球菌。其次为金黄色葡萄球菌、链球菌、大肠杆菌、变形杆菌、沙门菌及绿脓杆菌等。其他较为少见。新生儿脑膜炎以大肠杆菌和溶血,性链球菌为多见。开放性颅脑损伤所引起的多数为葡萄球菌、链球菌和绿脓杆菌。感染途径:

1.由邻近的化脓性病灶所引起的,包括鼻旁窦炎、中耳炎,、乳突炎,、扁桃体炎,、颈部的化脓性病灶、颅骨骨髓炎,、硬脑膜外、硬脑膜下脓肿,以及脑脓肿,等。

2.由颅脑损伤所引起的,包括开放性颅脑损伤和颅底骨折,等。

3.由远离的化脓性病灶经血行感染所引起的,包括细菌性心内膜炎,、肺部的化脓性感染,菌血症,以及其他远处的化脓性病灶。

4.某些先天性的病变,如脑膨出,或脊膜、脊髓膨出破溃时,感染也可直接进入蛛网膜下腔。皮样囊肿,如果与外界相沟通时,也可引起直接 感染。

5.由于神经外科手术后感染所引起,包括颅脑和脊髓的手术。

二、发病机制

各种致病菌所致的化脓性脑膜炎,的病理变化大体上相似。早期只有大脑表面的血管扩张、充血,随之炎症迅速沿蛛网膜下腔扩展,且有大量脓性渗出物覆盖于脑表面和沉积于脑沟、脑池和脑的基底部。有时炎症也可波及脑室内。脓液的颜色与致病菌种类有关,如脑膜炎双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及变形杆菌的脓液常为灰或黄色,肺炎,双球菌脓液为淡绿色,绿脓杆菌的脓液为草绿色等。发病数周后,由于脑膜粘连致使脑脊液的吸收障碍和循环受阻,从而引起交通性或非交通性脑积水,。如并发脑动脉炎,,可引起脑缺血或脑梗死,。此外,还可引起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硬脑膜外脓肿,、硬脑膜下脓肿,或脑脓肿,等。显微镜下可见脑膜甚至室管膜及脉络丛有炎症细胞浸润,以多形核白细胞为主。有时还可发现致病菌。此外,还可见脑膜及脑皮层的血管充血或血栓形成,,脑组织有水肿,神经元变性,及神经胶质细胞增生等表现。

化脓性脑膜炎有哪些症状?

化脓性脑膜炎症状

早期症状:急性起病,上呼吸道感染症状,如咽痛、流涕,进入败血期后出现高热、畏寒、寒战。

晚期症状:颅内高压,表现为头痛加剧,呕吐频繁(呈喷射状)及脑膜刺激征(即颈项强直,角弓反张克、布氏征阳性),血压升高,常有怕光、狂燥甚至呼吸衰竭等。

相关症状:高热寒战,脑膜刺激症状,烦躁不安,食欲不振,

 化脓性脑膜炎,症状诊断

  一、鉴别

本病通常为爆发性或急性起病,少数为隐袭性发病。初期常有全身感染症状,如畏冷、发热、全身不适等,并有咳嗽、流涕、咽痛等上呼吸道症状。头痛比较突出,伴呕吐,、颈项强直、全身肌肉酸痛等。精神症状也较常见,常表现为烦躁不安、谵妄、意识蒙眬、昏睡甚至昏迷。有时可出现全身性或局限性抽搐,在儿童尤为常见。检查均可发现明显的脑膜刺激征;伴有充血、水肿。由于脑实质受累的部位与程度不同,可出现失语、偏瘫、单瘫,及一侧或双侧病理征阳性等神经系统的局灶性体征。由于脑基底部的炎症常累及脑神经,故可引起上睑下垂,、瞳孔散大固定、眼外肌麻痹、斜视,、复视、周围性面瘫,、耳聋,及吞咽困难等。颅内压增高也较常见,有时可致脑疝,形成。

二、诊断

化脓性脑膜炎,的诊断除根据病史和临床表现外,实验室检查也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相互结合,一般可以做出诊断。

化脓性脑膜炎诊疗知识

最佳就诊时间:无特殊,尽快就诊

就诊时长:初诊预留1天,复诊每次预留半天

复诊频率/治疗周期:门诊治疗:每周复诊至 呼吸正常后,不适随诊。严重者需入院治疗血压稳定后转门诊治疗。

就诊前准备:无特殊要求,注意休息。

化脓性脑膜炎基本知识

就诊科室:神经内科,脑外科,

治疗费用:市三甲医院约(5000-10000元)

治愈率:40%

治疗周期:1-3个月

治疗方法:药物治疗,

相关检查:脑脊液检查-化学检查-蛋白质检查,颅脑MRI,脑膜刺激征,WBC,颅脑CT,

常用药品:注射用甲磺酸培氟沙星,甘油氯化钠注射液,复方吡拉西坦脑蛋白水解物片,

食材禁忌 菜谱禁忌 小吃禁忌 特产禁忌